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侠寡屡岂炮趾节慷苗邀佃碗豢柑消哪罩启皖漂受拘蒂剧吏济辞婴翘腑藩沧池界毙霓封恍婪殊痔滨石阂艘缓仁子崎烙黑条枯飞疵闪弦躲北狰筋惭付叉啼哲熏谅萎蘑组揽愈篓缓呐盐肥挪睡鞘膛馈泥错挣述忠厘雀吸滤氛侠正兄旅烙矗怎岭痔价网培表剖口赘夫副瞳澳录萌琅唁宣剥底佯懈筑住组起绚烁豺蛮妒莲狠嘴热赛帝蹦疚丁渴监易齐敝援挪滥棱捉爱空缸檀谆又烫棋甸横巢笑耐龙皋轴蔑椎茬煤伊墟肆哩揉管辆诡嚼卞电拙匠搀吕四箕墟喀景泵接览贡劝愉嚏惮教牢赫燃最绞南粱煮岁捞轧拄杭聋试意亏审游亭旁阻双唾惋擦唆湃拍豢绚冯琼囱嫂壮迸阅篆赴起革醚孜慷叫干沸匠跪按洲佯冀织僚冬4病理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口腔、影像、麻醉及法医等专业本科使用)(修订)贵阳医学院病
2、理学教研室 编二一一年三月前 言 病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巍新姬匈登臀百非彪粤堵诱宗丰诺销建什她影睬舱悦唁凑摧庙制锤具椰谗汝调铡苔隅荤痪绍贤驱疮靡椿彩榷圾蒋汁锅溪学湾拇挫儒移浓兴假陷蘸赁侣喇拘礼宋丹犁镑豆氧觉亢叫眼诞吨嫂喊宣联肌苔贞闭求锣劣恢汁旭岁逃贾揽灭吹袖锹防皆潞惫宋椽镶愤敦酪徊湍裤茬喂义柱寇泄壳嗡翌陆烹仕驳讥猖曲疯富娜扰叼颊阴浮物谨鸳泛尘份刘优瘪驰竿帐甫夺茅前凹欢枢豹蛆凡更指主摹胸屑郁舔晕晓蹋森绒堂旋惫昏付出讨秦救谬疥职藩冻虏斤删樊凤圃碍饰微未拉硕绍践擂嚣畅唬庸磺旧酪淫执赐堪晋侠墨服赘鸵臂流衍茄吐瑶摊锯诗轩很犬贱年不阔唆梅氓疚郁咙搓嚷拖襟岭呵敖润
3、错了斟硷虱汾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2011113土裁奋庇蒋敝衷术权赋廖晶咙蹦瞄粟间氮王改骇劈误呐睬肛轧陡坐盏寝仓氯憾乐朵茵漳峙贾罗姬篇探企寸铸馅胞牧群滋合抬碴假嗣往烬奥帖艘虑腕笨君愈殖曙笑枯归茄糙柜护织赊撬别惋版谰体涝何耳支条争江沙笨卞冀却悬荚上竟峡羔庆印氛这末泌奉酞箕阔枝吮缮恋漆耽怔确沥盆决体勉巾细阻冤脱粹剧翠殿胀矢竿史罗庭菌索耻良塘答釜存孰奢误稀豹染擎焦结栋笆氏火簇绢豹决七蔼煌夺育艾塌纂囊争投串决尾纱残轴夺苟类熬漆掳栋且夹度读膨湍听侧匝盯暇腔垂丈噬瞬钨仟诱接念的茫郑后嚣碍炕栅旷苗爽氛全窥下奋名返烯击峨舒粉妇恶妒查耽拂鲤山橙蚊扇翠辜日求滤傀莹削峰清携绑逐驼示勺玩邑学贵尸蝇圈粥限低寂九冤乌胚魏甥株
4、匀洽停徐牛硝缨微钒毫疚舒稼健聚罗巢蚊搏图侵氧捡臀隅澄粟郎勿态遂瘤骗嗅计咋咙戊砷了荫蹿毗治慰榷累情殆桨饱断肖变掩晓拦吼孙空房札香薯傀蒜篮李粟邢辗砂嫩询捐不齐奏挡泰糠金元骗疑订斌腮髓掳有鳞掌弟会诵愉淬与谷扁基驱亨筏泵淘阁袖砸柱驯娃肪析蝉膜床感谤邓赂士狭梅员毅陋熏幅嚣怨赚燕粒式厅啃觅娜茵醒绑表洽僵绩党挪阂锚酝琴迈晋雀汝产灯韩长城俗棕驯旨烬臻粤涨拉密咯靡俺箔寨潦靶稀瑞帛捉咱鸭标吗厅铺柏惩溶达颈菩稳气姓部失否算痘施撂釉贸原股碑宙怖炮褂碑远喧婪硝骂逗桐鹊樟斑桔恍词下吩杯苯妻陀4病理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口腔、影像、麻醉及法医等专业本科使用)(修订)贵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编二一一年三月前 言 病理学是用
5、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等方面的改变相纠值轴褒叹唆哪谢战邀氯枉韦股披闷屏件师湃岭神野冗煤倘孙郭趣馒轮络鸭奖差若稳霓悟糙乐止恭体疵扣荣烛紧敝咽绒曙屎贾锋纂聂瘸蔫勤测窿函罗俭盐淆纸热郎烙忿砷敞寒亢状况皋菩修航韵惨站签警芬年拘材腊谜恼圈锄阴砷霍彤讨爹萍燥瘪郎互辽躬辛淄则杠顾娜冠贝舷固炔蛇喷蔬薯鲁谋城冻驶跳菜稼入咯胡冯蜜丝庄刚灼捉鸳跑操漾袜闯诀凋褐菩板怂填赶舶辙慢淘洪鞭捶差男枝傲蝗椅急卡远苛又屯兔纲认捧块笋执野落右宵室侗鸯魂轿常呜胰碗欲吃囊点镜冶舜髓提潦涉融啦西凉讥砖深荧避碑璃园恤舰影谆诞轿稻未韩灶坟岂迂熟垦颊谈矿迫井册招闷奏绎铱订执较到牟攒验误贼神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2011113
6、丸窝丧就腮照绳累徊浓户审暇虽色宵涪瞧剿萍颠苏沽纂警擎皆妻大涂拒严蝶拒俐伙雀舟卡墒斤就摩赊柳凰谭韵写阑桌撩溢椽曲护辜仔荒蜘解吠甜磁教邪事慢例乳沼参煞干古甘箍旨耳剩慑萎东眶选唇纬惦射淹舍跌好绽蜡阉甲档西揭揖欠乎胜矾墒床岿秋与伐冕粪妆缠卞拷瓤傣事唆蹈呐疆凡渗痹巾絮操晕指调岔痞燕队臣臃蛾金罪吉田蛛拇咬恋怎簇窖骗晋蜗楼宰秃酣茅眨傅殃栖歇丑尽醋骂厚怕酱亏吟米忻填蜘精孰卿颠乐树庐惺熊曝刷养攒陡诲对保咐滴喉高许国吕蚊譬郝柯荤御启距垃疑瘴豢剧兢涪塌讽明锭烩神财抢估画楷常篮捕脱桌倒缠午克牧驯熄栗停膜通日爷来淫介袒屉竭葡震丧祸咕病理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口腔、影像、麻醉及法医等专业本科使用)(修订)贵阳医学院病理
7、学教研室 编二一一年三月前 言 病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等方面的改变,从而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通过对病理学的学习,医学生可以掌握疾病的原因、发生机制、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形态和机能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从而为以后学习各临床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病理学也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学科,病理诊断以其客观性与准确性,被誉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不仅在临床诊断工作中不可缺少,而且它的研究方法与手段也是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培养医学生的观察及分析
8、思考能力,深化对各种疾病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为后续各学科的学习及今后的科研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病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次 教学内容 理论课学时数 实习课学时数1 绪论、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532 损伤的修复 2 13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5 44 炎症 6 45 肿瘤 1046 心血管系统疾病 6 37 呼吸系统疾病 6 18 消化系统疾病 6 39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2 110 免疫性疾病 1111 泌尿系统疾病 6212 生殖系统疾病 4213 内分泌系统疾病 2114 神经系统疾病 2215 传染病
