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提高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摸清我区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基本情况,为党委、政府制定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加快我区民族乡村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构建和谐。按照市民宗局关于转发省民委关于组织开展提高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调研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经请示成立调研组,深入各民族乡和少数民族家庭,对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专门召开专题研讨会,1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管民族工作领导参会,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关于我区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调研报告。 一、我区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概况我区地处xx市近郊,辖6乡5镇2个街道(
2、其中2个民族乡)104个村,32个居委会,821个村民组,海拔高度在110014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4.60c。年平均降雨量1179.8毫米,无霜期299天,属亚热温湿气候。全区土地总面积144.7万亩,耕地面积13.5万亩,其中田7.16万亩、土6.34万亩,人口总数25381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数53413人,按性别划分:男性少数民族人口数33116人,女性少数民族人口数20297人;按年龄结构划分:06岁的少数民族人口数3825人,712岁的少数民族人口数4560人,1315岁的少数民族人口数2894人,1618岁的少数民族人口数2793人,1924岁的少数民族人口数5001人,
3、2550岁的少数民族人口数22702人,51岁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数11638人。有布依族、苗族、白族、朝鲜族、穿青人、侗族、黎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10种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中,布依族、苗族的人口最多。 二、农村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的基本情况教育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也是提高人们文化技术水平的主要措施。我镇少数民族多数居住在边远自然村寨,因诸多因素,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相对落后。2008年,各类学校在校少数民族学生数分为:小学4377名,初中3010名,高中(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在内)1556名,大专390名,本科179名。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毛入学率分别是:小学99.6%,初中104.3
4、1%(含流入人口少数民族学生),高中55.7%,大专11%,本科4%。各类学历毕业少数民族人数为:文盲、半文盲578人,小学7135人,初中9507人,高中2649人,大专1021人,本科712人,人均受教育年限8.5年,少数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7年。 三、农村少数民族人口开展技能素质培训的情况 (一)是全区共有职业教育学校数3所,开设的主要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汽车修理、电子电器、农业技术等,年受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数为1643人。 (二)是农村农技校数14所,培训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种植、养殖、畜牧、农机、农技等。今年以来,全区各乡(街道、办事处)分别举办畜牧兽医、果蔬栽培、电焊技术、电脑初
5、级等培训,年接受教育培训的少数民族群众人数达7757人。 四、农村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情况2007年,全区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的农村少数民族人数2568人,从事的行业有饮食业、运输业、搬运、包装、营销、加工、修理、家政、建筑、回收废旧等行业。年人均收入8400元,他们通过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学到一定的技能和致富的本领,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不仅没有减少家庭中种植、养殖业的收入,反而增加收入。其原因之一是合理安排闲散劳动力,做到家中农活,外出务工两不务,有钱弥补种植业,养殖业投入不足的缺陷,解决投资经费难问题;其二,在养殖方面,扩大养殖家禽家畜猪等的养殖规模,增加养殖数量,变传统养殖为科学养殖,
6、即将粮食饲养变为饲料饲养,增加养殖投入,缩短养殖周期,增加出栏数量,从而增加养殖收入;第三,外出打工(或进城打工)人员的收入,带动了邻里和周边群众,激发他们自愿离开家门,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有的人一是掌握电焊、包装、修理、建筑、饮食技能;有的人掌握了销售、加工、家政技能,为建设家乡具备了人才;第四,常言说,癞蛤蟆进城三年变成精,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不但学到一定的技能,见多识广,增加致富思路,同时懂得许多为人的道理,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禁做,对维护本地社会治安和稳定工作取到一定的作用;第五,外出打工(或进城务工),对家庭而言,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改善家庭生活和居住环境,大大减轻了党和政府
7、的负担。 五、对影响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提高的原因分析农村民族地区人口素质落后主要是由于客观历史原因造成,形成了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一)生存环境较差。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大多居住在边远贫困地区、深山区、石山区。许多民族村寨交通不便,有的至今还未通公路,有的村寨是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还有部分村寨的交通也是“晴通雨阻”,处于人背马驮的落后运输方式。信息闭塞,既没有广播电视,也没有电话网络,书刊文报严重匮乏,信息不能及时到达。居住条件差,根据2007年茅草房改造项目统计的全区茅草房数量就有3909户,其中少数民族394户,占总户数的10%。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闭塞的信息桎梏着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
8、成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经济相对落后。人的素质主要由体力和智力两方面构成的,人的营养状况、卫生条件、居住环境等都对人的身体素质产生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和生活水平差更是制约了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全区2个民族乡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自然灾害频繁,土地瘦瘠。生产经营方式与有限的土地、人力、物质资源,使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地区人民始终被贫困所困扰,人们的经济收入、卫生条件、居住环境长期难以改变,在文化发展、经济增长、生活提高等方面与外界的发展存在极大的差距。 (三)生活习俗有待改进。因为所处环境偏远封闭,早期的苗族和彝族以村落为单位,其生活、习俗及其婚丧嫁娶社交等都是在相对封闭区域环
