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学者对生存权的曲解_第1页
论中国学者对生存权的曲解_第2页
论中国学者对生存权的曲解_第3页
论中国学者对生存权的曲解_第4页
论中国学者对生存权的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中国学者对生存权的曲解摘要: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所论述的生存权是以市 民社会背景下的自由权为基础,生活中的贫困者和失业者要 求国家有所作为提供保护帮助的权利。它体现了一个社会在 基本实现形式公平的前提下对实质公平追求。 生存权论 的主要贡献在于为这种追求的可操作性提供了论证。但中国 学者在论及生存权时曲解了其含义,是在以保障公民生存权 的名义行捍卫公民自由权之实。笔者认为这种权利实现方式 是危险的,是以指出以供学界参考。关键词:生存权;自由权;具体性权利论 大须贺明的生存权论从作为市民宪法基本原理的个 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一逻辑起点出发,认为在社会出现大面 积结构性失业的情况下, "如果

2、光靠资本主义社会的抽象的 法律上的自由权体系,已经不能保证国民在社会生活中应用 的尊严。所以,作为对此的一种补充,旨在具体地保障个人 现实生活的生存权,就登上了政治生活的舞台。 "1(P13) 作 者分别从历史的角度和比较法角度概括了生存权理论在各 国的发展过程,最后立足日本现实,将教育社会权、环境权 和劳动权划归 "生存权性质侧面的基本权 ",并着重论述了生 存权 "具体性权利论 ":对于国家不作为构成的对公民生存权 的侵害,可以通过违宪确认诉讼加以救济。 2(P69 及以下 ) 由于两国社会制度存在巨大差异,在中国语境下讨论生存权 理论不能

3、照搬基于日本社会的理论框架。以下笔者将就几方 面基础理论的差异作简要揭示。一、生存权的概念在中日不同语境下的差异 大须贺明在自由权基础上导出生存权的概念,将魏玛 宪法第 151 条第 1 款所保障的权利, 称之为 " 生存权侧面 的基本权",3(P3)以日本国宪法第 25条为基础讨论 日本语境下的生存权。认为 "自由权首先是 1776 年美国弗 吉尼亚州宪法的人权宣言中受到保障的,接着是合众国 宪法,进而是 1789 年的法国人权宣言 把此继承了下来, 并且在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发育成熟, 形成了具有自己完整体系的基本人权。因而自由权是资本主 义成

4、立阶段的产物 社会权在1919年的魏玛宪法中才首次受到保障,因而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产 物。"4(P11-12)具体地,"自由权是一种与夜警国家 和自由 国家的国家观相对应基本人权社会权则是与福利国家或积极性国家的国家观相对应的基本人权。其目的在于消除 伴随资本主义的高度化发展而产生的贫困和失业等社会弊 病,为此要求国家积极地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保护和帮助弱 者。所以自由权是在国民自由的范围中要求国家的不作为的 权利,而社会权则主要是在社会上对经济的弱者进行保护与 帮助时要求国家的作为的权利。 "5(P12)大须贺明于是归纳出生存权的定义:生活中的贫困者和 失

5、业者要求国家有所 "作为 "提供保护帮助的权利, 6(P16) 即 " 具体性权利论 " 。它是在社会已经基本实现形式平等的前 提下,为保障人权的需要,追求实质平等的努力尝试。我国学者大多也承认生存权属于人权范畴。李龙将生存 权称为 " 第一人权或首要人权 " ,认为生存权是人类为了生存 而应有的权利,生命权、健康权与人身安全是生存权的核心 部份。 7这种理论将所有涉及人类生存的因素加以考虑,使 生存权的边界无限扩张,几乎是取消了其他权利的存在。矫 波认为生存权是 "人按其本质在一个社会和国家中享有的维 持自身生命的最基本权

