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3种群和群落课件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3种群和群落课件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3种群和群落课件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3种群和群落课件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3种群和群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13种群和群落【高考这样考高考这样考】(2015(2015全国卷全国卷T31T311010分分)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成,结果如下表。注:表中注:表中“1+”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 1、小于、小于2 2,其他以此类推。,其他以此类推。年龄年龄0+0+1+1+2+2+3+3+4+4+5+5+6+6+7+7+8+8+9+9+ 10+10+ 11+11+ 1212个体个体数数9292 187

2、187 121121 707069696262636372726464555542423939264264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研究表明:该鱼在。研究表明:该鱼在3+3+时达到性成熟时达到性成熟( (进入进入成年成年) ),9+9+时丧失繁殖能力时丧失繁殖能力( (进入老年进入老年)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成年和老年3 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由此可推测,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

3、。增长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型、稳定型、衰退型111111保持稳定保持稳定(2)(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物的种群密度。(3)(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活动能力活动能力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考纲考频考纲考频】1.1.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5(5年年1616考考) )2.2.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变

4、化(5(5年年1212考考) )3.3.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5(5年年2323考考) )4.4.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演替(5(5年年8 8考考) )【考查特点考查特点】1.1.种群:重点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关种群:重点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关种群方面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分析等。试题以选择题为主。种群方面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分析等。试题以选择题为主。2.2.群落:重点考查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种间关系等。试题群落:重点考查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种间关系等。试题同时具有选择和非选择两种题型。同时具有选择和非选择两种题型。一、种

5、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的变化一、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的变化1.1.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a.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b._b._;c._c._;d._d._;e._e._。年龄组成年龄组成种群密度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性别比例2.2.种群数量变化图解:种群数量变化图解:(1)(1)图中曲线图中曲线1 1产生的条件:产生的条件:_等。等。(2)(2)图中曲线图中曲线2 2产生的条件:产生的条件:_。(3)(3)图中图中3 3所代表的含义是:所代表的含义是:_。(4)(4)图中图中4 4所代表的是:所代表的

6、是:_(_(或或_)_)。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没有敌害食物、空间有限,天敌较多食物、空间有限,天敌较多环境阻力环境阻力K K值值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1.1.物种组成:是区别物种组成:是区别_的重要特征。的重要特征。2.2.丰富度:群落中丰富度:群落中_的多少。的多少。3.3.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_。前者是指。前者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_。不同群落不同群落物种数目物种数目水平结构水平结构明显的分层现象明显的分层现象4.4.种间关系曲线图:种间关系曲

7、线图:捕食捕食互利共生互利共生竞争竞争寄生寄生5.5.群落演替:群落演替:(1)(1)初生演替:在原来没有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初生演替:在原来没有植被或原有植被被_的地方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发生的演替。(2)(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_基本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彻底消灭彻底消灭原有土壤条件原有土壤条件考点一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及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的特征及种群的数量变化【典例典例1 1】(2014(2014福建高考福建高考T3)T3)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研

8、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地梅( (一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 )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B BA.1972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1975年低年低B.1971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 5年间该种群数

9、量呈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S”型增长型增长【解题技法解题技法】(1)(1)明确明确“、”代表的生物学含义。代表的生物学含义。(2)1972(2)1972年各项指标都比年各项指标都比19751975年高,种群密度年高,种群密度( (数量数量) )越大,种内斗争越大,种内斗争程度越程度越_(_(强强/ /弱弱) )。(3)1971(3)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约为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约为_;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的死亡率约为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的死亡率约为_。(4)(4)图中图中“”代表成熟株数,代表成熟株数,5 5年间整体呈年间整体呈_(_(上升上升/ /下降下降) )趋势。趋势。

10、1 000400100%60%1000400300100%25%400强强下降下降【知识知识方法方法误区误区】1.1.高考常考点:高考常考点:(1)(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J”(2)“J”型增长曲线成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型增长曲线成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其特点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害。其特点是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倍倍) )增

11、长增长(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N Nt t=N=N0 0t t) )。(3)“S”(3)“S”型增长曲线成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型增长曲线成因:资源和空间条件有限,随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从而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从而使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直至平衡。至平衡。2.2.调查种群密度的注意事项:调查种群密度的注意事项:(1)(1)样方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种群密度的估计应以所有样方的平均值为准。种群密度的估计应以所有样方的平均值为准。