9、境中进行,一些传统习俗对提高民族人口素质造成了较大影响。尤其早期存在的近亲结婚,对人的身体素质影响严重,三代内血缘关系结婚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受城市经济辐射小,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交通、医疗、文化等严重欠缺,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素质提高形成巨大障碍。民族地区群众普遍存在着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二是教育事业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不高。三是农村少数民族容易满足现状,缺乏对改善身体、文化、心理等素质方面的自我投入,人口的营养状况、卫生状况、陈规陋习等的改变进展缓慢。四是在改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生产生活水平方面,还存在着地方
10、财力投入不足和投入效益不高等情况。 六、进一步提高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对策建议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庞大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重点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转变落后的传统习俗观念,通过抓好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强少数民族发展能力。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工作的领导和统筹。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区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是事半功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党的民族
11、政策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也要求,确实把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作为民族地区推进生态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要把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作为我局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建立和实施“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提高工程”,我局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争取财政在预算安排中要确保对少数民族地区经费投入的逐年增长。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在对涉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人口素质提高的项目和资金安排。掌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口素质提高情况,及时向有关部
12、门通报工作动态,并根据形势变化提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建议措施供党委、政府决策。建立和完善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相关的政策措施的督促落实机制,确保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强化农业科技培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基本途径,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重大系统工程抓好抓实。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防止今后出现新的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在进一步加强教育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强补充农村教师数量,合理配置师生比例,制定激励政策,提高边远民族地区教师待遇,让教师“稳得住,安心教”,营造稳定和谐的教学环境。大力培养专项
13、“双语”教师,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统一考试、适当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对懂得民族语言报考“双语”教师的少数民族人员适当放宽条件,解决“双语”师资不足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补助。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设立“农村贫困学生助学金”,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补助,确保学生不因贫困失学。三是要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和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对涉农部门科技下乡力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乡土人才,本着因地制宜,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围绕“市场需要、农民紧缺、对农民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展开培训,通过远程教育、绿证培训
14、、阳光工程、普法宣传等多方式,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地毯式科技培训。精心挑选农业技术专家组成专家团,开通“专家热线”,随时为农民解疑释惑。大力建设科普示范基地,结合本地实际,围绕主体产业建立相应的示范基地,把科技成果和先进的实用技术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形象直观的生产方式和成果,让广大农民接受,形成科技示范户带基地,滚雪球式的发展模式。四是要推行农民技术资格认证制度,对获得技术资格的农民,可优先承包适度规模经营的集体产业,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科技含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三)加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一是乡村干部和涉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民族地区开展
15、工作,通过办实事、办好事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取得农户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增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意识,增强农户自我发展造血功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形成以农民为主体、政府部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人口素质提高的新局面。二是加强对民族地区农民和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培训。要认真制定培训方案,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多采用项目培训、现场培训等农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好培训的跟踪管理,争取培训内容和培训成效挂钩,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确保培训的实际效果。要把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作纳入我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派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到高等院校、党校和发达地区培训锻