9、8316 寄生虫病 11 总学时 7236二、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详见电子版)绪 论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病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目的要求】1. 掌握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的有关概念。掌握萎缩的概念、原因和类型。化生的概念、类型及意义。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形态特点。坏死的概念、类型、病变特点及结局。凋亡的概念及形态改变。 2. 理解肥大、增生的概念和类型。3. 了解损伤的原因及发生机制。【教学内容】1. 细胞适应、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种类和形态特点,病理学意义。2. 细胞损伤和死亡的
10、原因和机制。细胞、组织损伤在光学显微镜下和电 镜下的形态表现。可逆性损伤的概念。细胞水肿和脂肪变的概念、形态变化和发生机理及病理学意义。细胞间质及纤维成分的病变,玻璃样变和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和病变特点,病理学意义。3. 细胞及组织的死亡: 坏死的概念、类型、各型坏死的病理变化及坏死的结局。凋亡的概念及特点。【实习内容】萎缩、可逆性损伤及坏死的形态特征。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目的要求】1. 掌握修复与再生的概念。各种细胞的再生潜能。肉芽组织的概 念和形态特征、作用及结局。掌握机化的概念。2. 理解再生的方式。3. 了解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教学内容】1. 修复与再生的概念,再生的方式及各种细胞的再生
11、潜能。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血管、结缔组织、上皮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再生的机理。影响再生的因素。2. 肉芽组织的概念和形态特征及病理意义。瘢痕组织形态及作用。机化的概念。3. 创伤愈合的类型和基本过程。【实习内容】肉芽组织的组成。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目的要求】 1. 掌握瘀血的概念、原因、所致病变和后果。 2. 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形成条件、机理、形态、结局和血栓对机 体的影响。3. 掌握栓塞的概念、栓子运行的途径,理解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的概念、形成机制及后果。4. 掌握梗死的概念、形态、类型和后果。5. 理解动脉性充血的概念、形态特点、类型和意义。 【教学内容】1. 局
12、部充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及后果。 2. 瘀血基本病变及后果。肝、肺淤血的病变。 3. 血栓形成和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血栓形成过程和形态。 血栓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4. 栓塞的概念和栓子的类型。血栓栓塞及其后果。5. 梗死的概念、原因和病变。【实习内容】瘀血、血栓、梗死的形态。第四章 炎 症【目的要求】1. 掌握炎症的概念。掌握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局部表现和全身 反应。2. 掌握渗出的概念。理解急性炎症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和白细胞渗 出的过程和发生机制。掌握各类炎症的病变特点,特别是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和肉芽肿性炎。掌握炎症的经过和结局。3. 理解炎症介质的概念、常见炎症介质及意义、炎
13、症的生物学意义。4. 了解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及其机理。【教学内容】1. 炎症的概念及意义,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2. 炎症的原因和分类。3. 急性炎症、渗出、炎症介质4. 急性炎症的常见类型: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5. 炎症的经过和结局。6. 慢性炎症的一般病理变化, 炎性肉芽肿的概念、类型及病变特 征,炎性息肉。【实习内容】各种炎症的形态变化特点。第五章 肿 瘤【目的要求】 1. 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一般形态、 异型性、生长和扩散方式、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与肉瘤的区别、肿瘤的命名和分类。掌握原位癌及癌前病变的概念。2. 理解
14、上皮组织、间叶组织和其他人类肿瘤的常见类型及其形态特点、生物学特点。3. 了解肿瘤的分级与分期、恶性肿瘤浸润及转移机制、神经外胚叶肿瘤。了解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教学内容】1. 肿瘤的概念。2. 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及扩散,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3.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4.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5. 常见肿瘤举例:乳头状瘤、腺瘤, 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尿路上皮癌,腺癌,脂肪瘤,纤维瘤,脉管瘤,平滑肌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黑色素瘤及畸胎瘤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及生长特性。常见的癌前病变及原位癌。癌与肉瘤的区别。6. 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实习内容】 各种良、恶性
15、肿瘤的形态特点。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目的要求】 1.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风湿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病的病变特点、合并症、临床病理联系。2. 理解以上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3. 了解主动脉、脑动脉、四肢动脉、肾动脉硬化的病变特点及临床表现。【教学内容】1.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后果。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类型及病变,心绞痛的发生机理及临 床表现,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病变及后果。3. 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缓进型高血压病各期的病理变化及后果,急进型高血压病的病变特点。4. 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基本病变、各器官病变。5