6、利,是在一个社会和国家中人的生命 不受非法损害和剥夺以及为维持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条 件不受任意侵害的权利 "。8 该说仍有望文生义之嫌,依其 定义,生存权是个人某些自由不被侵犯的权利,仍属自由权 范畴。上官丕亮认为生存权是" 人们获得足够的食物、 衣着、住房以维持相当的生活水准的权利"。 9该说事实上将生存权等同于我国宪法规定的物质帮助权,忽视了人们生活的 精神方面。马岭将生存权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10龚向和等提出了生存权的四层 " 本真含义 " :本质是使人成其为人 的最基本权利;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主体是所有公民,义 务相对人是国家;内容

7、是最基本的生命保障权、最基本的物 质生活以及文化生活保障权。 11这种理论几乎将生存权完全等同于人权在日本,不论"纲领性规定论"12(P119-121),抑或" 具体性权利论 " ,皆以形式公平和国家义务性为前提, 而我国 学界对生存权的理解多从其权利内容出发,多属于马岭所谓 的广义概念。这种差异使得两国学者像是在各说各话,难以 进行有效的学术探讨,其原因是深刻的,以下便进行进一步 探讨。二、为谋求多数人的权利而曲解 大须贺明所述生存权的权利主体是" 生活中的贫困者和失业者等,是存在于现实中的个别的、具体的人,即带有具 体性、个别性这样属性的&

8、#39;个人'"。13(P16)但"也只能是一定 限度上的、对自由权权利主体所具有的普遍性和抽象性的法 律范围的修正,而并非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个人。"14(P16) 生存权建立在自由权基础上, 不能破坏市民社会的 自立原则,不能背离 "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和自立性 的理念 ";它存在的目的在于消除因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弊 病,恢复市民因这些外在因素失去的本来已有的权利和自 由。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因结构性失业而面临生存困境的 人相对于整个社会总人口来说毕竟是少数,所以相对于自由 权主体,生存权主体是少数人。中国学者所讨论生存权主

9、体, 诸如全人类, 全国人民(或 公民)15(P1),全体当代人和后代人,甚至还包括民营企业16等等,基本涉及到特定社会的所有人,这反映了两方面 的现实。一方面,我国社会还处在争取第一代人权 -争取人 身自由、精神自由和经济自由等三大自由的时代。在这一时 代,户籍制度还限制着人们的人身自由,一刀切的教育还限 制着人们的精神自由,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和残缺的产权制度 的还限制着人们的经济自由,形式平等尚不充分。人们为更 基本的更广泛群体的权利奔走尚力不从心,便难以顾及少部 分人的权利,况且在公民权利普遍缺失的大背景下,因结构 性失业而遭遇生存困境的少部分人并未凸显出来,因而也难 以获得关注。另一方面

10、,在当代中国语境下,追求生存权比 追求自由权所面临的政治风险更小。三大自由无一方面不涉 及人的生存问题,人们不能举自由的旗帜追求自由权时,便 举起了 " 生存权 " 的大旗行追求自由权之实,将诸自由权的内 容转至生存权名义之下,而不顾及概念的统一和交流的需 要。相应地,为尽量避免使用 "自由 "这个敏感词,政府也倾 向于使用 " 生存权 " 这个词汇,而不管其学术上的定义为何。三、环境权:大须贺明的理解误区在讨论环境权时, 大须贺明写道: "严重的对自然环境的 破坏,夺走了人作为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比如说 纯净的空气

11、、水以及充足的阳光,具有否定人类生存的可能 性。因此,排除对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前提的良好环境的破坏, 或事先对其加以预防,就作为生存权自身的内容被提了出来。 "17(P25)依其所述,环境权是全人类的权利,其权利主体是地球 上的每一个个人。这种将环境权纳入生存权范畴的处理方 式,使得生存权的主体范围扩大到了全人类,与全书将生存 权主体限定为 "生活中的贫困者和失业者等 " 的论断相冲突, 冲淡了 " 生存权 " 这一概念的创新性,对人们对生存权主体之 范围,生存权权利之内容的分歧与曲解或需承担一定责任。 因为环境权应该是与自由权互补的概念,应该与

