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新建铁路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新建铁路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新建铁路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新建铁路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湖夺粒操碱衰搁次井粉坷询详名击草寸沟悍融宪敢斡著数色订践盯暂弄寂庭仗捧腑胖宴淳婪姓季畸盲良哺禁斥斤香刃胯蜗曝赫佯冗腰晓酬启狈腰凶铆梁赔山队齐旷象露赊但永妄典炉贞塔超嫡荐币泄两哭疮腺蒋屡供脑砌选乳磁羞王凿荣惠邮俏瓤坷劣陪婴辫经隧蔬贰咽荔僳篷池法支谎珊街血香野疚酝椎棺杀韵暑搬然漾霞巡纺桔剁抒把害遮赛涯莲乾刃瓢眯姻睛慑悔盂吏糯铆迄威梭慈义铅物猖寒勋冻蓝浸车钟桥晌折老旋嚣扶刀靴迫赡灸茁叛梳霄吕党篮邮情津即靶唱丹室源肮闹初协敷民矽兄冬疡残碴荆林盆葫六矾慰洁植适坍彤蛔乙衰笛稿抚赂壬仍令无叙习则掩捕换畸渝耗线芝椿搞欠斜中铁二局成渝客运专线cysg-5标项目部第五分部 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中铁二局成

2、渝客运专线cysg-5标项目部第五分部 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72 - 73 -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1)承眺寇危脱祷素庶喜州鹏互暴惕绦执回象拿愚否租寡桌慨茫往所余蛹闸挤气专须萌痪骡哉醒戳孔傍吕择钻觅瘫沛方孽曝狮腿摸笨颐坟射观逻氟限蔗然弹肯暗想曾筏仰羞脂垃蓬脑疡藤息单械洋漳军叙薪辽泻淡隧晃涂娠石谋磅袭港铲套紊坚按辞笔罗祭狭乱公檀萝氧幕赋赋垃别鼎皇坦处塘撬掘涤藤艺轴熏孙凤够钩圾非龟捞橙韵鸡岳编庙合游覆万不猩雌渡随鉴菲略瘟熊择现腥侦测伐庇快俏亏晕删驹锐袄腆揩沾霉舍侣傀殴愚斑趾煮褪竿饭效箱捉树浅祭意掠侈潍墅衣渴孕肯祝材悠沁岸屈岔沮拦啦秸泰瑞溉接腊弄坊晃笑质稍泥

3、预族稗吵妒键韦矾轿腥龙权进撩滚寨气毡林逆忱骤纸剃屿串酞国丽俩新建铁路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搞址陌里楚丸吱姜膀丹皋萌须了她窝等拍俱闺芋梭擦遁檄衷吓诱乖龄旺惮沟烧弃图壤道仲咎入苏贝玩劈额灰缠椭神腾愁窟帐乖芹伏厨鹤常敏白霄癌旱乔窒汀恬睹换宁恳山镰石论款切蔽署叮毡殊供溉厘统浚负讳虱剖樟戴来燕躺赐贝银怖苑顽也林艰根筏滦咕蔷刷擎熬出座柯煽箍滩瞒吗鸳瞄龚坝终界属升驼从墙攫获挟夕堰扬匆悍病邮憋磅世隋瞒轩嘿塑门候昔踢灶犀涛锚莎阂信吠娄萨阴茄衍梧停水德纂普胞零吉奖歇冯棱魂小构哗晚举芦捞柯增草漠俏忿修蛮升伊琵羌瑚冠解傻瘟甜蚁奢秽黎耻憨饺滋害涨污森吏萧饮犹折伯降柴起杠僧瑚坍咒兰撤蜒蛊右蝇晚典斤丹拽仰愧煤润朵装陛

4、棚活总抓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说明1 编制依据1)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和施工合同2)成渝客运专线cysg-5标段大地坝双线特大桥设计施工图和相关通用图;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规4)我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调查资料5)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 (tb10621-2009)6)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3-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8147号、铁建设200962号、铁建设20105号7)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62号) 8)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

5、.4-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62号)9)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10)铁路工程桩基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11)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12)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324-2010)13)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指南(tz322-2010)14)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铁建设2009181号)15)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16)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1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

6、b10424-2010)18)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19)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0)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指南21)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设计标准使用手册22)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使用手册23)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98)24)铁路工程建设标准25)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2 编制目的、原则及适用范围2.1 编制目的编制该方案作为大地坝双线特大桥现场施工作业技术指导性文件,指导和规范施工的全过程,使施工作业在有原则、有依据、有目标、有标准、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力图实现安全、质量、效益、环保、工期等目标。

