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教案课件_第1页
初一语文教案课件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一语文教案课件 下面是小编为你分享的初一语文教案,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 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 初一语文教案篇一: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 所在第一单元 二、 授课学时 3 3 课时 三、教学目标 1 1、 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2 2、 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3 3、 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鲁 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教学重难点 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 安全为天 警钟常囑 重点:

2、 1 1、 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 2、 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难点 1 1、是对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 2、掌握难解的词语。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讲读法 五、教学准备: 1 1解决生字词 2 2掌握写作手法,理解文意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1简介作者和作品 鲁迅(188118811936 1936 )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 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 从 19071907 1936 1936 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 80

3、0 800 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 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 1926 1926 年 9 9 月 18 18 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 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 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 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2 2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引导学生注字音,解释课 本未注释的词) 缠络 ch ch an n 相互缠绕在一起豁 hu?hu?此处状声 觅食 mimi 找食渊博 yu yu dn学识深广 确凿 z z ao

4、o 菜畦 q q i桑椹 shanshan 油蛉 I rigI rig 攒 cu cu anmnma o o 珊瑚 sh sh dn蟋蟀 shu shu di i 敛 li li d脑 髓 su isu i 陌 m?m?人迹罕至 h h dn竹筛 ShShdi秕谷 b b i系 j j 传授 sh?ush?u 书塾 sh sh u宿儒 r r 融蝉蜕 tu tu i 人声鼎沸 d d i 窦 d?ud?u 厥士 ju?ju?拗 do倜傥 t t i t t d金叵罗 p p6盔甲 ku iku i 绣像 xi xi 锡箔 x x i b?b? 3 3指定学生朗读全文。 4 4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5、: 文章的题目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 “百草园 ”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 “三味书屋 ”的生活? 小结:课文第 1 1 至第 9 9 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第 10 10 至第 22 22 段写 的是作者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5 5布置作业 生字生词在作业本上抄写三遍。 熟读全文三遍,并反复朗读课文第 2 2 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诸多乐趣,恋恋不会百草园的感情。 1 1由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提问: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明确:作者认为在

6、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昧书屋的生活则是枯燥乏味的。文 章先后写了两种生活,第一部分( 1 1 至 9 9 段)写的是 “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第二 部分( 10 10 至 24 24 段)写的是 “我”在三味书屋中枯燥的读书生活。这就是本文的大体结构。 2 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 1 1 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提问:课文的第 1 1 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 “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 理解: “似乎确 凿只有一些野草 ”? 这句话是 “夕拾”,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 “确凿只有 ”,断定百草园没有

7、什么动人之处; “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这一方面表明由于 “时间的 流驶”,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记得,不敢妄下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文甩出一 个“线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 课文的第 1 1 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写出百草园是 “我”儿时的乐园,引起下 文回忆描写百草园。 请学生朗读第 2 2 段,引导学生迸行分析。 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明确:写了十四 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蝉、 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 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 明确:莱畦,石井栏。 提问:作者

8、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更加 生动、 美好呢?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 生动、 真切?百草园为什么是 “我 那时的乐园 ”? 明确: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观 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当然是 “我”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 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 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 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提问: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人? 明确:鲁迅先生用色彩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百草园的可人。

9、碧绿的菜 畦,紫红的桑棋,写的是春季;鸣蝉,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写的是夏季;油岭在 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的 初一语文教案篇二:人教版初中语文优秀教案锦集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8 8 年级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 2、 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3 3、 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4 4、 理解“世外桃源 ”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 1、 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2 2、 理解“世外桃源 ”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1 1把握作品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 2 2、

10、正确认识和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前准备:收集课文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情景设计法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2 2、掌握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用法。 3 3、流畅的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 能找到美好的因素。 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 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 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 . 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 这样一个人,

11、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 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1 1、关于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 41 41 岁时弃官 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 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 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 2、关于作品 桃花

12、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 “记”。 此文包括 “记”和“诗”两个部分。 “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诗”是对所记的 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 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3 3、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 421 421 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 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 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 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

13、的 背景下产生的。 三、预习 豁然开朗(huhub)屋舍俨然(y yd阡陌交通(qi qi a)黄发垂髫(titi 血)便要还家 (y y aO 土地平旷(ku ku angng) 刘子骥(j j X诣太守(y y )间隔(ji ji a) 四,读课文,疏通文意 1 1、第一段翻译,重点字词的归纳。 晋太原中 , ,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注意太 原是年号,该句交代了时间,主人公,以及他的职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天 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缘:沿 着。之 : :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数量很繁多。 注意:

14、百步其实是一个大致的数量词,表示估计而已。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花儿纷 纷都落下来。古今异义: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杂:别的;缤纷:繁多的样 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 尽头。甚 : :很;异:感到奇怪;之 : :语气助词;复 : :继续;前:向前;欲 : :想要;穷 : :形容词 - -动词走完;其:指示代词,这,那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尽 : :到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仿佛:隐隐约 约。 便舍船,从口入。(渔

15、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省略句。舍:舍弃 初极狭, 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省略句。才 : :仅仅 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 开阔敞亮了。复:继续。豁然开朗:形容由 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hu hu 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 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 齐的房舍。然:?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俨(y y d n n 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属: 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 声都处处可以听到。阡

16、陌:田间的小路。交通:交错相通。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 称,阡(qi qi a n n 陌)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 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其:这,那。悉: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黄发:指老人。垂髫 (ti ti 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垂髫(ti ti 0) 2 2、字词翻译 : : 缘:沿着。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 :很。复: :继续。欲 : :想要。 尽: :到头。仿佛:隐隐约约。 才: :仅仅。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 子。属:类。 阡

