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1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2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3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4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从就业准备视角研究发现,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有着显著帮助,而物质辅助准备的影响很弱;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绩效呈倒u型关系,这主要受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传统观念影响,而物质辅助准备与就业满意绩效的关系不显著。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企业转变用人观念以及更好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助推器功能。关键词:就业准备,就业绩效,倒u型关系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但一些企业却招聘不到合适的人

2、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靠学生、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本文以一个新的视角,即从就业准备角度研究大学毕业生如何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希望据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一、研究假设就业准备指未就业者为了能从事某种职业或获得某种职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做的准备工作。就业准备从时间维度上讲不只是在大学最后一个学年进行的,而是贯穿整个大学期间;从内容看,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包括为理想工作而培养的特殊能力。就业准备可概括为知识准备、能力准备、心理准备、面试准备、信息准备,受求职方向、求职心态、个人能力等因素影响。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就业准备应包括自有期待的理想职业起,到入职之前的时间内所做的一切计划和准备

3、,具体包括职业探索准备、教育投入准备和物质辅助准备三个维度。对于就业绩效的关注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早期研究将就业绩效和获得绩效混同为一个概念。180年代开始有学者将工作满意度作为评判就业绩效的一个新维度。获得一份工作和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获得工作只是拥有了一份工作,无论满意与否;而获得满意的工作是获得一份能从中得到较高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工作。因此,本文将就业绩效划分为获得绩效和满意绩效两个维度。就业准备是大学毕业生获得自己满意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就业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就业绩效水平的高低。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入越高,职业探索程度越高,获得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

4、,求职准备过程中投入的一切准备,如路费、住宿费、公关费等则属于物质辅助准备,物质辅助准备在求职过程中必不可少。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职业探索准备与获得绩效显著正相关(h1a);教育投入准备与获得绩效显著正相关(h1b);物质辅助准备与获得绩效显著正相关(h1c)。就业满意绩效即就业的满意度(就业质量)是反映工作稳定性、收入、升职空间的综合概念。职业探索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为获得更好的职位而投入的一种付出。2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大学生会在自身就业能力的基础上,投入职业探索资源,以获得理想的工作。3同时,教育背景对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有显著、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大学毕业生准备得越充

5、分,就业能力越强,获得满意工作的概率随之增加。但这只是一定范围内的趋势,当毕业生就业能力因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的增强而升高到一定阶段时,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就会开始出现不升反降的现象。整体上,就业满意绩效与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呈倒u型关系。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取决于大学毕业生自身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因而在分析这种倒u型关系时,也要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分析。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准备越充分,其对工作的期望值越高,因此很多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以提升未来获得更满意工作的可能性。但期望值过高又成为导致大学生就业满意度降低的重要原因。同时,用人单位反而更青睐能力中等的大学毕业生,因为此类大学

6、生较之能力更高的大学生而言,其不稳定风险更低。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手段的发展,大学生是否能够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已不再严重依赖于物质辅助投入。据此,提出如下假设:职业探索准备与就业满意绩效呈倒u型关系(h2a);教育投入准备与就业满意绩效呈倒u型关系(h2b);物质辅助投入与就业满意绩效关系不大(h2c)。二、调查设计与数据分析(一)调查设计本次问卷共分三部分:基本信息、就业准备、就业绩效,包含44个题目,采用likert五点评分法,被试者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之间的五个选项中做出唯一答案。为保证科学性和客观性,从北京、上海、天津、厦门、沈阳、长春、广州、青岛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15所大

7、学中选取512名已求职成功的毕业生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399份。问卷中设置12个问项对就业绩效进行测量,设置29个问项对就业准备进行测量。(二)数据处理与分析信度检验中就业准备和就业绩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5和0.742,可以接受。效度检测中就业准备各问项与就业绩效问项、所属关键因子的相关性全部显著,但并不能解释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因而需要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抽取三个因素,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6、0.70和0.62。将第一个因素概括为职业探索准备,第二个因素概括为教育投入准备,第三个因素概括为物质辅助准备。从表1可知,只有物质辅助准备的系数偏低,显示出很好的内部一致性,也说明相

8、关问项数量不足。大学生就业绩效中获得绩效和结果绩效两项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0.70,显示出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见表2)。表1 就业准备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测量项目因素1因素2因素3因素1职业探索准备系数=0.76为求职进行针对性培训0.811积极拓展就业信息渠道0.757求职期间努力强化专业知识0.740积极向前辈汲取成功的经验0.722因素2教育投入准备系数=0.70学校课程安排合理、师资雄厚0.845学校提供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0.812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0.595因素3物质辅助准备系数=0.62求职期间花费大量交通费0.796花费大量精力设计个人简历0.743提高求