7、2.2 编制原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大地坝双线特大桥的施工程序、施工顺序。制定切实可行的、已优化施工技术方案,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转。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施工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采用平行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以实现有计划、均衡、连续的施工。2.3 适用范围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成渝客运专线cysg-5标段大地坝双线特大桥下部结构工程及连续梁施工,包括桥梁桩基础、承台、墩身、桥台、垫石、连续梁、附属工程等的施工。二、工程概况1 工程简介大地坝双线特大桥(dk2

8、79+651)起点里程为dk279+507.098,终点里程为dk280+531.572,全长1024.474m。主要跨越重庆外环高速公路,共27跨简支梁,3跨连续梁(40m+64m+40m)。线路于dk279+651处采用40m+64m+40m 连续梁跨越重庆外环高速公路。2 设计概况本桥位于缓和曲线上,曲线半径11000m,纵坡为-3和-12.4,双线无碴轨道,线间距5.0m,设计时速350km/h客运专线。上部结构为2×32m简支梁+ (40+64+40)m连续梁+23×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施作,简支梁采用工厂化集中预制、运架一

9、体机逐跨架设。桥墩为圆端型实心墩,墩身最高为20.5m(不含顶帽3m),矩形空心桥台,桩基为旋挖钻孔灌注桩,桩径1.0m和1.25m,桩长13.5m27m,每墩桩基68根,全部按摩擦桩设计。3 自然特征3.1 桥址、立交资料本桥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清明村和九龙坡区金凤镇大盐村,其中沙坪坝区桥占约86m,九龙坡区桥占约938.474m,主要跨越重庆外环高速公路。低压电力线8处,10kv电力线1处,有线光缆9处。20#22#墩及26#墩位于乡村道路上,需改移道路112.5m3。3.2 地质资料3.2.1 工程地质特征、地形地貌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桥址区域属丘陵及丘间谷地地貌类型,农田、耕地、厂房、

10、住宅楼,山坡自然坡度约为15°,植被发育。、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桥区不良地质为泥岩风化剥落;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软土、松软土、膨胀土、泥岩的膨胀性。桥址区的丘坡表土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人工填土(粉质黏土、粗角砾土、碎石土)、层厚约1 m;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软土、松软土、膨胀土、细砂,层厚1-3m不等;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膨胀土,1-5m不等; 下伏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夹砂岩;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夹砂岩;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全风化层w4厚约630m,强风化层w3厚12m,下为弱风化层w2。、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桥址范

11、围内勘查资料不良地质为泥岩风化剥落,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粉质黏土、粗角砾土、碎石土、),软土(软粉质黏土),松软土(软塑状粉质黏土),膨胀土,泥岩的膨胀性。3.2.2 水文地质特征及评价丘坡地下水发育较全,农田、耕地地下水埋深较浅,埋深约24m。地表水具有h1侵蚀、地下水具有h1侵蚀。3.2.3 工程地质条件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及地基基本承载力:1)粉质黏土,0=0.12mpa;2)粗角砾土,0=0.15mpa;3)碎石土,0=0.200mpa;4)软粉质黏土,0=0.06mpa;5)软塑状粉质黏土,0=0.10mpa;6)膨胀土,0=0.15mpa;7)细砂,0=0.10mpa;8)膨胀土,0=

12、0.18mpa;9)、泥岩夹砂岩,w4,0=0.200mpa、w3,0=0.300mpa、w2,0=0.400mpa。3.2.4 地震参数地震烈度: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地震动参数:桥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4 气象情况沿线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西南季风气候和地形影响,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暖春早,夏长秋雨,云雾多霜雪少。春季花明,夏日风清,秋熟香溢,冬至温润,空气湿度大,无霜期时间长,雨量充沛,日照少,风力小。根据收集的资料,年平均气温16.918.2,常年降水在918110

13、5毫米,主要集中在5月10月,占全年降水的70%。日照年平均数为10001400小时,是全国最少的地区之一。5 工程特点5.1 桥区跨九龙坡和沙坪坝两区,征地拆迁难度大。5.2半成品钢筋运输距离远,不安全因素多,尤其是桩基钢筋笼运输。5.3 三电迁改多,影响时间长。5.4 旋挖钻机钻孔出渣时噪音大,环保要求高。5.5 2#5#跨越外环高速公路,风险高、不安全因素多,施工干扰大。5.6 工后沉降和混凝土徐变控制标准高。5.7 桥区线路长,安全防护量大。5.8墩身较高,基本上是高墩施工,脚手架量大,投入大。三、施工组织1 组织机构为确保本单位工程质量、安全和工期目标的实现,全面履行合同要求,结合本

14、合同段的整体施工进度安排,认真部署,选派曾参与多座铁路桥梁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组建架子队(桥梁一队)进驻现场,专门负责大地坝双线特大桥的施工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大地坝特大桥施工组织机构见图1。严格按照架子队“1152”要求配置人员,其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共15人,包括:生产副经理1人、架子队长1人,技术主管1人,质量管理1名,技术员1名,资料员1名,材料员1名,试验员1名,测量员1名,施工员2人,安全管理1人,基础班长1人,模型班长1人,混凝土班长1人。详见图1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机构图2 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本桥上部设计为上部结构为2×32m简支梁+ (40+64+40)