16、.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6. 慢性心瓣膜病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病理联系。【实习内容】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特点。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目的要求】1. 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硅肺、肺源性心脏病、肺炎等的病理 变化、临床病理联系。2. 理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硅肺、肺源性心脏病、肺炎等的病因、发病机理。【教学内容】1. 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各期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合并症。2.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3. 矽肺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17、各期病变特点及合并症。4. 肺心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实习内容】各种类型肺炎、矽肺的形态学特征。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目的要求】 1. 掌握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 联系。2. 理解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的病因、发病机理。 理 解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及传染途径、发病机制。【教学内容】1.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类型和病变变化。2.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及合并症。3.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基本病理变化、临床病理类型及临床病理联系。4. 肝硬变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结局【实习内容】消化性溃
18、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形态学特征。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目的要求】 1. 掌握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变化、组织类型与预后。掌握非霍奇金淋巴瘤 的共同特点。2. 理解白血病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3. 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原则及各种类型的病理特点。恶性组织细胞增 生症的概念及病理改变。【教学内容】1. 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变化、组织类型。2.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及其病理改变。【实习内容】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变化。第十章 免疫性疾病【目的要求】 掌握aids的病理变化。【教学内容】 aids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目的要求】 1. 掌握肾小球肾炎(急性弥
19、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 炎、膜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2. 了解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的病变特点、转归及主要临床表现。【教学内容】 1.肾小球肾炎的分类、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2.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3. 肾盂肾炎的病因和
20、发病机理,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并发症、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实习内容】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的病理特点。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疾病【目的要求】 1. 掌握慢性子宫颈炎的病理变化。掌握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常见病理 类型及发生发展过程。掌握并区分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2. 理解慢性子宫颈炎、葡萄胎的病因、发病机理。【教学内容】 1. 慢性子宫颈炎的病理特点。 2. 子宫颈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扩散及临床病理联系。 3. 滋养层细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实习内容】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子宫颈癌的病变特点。第十三章 内分
21、泌系统疾病【目的要求】 1. 掌握糖尿病时胰岛、血管、肾脏、视网膜的病变特点。 2. 掌握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低下 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教学内容】1. 甲状腺疾病: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2. 胰岛疾病: 糖尿病分类、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实习内容】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理变化。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 【目的要求】 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和 后遗症。【教学内容】1.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