12、(2)(2)标志重捕法误差分析。标志重捕法误差分析。调查值比实际值偏高调查值比实际值偏高第二次捕获标记数偏少。第二次捕获标记数偏少。原因一:标记个体不易重捕。原因一:标记个体不易重捕。原因二:标志物在调查期间脱落。原因二:标志物在调查期间脱落。调查值比实际值偏低调查值比实际值偏低第二次捕获标记数偏多。第二次捕获标记数偏多。原因一:标志物对个体会产生伤害,导致个体易被捕。原因一:标志物对个体会产生伤害,导致个体易被捕。原因二:标志物过分醒目,导致个体易被捕。原因二:标志物过分醒目,导致个体易被捕。【题组过关题组过关】1.(20151.(2015北京高考北京高考) )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

13、两个区域,研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 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均设7 7个个10 m10 m10 m10 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25处小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 1天和第天和第85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处理区处理区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定时定时灌溉灌溉不驱走大

14、蚂蚁不驱走大蚂蚁增加增加3535驱走大蚂蚁驱走大蚂蚁增加增加2020不灌溉不灌溉不驱走大蚂蚁不驱走大蚂蚁减少减少1010驱走大蚂蚁驱走大蚂蚁减少减少2 2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 )A.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B.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C.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解析解析】选选A A。定时灌溉,不驱走大蚂蚁与驱走大蚂蚁相比,小蚂蚁。定时灌溉,不驱走大蚂蚁与驱走大

15、蚂蚁相比,小蚂蚁出现率增加幅度大;不灌溉,驱走大蚂蚁与不驱走大蚂蚁相比,小蚂出现率增加幅度大;不灌溉,驱走大蚂蚁与不驱走大蚂蚁相比,小蚂蚁出现率减少幅度小,可以得出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数量增长和活动蚁出现率减少幅度小,可以得出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数量增长和活动范围,故范围,故A A项错误,项错误,C C项正确。定时灌溉,小蚂蚁出现率增加,不灌溉,项正确。定时灌溉,小蚂蚁出现率增加,不灌溉,小蚂蚁出现率减少,可以得出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故小蚂蚁出现率减少,可以得出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故D D项正确。本题中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故项正确。本题中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16、故B B项正确。项正确。【知识总结知识总结】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适用范围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适用范围(1)(1)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范围有限的动物。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范围有限的动物。(2)(2)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3)(3)抽样检测法:检测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抽样检测法:检测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4)(4)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2.(20152.(2015山东实验中学一模山东实验中学一模) )自然种群增长呈自然种群增长呈“S”S”型曲线,

17、型曲线,K K表示环表示环境容纳量,境容纳量,N N表示增长曲线上对应点的种群数量。根据表中内容判断表示增长曲线上对应点的种群数量。根据表中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曲线上的点种群数量种群数量(N)(N)(K-N)/K(K-N)/KS S1 120200.900.90S S2 250500.750.75S S3 31001000.500.50S S4 41501500.250.25S S5 51801800.100.10A.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 S4 4点之后点之后B.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防治蝗虫应在蝗虫

18、数量达到S S3 3点时进行点时进行C.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 S5 5点点D.D.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200200【解题指导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利用公式利用公式(K-N)/K(K-N)/K和表中数据求出和表中数据求出K K值。值。(2)(2)从表中分析出,曲线上从表中分析出,曲线上S S3 3点对应种群的点对应种群的K/2K/2。【解析解析】选选D D。在种群。在种群“S”S”型增长曲线中,环境阻力一直存在,但在型增长曲线中,环境阻力一直存在,但在K/2K/2前很小,过了前很小,过了K/2K/2后,环境阻力

19、开始骤然增加,后,环境阻力开始骤然增加,A A项错误。将任一项错误。将任一点的点的N N值代入,求得值代入,求得K=200K=200,D D项正确。项正确。S S3 3时,种群数量为时,种群数量为100100,为,为K/2K/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渔业捕捞应控制剩余量在此数值,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渔业捕捞应控制剩余量在此数值,C C项错误;项错误;对于害虫防治,应在对于害虫防治,应在K/2K/2之前进行,之前进行,B B项错误。项错误。考点二考点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典例典例2 2】(2014(2014海南高考海南高考T19)T19)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某池塘中,某