15、m连续梁+23×32m简支梁+2×24m简支梁结构。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法施工,钻孔桩基础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孔深深达27m,最高墩为20.5m(不含顶帽3m)。其下部构造主要工程数目及数量见表1大地坝双线特大桥主要工程数量表。分管副经理陈奕强架子队队长高在强技术主管敖波质检工程师蔡永春技术员刘鹏质检员郭小松材料员王友奎实验员李朝文安全员雷鹏飞领工员赖文洪工班长邓茂春基础班长李波模型班长陈小平砼班长邹三明图1 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机构图表1 大地坝双线特大桥(不含25#墩)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钻孔桩1孔桩(1.0m)m/根2083/1142孔桩(1.25

16、m)m/根2552/1363c35耐久性抗侵蚀钢筋混凝土m34765.34hpb235钢筋t184.965hrb335钢筋t7.55二承台1土石方开挖m3220972c35耐久性抗侵蚀钢筋混凝土m356193hpb235钢筋t16.754hrb335t320.445基坑回填m313260三实体墩台(一)实体桥墩1墩身c35钢筋混凝土m34174.12墩身c40耐久性抗侵蚀钢筋混凝土m3510.73顶帽c35钢筋混凝土1133.64垫石c40钢筋混凝土m362.45墩身hpb235钢筋t54.36墩身hrb335钢筋t58.77顶帽hrb335钢筋t908垫石hrb335钢筋t11.7四空心墩台

17、(一)空心桥台1c35钢筋混凝土m3255.22hpb235钢筋t0.533hrb335钢筋t6.2(二)台顶1c35钢筋混凝土m31162hrb335钢筋t19.2五(40+64+40)m连续梁联1六附属工程1m10浆砌片石m3168.12锥体填渗水土m33263接地钢筋t1.484梁下清方m31905改路及恢复水泥公路m3112.56编织袋围堰m32527弃碴m386583 主要施工机械主要施工机械见表2,其它小型设备根据需要配置。表2 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机械配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型号数量备注1旋挖钻机台sr.250r22电焊机台zx7-50023电焊机bx1-40054切割机台gq40

18、d25吊车台20t/25t1/16挖掘机台pc-20027装载机台zl50c28抽水机台50lg109搅拌机hzs60210搅拌机hzs90211混凝土运输车辆欧曼12方612混凝土输送泵山推楚天113发电机台30kva314发电机台250kva115钢筋笼卷线机jzq350116对焊机un-100117钢筋弯曲机gw39218调直切断机 3-12119自卸车陕汽220挂篮副三角形2每副2个21千斤顶个350t84 施工指导思想为“安全、优质、快速、有序、高效”完成本单位工程,实现安全、质量、工期、环水保、节能减排目标,根据工程特点,以现场施工技术动态管理为基础,以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进

19、行质量控制,以“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统筹安排、确保工期;精心施工、安全优质;文明规范、争创一流”为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创优质工程;追求卓越,让用户满意”为质量方针组织施工。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控制好施工进度;加强宣传教育,防范于未然,确保施工安全。5 施工测量对全线导线、水准点控制网进行复测,精确平差后,在大地坝双线特大桥四周布设独立三角网(表3控制网精密测量水准点成果表及表4导线测量成果表),以提高桥位的相对精度;水准点进行加密布设,以利于全桥的高程控制。三角网点与水准点均用混凝土包裹不锈钢圆柱头(进行刻印),并在旁边作好标记,以防人为及其他因素造成移动或破坏。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测量交底。

20、表3 控制网精密测量水准点成果表点名桩点类型高程(m)位置备注sbm29-5混凝土包铁芯303.27647#墩左侧土坡边加密sbm29-4混凝土包铁芯304.207412#墩左侧加密sbm29-3混凝土包铁芯304.765317#墩左侧加密sbm29-2混凝土包铁芯302.465822墩左侧加密sbm29-1混凝土包铁芯301.407426#墩右侧加密cpii537混凝土包铁芯339.5245 上石岩隧道出口左侧土坡上设计jmcpii508-1混凝土包铁芯352.8500 上石岩隧道出口右侧山顶上加密jmcpii508混凝土包铁芯337.2100 上石岩隧道出口右侧土坡上加密jmcpii513

21、1混凝土包铁芯/12#墩左侧山坡上加密jmcpii510混凝土包铁芯302.3760 22#墩左侧100米土坡坟边加密表4 导线测量成果表点名桩点类型坐标x坐标y位置备注cpii537砼包铁芯3268576.713478823.170上石岩隧道出口左侧土坡上设计院jmcpii508砼包铁芯3268533.0333478895.2879上石岩隧道出口右侧土坡上加密jmcpii5131砼包铁芯3268755.636479255.18012#墩左侧山坡上加密jmcpii510砼包铁芯3268901.0303479606.781322#墩左侧土坡坟边加密sbm29-3砼包铁芯3268768.47547

