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中的三大操作盲区_第1页
绩效管理中的三大操作盲区_第2页
绩效管理中的三大操作盲区_第3页
绩效管理中的三大操作盲区_第4页
绩效管理中的三大操作盲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绩效管理中的三大操作盲区 业绩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难中之难的一个关口。随着现代管理的演进,传统的业绩考核也已逐步上升为业绩管理。这一转变过程的重心在于考核内容重于考核形式、过程辅导重于期末考评、不断改进重于结果应用。然而在这一逐步进化的过程中,现实的状况表明,业绩管理工作依旧是迷茫与逆境并存。原因不仅在于在技术或设计层面上,业绩管理的理论方法本身有待进一步完善;更在于业绩管理的实施上,即使是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也常常忽视了不少看似细节其实直接影响业绩考核效果的操作环节。 归结而言,从业绩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三大循环往复的过程看,目前主要存在于这三大环节中的三大盲区主要是: 一、事前盲区:重表格、

2、轻契约 一般而言,不论是否借助外来的专业力气,例如咨询公司的专业服务,一个经营三年以上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开发出一套考核指标体系。在笔者参与的数个项目工作过程中发觉,当这些详细的指标应用于详细的岗位上时,员工埋怨最多的是,考核指标的内容也就是考核的内容及范围与本职的实际工作相距甚远。这样,在业绩管理的事前阶段一般为经营计划制定的年初,管理人员的一项繁重工作就是调整或重新制定指标。应当说,这一环节的工作不可或缺。然而,在管理人员不断改进指标体系,缩小其与实际的差距的过程中,业绩管理的效果依旧不尽人意,摩擦甚至更多。管理人员也常常埋怨吃力不讨好,伤透脑筋。 那么,为什么当我们已经将岗位考核的内容尽量

3、与岗位工作的内容、成果相匹配起来时,业绩考核的效果仍旧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呢?这一方面可能由于在设计层面上对其他考核要素,如权重、数据来源、目标或标准分级等的考虑不周;更可能的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员工并未对这些考核指标真正在意。因为太多流于形式的考核或多次的不合理的考核结果造成的负面影响,已让员工不从心里对业绩管理树立起正确而严肃的态度。这样导致的结果常常是,上下级共同拟订好指标并达成共识后,这些指标也就在员工日常工作的劳碌中被遗忘。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人员能否在事前这一操作环节上保证员工对这些指标足够重视。事实的情形表明,假如管理人员照旧仅仅沉醉于各种考核表格的设计上,这一问题很难有效解决。

4、因为这只是管理人员的一厢情愿,而非上下级双方的一个互动过程。 在详细的解决过程中,可取的作法是将事前双方争论、确认好的指标及其相应的评价标准、权重等,以契约的形式业绩合同或业绩责任书正式确定下来,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契约法律关系。 遗憾的是,在笔者接触过的三十余家企业中,没有一家如此操作。究其原因,一是不知道怎么做,做的意义在哪里,二是觉得麻烦、没必要。对于问题的解决而言,后者的确会导致管理工作量的增加,但这明显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更多的是,很多管理者在前者上未加以重视,没有订立业绩合同,明确契约关系,从而进入了操作盲区。 订立业绩合同的内容要点除了业绩指标及其权重、考核标准、数据来源

5、等之外,更重要的是明确考核的上下级角色和信息来源的供应者,也就是说合同上必需包括这三者的签名确认。这意味着,合同订立的关键意义在于,明确业绩管理中各参与者的角色和责任。这种任务、责任的关系明确,恰恰是一般业绩考核用表所无法供应的。而且,考核用表通常是在事后的考核阶段使用,它无法做到,事前阶段就在员工的心目中确立起规范、正式的严肃态度,由此使得员工重视业绩考核的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企业将业绩合同的内容合并入目标管理责任书当中。从专业管理的角度和明晰的要求看,这种做法不是很规范;但考虑到实际的工作量和二者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这一做法有其现实合理性。当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业务门类日渐增加,管理经

6、验日趋丰富时,将二者分开的做法更为可取。但不论如何,订立业绩合同,这看似简洁在内容上也与很多业绩考核表格重复的操作,保证了考核责任的明晰和落实。反之,事前这一环的缺失常常导致考核约束力和严肃性的丢失,员工也不能在日常工作中足够重视考核指标的内容,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考核时的相互推委或对事先没明确各自任务的埋怨。 二、事中盲区:重结果、轻辅导 在订立业绩合同,扫除事前阶段的盲区后,现代意义上的业绩管理,如前所述,强调的是过程辅导和不断改进。就业绩考核的根本目的不断推动员工个人和组织业绩的成长而言,业绩合同的落实,在工作过程中切实执行,并依据(市场、经营的)变化准时调整,是业绩管理的主要价值所在。这就

