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_第1页
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_第2页
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_第3页
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_第4页
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摘要: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从五个“层次维度”模式来系统建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分析框架的前提、基础、组织结构、技术手段与核心思想,应遵循周期性与时效性、全面与重点、外部与内部以及规范性与自主性“四结合”的实践运行原则。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管理自1999年始,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扩大招生规模政策,对高校的经费投入、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与改革等诸要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高校的教学质量问题愈加

2、显性化。2012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因此,教学质量作为高校的灵魂与生命线,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而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建立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前提条件。 一、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分析框架根据教育层次的不同类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三个层次。按照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和程度,又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教学质量监控。宏观教学质量监控主要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综合性制度与机构管理、专项性政策等措施

3、实施的质量监控;中观教学质量监控主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和区域内高等院校实际情况实施的政策性质量监控;微观教学质量监控是指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自我实施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体包括校、院、系三个层面。因此,要从高校本科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层次出发,多学科、多层次、系统地构建其理论分析框架。 (一)教育学向度:层次因素模式 高校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模糊结构系统概念1。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因素涉及教学的诸多方面,既有硬件要素,又有软件要素;既有客观方面,又有主观方面。按照教学质量监控影响因子的性质关系,可归纳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生源质量、教师队

4、伍、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条件、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课程教学内容与组织、教学过程实施与环节、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改研究与应用、教学评价方式与标准等。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有效性影响因子的确定与分类,可以说是对整个教学系统活动的精细化与分割性考察,但实际上,教学系统诸因素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共同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体,不可单独剥离出来,因而层次因素模式是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分析前提。 (二)管理学向度:层次目标模式 层次目标模式是目标管理在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中的运用,通过建立一整套目标评估结构体系,把判断、调整教学活动现状与预期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衡

5、量教学质量监控效能的标准,就是“根据预先制定的一系列教学质量标准和工作流程,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和环节进行监控,最终实现学校办学总目标的过程”2。目标系统可描述为: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与教学目标,按照总目标与分目标之间的统一性、整体性关系,对总目标层层分解,形成纵横交叉、上下联接、关系协调、可操作性强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目标体系,尽量减少不确定性的“真空”地带,不断逼近理想预设目标,实现教学质量“零缺陷”的愿景。但是由于教学目标具有阶段性、理想性、预设性等特殊性,以及难以制定完全具有可信性与可量化的质量标准目标的缺陷,因而,层次目标模式可作为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

6、监控体系的基础条件。 (三)组织行为学向度:层次系统组织模式 “一个组织能否顺利达到目标,能否促进个人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作出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机构的完善程度。”3系统组织的基本思想认为,系统组织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形式组织起来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强调组织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自我开放的系统,可以把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划分为“输入过程输出”三个组成部分,对应着“入学培养毕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涵盖若干教学质量监控子系统及其质量关键点,其中培养过程阶段是核心阶段。从组织管理的视角来看,按照部门结构、职位结构、职

7、责结构、职权结构和信息结构等五个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面,把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划分为教学质量指挥与决策系统、教学质量运行监控系统、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质量辅助与反馈系统、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教学质量激励机制系统等六个组织系统。通过把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主体与六个组织系统管理职能相结合,可以布设一个点、线、面纵横交错、职能清晰、职责明确的监控网络,即高等学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学系教师群体学生群体,但与此同时也埋下了其层级程序纷繁复杂和代理成本增加的隐患,需要借助有力的教育技术手段予以简化应对。因此,层次系统组织模式是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结构,通过不断地动态管理、控制以及调整系统、要素

8、与环境的关系,可以使教学质量监控从无序步入制度管理轨道,最终实现自主管理和系统的良性循环。 (四)教育技术学向度:层次技术手段模式 随着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重大战略抉择的提出,通过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管理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技术手段被视为穿越教学质量监控复杂沼泽的一柄“利器”。网络化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在于:以校园网络为依托,链接学校所有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单位、教辅机构等,建立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教学辅助等四个数据库,以及健全教学质量观测点采集系统(教学资源数据采集、教学过程数据采集、学习过程数据采集、教学管理过程数据采集、毕

9、业生质量状态数据采集等子系统)、教学质量评估与诊断系统(教学过程评估与诊断、学习过程评估与诊断、教学管理过程评估与诊断等子系统)、教学质量数据分析与反馈系统(教学质量数据统计、教学质量动态反馈、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教学质量整改等子系统)四个系统库。层次技术手段模式要求对教学过程实行全程、全员和全面的实时在线质量监控,以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的“无纸化”进程为目标,可以说是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技术保障。 (五)文化学向度:层次质量文化模式 教学质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形成与发展在于力图打破目前教与学两方面的质量行为徘徊于“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条条框框的规