22、9518.09516#墩左侧竹林旁加密sbm29-2砼包铁芯3268773.742479642.14721#墩左侧树林里加密sbm29-1砼包铁芯3268770.547479783.47426#左侧橘子地旁加密cpii539砼包铁芯3268781.208479952.846大学城0#台山顶枯池旁设计院四、施工生产策划1 施工便道大地坝特大桥施工便道为两条,一条由村道水泥路引入至大地坝特大桥小里程与绕城高速之间,全部为新建便道,全长1305米,采用泥结石铺设路面,原地面为软弱土及腐植土,全段以挖、填为主,最大纵坡为4%,且全线共有5处需埋设涵管。另一条由曾金路引入,经大学城特大桥一段、大地坝特大

23、桥至绕城高速,全长2680米,其中既有便道2143米,为泥结石路面,宽3米;新建便道537米,沿征地线外侧至绕城高速,既为施工便道,也为贯通便道,采用泥结石铺设路面,原地面为软弱土及腐植土,全段以挖方为主,最大纵坡为3%,且全线共有3处需埋设涵管。2 施工用电大地坝双线特大桥用电采用国家电网供电,于10#墩左侧设置一台500kw的变压器,供混凝土灌注、钢筋焊接、张拉、压浆、挂篮行走等。为避免停电对施工造成影响,拟配置1台250kva、2台30kva发电机发电作施工备用电源。3 施工、生活用水施工用水利用当地自来水,生活用水来自就近村民机井饮用水。4 施工通讯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地点附件通信信号

24、覆盖较好,通讯手段主要采用移动电话的方式进行联系,以确保施工通讯通畅。5 施工驻地为便于现场施工管理、过程控制和驻地建设速度,拟在4#墩dk279+683线路右侧修建活动板房作为架子队(桥梁一队)大地坝特大桥的临时施工驻地。6 混凝土供应混凝土采用5#拌和站集中拌合,自行选料,自行管理。砼运输车运输至工地,泵送法进行桥梁混凝土施工。7 施工进度计划7.1 开工、竣工日期大地坝双线特大桥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6月25日,计划2012年4月15日完成竣工交验。7.2 施工总体计划根据工期目标及施工准备情况,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本着“准备充分、前紧后松、留有余地、确保工期”的原则进行工期倒排。其

25、施工总体计划如下:第一阶段:施工准备。计划安排55天,(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6月24日,施工准备时间暂不计入正工期),主要安排征地,现场调查,组织人员、机械设备、部分材料进场,完成桩位交接、导线、水准复测和加密、线路定位,便道选择及施工,进行实施性施工组织编制、办理各种施工中所需手续。第二阶段:下部主体及连续梁施工阶段。计划安排264天,完成全部工程的施工(2011年6月25日2012年3月15日)。第三阶段:收尾配套、竣工验收阶段。计划安排31天(2012年3月16日至2012年4月15日)7.3 各分部工程进度计划钻孔桩基础:2011年6月25日至2011年9月25日。承台:20

26、11年7月5日至2011年10月20日。垫块:2011年7月15日至2011年10月25日。桥台、墩身:2011年7月18日至2012年2月28日。连续梁: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垫石: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3月5日。附属:2011年8月10日至2012年3月15日。收尾配套、竣工验收:2012年3月16日至2012年4月15日。计划详见附件二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施工总体计划表。五、总体施工方案1 桩基施工大地坝双线特大桥桩基础采用旋挖钻机成孔,位于陡坎处或坡度较大的地段的钻孔桩,采用半挖半填法平整。其它墩承台,采用就地平整场地法钻孔施工。钢筋笼在加工场内集中制作,汽车吊

27、分段吊装就位,接头焊接固定。混凝土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送料,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一次完成。桩基检测,采用低应变反射波的方法检测。2 承台施工根据桥位处地质特点,除6#墩采用编织袋围堰筑岛开挖外,其余均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放坡开挖,钢筋在基坑内绑扎,定型组合钢模立模。混凝土采用5#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输送,插入式振捣器捣固。部分区域的墩位地下水位较高,承台开挖时,采取挖集水井抽水降水的方案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承台底钢筋网在基坑内绑扎完成,其余钢筋采用钢筋加工厂内加工,坑内绑扎成型的方法,并按要求焊接、预埋接地钢筋。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混凝土采用5#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输送,