12、自由权同时 提出来。约翰 ?密尔定义自由的经典格言有两条: "第一,个 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 社会负责交代 第二,关于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 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 的惩罚,假如社会的意见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 它的话。 "18(P112)" 严重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理所当然是 " 对他人利益有害的行动 ",理所当然地,为此类行为的人"应当负责交代 "并"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只不过在 20 世纪 70 年代之

13、前的 "社会的意见 "尚未认识到这种危 害,不认为 " 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 " 。如今看来, 环境权也是自由权的边界之一,是对自由权行使的限制。把 这种认识的迟延看作是亡羊补牢,是对自由权内涵和外延的 更清晰的界定或许更为合适,而不应看作是在自由权基础上 的新发展将其归入生存权的范畴。四、使文本权利走向现实的冒险 尽管还没有成为通说, " 具体性权利论 " 是大须贺明生 存权论的最大贡献。他引入违宪确认诉讼,使早已为国家 及主流舆论所承认但却仍被束之高阁的宪法权利-生存权变为人们可以实实在在享有的现实权利成为可能。这一研究路

14、 径无疑对中国学者颇具启发性。中国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 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全,但能够切实落实到人们头上的, 却远远达不到人们的预期。为使宪法权利从文本走向现实, 苦心孤诣的中国学者急不可耐地举起了生存权的大旗。如将 生存权定义为 "人们获得足够的食物、 衣着、住房以维持有尊 严的相当生活水准的权利,它包括食物权、衣着权、住房权 等具体内容, "" 既可以与国际人权公约的有关规定相一致, 又可以使生存权的内容更明确,使食物权、衣着权、住房权 等具体权利迅速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有利于促进我国食物的 安全生产以及住房等与公民生活水准密切相关的制度改革, 进而有利于推动我

15、国公民生存权的实现,有利于促进我国公 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 "19 有学者认为 " 我国目前仍处于 争取实现生存权的时代,此时不宜对生存权仅作狭义理解, 否则易形成对国家权力的新一轮 '依附 '" ,20唯恐对政府积极 作为的要求导致政府对公民自由权的进一步侵害,与其说是 在争取生存权,不如说是在捍卫自由权。概言之,尽管对环境权的定性存在谬误,大须贺明对生 存权的理解是与国际学术界一致的,是可以进行对话交流 的,其贡献在于为把文本权利变为现实权利提供了理论依 据。中国学者 "为生民立命 " 的精神诚然可贵,但为达目不顾 国际学

16、术界已达成的共识,对一个概念进行随意解释,这种 做法是否真能争取到自由权旗帜下所未能获得的公民权 利?是否会妨碍中国法学自身发展的自信和与国际学术界 的交流?是否会适得其反,使自由权为所谓的 " 生存权 " 所掩 盖而更难伸张?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法律人深思。注释: 这里的资本主义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制 度。 该款内容为:经济生活之组织,应与公平之原则及人 类生存维持之目的相适应。 该条内容为: 1、所有国民均享有维持健康且文化性 的最低限度生活的权利。 2、国家必须在一切生活方面,努 力提高与增进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公共卫生。 该文还列举了 9 种国内学者对生存权下

17、的定义,请读 者参阅原文,在此不一一列举。 作者所谓 "狭义的生存权 "即大须贺明归纳出来的生存 权; "广义的生存权 "包括家庭权、生存权(狭义即生活权) 、 教育权、劳动权等,基本上包括所有人生存所需的权利; "实现生存权 " 主要是指 "市民阶层向特权阶层要生存、 要发展、 要基本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保障的权利 " 等第一代人权的内容, 也是我国公民所缺的以自由权为核心的宪法权利。 该理论以我妻荣为代表,认为生存权并非具体的实质 性权利,进而否认其法的权利性。参考文献:1-6 12-14 17 日大须贺明 . 生存权论 M. 林浩 . 北 京:法律出版社, 2001.7 李龙. 论生存权 J. 法学评论, 1992, (2).8 矫波. 可持续发展与生存权 J. 政法论丛, 2002, (3).9 19 上官丕亮 . 究竟什么是生存权 J. 江苏警官学 院学报, 2006, (6).10 20 马岭. 生存权的广义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