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创业教育发展之原因分析_第1页
大学创业教育发展之原因分析_第2页
大学创业教育发展之原因分析_第3页
大学创业教育发展之原因分析_第4页
大学创业教育发展之原因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学创业教育发展之原因分析     摘要:文章从高等学校内外部动力、压力与引力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兴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大学创业教育具有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变革、从“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演进的内在动力机制,它是高等教育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流传统价值回归,以及我国教育体系与市场体系冲突的必然结果。“扩招”之后知识失业信号明显,受外部“倒逼机制”影响,创业教育成为大学生应对就业竞争的客观需要。创业名人效应、创业门槛变低、政府鼓励政策等使得大学生的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形成了大学创业教育重要的外部引力。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功能,就

2、业竞争,教育体制,创业环境创业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从广义上来说,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的教育,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精神和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本文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背景下,从近年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动力、压力与引力机制分析入手,力图解析创业教育发展的原因,以期对现行教育体制改革及大学创业教育发展有所借鉴。一、创业人才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主流传统的价值回归20世纪初期,我国许多进步改革家和教育家逐步把西方的现代大学制度和理念引入中国。19121913年间民国政府教育部的“壬子·癸丑学制”,基

3、本确立了我国大学制度的框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教授认为,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蔡元培先生在考察英美旅途中阐述其“大学理想”中国孔墨精神加上英国之人格教育、德法之高深研究、美之服务社会。1922年民国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强调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在大学及专门学校均附设专修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全面借鉴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经验,强调大学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这一办学理念和专才教育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知识体系交叉综合的趋势以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需要,专才教育日益表现出其许多固有的严重弊端。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在华南师范大学的一次

4、演讲中指出,对大学生的培养,首要任务是使其深刻认识并了解自己,培养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即所谓的“成人”教育。1991年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创业教育,2002年又在九所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然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却很低,只有2%3%,远远低于一般企业70%的成功率。这些都不得不使人们提出两种反思:一是对现代大学功能的反思。大学创业教育培养超然于学术型(或研究型)和职业型(或应用型)人才之上的创业型人才,是否意味着对现代大学传统功能的异化或革命性拓展?二是对现代大学教育能力的反思。大学创业教育成本如此之高,创业教育本身是否还具有现实价值?第一种反思探讨了大学究竟应当培养“专才”还是“

5、通才”的问题,这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教育始终没有解决的一个大问题。虽然人们普遍认同大学应培养学生“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大学教育的目的应以“君子不器”为准则,将大学生培养成“人”而非“机器”,大学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但事实上,在“通专并重”的折中主张下,专才教育盛行。这就导致了:一方面,学术型人才或以学术型人才自居者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各大学存在多如牛毛的“专才”或不重人格养习、“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的现象,或者华而不实,缺乏创意,脱离社会实际需要。于是,人们寄望于大学教育改革,这种改革包括诸多内容,但改革的中心、旗帜和行动指南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或称为通识

6、教育、博雅教育、通才教育等。在21世纪所谓的“后现代”社会,全球化趋势使得教育最重要的新动向就是开发并培育学生的环境文化素养。这种新时代教育重心的转化,需要贯通各种学术领域与开发多层次思考能力的新课程。只有优质而深化了的通识课程,才能引导学生思考并因应21世纪的新挑战与新的生活方式。高校扩招激发了人们的第二种反思即对现代大学教育能力的反思。1999年我国高等学校大规模扩招,在为更多年轻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奉行“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其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却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国家垄断坚冰已破、民办大学勃兴日盛,现代大学物质基

7、础条件已有根本改观。高等教育211和985工程建设,以及一系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配套改革的政策措施和法律保障,使得不同层级、不同规模的高校之间逐渐进入有序竞争状态。但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建设规模庞大、学生数量剧增、专业分化过细、知识结构单一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大学生专业技能难适应劳动市场需求、大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等矛盾,不仅使得高校无法打破债台高筑之困局,而且还严重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更高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在泛行政化和泛经济化的双重冲击下难以自恃,大学精神和人文传统日渐式微,工具理性再次扩张。在尚未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校内部,在大学扩张的背景下,规模与质量