16、炼。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输入力度。除了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等工程外,组织、人事部门要每年从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和市县机关干部中安排一批人员到少数民族地区挂职任职,其中对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乡村要优先保证,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培训培养和选拔任用机制,确保工作实绩突出、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干部能享受到足够的培养锻炼机会,并实现到期提拔重用。四是加快村级组织建设步伐。协调财政要适度增加财力用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村干部报酬,在此基础上,鼓励少数民族村大力推行村干部兼职、交叉任职和发展集体经济,同时探索建立对村的考核奖惩办法,力争村干部能脱产抓工作,增强村级发展带动能力。五是出台鼓励
17、性优惠政策,引导投资者到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创业,开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品基地的建设发展。六是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乡土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乡土人才发展基金、成立乡土人才互助会等形式,建立和完善对乡土人才的扶助机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乡土人才倾斜。 (四)提高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生育质量,增强农村劳动力和后备劳动力的素质。农村人口生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后备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就要把好出生关。一是在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前提下,研究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宣传材料,配备必要的宣传设备,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二是大力提倡晚婚晚
18、育,鼓励民族通婚,杜绝近亲结婚,提高计划生育率,把人口增长率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三是要将计划生育工作与妇幼保健工作结合起来,保证生育质量,在一些地方要有针对性培养民族医生,促进医患沟通,避免因民族习俗和语言不同导致误诊和贻误病情。四是积极实施好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程,做好定期通报、预报、评估和预警制度,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配合,实施零级到三级出生缺陷预防干预工程,对出生缺陷多发的农村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排查筛查,继续探索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出生缺陷干预新技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整体素质。 (五)加强民族地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良好风尚。
19、以改变传统落后的“衣、食、住、行”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促进农民群众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六)加快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推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工作步伐。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基础。一是优先发展以交通、通讯为主的信息流基础设施,改变交通闭塞、信息闭塞的现状,打破封闭,促进开放,改变落后的思想。二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农田建设、中低产田土改造,搞好配套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状况。三是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各项公
20、共事业,加强农村医疗、文化、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文化匮乏、缺电少水的状况。四是加强民族地区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村寨规划、“五改一加强”、庭院绿化美化等方式,努力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把民族文化设施建设和旅游观光结合起来,促进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融通,增进健康文明的民族文化交流。总之,要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一是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招商引资,带动一方经济速度发展;二是提高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新一代高素质后继人才;三是严格控制计划生育,禁止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男女结婚;四是加快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推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工作步伐。使农村少数
21、民族的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12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走进城市。由于大中城市进城门槛高,城市容量有限,就业压力大,从而势必影响到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的转移。相比较而言,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距离农村近,可以兼顾一、二、三产业,就业和定居成本低,必将成为承载农村人口转移的最佳选择地。然而,就县城而言,在加快城镇建设中,城中村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影响加快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县城承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村人口转移的客观需要。为此,我们从5月底开始,围绕“如何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开展重点调研和专题议政,为促进永清科学协调