7、意味着,日常工作中的业绩辅导必不可少,甚至比单纯的业绩考核要来得重要得多。这项工作体现在业绩管理的操作上就是除了依据业绩合同进行考核(面谈)外,还进行业绩辅导面谈。 然而,不仅现实的大多数中国企业都没有进行这项工作,而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内的不少管理者也尚未明确起辅导面谈的意识。至于能进行业绩辅导面谈而且做得好的企业则更在少数。主要的原因除了业绩考核结果吸引了绝多数人的大多数留意力外,就是:工作量太大,耗时过多;而且在内容上,好像和述职报告存在不少重叠。这样,问题的焦点就在于管理者能否除了在日常工作中赐予下属准时、有效的指导、支持日常的业绩辅导外,还在业绩管理的操作中加上正式、规范的辅导面

8、谈。 与业绩考核的结果得到的是一个详细分值或等级不同,辅导面谈的主要目的在于上下级共同针对目前存在的难点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个人的能力发展计划。因此,辅导面谈的主题与述职报告强调的重点相差较大,而且在内容上更关注的是人,而非人所做的事。它借助的是与述职报告完全不同的另一结构化表格。通常,这一表格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如图表所示。 从图表所包含的内容我们不难发觉,辅导面谈与日常的业绩辅导的意义相全都,都在于:不论业绩考核的结果如何,辅导面谈的结果不仅有助于下一阶段的业绩提升,而且为上下级双方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增进了员工进步的信念。这样,即使员工的业绩考核结果不佳,相应得到的物质回报较少,但

9、员工至少都从业绩管理中得到了将来改进的期望。这对员工而言,同样相当于收到一份宝贵的礼物。 在这一意义上,辅导面谈与业绩辅导一道,构成了业绩管理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操作环节,而非可有可无,或走走形式的一个摆设。 三、事后盲区:重应用、轻匹配 在考核结果出来的事后阶段,公司全体上下往往特殊关注结果的等级划分,以及其与奖金的挂钩。这主要是因为业绩考核的结果通常是岗位业绩工资奖金的打算性因素。此外,从“价值创造价值评估价值安排”这样一个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体系来看,作为安排依据,业绩考核必定担当起与之亲密相关的管理功能,或起调整杠杆的作用。 这样,业绩考核的开发功能,或者说业绩管理的追求不断改进、持续提升,

10、就在众人为考核分数凹凸的争吵、喧哗中,沉没、沉沦。 这不是说,关注考核结果的应用本身有什么错,而是说,上下级常常因为对管理功能的过分关注,而忽视了开发功能。在结果分值上的斤斤计较,常常导致公司上下遗忘了如何提高自我、提升业绩。其恶果就是,对短期利益追求的短期行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因此,如何在操作设计中将管理与开发匹配协调起来,是现实中常见的又一盲区。 这一盲区的关键点有两个:首先是挂钩比例。依据普遍意义上的内部公正原则,员工个人的回报应当是按劳安排,多劳多得。这样,在业绩考核结果本身是合理公正的前提下,业绩分值的凹凸就直接打算了员工个人业绩工资的多少。遗憾的是,恰恰是工资的凹凸引发了员工之间不

11、仅相互攀比,而且也在埋怨自己的所得远低于自己的付出,或者是低于自己的预期。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管理中的普遍现象:对工资的不满、工作积极性不高、人际关系紧急、员工难管 因此,内部公正原则在操作设计上的应用,不能只是简洁地将业绩结果分级,然后按级别发奖金;而应当依据不同类型的岗位通常一个企业的岗位可以按技术系列、管理系列、业务系列三个标准来归类,确定业绩结果与工资浮动部分挂钩的比例。笔者的项目工作经验表明,业务系列,通常是销售部门,可以比例大些;而其他两类,尤其是职能部门,比例应当小通常不超过20,以15为宜。因为职能部门的工作环境、表现、职能差异状态等都比较稳定,而且很多工作不易客观量化。总体而言,挂钩的比例不宜过高,否则就简单将留意力聚焦在业绩结果的详细分值上,从而导致上述管理职能压倒开发职能的后果。 其次是考核周期与安排周期的匹配。在确定业绩结果与浮动工资的挂钩比例后,又一常被忽视的盲点是在操作设计上考核周期与安排周期同步。这是否合理呢?实践的结果表明,二者同步的结果同样导致了管理与开发相冲突的后果。因为二者的同步意味着考核结果的分值就相当于当期打到工资卡上的数值。于是,对考核结果分值的关注和分毫必争又不可避免。 解决的操作方法是将安排周期延长。例如,假设每月考核一次,那么依据一个季度三个月的业绩结果得到的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