8、的协调问题也日益凸现”。于是,人们要求现代大学的功能既不能局限于纽曼的“知识传播之地”,也不啻限于洪登堡的“知识传播之地与知识产生之地”,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的角色应从提供学生知识与技术转变成营造有利于人力投资的环境,使大多数的就业人士都可以成为具有创意、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知识工作者。社会再次呼唤大学回归其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主流传统。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特征的中国大学创业教育,正是在此种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种超越于传统“学术型”“职业型”之上的“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因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它是我国大学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变革、从“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模式演进的内在动

9、力作用结果,更是我国现代大学教育多元化发展理论的创新机制。二、创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与市场体系冲突的必然结果社会呼唤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折射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种种亟待解决、刻不容缓的问题,这是一种来自高等学校教育体系内部的强大压力机制。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办学定位脱离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国外主要根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将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型学院两大类型。我国大多数地方高等院校,受前苏联大学办学模式影响,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具体要求为主要目标,其办学定位介于学术型与职业技术型之间。扩招以后,这些大学实际

10、上一直在努力向研究型大学靠拢,提升自己的办学品位。据2000年美国卡内基基金会的调查:美国现有高等院校3865所,其中研究型大学只有125所,约占高校总数的3%。相比之下,我国2006年年底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867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81所。据教育部权威人士估计,目前我国直接定位“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的大学至少有五百多所,研究型大学的比重远高于美国。另一方面,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却需要更多的具有较强专业操作技能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6年度全年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指出:在全国被监测的116个城市中,2006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仍然低于1,说明的确

11、存在大学生数量过剩的风险。但各技术等级的技能型求职者均呈现出严重的供不应求趋势,其中高级技能人才尤为短缺。求人倍率相对较高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高级工,其求人倍率分别高达2.21、2.03和1.96,这充分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具有很大的空间。在现行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社会各方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大学创业教育,希望高等学校培养更多创业型人才,不仅为自己制造岗位还能为市场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以改善中长期内我国劳动市场求人倍率普遍偏低的现状。二是专业布点格局与人才市场的需求极不适应。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19992006年8年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年均增

12、长率19.6%。从不同学科招生人数变化情况看,2006年与扩招前的1998年相比,增长最快的依次为教育学、医学、文学、工学和法学,增长最慢的是农学、哲学和历史学。1998年教育学各专业全国仅招生5.03万人,2006年猛增到33.49万人,增长了6.66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5.8%。医学1998年招生7.52万人,2006年增加到38万人,增长了5.05倍。法学1998年招生4.81万人,2006年增加到19.62万人,增长了4.08倍。而农学1998年招生3.83万人,2006年招生10万人,仅增长2.61倍,年均增长率不足10%。相比之下,市场并没有为招生扩招“埋单”。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

13、北京大学联合发布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对16所大学四千多名2006级应届大学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各学科就业率依次为农学78.38%、管理学58.02%、工学55.44%、历史学51.85%、哲学40.35%、法学37.85%、教育学33.33%、医学31.01%,招生人数增长较快的学科专业其毕业生就业率很低,招生人数增长较慢的学科专业其毕业生就业率反而更高。即使在那些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学科中,大学生学非所用、放弃专业知识转而从事其他职业者也甚为广泛。例如,我国培养的几百万名农业大学生中,有70%以上转为非农产业行业,一些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到农村一线的比例还不足20%,

14、甚至更低。在市场发出明显“过剩”信号后,社会迫切要求大学加强创业教育,让更多大学生成为创业人才,以规避由于专业布局不合理可能造成的人才浪费风险。三是专业课程制度僵化,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大量事实证明,近百年来,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从21世纪开始,科学知识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急剧的增长。当今世界平均每天发表一万余篇论文,平均35秒有一篇论文问世,各种书籍每年增加25万种。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到1980年所掌握的知识已有50%陈旧了。20世纪50年代大学生的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的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的统计显示,我国大学生所学知识只能用3年,加入wto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纵观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制度,计划体制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每个学科都有全国统一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这一“准官方”的权威组织领导下,各个专业都有一套严格的课程规范,设置有一系列统一的核心课程,对主要的人文素质课程甚至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学时要求。此外,在各专业有限的专业课程教学学时中,又安排大量的专业理论深化和学科知识延伸的课程,形成所谓学科深化型“深桶式”课程体系。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其公公布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虽然中国大学生的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但由于中国的教育体系过于偏重理论,所以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