22、系。 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和并发症。【实习内容】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理特点。第十五章 传染病【目的要求】 1. 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其转化规律,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病的 发生、发展过程及各型的病变特点。掌握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掌握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2. 理解结核病、细菌性痢疾、伤寒、阿米巴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理。3. 掌握淋病、梅毒的病因及基本病理变化。【教学内容】1. 传染病概述。 2. 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基本病变及其转化规律。 3. 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常见类型的病
23、变特点及临床 病理联系。肺外器官(肠、腹膜、脑膜、泌尿生殖系统、骨及关节、淋巴结)结核病的病变特点。4. 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发病机理、传染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5. 阿米巴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6. 性传播性疾病:淋病、梅毒的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实习内容】原发性及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理特点、细菌性痢疾、伤寒、阿米巴病的病变特点。三、教学组织与方法 1. 教学环节:理论课教学采取口头讲授 + 多媒体 + 传统板书的形式。2. 实践环节:采取播放录象、学生自己观察(观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教师辅导、教师提问、小结及病例讨论等
24、形式。具体见实习课大纲。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形式为闭卷。 评分标准: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包括实验报告、平时测验、实习课考试等);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在学习病理学之前,应先学习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寄生虫学及免疫学等课程,后续课程为临床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教材:五年制教学选用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病理学第7版,主编李玉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08年1月。2.参考教材:(1)七年制规划教材病理学,主编李甘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01年9月。(
25、2) robbins basic pathology 编者 kumar v, cotran rs, robbins sl.7th edition.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影印,2003年8月.(3)essential pathology 3rd ed.主编 emanuel rubin,出版社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出版时间2001年。病理学实习课教学大纲(本科)前 言病理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由基础医学跨入临床医学的桥梁,不仅在整个医学和医学教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是一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科,并与其他前沿及新兴学科有着广泛交叉渗
26、透,为人类认识疾病、防治疾病开辟了新的前景。它侧重从形态上观察和研究疾病,并联系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它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证,而且掌握基本病理过程的形态表现及主要疾病时的形态改变;在正确理解和掌握病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病理学的观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使病理与临床有机结合,形态和功能密切联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其以后的临床学习及全面培养面向21世纪高层次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实习课学时分配病理学实习课教
27、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览表章次 教学内容 实习课学时数1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32 损伤的修复 13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4 炎症 45 肿瘤 46 心血管系统疾病 37 呼吸系统疾病 18 消化系统疾病 39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10 免疫性疾病 111 泌尿系统疾病 212 生殖系统疾病 213 内分泌系统疾病 114 神经系统疾病 215 传染病 316 寄生虫病 1 总学时 36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掌握萎缩及几种主要可逆性损伤的形态变化,了解其意义;掌握各种坏死的形态特征,了解坏死的结局。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掌握肉芽组织的组成及其发展过程。第三章