20、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

21、D【解题技法解题技法】(1)(1)依据题干信息,画出池塘中各种生物相互关系图,如下图。依据题干信息,画出池塘中各种生物相互关系图,如下图。(2)(2)分析上图可知。分析上图可知。幼体鱼幼体鱼_浮游动物,并与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并与浮游动物_水位和浮游水位和浮游藻类。藻类。幼体鱼和成年鱼生存场所不同,所处幼体鱼和成年鱼生存场所不同,所处_也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相同。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上下分层现象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上下分层现象_(_(属于属于/ /不属于不属于) )群落群落的垂直结构。同种生物上下分布的垂直结构。同种生物上下分布_(_(属于属于/ /不属于不属于) )群落的群落的垂直结构。垂直结构。

22、捕食捕食竞争竞争营养级营养级属于属于不属于不属于【知识知识方法方法误区误区】群落垂直结构的两个认识误区:群落垂直结构的两个认识误区:(1)(1)下图山坡下图山坡A A、森林、森林B B、海洋、海洋C C区域内植物的分布并不都构成群落的垂区域内植物的分布并不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直结构。A A处:受温度影响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处:受温度影响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属于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 B处: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处: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 C处:受光质处

23、:受光质( (波长波长) )影响形成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影响形成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直结构。(2)(2)同种生物不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同种生物不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分析:在一个群落中,不同生长期的同种植物能形成垂直分层现象,分析:在一个群落中,不同生长期的同种植物能形成垂直分层现象,但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但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举例:如一片竹林中,高矮不一的同种竹子,不构成群落的垂直结举例:如一片竹林中,高矮不一的同种竹子,不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构。【题组过关题组过关】1.(20151.(2015海南高考海南高考) )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森林群落的

24、叙述,错误的是( () )A.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B.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D.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解题指导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明确:解答本题需明确:(1)(1)题干关键词:题干关键词:“森林群落森林群落”。(2)(2)隐含信息:森林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隐含信息:森林可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解析解

25、析】选选B B。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是物质循环,故碳可在森林群落。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是物质循环,故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A A项正确;森林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项正确;森林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 B项错误;森林中的生项错误;森林中的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关系,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关系,C C项正确;群落中植物放项正确;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D D项正确。项正确。【加固训练加固训练】(2015

26、(2015长沙一模长沙一模)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是( () )A.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B.B.种群密度能够真实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种群密度能够真实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C.C.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种群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种群的丰富度D.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解析解析】选选D D。种群没有垂直分层现象,。种群没有垂直分层现象,A A项错误;年龄组成能预测种项错误;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群数量

27、变化的趋势,B B项错误;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土壤小动项错误;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物类群的丰富度,C C项错误;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项错误;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如捕食和竞争,的种间关系,如捕食和竞争,D D项正确。项正确。2.(20152.(2015全国卷全国卷)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A.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

28、结构复杂C.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解析解析】选选D D。A A项,草本阶段群落的丰富度小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项,草本阶段群落的丰富度小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故错误;度,故错误;B B项,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比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项,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比草本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故错误;结构复杂,故错误;C C项,草本阶段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自我项,草本阶段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自我调节能力比灌木阶段的群落小,故错误;调节能力比灌木

29、阶段的群落小,故错误;D D项,灌木阶段是在草本阶项,灌木阶段是在草本阶段基础上演替形成的,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形成创造了较适宜的环段基础上演替形成的,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形成创造了较适宜的环境条件,故正确。境条件,故正确。3.(20153.(2015济南二模济南二模) )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是( () )A.A.图甲中,图甲中,b b点不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点不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d d点不存在水平结构点不存

30、在水平结构B.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C.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D.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解析解析】选选A A。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 A项错误;由图甲可项错误;由图甲可以看出,随时间的推移,物种数量逐渐增多,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以看出,随时间的推移,物种数量逐渐增多,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升高,而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定性逐渐升高,而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B

31、 B、C C两项均正确;在灌木两项均正确;在灌木和乔木占优势之前,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加,在灌木和乔木和乔木占优势之前,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加,在灌木和乔木占优势后,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减少,最终趋于稳定,占优势后,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减少,最终趋于稳定,D D项正确。项正确。4.(20144.(2014新课标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

32、替?(2)(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3)(3)据调查,近据调查,近5 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50年来,由于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度( (填填“未发生改变未发生改变”“”“变慢变慢”或或“变快变快”) ),演,演替的方向替的方向( (填填“发生改变发生改变”或或“未发生改未发生改变变”) )。【解题指导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明确:解答本题需明确:(1)(1)隐含信息: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起始条件不同。隐含信息: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起始条件不同。(2)(2)关键知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判断、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关键知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判断、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影响。【解析解析】(1)(1)初生演替是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