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摘要: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发展态势良好,但存在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多元化问题和国际化问题。因此,必须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和环境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用新思路加以解决。基于此,应构建跨学科视野下的环境资源法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可采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人才培养路径、完善实效性研修环节和积极推进双语教学等措施。关键词:教学,法学,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环境资源法作为新兴的法律部门,其人才培养与其他法学部门相比起步较晚。较早提到环境法律人才培养的官方文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
2、央批转的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在这个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在一些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立环境保护专业,开办环境保护短训班等的要求。接着,在1979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第30条就明确规定:“要有计划地培养环境保护的专门人才。教育部门要在大专院校有关科系设置环境保护必修课和专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环境保护专业和课程并没有包括环境资源法。1980年,武汉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室(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的前身)开始为法律系本科生开设环境资源法课程,中国的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由此起步,随即许多高等学校法律院系和法学研究机构紧随其后,陆续开设了环境资源法课程1。
3、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改制定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将环境资源法作为法学类研究生的一个专业。1984年,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获得环境资源法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最早的环境资源法硕士点。1993年,北京大学法律系被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个环境资源法学博士授予单位,1999年武汉大学成为第二个环境资源法学博士授予单位。至此,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得以全面展开。一、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的现状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社会对环境资源法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近年来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一方面,在法
4、学本科阶段环境资源法课程基本已普遍开设。根据中国法学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教学研究委员会对全国24个省、市、直辖市的法学专业环境资源法的教学情况调查,截至2010年12月,全国2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6所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其中有201所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课程,占调查高校总数的75.6%。另一方面,环境资源法的研究生培养迅猛增加。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0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法学一级学科下面有16个二级学科,环境法学是其中之一;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新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将法学中原有的16个二级学科减
5、少为10个,其中环境法学被更名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截至2010年8月全国共有67个环境资源法硕士点和15个环境资源法博士点。2.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目前,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已形成了本科、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等多个层次,其中本科和法律硕士是在学习课程中开设环境资源法,硕士和博士则是专门设置的环境资源法学硕士和环境资源法学博士。许多学生经过培养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中坚力量,但综观目前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而言:首先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各个高校开始不断进行扩招,在法学本科生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的招生数量也越
6、来越多。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也不例外,以专业的环境资源法硕士和博士为例,早期人才培养主要集中于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每年毕业的硕士和博士数量都十分有限,但2005年随着新一批高校获得环境资源法学硕士点和博士点资格,全国环境资源法硕士和博士的数量开始成倍增加,一些新设点学校招收的环境资源法硕士和博士数量已后来居上,超过了环境资源法师资力量雄厚的某些重点高校。不过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提升,目前所培养的环境资源法硕士和博士质量整体有下滑的趋势。其次是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问题。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一方面需要为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和环境法学教育等环境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提供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还需
7、要为全社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进行人才的输送。因此,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但现实中却没有关注到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而是采取了与其他部门法学人才培养相同的单一化方式,此举极大限制了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的全面开展。再次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问题。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其产生的机理和防治的措施具有共同性,加之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越来越需要走国际化路线,唯此才能满足全球化时代社会对环境资源法的人才需求。但当前从整体上看,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尚缺乏国际化的全面考量,仅限于在课程讲授中列入国别环境法和国际环境法等内容。二、环境资源法人才
8、培养的新思路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必须要突破现有的模式,以新思路来解决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据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1.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学科特点环境资源法的产生源于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近代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的加强,环境资源问题日趋严重,因此环境保护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实践中,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环境成为各国的选择,但传统法律对环境资源问题的解决缺乏有效的应对,在此背景下环境资源法迅速发展起来,与此相伴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也逐渐成长起来。与一般部门法学不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横跨环境科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其涉及多学科的知识,不仅涉及国内法、国际法以及法理学、行政法
9、、民法和刑法等法学学科,而且还涉及生态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社会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内容。就像北京大学汪劲教授所说的那样:“环境法教学与研究的方法并非以既定法律制度作事后的分析与描述,其理论和方法须依赖于长期实证资料的积累、或借用经济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生态学的理念进行分析”2。因此,需要注意运用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等的理论与方法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习之中。对此,按照传统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单纯从法学角度进行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是不适合的,必须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身的学科特点,从跨学科视野下进行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这在国外已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
