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规范与2001抗震设计规范基本比较课件_第1页
抗震设计规范与2001抗震设计规范基本比较课件_第2页
抗震设计规范与2001抗震设计规范基本比较课件_第3页
抗震设计规范与2001抗震设计规范基本比较课件_第4页
抗震设计规范与2001抗震设计规范基本比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抗震设计规范与抗震设计规范与2001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规范基本比较基本比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培训教材培训教材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 戴国莹戴国莹 2010年10月进一步向约束砌体发展进一步向约束砌体发展体积配筋率体积配筋率0.07%0.2%为约束砌体,为约束砌体,0.2%以上称为配筋砌体。以上称为配筋砌体。7.2.3 7.2.6 洞口系数洞口系数 抗震承载力正应力影响系数抗震承载力正应力影响系数7.2.7 水平配筋和中间构造柱共同工作的承载力水平配筋和中间构造柱共同工作的承载力7.3.1 7.3.2 楼梯

2、间楼梯间构造柱设置构造柱设置、构造柱拉结筋、构造柱拉结筋7.3.3 7.3.5 圈梁间距调整圈梁间距调整 预制板支承方式预制板支承方式7.3.6 7.3.8 局部修订局部修订对楼板与墙连接、楼梯间的要求对楼板与墙连接、楼梯间的要求 7.4.1 7.4.4 砌块芯柱砌块芯柱和和圈梁间距圈梁间距调整调整7.4.6 新增新增横墙较少砌块横墙较少砌块的构造的构造 F.1.1 F.1.2 F.1.5 配筋砌块结构的配筋砌块结构的高度高度,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短肢墙短肢墙F.2.1 F.2.5 弹性变形验算弹性变形验算 大偏拉验算大偏拉验算 F.3.2 F.3.3F.3.5 满灌,分布筋和约束边缘构件构造满

3、灌,分布筋和约束边缘构件构造抗震规范砌体抗震规范砌体结构条文的主要变化情况结构条文的主要变化情况7.5.2 底框底框过渡层设计过渡层设计要求要求7.5.4 7.5.5 底框约束砖墙、底框约束砖墙、约束砌块墙约束砌块墙的构造的构造7.5.6 底框的框架柱构造底框的框架柱构造 多层砌体房屋布置规则性的设计指标多层砌体房屋布置规则性的设计指标 7.1.7多层砌体房屋结构布置的改进多层砌体房屋结构布置的改进 7.1.5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的改进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的改进多层砌块房屋芯柱设置的改进多层砌块房屋芯柱设置的改进多层砖砌体房屋圈梁设置的改进多层砖砌体房屋圈梁设置的改进砌体房屋楼梯间构造

4、的改进砌体房屋楼梯间构造的改进砌体墙承载力计算的改进砌体墙承载力计算的改进配筋小砌块房屋抗震设计要求的比较配筋小砌块房屋抗震设计要求的比较底框房屋抗震设计基本规定对比底框房屋抗震设计基本规定对比 (0.05g0.20g)底框房屋抗震设计要求的改进底框房屋抗震设计要求的改进底框房屋过渡层设计的改进底框房屋过渡层设计的改进钢结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钢结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和高宽比钢结构房屋的抗震等级钢结构房屋的抗震等级(新增)(新增)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计算 8.2.3, 8.2.5钢结构连接的抗震计算钢结构连接的抗震计算 8.2.8钢结构构件的长细比钢结构构件的长细比钢结构钢结

5、构柱柱的板件宽厚比的板件宽厚比钢结构钢结构梁梁的板件宽厚比的板件宽厚比钢结构钢结构支撑支撑的板件宽厚比的板件宽厚比坡口角度符合有关规定;坡口角度符合有关规定;翼缘厚度或翼缘厚度或12mm,取小者;,取小者;(10.75)倍翼缘厚度;)倍翼缘厚度;最小半径最小半径19mm;3倍翼缘厚度(倍翼缘厚度(12mm););表面平整。圆弧开口不大于表面平整。圆弧开口不大于25梁柱连接节点构造梁柱连接节点构造屈曲约束屈曲约束( (消能消能) )支撑框架结构支撑框架结构设计要点设计要点3.7.3 楼梯间非承重墙体楼梯间非承重墙体 (2008年局部修订年局部修订)3.7.4 框架填充墙和隔墙框架填充墙和隔墙 2

6、008年提升为强制性条文年提升为强制性条文13.1.2 “性能化设计的方法性能化设计的方法”可参照附录可参照附录M.213.2.2 关于关于“楼面谱方法楼面谱方法”移到附录移到附录M.313.3.2 建筑构件设计一般性要求建筑构件设计一般性要求新增女儿墙新增女儿墙13.3.3 砌体隔墙、烟道等,砌体隔墙、烟道等,(原原7.1.7)13.3.4 框架填充墙块材强度、楼梯间墙体构造框架填充墙块材强度、楼梯间墙体构造13.3.5 单层单层RC柱厂房围护墙选型、布置柱厂房围护墙选型、布置M.2 非结构性能化设计方法非结构性能化设计方法(原条文说明原条文说明)M.3 楼面谱方法楼面谱方法 (原原13.2