17、陌:田间的小路。黄发:指老人。 垂髫(ti ti 0: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3 3、古今词义。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义:妻 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指男方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 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关联词语)如此 (古义:像这样说如此今义 : :这样) 缘(古义:沿缘溪行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 : :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今义:口液) 遂与外

18、人间隔:间隔:隔绝,不通音信;现代:隔开。 皆叹惋:叹惋:惊叹,惋 = =惊;现代:惊叹惋惜。 寻病终:寻:顷刻,不久;现代:找。 4 4、词类活用 : : 才通人通:使动用法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穷 : :形容词 - -动词走完 渔人甚异之异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 .感到奇怪 复前行前 : :名词 - -状语向前 一词多义: : 之: :忘路之远近 : :的 渔人甚异之 : :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指示代词 , ,这. . 舍:舍弃 便舍船”房舍 屋舍俨然” 寻:寻找 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 处处志之”标记 寻向所志” 向:以前 寻向所志”对着 眈眈相向” 为:w?

19、iw?i 作为,动词。以捕鱼为业”waiwai 对,向。介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闻”不足为外人道也 ” 乃:于是,就见渔人,乃大惊”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复:又复前 行”再 不复出焉 ” 遂: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遂迷(最终,终于); 武陵人捕鱼为业:即以捕鱼为业,靠捕鱼作为职业。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为: 作为。 缘溪行:沿着小溪往前行。缘:沿着,顺着。 忘路之远近:忘记了路程的远近。远近:偏义复词,文中仅指远。 落英缤纷:地上的落花杂乱繁多。落英:落花,一说刚开的花。缤纷:杂乱繁多 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捕鱼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捕鱼。异之:以之为异。之:指 见到的景象。 复

20、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又继续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复:又,继 续。前:向前(方位名词作状语)穷:穷尽。 林尽水源:尽:消失。 便得一山:得:发现,看见 才通人:仅仅容一个人通过。才:副词,只,仅仅。通:使 ? ? 通过。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然: ? ? 的样子。 土地平旷:旷:空阔,开阔。 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之属:这一类。 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的叫阡,东西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 相闻:(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其中往来种作:往来:名词,代往来的人。种作:名词,代种作的人。悉如外人: 悉:全,都。外人:桃花源外的世

21、人。 黄发垂髫:黄发:借代老人,旧说长寿的象征。垂髫:借代小孩。 怡然自乐:怡然:快乐的样子。 乃大惊:乃:竟然。 问所从来:所从来:从何处来,所,处所,地方。 具答之:具:同 “俱”,完全,详尽。之:指代桃花源中人所问的问题。便要还家: 要:通 “邀”,邀请。 咸来问讯:咸:副词,都。问讯:讯 = =问,打听,询问。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云:说。先世:先辈。乱:战乱。 率妻子邑人:率:带领。妻子: “妻”与“子女 ”。邑人:同乡人,乡邻。来此绝境: 绝境:与世人隔绝的地方。 遂与外人间隔:遂:于是,就。外人:桃花源外的人。间隔:隔绝,不通音信。 乃不知有汉:乃:副词,竟。 无论魏、晋:无论:不

22、用说,更不必说。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此人:渔人。为:给。具:同 “俱”详细。所闻:所知道的 世事。 皆叹惋:皆:都。叹惋:惊叹,惋 = =惊。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其:他们的。 停数日,辞去:停:居住。辞:告别。去:离开。 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不足为外人道也:足:值得。为:对。道:说。也:语气词。 既出:既:副词,已经,以后。 得其船:得:找到。其:自己的 便扶向路:便:就。扶:沿,顺着。向:原来的,先前的。 处处志之:志:做标志。 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诣:拜见。 说如此:如此:自己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遣:派 寻向所志:寻:寻找。向:原来。所志:所做的标

23、志。 遂迷不复得路:遂:结果。 闻之,欣然规往:闻:听。之:渔人去过桃花源一事。欣然:高兴的样子。规往: 计划前去。 未果,寻病终:果:动词,实现,成为事实。寻:顷刻,不久。 后遂无问津者:遂:就。问津:问路,寻访。者: ?的人。 三、作业 1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2 2、收集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成语。 2 2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1、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语言的具体内涵; 2 2、能力目标:感悟作者透过文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3 3、情感目标:领会文章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语言内涵的把握和领会文

24、字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教学难点:文章写做特点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初步了解了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今天我们再来具体地了解作者透过这些文字想要表达什么内容。指名说出课后收集的 文中古今异义的词以及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成语明确: 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说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 : :这样 成语:世外桃源落英缤纷鸡犬相闻怡然自乐

25、黄发垂髫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二、回顾内容,梳理结构: 1 1、请大家再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 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 2 2、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渔人进入桃花源及其所见所闻; 第三部分():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三、结合内容,把握内涵:(接下去我们就按照文章的层次去一同揭开桃花源的 真面目) 1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初一语文教案篇

26、三:初中语文春的教案 春 教学目标 1 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诵本文,学生能够感知全文内容;在语法上掌握 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2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诵读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春天 的特点。 3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清思路,绘出五幅春景图,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1、 掌握阅读和欣赏优美散文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 2 2、 文章所描述的关于春的五个画面。 教学难点 文章中比喻修辞的运用。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45 45 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3 3 分钟) 请学生背诵上一节课学习的再别康桥。 二、导入新课( 3 3 分钟)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共同感受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体会到作者对康桥的柔情, 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经典的散文。咱们知道,一年有四季夏有夏的热烈,冬有冬的 冷艳,秋则有秋的悲凉,而春天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争相回答,有可能是 “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 ”、“万象更新 ”等等,但无论回答 什么都无所谓,引导学生学习今天要学习的朱自清的春。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