22、发展建言献策。现将有关调研和专题议政的情况综述如下: 一、加快城中村改造的意义加快城中村改造是农村城市化必须经历的过程,是挖掘xx县区发展潜力、造福于民的必由之路,是恰逢其时,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做好城中村改造这件大事意义重大且深远。一是可以对原来分散、零乱、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村落进行集中改造与开发,挖掘整理出大量发展用地,实现土地及各种公共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提升和集约利用,并通过集聚迸发出新的活力和效益;二是可以不断拓展城市空间,日趋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升城市品位,共建共享城市文明成果;三是可以加强城市管理,改变门户地段和城郊结合部脏、乱、差的现状,促进城市形象的改善;四是可以大大提高城
23、镇吸附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现状而言,城中村改造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随着城中村改造工程不断推进,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严重阻碍着其建设步伐,主要表现为: (一)统揽协调力度不强在调研时,村街和开发主体企业普遍反映城中村改造涉及部门较多,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强有力的机构或部门来指导村街进行改造,遇到问题不知向何处请示汇报,致使办事无门。一些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有关职能部门也难以协调解决,感到难度极大。例如按照现有税收政策,若将集体产权细分到户,则视同房产交易行为要缴纳
24、契税和营业税,有关村街对此无力承担。此外,财政部门用于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专项资金有限,在编制改造规划、政策宣传等方面的投入甚少。 (二)政策意见的可操作性不强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但又没有现成的模式和完备的法规可循。在城中村改造的具体实践中,街道、村街普遍反映其可操作性不强,对如何规划、如何报批、如何报建、如何办理确权、如何进行筹资或市场化运作等重要环节都不明确,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来指导工作。此外,大多村街还认为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仍不够到位。目前,关于城中村改造规划规定容积率一般是在1.82.0,这样的容积率对开发商参与城中村改造吸引力不是很大,村街难以筹措改
25、造资金,也达不到改造后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 (三)规划管理工作滞后目前,城中村类型复杂,特点不一,“一村一策”在具体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不少。由于缺乏总体规划指引,一些村街原本积极编制改造规划,上报后却往往容易与xx县区的规划控制要点产生矛盾,只能反复修改,而且还要经全体村民民主决策才能通过,一届村街班子在三年的任期内基本上很难完成改造规划编制工作。这样由于城中村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致使城市管理部门管不到,乡镇、村街管理又不力,造成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低下,房屋建筑占地面积大,建筑风格与城市规划不够衔接,甚至有些村街和村民受利益的驱动,乱搭乱建成风,住宅用地严重超标,违法违章用地较为普遍,
26、严重破坏了城市土地市场秩序。我县文苑北路工程竣工不久,北关一些村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便在道路两旁私自建起了简易门脸房,极大的影响了县城形象,也为以后城市规划建设制造了障碍。 (四)“农转居”改制遗留问题较多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虽然这些村街已被划入xx县区,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保留农村的旧模式。同时,村街还要继续承担一些城市社区的管理和建设,环卫、治安、公共配套设施等费用负担很重。对此村街普遍叹道“一样收入百样支出”,实在是不堪重负。虽然党委政府根据村街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但大部分村街则认为这项工作至
27、今都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城中村已日益边缘化。就现状而言,占据县城三分之一的城中村建筑密度大,居住人口密集,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消防和安全生产隐患多,社会治安问题较为突出,亟待整治和综合改造。 (五)人为因素制约城中村改造进程。一是利益协调难,个别干部有畏难情绪。部分群众对拆迁补偿标准要求过高,且存在一些无理要求,造成拆迁难度大。二是有极少数人因与干部有矛盾,想方设法煽风点火,阻碍拆迁工作的进度。三是个别村街干部因执行补偿标准不严格或透明度不高,造成了部分拆迁户有敌对情绪,影响了拆迁进度。四是观念转变难。城中村的住户存在“故土难离”、“守产守业”、“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不愿意拆迁改造等等。 12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依据省、市实施方案,xx县在执行原有生育政策的基础上,于2014年3月1启动实施单独生育两孩政策。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实施半年来,xx县人口计生局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方案,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突出工作重点,确保此项工作有序开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生育政策调整前人口控制指标完成情况 2013年以前执行原有生育政策,年末xx县总人口334536人,出生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债券投资分析与交易方法与案例解析01(论文资料)
- 心灵成长(课件)-生产经营管理-经管营销-专业资料
- 吉林省长春市文曲星名校2025届高三(最后冲刺)英语试卷含解析
-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一中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福建省泉州永春侨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阜阳四中、阜南二中、阜南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文山州广南二中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一机集团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
- 现代学徒制课题:基于中国特色学徒制的“金教师”团队建设研究(附:研究思路模板、可修改技术路线图)
- 护理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 河北省健康体检主检医师题库2024年12月
- 电力行业用水管理制度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数学试题01 含解析
- 《论教育》主要篇目课件
- 2022年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管理学类-管理学试卷(含解析)
- 静脉输液治疗的风险管理
- 江南大学《高分子化学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精神病药物与药物性肝损伤
- 证券投资购买(出售)授权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