9、职期间的生活标准0.596特征根值3.0471.8741.312各因素解释变异的百分比30.47218.74213.116累计可解释变异的百分比30.47249.21362.329表2 就业绩效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测量项目因素1因素2因素1获得绩效系数=0.083认为获得一份工作很容易0.810获得理想工作的过程很顺利0.787投出简历以后很快收到聘用协议0.765会有多份工作供自己选择0.683因素2满意绩效系数=0.070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0.753现在的工作和自己的预想差别不大0.642愿意尽可能长时间留在现在的工作0.558特征根值2.8841.655各因素解释变异的百分比41.2012

10、3.642累计可解释变异的百分比41.20164.843(三)就业准备对就业绩效的回归分析运用多元回归分析,采用层次回归方法,回归结果见表3。在获得绩效方面,第一步,控制变量与获得绩效不显著相关。第二步,职业探索准备、教育投入准备和物质辅助准备三者主效应结果显示:职业探索准备与获得绩效显著正相关,验证了h1a;教育投入准备与获得绩效显著正相关,验证了h1b;物质辅助准备与获得绩效线性关系不显著,h1c没有得到验证。表3 就业准备各维度对获得绩效回归分析结果第一步:性别专业-0.1060.056第一步:性别专业-0.1060.056第一步:性别专业-0.1060.056第二步:职业探索准备0.3

11、30*第二步:教育投入准备0.248*第二步:物质辅助准备0.042注:p*0.05,p *0.01,p*0.001,所有自变量都已按平均数标准化。在满意绩效方面,第一步,控制变量与获得绩效不显著相关。第二步,职业探索准备、教育投入准备和物质辅助准备的直接效应都不显著。第三步,职业探索准备、教育投入准备和物质辅助准备三者平方的主效应结果显示:职业探索准备与就业满意绩效呈倒u型关系,验证了h2a;教育投入准备与就业满意绩效呈倒u型关系,验证了h2b;物质辅助投入与就业满意绩效关系不大,验证了h2c(见表4)。表4 大学生就业准备与满意绩效的关系第一步:基本变量性别0.1290.1570.194专

12、业0.0980.0730.011第二步:职业探索准备0.1900.056第三步:职业探索准备?-0.197*r20.0060.0420.60r20.0060.036*0.080*第一步:基本变量性别0.1290.1270.124专业0.0980.0860.090第二步:物质辅助准备0.0970.110第三步:物质辅助准备?-0.053r20.0060.0060.019r20.0060.0090.009第一步:基本变量性别0.1290.1310.137专业0.0980.0980.013第二步.教育投入准备0.0150.028第三步:教育投入准备?-0.189*r20.0060.0060.60r2

13、0.0060.0000.054*注:p*0.05,p*0.01,p*0.001,所有的自变量和交互项都已按平均数标准化。(四)实证结论与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绩效方面,h1a、h1b假设成立而h1c不成立,说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有利于工作的获得,而物质辅助准备与就业成功与否关系不大。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越充分,越能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成功几率越大。而将过多精力投入物质辅助准备,不但对就业能力提高没有帮助,还会占用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的精力。满意绩效方面,h2a、h2b、h3c假设成立,说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绩效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的

14、增加而提高。但当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一方面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无法满足所有具有较高就业能力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愿望,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就业能力水平中等的求职者,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绩效与其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呈倒u型关系。可见,大学毕业生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是自身努力、心态调节和用人单位客观评判共同作用的结果。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绩效的建议首先,大学生自身应努力提升就业能力。一是在就业准备方面,加强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明确求职目标和方向,强化专业技能,增强知识储备,扩展就业信息渠道。二是不要在求职期间将过多精力用于物质辅助方面。三是调整就业心态,客观分析

15、自身优劣势。其次,企业应转变用人观念。一方面,企业应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应届大学生;另一方面,企业应认清就业能力高并不意味着跳槽几率必然增大。企业向大学生提供的并不仅仅是工作平台,更应是实现自我价值平台,所以就业能力高的人才是否能长期供职,关键取决于企业能否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认识到这一点,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将会得到很大改善。最后,更好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助推器功能。一是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二是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交流机会,开阔学生视野。三是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开展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尽量减少由于就业心态不佳而导致的就业满意度下降问题。四是搭建

16、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使学生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参考文献:1wangerg c. r., watt j. d., rumsey d. j. individuals without jobs: an empirical study of job-seeking behavior and reemployment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6, 81 (1): 76-87.2decuyper n., raeder s., van der heijden, b. i. j. m. & wittekind, a. (201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workers'employability and burnout in a reorganization context: longitudinal evidence building upon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