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特征与应用模式探析_第1页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特征与应用模式探析_第2页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特征与应用模式探析_第3页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特征与应用模式探析_第4页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特征与应用模式探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特征与应用模式探析    摘要:在三网融合技术环境和全媒体信息环境形成的新趋势下,需要重新审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特征和应用模式。基于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主要特征的理解与思考,解析了各种知识服务应用模式交互、协同运作的规律和功能,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将在创新与探索中不断完善。参考文献5。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特征,知识服务模式本文系长安大学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下文献资源质量工程的构建与实施”(项目编号:08q09)研究成果之一。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是指以服务人员的知识能力为基础,利用现代技

2、术,通过搜索、挖掘、存储、转移等可利用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使之有序化,形成特定的知识产品或解决方案来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服务。知识服务是导向性研究活动,它对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和有效转化,运用知识、智慧等交互行为方式为用户提供支持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的服务过程。所以知识服务的实质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服务。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意义是:可提供战略性发展方向,有利于形成竞争性特色服务优势;可提供资源配置的新理念,指导建立有效可行的资源配置机制;可提供服务创新的新思路,克服“功能性短视”弊端;可提供服务评价的新视角,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质量标准。1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特征知识服务是用户知识需求目标

3、驱动的服务,是面向知识内容并跟踪解决问题全过程的服务,是围绕知识产品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1 全媒体服务当前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讯网三网融合的新趋势,促使了全媒体(omni media)信息环境的形成,这些新现象对于图书馆知识服务而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全媒体是人类现在掌握的信息流手段最大化的集成者,从传播载体工具上可分为:报纸、杂志、出版、电视、广播、音像、电信、网络等。知识服务通过“全媒体”平台可以在各种纷繁表现形式的信息中挖掘特定知识,同时也可根据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及知识表现的侧重点来对采用的知识形式进行取舍和调整。如在对某一知识产

4、品展示时,用图文展示描述性客观信息,利用音频和视频来展示动态信息,同时可用三维形式展示更为直观的动态特性等1。知识服务主体即知识源和知识服务方式,正由多媒体向全媒体方向发展。1.2 泛在服务泛在知识服务指任何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通过某种终端设备访问所需要的信息或获取所需要的知识服务。泛在知识环境下的用户可以在家中,在旅途中,在任一时段,捧在手里的是一款容量巨大的数码终端,且能通过它获得按需获取知识、即时获取知识、准确获取知识的服务。1.3 个性服务高校图书馆因用户群的特性将个性服务作为知识服务的重点。个性知识服务是根据用户的个性知识需求和特定课题,为其量身定制的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可利用个性化

5、智能服务系统,提供专门界面和超级链接,为用户组织、定制个性知识服务,并跟踪服务于全过程。1.4 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用户的知识需求表现出学科化、专业化、学术化特点,知识服务应按照学科领域和课题项目组织实施。高校图书馆要建设相应的学科知识服务平台,使其成为新型的学科知识服务中心,为学科研究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1.5 层次服务高校图书馆根据其服务的知识含量不同而存在不同的服务层次,只有在特定层次之上的知识服务,才是基于个性化和学科化的服务,有些需求可以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的智能通用解决方案来提供服务。1.6 过程服务过程服务其一是指从知识需求到知识获取、分析、挖掘、处理、创新、传递、应用,其本身就是

6、一个不断调整和优化知识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过程;其二是知识服务融入到科研创新过程之中,针对不同科研阶段的特征来动态地和连续地组织服务。1.7 创新服务创新服务其一是利用具体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方法进行创新性的知识服务,如利用内容挖掘、共现分析方法将各类信息载体中的共现知识进行聚类;其二是以处理、开发知识为基础,将零散的知识节点整合成能够应用的具有关联化、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学科知识;其三是通过知识交流、调节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创新的思路和方法。1.8 增值服务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给用户提供卓越的知识产品和问题解决方案,通过提高用户知识应用效率来实现价值;还通过直接介入用户创新过程的关键环节,在提升用户知识利用能

