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_第1页
网络环境下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_第2页
网络环境下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_第3页
网络环境下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_第4页
网络环境下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网络环境下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摘要:研究型教学模式强烈冲击着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因前者更契合后现代主义教学观,更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本文通过对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念、特性及操作流程的研究和梳理,探寻其教学环节与教学组织的共性流程,构建师生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资源汇集和教学运作的公共交互平台,并通过课例应用实验,探索网络环境下研究性教学模式运作的实践方式,推动了高校研究型教学的有效开展。关键词:网络资源,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基金项目: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网络资源的自主协作学习模式研究”(项目号:zc09075)

2、;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项目号:scg175);校精品课程“电子设计cad”建设项目。一、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纲要)指出,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同时又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通过构建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规划纲要在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启发探究式教学,构建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时,其精神有二:一是高校应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的研究型教学,强化学生主体性参与和能动性学习

3、;二是强调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师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问题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研究型教学模式正在成为高校深化教学改革中积极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二、研究型教学的内涵“研究型教学”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于上世纪60年代初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教育报告中正式提出。它是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将研究性课堂教学、研究性课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欧美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对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如通过开设“独立研究”模块课程,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内高校中清华大学等一些研究型大学自90年代逐步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

4、,通常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下创设问题/任务/项目,确定研究课题,学生则以自主搜集资源、合作探究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概括来说,研究型教学的基本内涵可包括:(1)学习过程体现情境设置的研究性。“研究型教学”应该将学生置于研究情境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获取都是学生自身在探索中获取的,是各种信息交互作用进而内化的结果。(2)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研究、分析问题的主体,教师更多地扮演布置任务、指导方法、消除疑惑、评价成果的角色。(3)教学方式体现灵活先进性。“研究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大量新型的教学形式要参与进来,只要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与探索精神

5、,教师都可以进行不拘一格的创新。(4)教学内容体系体现开放多元性。教材不再是学生唯一重要的知识来源,教师的讲义应该与时俱进,反映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贴合学生的个性需求。三、网络环境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模式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威尔(m·weil)提出的。它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和大量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研究型教学是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将研究性课堂教学、研究性课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意味着大学教学从教学思想、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方

6、法、教学环境等方面产生变革,以适应创新素质教育的需求。简言之,研究型教学模式其组织要素的目标指向将更趋开放,更趋多元。可以进行如下描述:教学思想上体现“学生为主体,能力为中心,活动为重点”;教学对象上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上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教学关系上凸显民主、合作、互助;教学过程则主动、生动、活泼;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内化、转化;教学环境创设和谐、愉悦、共鸣。研究型教学秉承“learning by doing”、“human-centric”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授之以鱼”传授基础知识,同时“授之以渔”掌握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授之以娱”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目标中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

7、参与,具有主体性、合作性、研究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在开展研究性教学时可强化“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以问题为中心,以任务来驱动”的教学方式;“以协商合作、共同构建”的教学过程。为此拟如图1所示描述网络环境下研究型教学模式。模式是基于小组探究协作活动培养学生高层次学习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问题/项目/任务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其教学设计上包括:教学问题提出分组明确研究任务研究方案制定、实施探究过程探究资源共享、讨论与协作探究成果呈现教学活动指导与评价等教学环节。四、网络环境下研究型教学运行支持系统实现教师通过研究型网络教学平台对小组给予指导和答疑,学生通过利用信

8、息技术,构建服务于研究性教学的运行系统,提供教学资源环境及更便捷的交流互动平台是有效开展研究型教学的环境支撑,为此,笔者及同事搭建了研究型教学网络平台,其功能模块设计如图2所示。平台可围绕分组协作教学研究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是研究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学习者和建构者。该平台在功能的实现上满足以下条件:(1)支持问题式/项目式/任务式等多种探究式研究型教学模式,支持研究型教学环节灵活设计,适应各类研究型教学活动的开展;(2)支持问题情境设计,实现小组资源共享,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支持小组成员交流协作,培养探索精神;(3)以小组作为探究协作

9、学习组织形式,支持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4)评价主体与评价指标多元化,定性与定量、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图1 网络环境下研究型教学模式图2 网络环境下研究型教学活动支持平台功能模块设计在该教学模式中,在计算机支持下的研究型学习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发布任务和子任务;对学生进行智能分组、派发子任务、进度安排;小组间基于web进行组内讨论,教师通过web进行指导;小组根据协作学习的结果提交报告;最后教师对小组、小组内部进行评价。其中,计算机支持的研究性学习应该具有智能分组功能,可以根据学生模型进行智能分组,支持随机、以成绩相近、兴趣相近等特征进行分组;支持小组内的资源共建、共享;对于学习

10、成果的评价指标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指标类别,对学习的成效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五、网络环境下研究型教学实施案例笔者以“电子设计cad”课程的研究型教学为例,进行研究型教学设计。“电子设计cad”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电气自动化及通信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电子线路cad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电子线路设计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参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内容包含以下步骤。1.研究型教学任务的设

11、计和选取根据“电子设计cad”课程知识体系,结合我校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将课程按专题任务确定初识电子cad、层次原理图绘制、双面板绘制、pcb布局与布线等10个专题任务及23个工程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教学内容以实际工程项目来贯穿。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达到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2.研究型教学准备教师通过研究型网络教学平台布置项目任务,提供基本思路,相关网络教学资源,并划分小组,明确任务进程等,而学生则通过平台提供的网络资源和图书馆等自主收集查阅资料,分析项目任务,提出初步项目方案意见。并明确组长和各组员的职能和任务,做好相应研究活动准备。3.研究型教学实施通过师生共同协商确定研究方案,制定时间计划

12、,确定最终成果形式等。教师在此期间进行活动指导、关系协调、监控督促。学生则通过实践体验协作交流,师生及生生间互动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4.研究型教学总结反思小组提交项目研究报告,进行总结汇报和成果展示,并通过组内和组间的交流沟通进行成绩的评定。学生学习评价以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为依据,共分三块内容,第一级由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定,第二级由各小组成员根据各组员对本小组贡献情况进行互评,第三级由学生进行自评,综合三级评定情况来确定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参考文献:1叶国荣,陈达强等.高校本科生教育中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3):90-91.2刘秀伦,蒋泽等.实施研究型教学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探索,2007(3):22-23.3李宗泰.网络环境下pbl教学系统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05(9):43-46.4李得伟,张超等.大学工科专业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9(3):7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