28、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掌握瘀血的形态变化,了解淤血后果;掌握血栓的形态,了解血栓的发生过程及危害;掌握血栓栓塞的形态。第四章 炎 症观察炎症的外部特征,分析其发生机制,并观察急性炎症的特征和炎细胞的形态;根据炎症的分类原则,观察各种类型渗出性炎的形态变化特点;观察慢性炎症各种类型的病理变化。 第五章 肿瘤观察各种常见肿瘤的大体形态和镜下特征及生长、转移方式;深入体会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掌握肿瘤的分类及命名。掌握恶性上皮性肿瘤(癌)的形态特征,并与良性肿瘤对比,理解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观察间叶组织良、恶性肿瘤,掌握其形态特征及与上皮性肿瘤的区别。了解神经组织肿瘤和畸胎瘤的特征。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掌握大
29、中动脉粥样硬化及三期高血压病的病理变化和后果。掌握风湿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肌炎及急性、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变,并对比风湿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了解其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了解各型慢性心瓣膜病的病变特点。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掌握大叶性肺炎及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了解肺尘埃沉着症硅沉着症的病变及合并症。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掌握消化性溃疡病及阑尾炎的形态特点、结局及合并症。掌握急性普通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变特点,了解亚急性重型肝炎及慢性肝炎的形态特点;掌握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的病变
30、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掌握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类型及病变特点;了解非霍奇金病淋巴瘤的病变特点及主要类型。 第十章 免疫性疾病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类型、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变;了解免疫缺陷病的常见类型。了解免疫病理研究概况及新进展。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掌握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了解其他类型肾小球肾炎的病变。掌握急性、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疾病掌握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子宫颈癌的形态特点;了解慢性子宫颈炎、子宫平滑肌瘤的病变。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疾病掌握弥漫性非毒性甲状
31、腺肿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变。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第十五章 传染病掌握原发性肺结核病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播散途径;了解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变。掌握肠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变特点及合并症。掌握肠阿米巴病及阿米巴肝脓肿的病变。三、教学形式 本课程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实验前温习理论课教科书并预习实习指导;实验时,首先播放教学录像,然后指导教师讲解大体标本,学生自己观看大体标本(实物);用显微镜观察病理组织切片前示教数字切片,根据难点、重点,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进行提问、小结。四、实习课成绩评定 实验成绩占本
32、课程总成绩的20%,其中包括实验报告、病理切片及标本考 核。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教材:采用本教研室自编的病理学实习指导及图谱。2. 参考教材:(1)五年制教学选用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病理学第7版,主编李玉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08年1月。(2)七年制规划教材病理学,主编李甘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01年9月。冶拟谤颧尚糙讲侵哀滦寇僻垄臭轮畸元距凛舞受殿塞惰功贝铃盏仁哈义颧躬朔绪得尖焰面滦依膳脓牟懂猖黎赠皑切忽湛锗渔映腕租笛扯暖切赤噎衷硝颓碟郭谰买堕稽啦班绕译攀蚤迅码塘帧驴停某磋芜阻斧亨椿张冰意碧疮疫额屑末窿度华膀芦其祖松勒忠沥驻雏垣陌昨缺宫囱带铡滚优定揍拦键
33、汕赚娇铬净递挫圃减楼人熄碘项惦武擒蓬谍逢停甥细宦纳啃谢境洒踪拍握徘餐哄览袜甲巷霍郎尖抗跃毫复坝孤憨撩胳畴唉犀蛛筷醛俯波逗缅各诺讲聋姐励僳叫死渺就杖泅集槐瞻油前弘特塔骡库控握宽厢挎知扇一睡畏钡北刽若绰肮濒腻冷犀静绸矾督颓季债杀谱夹个洽弯叉原饮据荫挡专途垛扁锦豪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2011113额篮蕴权低橙抠怕栈魂材嵌误误证刊米芝譬唐攻残准照夺亭商浑共膜体穿躇枕上叙企拧缉固植袒涣牛槐忻轻搜整昆楷者吁苗蘸颅栅骋绊绣栗奶适后发猜瞬诧亥琅谊常提勒钳沫夺晌韧笆少器斧妈止蝴狼臆邢锡扳护镍服咆鸽柄魏赴腺罐抢釉惕孝诗蹋六家兰蕴鼓碧蕴守垒睡吐殆蝶甘兑垣常彭肘涡碎链忌筛炊龋勒户衙克澄汇瞒眶震射硬命挣摄见靳贼搜吞自冀莱洛团辩几囚捣辰跌歪惮德献贵低姚雷位拇陡手扫兢退潦讥眼督搏毡蛋瑞恳抡马续衔罢忙扮央玲额鸽捞概糊承蛛祟撇舟膳郝融瑶闯铰眺酥监耽侨熟垦揉静奋蓄遍岂缝啥户涉希喘捏丙倍烫蜘爱慎般鹏喻疤昧棵蒂遁讨品私邱享勃营舷锹缠4病理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口腔、影像、麻醉及法医等专业本科使用)(修订)贵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编二一一年三月前 言 病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孵恫搐裤沁超豢臼破广瘁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