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收集充电器论文_第1页
电能收集充电器论文_第2页
电能收集充电器论文_第3页
电能收集充电器论文_第4页
电能收集充电器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能收集充电器(e题)设计方案摘要本系统以stc12c5a60s2为核心,输入直流最大30v,输出屯压范围为3.3v 到5v可调,输出电流为0-500mao可显示实测电压,实测电流,报警电压,报 警电流。该系统主要由最小单片机系统,tps61200集成升压电路,mc34063a集成 降压电路。本系统具有调整速度快,精度高,效率高,输出纹波小等优点。 关键词:stc12c5a60s2; mc34063a; tps61200;继电器。一、方案论证与比较元件选择的方案:方':选择分立元件来搭接电路,其优点是成木低,所选用的都是分立元件都比 较齐全,不会为找不带元件而烦恼;其缺点是电路调试困难

2、,电压、电流较不 稳定,效率较低,输出电流也比较低,输入的电压调节范围小,纹波系数较高。方案二:选择集成芯片,其优点是电路的调试比较简单,电路上的电压、电流都比 较稳定,转换的效率高,输出的电流大,输出的电压不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输入的调节范围犬,电路结构简单,连接容易;其缺点是元件的成本比分立元 件相对比较高,在购买的方面也相对比较麻烦。经过了题目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决定运用第二个方案。降压芯片的方案:方案一:lm1117是一个低压差电压调节器系列。其压差在1.2v输出,负载电流为 800ma时为1.2v。lm1117捉供电流限制和热保护。电路包含1个齐纳调节的带 隙参考电压以确保输出电压的

3、精度在±1 %以内。方案二mc34063输入电压范围:2、540v;输出电压可调范围:1. 2540v;输 出电流可达:15a;工作频率:最高可达lookllz;低静态电流;短路电流限制; 可实现升压或降压电源变换器,该器件可用于升压变换器、降压变换器、反向 器的控制核心,由它构成的dc / dc变换器仅用少量的外部元器件。经过了题口的分析输出电流尽量大,我们决定运用第二个方案。升压芯片方案:方案一:tps61200系列的主要特点:效率高(在vin21.2v、输岀3. 3v、输岀电 流600ma ii寸,其效率可大于90%);根据输入电压的大小能自动转换成升压模式 或降压模式;静态电

4、流小(小于55ua);输入电压在0.5v吋,在满负载时也能 启动工作;输入工作电压范围宽,从0.35. 5vo方案二:bl8505系列是pfm控制的开关型dc/dc升压稳压芯片。0.8v的启动电压、 高达180ma的负载驱动能力(当vin=1.5v,vout=3.3v)、87%的转换效率(vin>2v,vout=3.3v,lout<100ma)使得bl8505非常适合于便携式14节普通电 池应用的场合。经过了题目的分析启动充电电压尽量小,我们决定运用第二个方案。二、软硬件原理分析1、电路框图dc 020v继电器降压电路稳压电路dc 3.6v升压电路输入电压先通过电压检测送入单片机识

5、别,讣单片机识别电压人小选择通道开启继电 器。然后经过升压或降压电路并输出。还可以通过单片机设置输出最大电压和最大电流并报 警等功能。2、原理图:3、程序框图:4、基本参数设计:1、单片机通过键盘控制设置最大输岀电流和电压,由于本设计对效率的要 求比较高,所以在设计时尽量选用低功耗的单片机,而且单片机的外围电路要尽 量少,木系统外围电路只有键盘,显示,这样可以尽可能的提高效率。2、mc34063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脚5)通过外接分压电阻r4、r5监视输 出电压o其中,输出电压u。=1.25(1+r5/r4)由公式可知输出电压o仅与r1、 r2数值有关,因1. 25v为基准电压,恒定不变。若r4

6、、r5阻值稳定,u。亦 稳定。经计算调试木组选r4=10k,r5=50k电位器。3、tps61200脚10通过外接分压电阻r6、r7调节输出电压。如下式所示:vout=vpb (r6/r7+1)经计算调试本组选r6二im, r7二100k。三. 系统调试调试过程共分三部分:硬件调试,软件调试,软硬件联调。3硕件调试:单片机主要起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监测,显示等一些辅助作 用,再者根据理论值进行元器件的选择由于精度和干扰的影响,往往得到的结果 和理论分析值又有一定的偏差,所以硬件调试难度很大。3.2软件调试:本系统的软件程序完全由c51编写,c语言效率高,但同时 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严格定时比较困难。在调试过程中采取的是门上至下的调 试方法,单独调试好每一个模块,然后在联结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调试。3.3软硕联调:由于本系统的软硕件联系不是很紧密,一般是软件d/a输出 后就能直接和硬件相联进行工作,因此在软硬件通调的情况下,系统的软硬件联 调的难度不大。!1!结论经过四天三枚的辛勤努力,我们实现了题口的全部要求,在某些方面系统性 能还超过了题廿的要求,但曲于时间紧,工作量大,系统还存在许多可以改进的 地方,比如电路布局、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