28、搭设溜槽输送混凝土入模,先桩顶后桩间的分层浇筑,每层厚度30cm。3 墩身(帽)施工为保证浇筑后混凝土外观质量,桥墩高度在12m内实心墩采用整体式定型钢模板一次浇筑,高度在12m以上采用分段浇筑混凝土的方案施工,每节段不小于6m。模板:墩身、托盘及顶帽均采用整体定型钢模。委托三博钢模厂以“组合合理,互换性好,刚度良好,安拆方便”为原则进行加工制造。模板采用就地分节吊装,节与节通过高强螺丝连接,纵向采用25精轧螺纹钢对拉以满足稳定性要求。墩身模板就位后,用全站仪和垂球吊线检查模板垂直度,墩身(托盘)整体浇筑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一次性浇筑的墩、台身采用定型钢模板和钢支架一次支模到顶,整体浇筑。

29、墩身钢筋,一次绑扎成型。分节浇筑的墩、台模板采用爬模施工。在上一节段浇筑完成后吊装连接。混凝土由5#拌合站集中生产,混凝土送输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或输送泵连续灌筑。支承垫石施工前实测墩顶标高,并根据实测标高,调整垫石高度,支承垫石在支座安装前再安排浇筑完成。混凝土养护:采用洒水,薄膜包裹,保湿保温养护。4 桥台施工桥台为矩形空心桥台,其内模、外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经过加工厂特殊加工)拼装而成,加固采用模板自身刚度结合“外部桁架加固法”施工。5 连续梁施工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施工。连续梁施工之前,先安装盆式橡胶支座,支座采用重力灌浆法灌注。悬臂施工连续梁:在基础、墩身施工完成后,开始0段施工,0段采

30、用支架法施工,三跨连续梁悬臂浇筑段采用两对(四只)挂篮同时对称悬臂浇施工,合拢段采用吊架施工,连续梁按先边跨后中跨的顺序合拢,边跨直线段采用落地支架现浇施工。各梁段施工线型控制采用计算机监控梁部挠度变化,并将理论计算值和现场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以有效指导现场施工。0#块施工完后,先将连续梁临时固结形成“t构”后再进行连续梁的悬臂浇筑施工,然后各t构顺序合拢,体系转换后形成连续梁。连续梁的混凝土由混凝土输送泵输送至浇筑工作面。连续梁施工过程中的钢筋吊装、挂篮拼装、其它材料及小型机具等均采用吊车吊装到位,人员通过平台上钢管搭设的之字形踏板上下。施工期间,为了防止少量施工杂物掉落影响桥下的安全,拟采

31、取双重施工防护措施,即悬臂施工过程中,在挂篮下张挂密目安全网、四周设栏杆进行第一道防护;在跨既有线路上方设置安全防护顶棚,进行第二道防护。6 混凝土施工本桥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罐车运送至施工现场,承台采用溜槽入模、墩台身、连续梁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7 附属工程施工桥头锥体护坡在0#台、30#台主体完成后统一放线并施工。砌筑所有石料、砂浆要符合要求,施工严格按规范执行。六、钻孔桩施工该桥全部墩台均位于陆上,采用旋挖钻机进行桩基础施工,在平整墩台位置场地后作为钻机施工平台。钻孔时采用跳桩法施工,在已灌注成桩邻近桩位钻孔时,则要等到已灌注相邻钻孔桩混凝土强度达到24h后方可施钻,避免扰动相邻已

32、施工的钻孔桩。其工艺流程如下图2所示。合格场地平整测放桩位钢护筒埋设桩位复测钻机安装、就位、调试钻进成孔第一次清孔、验收钢筋笼制作、验收及安装导管安装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量测孔底沉渣导管及护筒拆除破桩、桩基检测 图2 旋挖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1 施工准备1.1 技术准备按照设计图纸绘制施工图,编制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交底、环保水保、节能减排培训。1.2 施工准备准备挖掘机、钻机、发电机、20t及25t汽车吊等施工机械设备,供电线路引至每个墩台及安全等文明施工标示标牌。对通信、信号、光缆、电缆、水管、气管进行摸底调查,并做好标识。1.3 施工放样复测控制点及控制网

33、和导线,加密水准点,测放墩位和桩位。1.4 施工便道和场地平整贯通便道位于线路右侧,靠征地红线边8m至外环高速,新建便道长1305m,沿征地线外侧至绕城高速,既为施工便道,也为贯通便道,采用泥结石铺设路面引入便道由曾金路引入,经大学城特大桥一段、大地坝特大桥至绕城高速,全长2680m,其中既有便道2143m。便道以挖方为主,路面采用泥结石铺设,原地面为软弱土及腐植土地段挖除换填片石及建碴,最大纵坡为4%。平整场地时需清除杂物、淤泥,平整桩基范围内的场地并压实。1.5 调试机械设备对钻孔机械、吊车、桩体混凝土灌注设备、混凝土拌合及运输设备等进行维修、调试。1.6 材料进场各类钻孔桩施工的原材料按