10、约与限制。高校在继承和发扬自身办学传统的基础上,要不断更新监控理念,创新监控方法和手段,制定人性化制度,从而营造教学质量监控的文化环境。 层次质量文化模式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包括质量监控物质文化、质量监控制度文化和质量监控精神文化三部分。具体而言,教学质量监控物质文化作为表层文化,主要指对学校育人环境、师资力量、生源质量、教学设施、实践环节等一系列实物和辅助资源质量监控的总称;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文化是中层文化,主要是指高校为实现一定质量目标制定与实施的相关教学制度文件、监控意见与规则、监控标准与办法等规范性制度集合,具体包含综合管理类制度、职责职能类制度、方案指标类制度三个方面;教学质量监控精神文化

11、主要是指通过实施教学质量文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理念、监控目标、监控工作作风、监控道德观、监控价值观、监控发展观等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氛围,总体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监控文化的性质与方向,对教学质量监控物质和制度文化起着统领作用。层次质量文化模式是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思想。只有通过全体师生自觉的民主参与,才能达到自我监控、自我管理的预期效果,实现“以文治质、以文化人”的教学目标。 二、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原则根据上述五个向度“层次维度”模式分析框架,针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影响因素多、监控环节多、监控层次多的特点,结合高校本科教学系统的客观实际,则可以充分发挥

12、质量监控体系的最大效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周期性监控与时效性监控相统筹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教学质量监控实际成效具有滞后性和人才培养效果具有迟滞性;另一方面,质量监控目标的时代性和发展性,以及监控过程的动态性,都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持续发展。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运行过程中要持续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才能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的常态化、制度化。换言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定要做到周期性监控,形成期初、期中、期末、学期、年度五个阶段的常态教学监控报告制度,同时根据经济社会以及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健全教学督导实时监控制度,以

13、发展性评价观为指导,不断优化质量监控目标、制度、价值观与系统组织体系,使人才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全面监控与重点监控相兼顾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处理好监控体系中系统、要素、组织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矛盾统一体的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全面监控就是要进行全程、全员和全局的教学质量监控。其中,全程性要求从系统观点上严格抓好人才培养的“入口”、培养过程、毕业“出口”质量关,做到预防为主、防检结合、重在提高;全员性要求涉及既是监控主体又是监控对象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在不同的监控环节、要素中,做到角色互动与角色转换,形成双向监

14、控、互相监督;全局性要求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实时性的监控,并把分散到组织各单位的质量职能职责发挥出来,使组织的各种质量监控活动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同时,根据教育类型、教育层次以及学科专业的不同,高校可以通过检查自身教学质量问题出现频率的高低,或监控要素重要性的阶梯程度,既有重心又有导向地设置教学质量监控关键点,其既可来自学校层面,也可来自各院系层面。 (三)外部监控与内部监控相结合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由其组织的评估。”所以,对教学质量监控并不仅仅是高校自身的“私事”,国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第三方中介组织机构等

15、应该通过合法、合理的程序和渠道参与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根据实施监控的不同主体,教学质量监控可分为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两种类型,外部监控主要是外界对高校进行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教师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与课程建设、质量管理、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监控和评估;内部监控主要是高校根据预设的质量目标,对自身涉及教学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监控和评估。通过建立内部外部、宏观微观层次相结合的监控制度,能够使高等教育“利益关系者”共同参与教学质量监控,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四)规范性监控与自主性监控相统一 规范性监控作为静态监控,是刚性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以约束

16、为主的系列化、配套化的质量监控制度体系,严格执行量化的质量规定,以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活动的标准化、规范化。自主性监控作为动态监控,是柔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本管理,认为教学质量监控不仅是针对教学人员的监控,也是对教学质量行为的监控。表格化与定量化的监控评价缺乏对课堂教学事实真切“影像”的描述,而教学质量监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制度约束步人人性的自觉,从定量监控为主走向定性与定量监控的融合,把质量行为规范体系与激励竞争机制结合起来,以质量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和自我约束力作为建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能量源泉,始终将重视人的作用、人的价值、人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镌刻在高校人才培养的精

17、神支柱上,切实践行以教学为中心,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高校本科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说是一种质量文化管理过程,是在分析教学质量因子的基础上,根据预设质量目标体系,通过一定的系统组织结构和监控程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影响教学质量系统的各个要素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施监督、评价、控制和反馈系列活动,并最终形成一种以群体质量观为核心、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广东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社会发展机制及其战略研究(项目编号:gd11yjy07)和韶关学院第十二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yjy1211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1潘晓卉,郑家茂.构建科学高效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