7、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体现了知识服务的增值价值。2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应用模式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就是通过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如关于知识集成、数据挖掘、知识发现与获取、知识组织与整合、知识关联分析、知识评估、知识传播、知识保护等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构筑起支撑知识服务的各种交互运行、协作运行的模式,为用户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服务2。2.1 知识管理服务模式知识管理服务模式是从用户目标和环境出发,在纷杂的信息流中发现新的知识节点及知识间的联系,将其按照知识体系组织后存储于知识库中,通过技术平台使用户能方便地获取有关数据与知识,促进知识搜寻与知识源之间能及时准确地匹配和传送。它包含以下几

8、项服务:第一,知识挖掘服务。主要是在信息资源中进行抽取、转换、分析和模型化处理,提取关键性知识数据,并进行整合、管理、提炼,形成用户所需的特定知识产品。在全文数据库中可以挖掘出能够明确表述知识内容的知识元,形成知识元数据库,并与全文数据库进行链接。第二,知识推送服务。主要是指在规定时间内把用户选定的知识数据自动推送给用户的知识服务,有频道式推送、邮件式推送、网页式推送、专用式推送等。第三,智能代理服务。主要指在使用代理通信协议进行知识交换中,能智能分析用户意图,自主制定、调整和执行服务方案。第四,元搜索引擎服务。主要是以各自独立搜索引擎的分布式数据库为基础,以元搜索引擎超级链接方式,实行对独立

9、搜索引擎数据库进行选择、分析、提炼,整合出相关知识数据,服务于用户。2.2 知识平台服务模式知识平台服务是服务活动的“知识空间”,支持馆员对知识的开发重组传递,支持用户对知识的搜索查询利用,可促进知识快速流动和平等共享。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依托成熟的校园网络,可提供的知识服务模式有:第一,知识导航服务。主要表现为网络知识资源导航、学科知识导航和学科知识门户导航。第二,知识链接服务。主要有引文链接、知识元链接、相似文献链接、机构链接、作者链接、概念导航等。第三,知识地图服务。知识地图也称知识黄页、知识目录,采用的是一种智能化的向导代理,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指导用户顺利获得目标知识。第四,知

10、识传递服务。主要表现为知识浏览、知识传送及知识创造等。推送技术和智能代理技术是知识传递的重要技术手段。2.3 参考咨询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知识服务是以丰富的知识资源为依托,以网络技术、泛在技术、全媒体技术等为桥梁,以资深参考咨询员做后盾,通过数字参考知识服务平台,为在任何时间任一地点任何用户知识需求所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在线参考咨询服务主要形式有六种:专家式参考咨询服务、实时交互式参考咨询服务、异步式参考咨询服务、合作式参考咨询服务、层次化参考咨询服务、知识查新式参考咨询服务3。2.4 泛在知识服务模式泛在知识服务指高校图书馆依托先进的全媒体传播技术,将其服务延伸到任何有用户的领域。

11、泛在知识服务的实现主要有三种模式:移动便携模式、数字设备模式、智能交互模式4。3g手机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合为一体,为知识服务增加了新的途径,以手机作为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用户终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2.5 个性化知识服务模式个性化知识服务模式是使服务贯穿于个性化用户的知识获取、分析和应用,直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它包括:第一,我的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拥有的知识数据通过全媒体技术,根据需求特征方便地链接融合在一起,组合成个性化的“我的图书馆”,该理念在20世纪末还被认为是较为遥远的理想,而在今天已经来到了用户的身边。第二,自助知识服务。这是一种单向的以用户为主的服务模式,即用户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

12、、需要偏好、研究重点自行完成知识搜询、获取、利用等环节。该模式适合于用户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系统比较了解,或者用户问题比较明确、直接,通过简单的分析就能自己解决的情况5。第三,虚拟社区服务。高校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服务模式定位于向学科用户提供知识交流的平台,由于该类服务模式支持用户汇集、交流、发布与学科有关的知识及相关工具与服务,成为学科知识讨论与交流的虚拟社区。第四,博客知识服务模式。博客知识服务具有独立思考、坚持原创、实时出新等特点,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正在积极研究的课题,尽管人们对知识服务特征、模式等仍在探讨摸索中,但一个不争的共识是:知识服务是当前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知识服务在创新与探索中不断完善,将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旋律。知识服务是一种崭新的服务理念,把信息服务提升为知识服务是时代要求,是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社会生存的必由之路。参考文献:1王世伟.全媒体时代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及其对图情教育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