7、.5)非非 结结 构构 的的 条条 文文 修修 改改 情情 况况非非 结结 构构 的的 地地 震震 作作 用用 计计 算算 侧力法侧力法建建 筑筑 构构 件件 抗抗 震震 构构 造造 措措 施施 的的 变变 化化钢支撑钢支撑-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钢支撑钢支撑-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钢框架钢框架- -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设计要点混凝土核心筒结构设计要点大跨屋盖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大跨屋盖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单建式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单建式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基本目标基本目标 继续保持继续保持89规范对性能目标的描述:规范对性能目标的描述: 小震不坏、中

8、震可修、大震不倒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设防地震设防地震A大震完好大震完好B大震基本完好大震基本完好C大震部分构件中等破坏大震部分构件中等破坏E生命安全结构稳定生命安全结构稳定D大震中等破坏大震中等破坏结构基本抗结构基本抗震性能目标震性能目标 性能化目标性能化目标不低于基本目标的具体性能目标不低于基本目标的具体性能目标 地震动的水准地震动的水准 + + 结构损坏状态和可继续使用程度结构损坏状态和可继续使用程度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3 完成完成结构的常规抗震设计,结构的常规抗震设计,确定确定相应的抗震等级相应的抗震等级,构件承载力和构造构件承载力和构造4 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

9、弹性和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弹性和弹塑性分析弹塑性分析1 1 分析分析结构的具体条件,结构的具体条件,灵活选择灵活选择适当的、预期的性能适当的、预期的性能目标目标2 确定确定不同预期不同预期地震强度地震强度, ,对应的建筑使用要求或结构可能的对应的建筑使用要求或结构可能的破坏状态破坏状态 调整调整抗震等级抗震等级,承载力和构造承载力和构造判断目标是否达到判断目标是否达到否否是,结束是,结束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可供选择的预期性能目标描述可供选择的预期性能目标描述地震地震水准水准性能目标性能目标1性能目标性能目标2性能目标性能目标3性能目标性能目

10、标4多遇多遇地震地震完好完好完好完好完好完好完好完好设防设防地震地震完好完好,正常使用正常使用基本完好基本完好,检修后继续检修后继续使用使用轻微损坏轻微损坏,简单修理后简单修理后继续使用继续使用轻微至接近轻微至接近中等损坏,中等损坏,变形变形3ue 罕遇罕遇地震地震基本完好基本完好, 检修后继续检修后继续使用使用轻微至中等轻微至中等破坏破坏,修复后修复后继续使用继续使用其破坏需加其破坏需加固后继续使固后继续使用用接近严重破接近严重破坏坏,大修后继大修后继续使用续使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目标目标1:结构总体承载力在预期大震下仍基本处于弹结构总体承载力在预期大震下仍基本处于弹性状态

11、,构件细部构造仅需要满足最基本的构造要求性状态,构件细部构造仅需要满足最基本的构造要求 采用隔震、减震技术或低烈度设防且风力很大时有采用隔震、减震技术或低烈度设防且风力很大时有可能实现;也可对某些关键构件提出这个目标。可能实现;也可对某些关键构件提出这个目标。目标目标2:结构构件承载力在中震下处于弹性,在预期结构构件承载力在中震下处于弹性,在预期大震下可能屈服,其细部构造需满足低延性的要求。大震下可能屈服,其细部构造需满足低延性的要求。目标目标3:在中震下已有些塑性变形,大震下有明显的在中震下已有些塑性变形,大震下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细部构造需要满足中等延性的构造要求塑性变形,细部构造需要满足中

12、等延性的构造要求目标目标4:在中震下的损坏已大于性能在中震下的损坏已大于性能3,结构总体的抗,结构总体的抗震承载力仅略高于一般情况,其细部构造仍需满足高震承载力仅略高于一般情况,其细部构造仍需满足高延性的要求。延性的要求。 延性延性(细部构造)(细部构造)水准举例水准举例 不同延性的细部构造,可根据震害总结确定:不同延性的细部构造,可根据震害总结确定:由不同烈度下按小震弹性设计的最大承载力求由不同烈度下按小震弹性设计的最大承载力求出对应于大震的屈服强度系数,估计所需的延出对应于大震的屈服强度系数,估计所需的延性要求从而复核现行规范的构造。性要求从而复核现行规范的构造。 在此基础上,在此基础上, 基本抗震构造基本抗震构造 指防止脆性或失稳破坏指防止脆性或失稳破坏, 低延性构造低延性构造1.5 可按可按6度设防的要求,度设防的要求, 中中1延性构造延性构造2.5 可按可按7度设防的要求度设防的要求, 中中2延性构造延性构造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