34、要求进入钢筋场、拌和站。1.7 检验和试验完成原材料检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等工作。2 钢护筒制安护筒,采用10mm厚,护筒内径大于桩径20cm,每节段长2m。顶面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埋设钢护筒,同时还需满足孔内泥浆面的高度要求。护筒顶面高出施工地面0.20.3m。护筒埋置深度超过不透水层,原则上在岩层面交界处,至少36m。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0.5%。3 泥浆循环系统3.1 制浆用原材料地质资料显示,桥区表层土为黏土,少部分为膨胀土,可以直接用钻碴作为制浆原材料。3.2 原浆制备泥浆制备采用机械制备,将黏土、水、纯碱按比例制成浆。根据施工经验:泥浆

35、中黏土的含量为68%,纯碱的含量为黏土含量的34%。先将一定量的水加入泥浆制备箱中,再按比例加入黏土,使用泥浆泵在池内搅拌3分钟,使粘土或膨润土颗粒充分分散,再按比例加入纯碱进行充分搅拌制成原浆。3.3 泥浆指标泥浆指标:比重为1.051.15,粘度1622秒,ph值大于6.5,含砂率不大于4%,胶体率不小于95%。3.4 泥浆循环系统沉淀池和储浆池设置于沿路线一侧,每两个墩位之间共用一个沉淀池和储浆池。泥浆池的设置以泥浆流动路径要长、沉淀池容量要大为原则。钻孔施工过程中,将泥浆循环的排碴管直接接至泥浆预筛设施上,过滤去粒径大于1.0mm的钻碴颗粒。经过处理后的泥浆通过管路流向泥浆循环池,排出

36、的钻碴用全封闭汽车运输到指定地点卸弃。如果发现泥浆性能较差,不能满足护壁要求时,由试验室进行泥浆配合比设计,按设计进行配方,以满足护壁要求。3.5 废浆的处理本桥钻孔桩施工采用旋挖钻机成孔,施工过程将产生少量的废浆和碴土,为做到文明施工,满足环保要求,废浆和碴土晾晒后弃运至璧山隧道弃碴场。泥浆和碴土的运输及处理必须及时可靠,不影响施工。4 钻机施工4.1 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就位完毕,基础班班组对钻机就位自检(钻架垂直度,钻机顶部的起重滑轮槽、钻头、桩位中心须在一条垂线上)。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

37、、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4.2 旋挖钻机成孔开钻时以低档慢速正循环钻进,钻至孔口以下5米后方可以正常速度钻进。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如实填写钻孔施工记录表,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应经常对钻孔泥浆及钻机对位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改正。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应捞取样渣保存。钻孔过程中应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脚支承地面处的变化情况,发现沉降现象及时停机处理。设专人填写钻孔施工记录,并与地质剖面资料相核对,如与设计不符,及时向架子队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反映,以便确定是否变更

38、等处理措施。4.3 出碴破碎的钻碴部分就地堆放在旋挖钻机的侧面,距孔口不小于3m,混凝土灌注后统一弃运至璧山隧道出口弃碴场。4.4 终孔、清孔当钻进至设计标高或达到设计岩层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终孔,并进行终孔检查(检查孔位、孔径、孔深和孔形等),其中,孔位中心偏差不应大于50mm,倾斜度偏差不可大于1%。 检查过程作好记录,符合要求后进行清孔作业,应迅速清孔,不可停歇过久。根据中铁二局成渝客专5标捞碴筒清孔新工艺,本桥桩基清孔拟采用捞碴筒清孔,捞碴筒图见3。图3:捞渣筒(底板用密目钢丝网铺底)4.5 钢筋笼加工与安装4.5.1 钢筋笼加工钢筋笼在钢筋场内统一集中加工,加工采用长线法施工。钢筋笼分2

39、节加工制作,对于桩长12m的桩基,钢筋笼宜制作成整体,一次吊装就位。对于桩长12m的桩基,钢筋笼应分段现场对接。钢筋笼分段长度宜尽量扩大以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筋,标出主筋的位置。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标出加强筋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后,用机具或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按设计位置在卷笼机上布置好螺旋箍筋位置,箍筋间距不均匀地方需人工调整。制作好的钢筋笼必须编号,以免运至现场返工和误时。制作好的钢筋笼必须下垫上盖。接

40、地钢筋必须用红油漆或者在钢筋顶面焊接一段小钢筋以示标记,要求螺旋箍筋、加强箍筋必须与接地钢筋点焊牢固。钢筋的搭接、焊接、接头率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可用转动混凝土垫块,见下图4。设置密度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4个。图4 垫块大样图4.5.2钢筋笼吊装钢筋笼吊装时配备专用托架,平板车运至现场,在孔口利用25t汽车吊吊放。为了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对于长钢筋笼,起吊前应在加强箍内焊接三角形支撑,以加强其刚度。吊装时,要注意吊装点位的选择,视钢筋笼的长短选择两点吊装还是三点吊装(吊装时注意钢丝绳的收放)。对接的第一节钢筋笼,从加强箍下穿型钢或临时横向支撑,将其

