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中朱晓慧课件_第1页
清高中朱晓慧课件_第2页
清高中朱晓慧课件_第3页
清高中朱晓慧课件_第4页
清高中朱晓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原高中:朱晓慧清原高中:朱晓慧【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20132013新课标语文科新课标语文科考试大纲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对诗歌鉴赏提出的要求为:提出的要求为:(1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 1、侧重考查、侧重考查意象意境的特点意象意境的特点及其在表达及其在表达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上的作用。上的作用。2 2、重视对常用、重视对常用艺术手法艺术手法的考察,难度适的考察,难度适中,但要与诗句的分析相结合。中,但要与诗句的分析相结合。3 3、对于诗歌语言的赏析(

2、炼字)没有涉、对于诗歌语言的赏析(炼字)没有涉及,在今后的复习中要有所侧重。及,在今后的复习中要有所侧重。直接设问直接设问1 1、这首诗(词)运用哪些、这首诗(词)运用哪些修辞方法(表修辞方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或艺术特色)?达技巧,表现手法或艺术特色)?2 2、这句(联)诗运用何种、这句(联)诗运用何种修辞方法(表修辞方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或艺术特色)?达技巧,表现手法或艺术特色)? 间接设问间接设问1 1、诗人是、诗人是怎样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 2 2、请、请赏析赏析某一句或某一联?某一句或某一联?3 3、这首诗、这首诗写法写法上有何特点上有何特点? ? 这首诗是怎

3、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的?样表现的? 移家别湖上亭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问:该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问:该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简要分析。(6 6分)分) 拟人拟人(2 2分)分),“柳条藤蔓系离情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黄莺“欲别欲别频啼四五声频啼四五声”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2分)分),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2

4、分)分) 或答:或答:借景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描写,表现惜别之情。写,表现惜别之情。千秋岁千秋岁 秦秦 观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注:注: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西池:汴京

5、(今开封)金明池。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鹓(鹓(yunyun)鹭:两种鸟,这里)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飞盖,状车辆之疾行飞盖,状车辆之疾行 问:问:“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 6分)分) “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 6分)分) 双关、借代、比喻、夸张双关、借代、比喻、夸张“春去也春

6、去也”一声感叹,一声感叹,一语双关一语双关,不仅是在感慨春,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感叹岁月流逝,青春易老感叹岁月流逝,青春易老。(。(2 2分)分)“飞红万点飞红万点”用飞红用飞红借代借代落花,生动地写出了暮春落花,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2(2分)分)“愁如海愁如海”兼用兼用比喻、夸张比喻、夸张,以深不可测、茫无边,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伤春之愁、年华已

7、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2 2分)分) 村行村行 王禹偁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问: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誉为问: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誉为“绘景佳句绘景佳句”。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其妙处(。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其妙处(6 6分)分) 颔联:颔联:从从听觉与视觉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

8、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3 3分)分)对比、动静结合对比、动静结合。“有声有声”与与“无语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境界对比、动静结合对比、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的沉寂。(。(3 3分)分) 从从“拟人、衬托拟人、衬托”等角等角度赏析也可。度赏析也可。 颈联:颈联: 渲染渲染( (色、味色、味) )。诗人选择。诗人选择“胭脂色胭脂色”与与“荞麦白荞麦白”这两这两种颜色及种颜色及“荞麦花香荞麦花香”来来描绘山村

9、原野的景色描绘山村原野的景色。(3(3分)分)比喻。比喻。用用“胭脂胭脂”和和“白雪白雪”分别比喻分别比喻“棠梨叶落棠梨叶落”的的红色与红色与“荞麦花开荞麦花开”的白色,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可谓有声有色有香。(。(3 3分)分)归归 纳纳 总总 结结1 1、诗歌鉴赏、诗歌鉴赏三环节三环节: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审清题意审清题意答出规范答出规范2 2、答题、答题三步骤三步骤:准确指出诗句运: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用了什么手法什么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析是怎样运用怎样运用这一手法的这一手法的运用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什么感

10、情或起到了或起到了什么效果。什么效果。 旅旅 怀怀 崔崔 涂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注: :注注崔涂:字礼山。唐僖宗光启三年进士,多年漂泊异地。崔涂:字礼山。唐僖宗光启三年进士,多年漂泊异地。动:动辄,时常。动:动辄,时常。五湖:太湖。既是诗人的家乡,也是春秋五湖:太湖。既是诗人的家乡,也是春秋时代越国的著名政治家范蠡辅勾践灭吴后归隐之地。时代越国的著

11、名政治家范蠡辅勾践灭吴后归隐之地。 问:这首诗情感丰富,作者是如何抒发的?问:这首诗情感丰富,作者是如何抒发的?(6(6分分) )触景生情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寓情于景。首联描写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渲染。首联描写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抒发出一片暮春景色,抒发青春易逝,岁月无情之感。青春易逝,岁月无情之感。(2(2分分) )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对比。颔联写。颔联写梦回梦回万里之遥的家乡,夜半万里之遥的家乡,夜半醒来醒来只有凉月,杜鹃相伴,将迷离甜美的还乡梦境与凄凉孤独的只有凉月,杜鹃相伴,将迷离甜美的还乡梦境与凄凉孤独的夜半现实做夜半现实做对比对比,蝴蝶梦与家万里,蝴蝶梦与

12、家万里,一虚一实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蝴蝶梦与子规啼,规啼,一乐一悲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表现了冷、凄凉、愁惨的气氛。表现了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2(2分分)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 颈联颈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直接年断绝,直接诉说思乡之苦诉说思乡之苦。(2(2分分) )用用典典。尾联借尾联借范蠡归隐五湖范蠡归隐五湖典故含蓄典故含蓄表明有归隐之意表明有归隐之意,又,又借能归而不归寄托了仕途不得意又想有一番作为,借能归而不归寄托了仕途不得意又想有一番作为,不甘心一不甘心一事无成而不肯归乡的无奈之情事无成而不肯归乡的无奈之情。(2(2分分) )这首诗情感丰富,作者是如何抒发的?这首诗情感丰富,作者是如何抒发的?(6(6分)分) 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存在的实象、实实象、实事、实境。虚是诗人通过事、实境。虚是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出来的。来的。去年今日此门中,去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