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薯红色素提取、纯化实验设计报告_第1页
紫甘薯红色素提取、纯化实验设计报告_第2页
紫甘薯红色素提取、纯化实验设计报告_第3页
紫甘薯红色素提取、纯化实验设计报告_第4页
紫甘薯红色素提取、纯化实验设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研究训练报告题目:紫甘薯红色素的制备指导教师孙晓侠班级13级食品工程本3班姓名夏小伟 学号 51306023026紫甘薯红色素的提取、纯化研究一课题的目的及意义食用色素不仅影响食品的品质,而且与人类的营养和健康密切相关。食用 色素按来源分为天然和合成色素2大类。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合成 色素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甚至致癌性,因此各国对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的 种类及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与合成色素相比,天然食用色素不仅种类繁多, 色泽自然,而且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许多品种还具有药理功能。因此,从 天然产物中提取和分离各种食用天然色素替代人工合成色素已成为食品科学领

2、 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紫甘薯品质独特,抗病、抗旱涝性强, 产量高,易贮存,价格低廉。最主耍的是其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紫甘薯色素 具有抗氧化、抗突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抑制肿瘤细胞发生等多 种生理功能。而且,紫甘薯色素屈于对光、热都比较稳定的水溶性色素,对金 屈离子的耐受性明显强于其他天然色素,同时述具有较强的抗还原性,在食品 中较稳定,可以广泛用作食品着色剂,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有很大的优势。 二实验方法紫甘薯红色素的提取:称取适量的紫甘薯一加入提取剂(盐酸)一取上清 液一吸附、洗脱一色素粗提液一旋转蒸发浓缩一冷冻干燥一色素粗提物。选取 提取液浓度,提取时间

3、,提取温度,料液比进行单因素及正交实验。三实验材料紫甘薯、盐酸、x-5大孔树脂、s-8大孔树脂、95%的乙醇、旋转蒸发器、 分光光度计四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根据检索资料知最大吸收波长为528nmo (李新华,林琳,鄂巍.紫甘薯红色素提取技术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 38:556-559.)2. 最佳提取盐酸浓度的确定称取2.0g紫甘薯,分成五组,分另i在0.1%、0.2%、0.3%、0.4%、0.5%的盐 酸浓度下浸提lh,在波长528nm下测吸光值,得到最佳盐酸溶液浓度。2. 最佳提取温度的确定称取2.0g紫甘薯,分成五组,在最佳提取盐酸浓度下,分别在30、

4、40、50、60、70°c的浸提温度下浸提lh,在波长528nm下测吸光值,得到最佳提取温 度。3. 最佳料液比的确定称取2.0g紫甘薯,分成五组,在最佳提取盐酸浓度下,最佳提取温度的条 件下,分别在1:10、1:20、1:30> 1:40、1:50的料液比下浸提lh,在波长 528nm下测吸光值,得到最佳料液比。4 .最佳提取时间的确定称取2.0g紫甘薯,分成五组,在最佳提取盐酸浓度下,最佳提取温度,最 佳料液比的条件下,分别浸提0.5、1、1.5、2、2.5h,在波长528nm下测吸光 值,得到最佳提取时间。五结果分析1最佳提取盐酸浓度的确定结果分析组名12315盐酸浓度(

5、%)0. 10.20.30.40.5吸光值(a)0. 3740. 4280. 5820. 5840. 589分析数据可知,当盐酸浓度为0.3%时提取的效果己经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再增加盐酸浓度效果不显著,所以确定最佳的提取盐酸浓度为0.3%。2.最佳提取温度的确定的结果分析组名12315温度(°c)3040506070吸光度(a)0. 4230. 4870. 5780. 5830. 592分析数据可知,当提取温度达到50°c时,提取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再增加温度效果不显著,所以确定最佳的提取温度为50°co3. 最佳料液比的确定的结果分析组名12345料液比1:1

6、01:201:301:401:50吸光值(a)0. 5430. 5860. 6560. 6630. 672分析数据可知,当料液比为1:30时,提取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再增加 料液比效果不显著,所以确定最佳料液比为1:30。4. 最佳提取时间的确定的结果分析组名12315时间(h)0.511.522. 5吸光值(a)0. 4320. 4870. 5650. 5730. 582分析数据可知,当提取吋间为1.5h吋,提取已经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再增 加时间效果不显著,所以确定最佳提取时间为1. 5ho通过以上各单因素的实验测定,发现各因素对紫甘薯红色素的提取都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料液比

7、的影响最为显著。再用正交助手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得以下正交实验水平表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因素水平a温度/°cb时间/hc料液比d盐酸浓度/%11011 :200.22501.51:300.336021:400.4紫甘薯色素提取l9 (33)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试验号a 温度/°cb 时间/hc 料液比d盐酸浓度 /%吸光值/a14011: 200.20.6392401.51: 300.30.50934021: 400.40.44345011: 300.40.6195501. 51: 400.20.45265021: 200.31.08276011: 400.30.5218601

8、.51: 200.41.31696021: 300.20.734&0. 5300. 5931.0120. 608k20. 7180. 7590. 6210. 704k30. 8570. 7530. 4720. 793r0. 3270. 1660. 5400. 185应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最佳提取温度为60°c,最佳提取时间为1.5h,最佳料液比 是1:20,最佳提取盐酸浓度为0.4%o通过正交实验得最佳实验条件为a3b2cid3o在此条件下,称取300g紫薯 加入0.4%盐酸6000ml-在60°c提取温度下提取l5h-取上清液用ab-8的大 孔树脂吸附洗脱一色素粗

9、提液一旋转蒸发器一冷冻干燥-423mg色素粗体物5. 紫甘薯红色素的纯化采用ab-8大孔树脂对色素粗提液进行纯化。采用lcm x 10cm的吸附柱, 树脂填充量为8ml,流速为lml/min,吸附饱和后,用70%乙醇水溶液以 lml/min的流速对色素进行解吸,解吸液经旋转蒸发浓缩后,冷冻干燥得色素 纯品。结论本研究采用盐酸为提取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紫甘薯中花青 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5h,提取剂浓度为0.4%,提取温度 为60°c;并采用了 ab-8大孔树脂对300g紫薯的色素粗提液进行了纯化得到了 423mg色素纯品。六.存在的问题与讨论及建议

10、1. 在紫甘薯红色素提取实验中,发现在提取后直接去测定吸光值过大,怎样解 决?在测定吸光值之前先将测定溶液稀释,让吸光值控制在0.2-1之间最为准确。2. 在测量吸光值的时候,有的单因素测量值会出现偏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 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种,跟原材料的大小和处理时的各项指标都有 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机器老化原因,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解决这 种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做几组平行实验,取其平均值。3. 在最后旋转蒸发纯化时非常缓慢,而且提取率不高,有什么方法解决吗?提取率跟很多因素有关,我们商量的结果是延长提取时间和升高提取温度, 因为我们使用的是水浴加热,在加热时热量损失较快,没有很好的达到我们理 想的提取温度。旋转蒸发缓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蒸发的温度不够,二是 有可能旋转蒸发器不够密封,漏气,导致蒸发速度缓慢。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蒸 发时的温度和检查装备的密封性来提高蒸发速度。参考文献1 李新华,林琳,鄂巍紫甘薯红色素提取技术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 报,2007, 38(4):556-559.2 王智勇紫甘薯色素提取纯化工艺及性质研究d四南大学,2008.3 陈杰,李进伟,张连富.紫廿薯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食品科学, 2011(18):154-158.4 杨朝霞.紫廿薯花色莒色素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组分分析d.青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