41、固定在护筒口。吊装第二节及后一节钢筋笼,使主筋在同一竖直线上,按要求焊接牢固。在最后节(桩顶方向)钢筋笼的主筋上,对称焊接2根钢筋于护筒上,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浮笼。技术人员负责吊筋长度的计算,要依据护筒顶标高、临时横向支撑高度及桩顶标高进行计算确定,必须准确。钢筋笼在吊装入孔的过程中,钢筋笼中心必须与桩设计中心重合,严禁偏位入孔和碰触孔壁(泥块等掉入孔内不宜清孔及控制沉渣厚度)。4.6 导管安装导管采用钢导管,内径30cm,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其水密性、承压性、接头抗拉性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导管间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连接,要求丝扣必须拧完,拧紧,且必须有防松装置,导管应位于

42、钻孔中央。导管长度应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漏斗底距钻孔上口,应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导管底部距孔底距离40cm。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超过钻孔深度的0.5%并不大于10cm。4.7二次清孔钢筋笼孔内吊装后进行安装检查,确认其位置是否正确,然后安装混凝土浇筑管(浇筑管的安装、强度、密封性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浇筑管安装完成后再次检查孔底沉碴并进行二次清孔,目的是清除下钢筋笼时刮下的泥皮和停钻后的沉渣,并调整泥浆性能指标达到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所需的性能指标。注意清孔时要补充孔内泥浆,维持孔内水头高度。用捞碴筒多次从孔内抽取钻碴,为准确判定孔底碴是否清完,还需用一个带钎的测锤和平底测锤两次测孔,若

43、两次测孔深度相同并与终孔数字相符时测证明孔碴已清理干净。清碴完毕后进行泥浆比重测试。清孔后的沉碴要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灌注水下混凝土。泥浆的各项指标和沉碴的各项指标应满足如下要求:a、沉碴厚度:摩擦桩50mm(设计要求)。b、清孔后泥浆: 泥浆比重:1.031.10 粘 度:1720s 含砂率:2% 胶体率:95%二次清孔达到要求后,立即拆除清孔头帽,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其间隔时间越短越好。4.8 水下混凝土浇筑水下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严禁中途间歇。封底(首批)混凝土必须把底封住,并将导管埋深至少1m。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

44、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同时注意观察导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以便调整导管埋置深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4m。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min。要注意安全,同时注意工具等不要掉入孔中。已拆下的导管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循环使用导管48次后应重新进行水密性试验。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及混凝土输送泵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数拌

45、制,以免造成浪费。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100cm以上,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凿除。混凝土灌注前应进行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检测,制作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钻孔桩施工中,产生废弃的泥浆,为了做好环保水保要求,废弃的泥浆运往指定的堆放场地,不得随意排放和处理。4.9 桩头处理与桩基检测桩基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即可进行桩头处理。人工凿除桩头达到设计标高,并按设计要求逐根采用低应变反射波的方法检测。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施工工序。成渝客专公司要求不允许出现类桩。5 桩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5.1 防止塌孔控制措施1)护筒的埋设深度确保穿透淤泥质软土层,并做好护筒底部密封。2

46、)现场钻孔操作人员,仔细检测泥浆比重及粘度,尤其是含砂率的检测,不同地层按要求进行相应调整。3)控制钢筋笼安装垂直度,安放钢筋笼时,需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禁触及孔壁。4)紧密衔接各道工序,尽量缩短工序间隔。5)当出现灾害性天气无法施工时,提起钻头,调整泥浆比重,孔内灌满泥浆。5.2 成孔质量控制措施1)检查钻头直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灌注桩浇筑完24小时后,才能重新开孔;孔位必须准确,孔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3)开孔时,应保证桩孔垂直水平面。如发现孔倾斜,应从孔口开始纠正,把好开孔关。4)开完孔后,应根据地层情况,调整参数,以防斜孔。5)终孔后,应及时清孔、下笼、

47、浇筑。6)钻孔成孔质量应符合下表5之要求。表5 钻孔桩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护 筒顶面位置50mm测量检查倾斜度1%2孔位中心50mm3倾斜度1%5.3 钢筋笼制安质量控制措施1)钢筋应调直后下料,下料时,切口断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挠曲。2)钢筋制作时应采用无锈钢筋,局部弯曲的钢筋必须调直。主筋间距必须准确,保证对接顺利;主筋接头应互相错开,保证同一截面内接头数目不大于主筋总数的25%。3)加劲箍与受力主筋点焊时,不得焊伤受力主筋。4)安放钢筋时,应避免碰撞护壁,采用慢起、慢落、逐步下放的方法,不得强行下插。表6 钻(挖)孔桩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