10、的效果。笔者2008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学时就此课题曾专门进行了考察,发现悉尼大学环境资源法硕士的培养,并不是法学院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悉尼大学的法学院与环境学院联合招生、管理与培养,学生必须要研修跨学科课程,这种模式下培养的环境法律人才在社会上很受欢迎。2.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是严峻事实,所以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下来,采取切实措施解决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局面,推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通过的第12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11、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由此,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传统单一型的环境资源法人才已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必须是复合型的。三、跨学科视野下环境资源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构想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必须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交叉学科的特点,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转向跨学科视野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以适应生态文明战略推进社会对环境资源法人才的需求。基于此,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着
12、手: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跨学科视野下环境资源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这正是当前亟待加强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一批学者率先投入环境资源法的研究,成为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的开拓者。20世纪90年代后,更多的学者开始从事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但从整体上来看,环境资源法学的师资队伍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要培养跨学科的环境资源法复合型人才,必须要提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国际化视野。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开放战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环境资源法学者赴国外学习和交流,同时一些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人回国任教。另外,国内一些环境资源法学研究机构也加强了和国外的师资合作培训计划
13、,如近期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与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合作,将首个“全球环境法教学与研究高级培训基地”设于该所,并于2011年2月28日至3月4日举办了首届高级培训班,来自全国20多个高校的30余名环境资源法学教师参加了培训。2.拓展人才培养路径跨学科视野下环境资源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变目前与环境保护工作实际要求脱节的局面,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路径。长期以来,环境资源法在人才培养上主要基于两个面向:一是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诸如环保、国土资源、水利、林业、农业等政府行政机关,从事环境领域的执法工作;另一是高校科研单位包括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因此,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因循于
14、传统,局限于对环境资源法学理论和相关环境资源法律条文的讲授。当然,这一现象存在于整个法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3。目前,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社会对环境资源法的人才需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实生活中已培养的环境资源法人才往往不能很好适应工作的需要,如一些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的环境资源法人才应聘到企业在从事环境法律事务时,虽熟悉环境法律法规但却不了解企业的相关工艺流程和产品特质,从而直接影响了环境法律事务的开展;一些高学历的环境资源法人才在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环保等政府行政机关后由于不了解规划、环评等相关专业知识,只能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从而使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所以,必须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
15、要求,拓展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路径,具体可以考虑:在保证法学本科环境资源法学教学的同时,加大学习法学第二学位的环境资源法课程内容,从而使这些具有非法学专业背景的双学位学生具有跨学科的复合型知识构成,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法律硕士、专业的环境资源法学硕士和博士,则要在完成环境资源法学理论和相关法律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开设有关环境外交、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专题,丰富其知识构成,使其能够在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环境外交等实务领域和环境资源法学的研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3.完善实践性研修环节环境资源法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的部门法学学科,其人才培养应注重解决问题的实践性能力。当
16、前,环境纠纷的数量不断攀升,在某些地方已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我国每年的环境污染纠纷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基于这样的现实原因,一些地方开始设立环保法庭。如2007年成立的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和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4。这一趋势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全国逐步展开,如此司法领域将需要大量的环境资源法专门人才,但目前的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在实践性研修方面却不能令人满意。为此,在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案例教学,选择现实中一些典型的环境案例,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体会对具体案件的处理:另一方面引入“诊所式”模式教育,直接使学生接触正在发生的环境事例,并亲自参与到其过程的解决。4.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在环境资源法的人才培养中积极推进双语教学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师资,以确保双语教学的质量;二是要考虑听课学生的外语水平,循序渐进;三是可选取一些恰当的外文原版教材,使学生了解第一手的材料。当然,由于法学专业的政治性,教材的选取要注意符合相关的规定5。参考文献:1 蔡守秋,王欢欢.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环境资源法、环境资源法学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劳动合同协议书格式
- 厂房租赁合同范本版(18篇)
- 农业机械购买补贴合同
- 技术开发服务合同案例
- 企业培训就业协议书编写技巧
- 2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02-血栓与止血、血型
- 室内清洁合作合同格式
- 员工个人合同书范本
- 投资合作协议范本:2024投资合作协议范本
- 场地游戏安全协议书
- 数字化转型对中学教育的影响
- tpm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新型电力系统简介演示
- 基于Android网上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企业事业部制的职责与权限
- 广东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题库
- 校园设施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 建筑施工安全员培训
- 普通高中生招生计划书
- 2024年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汉语拼音课件趣味拼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