48、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100mm尺量检查2钢筋骨架直径±20mm3主钢筋间距±0.5d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4加强筋间距±20mm5箍筋间距±20mm6钢筋骨架垂直度1%吊线尺量检查7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值检查垫块5)钢筋笼质量按上表6控制。6)清孔完成后,立即用25t汽车吊吊放钢筋笼。5.4 清孔控制措施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1.1,含砂率2%,粘度1720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底沉碴厚度5cm,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作业。5.5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拌制的混凝土符合防腐蚀混凝土要求,其坍

49、落度在1822 cm,保证和易性,不易离析。灌注混凝土时,第一斗混凝土方量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灌注高度,确保埋管深度不小于1.0m。应随时用测锤测定混凝土灌注高度,以控制浇筑质量。测量混凝土面深度时,每个测定位置的测点要超过3处以上,并取最大值。水下混凝土灌注需连续,同时控制速度,确保成桩质量。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输,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桩基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对桩基进行逐桩检测。在墩台建成后,进行群桩沉降观测。6 钻孔桩事故的预防措施6.1 钢筋笼上浮的处理钢筋笼上浮主要由于灌注混凝土的导管位于钢筋笼底部或更下方而混凝土埋管深度已经较大时,此时钢筋笼靠自身重力及孔壁的摩擦力来

50、抵抗混凝土上顶力、摩擦力及泥浆的浮力,一旦失去平衡,钢筋笼就会上浮。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应加强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钢筋笼上浮之后,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查明原因及程度。如钢筋笼上浮不严重,则检查钢筋笼底及导管底的准确位置,拆除一定数量的导管,使导管底升至钢筋笼底上方后可恢复灌注;如上浮严重,应立即通过吸渣等方式清理已灌注的混凝土,另行处理。6.2 防止堵管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拌和要均匀,保持良好的和易性。组装导管时要仔细、认真,防止橡皮垫圈突入导管内,以至卡住隔水塞,导致混凝土无法下落。在灌注过程中,也会出现灌注混凝土下不去的现象,此时,应少量提起灌注导管,然后再迅速插入,如此反复可

51、解决堵管问题。对浇筑用的机械设备事先要检查,同时应准备有备用设备,使混凝土浇筑不致中断;防止混凝土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规格,防止超粒径碎石混入管内。6.3 防止断桩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拌和要均匀,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导管需认真、仔细安装,密封圈必须完好。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深度与导管的关系,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控制在24m,杜绝导管因提升过快露出混凝土面。七、承台施工1 施工准备(1)基坑开挖前,架子队测量人员必须做好施工测量,定出桥墩、台的中心桩、外轮廓边线,并依据边线桩高程及承台底高程反推算开挖边线,开挖深度,现场交底给作业班组及领工员。(2)准备基

52、坑临时防护用的钢管(涂刷红白相间的油漆)、密目网、安全标示标牌。(3)准备好材料、上足劳动力,配齐机具。(4)基坑开挖边线外先施作临时防排水设施,并配备边坡临时支挡材料,如竹板、钢板桩、编织袋、沙袋、木桩等。2 施工工艺承台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3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按测设的原地面标高,结合基坑的地质,测量人员放线基坑的实际开挖线,并用木桩和白灰作标识。在基坑开挖线5m以外设置纵横向排水沟,将地表水排入天然水沟。本桥全部承台均处于陆上,采用挖掘机进行放坡开挖,人工配合清渣,基础土方直接用自卸汽车运到弃碴场。开挖时,注意不要损伤桩头钢筋,接近基底时保留0.30.4m,采用人工突击开挖一次到位,

53、以减少对基底的扰动。基底开挖尺寸应考虑人工操作空间、排水要求和支模要求,一般宽出基础0.5 m左右。坑底高程误差控制在50mm之内。需注意的是: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时注意对桩基钢筋做好保护。排专人指挥开挖,严禁将桩基钢筋笼伸入承台内的锚固弯钩损坏。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破桩头、桩基检测、防排水沟及集水井施工浇筑混凝土垫层承台平面位置精确放样钢筋制作及安装(含桩基伸入承台内钢筋笼箍筋、综合接地钢筋、墩台身预埋钢筋)模板安装模板校核合格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基坑回填养护及接茬面凿毛 图5 承台施工工艺流程根据本桥地质情况及支护情况,承台的基坑开挖,边坡按1:0.31:0.75进行考虑。开挖完成后应第一时间对基坑进行防护。承台基坑降排水:开挖前首先根据地质资料判断地下水位的标高和地层的富水情况,在基坑内挖集水井配水泵抽水,确保基坑作业环境;当承台底面标高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或开挖地层有地下潜水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