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宗瑞-乌梅丸_第1页
姜宗瑞-乌梅丸_第2页
姜宗瑞-乌梅丸_第3页
姜宗瑞-乌梅丸_第4页
姜宗瑞-乌梅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姜宗瑞老师讲乌梅丸应用经验浅谈各位老师,各位同道,尊敬的张苍主任,大家晚上好!感谢张苍主任给我这次机会,报告的题目是乌梅丸应用经验浅谈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目前在深圳工作,老家是河北邢台,国家级贫困县,沙丘县,网名沙丘沙,取沙漠中的一粒小沙之意。春节前决定讲乌梅丸的话题,乌梅丸是个大话题,讲乌梅丸就不得不讲厥阴,厥阴在伤寒论里是争论最多的一篇,讲厥阴就不得不讲所谓的“六经辨证”,讲六经辨证就不得不讲素问,所以这个话题还是很大,还是很难把握。已经和张主任说讲这个话题,我就只能完成任务。乌梅丸作为厥阴的主方,并非只限只为蛔厥而设,我想这一点大家都能够认同,也不会有太多的异议。厥阴篇,说寒热,寒

2、热错杂的表现规范一下,就比较清楚。白虎汤、白头翁汤,这是热厥,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是寒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这是寒热错杂厥。伤寒论厥阴篇里还有小柴胡汤,但我觉得小柴胡汤作为少阳的主方,它出在此篇,就是因为少阳厥阴下表里的问题,所以不能把小柴胡作为厥阴的方。栀子豉汤它也出现在厥阴篇,但从药物来讲,交通心肾,治疗烦躁,好像没有提到厥证,所以我觉得没有把它归到厥阴篇。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药味虽少,但是乌梅丸的一个底方,治疗食入则吐,我还是有临床经验的,后面有医案来提此方。乌梅丸也是在此方基础上发展的,乌梅丸是真正的大杂烩。我们先看厥阴病的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

3、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这个消渴不用解释,大家清楚。气上撞心,临床上没见过,不知道和奔豚的气从少腹上冲咽有何异同,所以这个存疑,各位同道,谁有何高见,可以发上来,我要认真学习。下之利不止,原意指用了一些泻下药或者寒凉药都会引起下利不止,而且很严重,但是临床上,下之利不止也不一定都是服药,很多患者就是吃点生冷的,吃一点难消化的就会腹泻,这也把它理解为下之利不止的变证,病人会主动告诉你,不能吃凉的、吃油腻的,稍不注意就会拉肚子,或稍一受凉就会拉肚子,我也把它理解成下之利不止。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只是厥阴证里的一个分证,起码不是一个主证,是一个兼证,所以说,乌梅丸可以治疗蛔厥,但不能作为蛔厥的

4、专用方,它还是应该看作是厥阴证的主方。还有一个症状就是心中疼热,可以看作是患者心中发热或者说是烧心,可以这么理解,但心中疼热我的理解,厥阴有很多危重症,是个大证,在基层,有很多患者危重患者,很多患者都会出现这种胃部的烧痛难受。我们家乡老百姓对此有个俗称,叫火烧堂(膛),我也是听老人如此说,膛是糖尿病的糖还是胸膛的膛,没有考证,老人说这个人火烧膛了快不行了,出现此症状,一般一两天就会死亡。一般农村过去的人出现这种症状都会等他自然死亡,没有像医院这种拼命抢救,一至两天会死亡。而且我也观察过,主要死于丑时左右,是符合厥阴病的欲解时的。说到六经的欲解时,多说几句,从文字来解,好像是六经病转好或者自愈的

5、时间,其实这样理解是不符合临床的,最早我跟张大昌师爷,曾经请教过他,阳明病欲解时是申时,下午3-5点,为什么有很多发烧的病人下午三点多反而烧的更高呢,张师的解释是这样的:这个欲解时要么就是自愈或转好,要么就是加剧,所以这么理解是比较符合临床实际的。要么这个时段是转好自愈,要么这个时段就是加重,这样理解比较符合临床实际的。这个欲解时,临床上还是有很多应用的,比如我们辨的少阳证,开的小柴胡证,中午开的,病人回去煮药,下午服药,如果晚上10点给你打电话说烧没有退,这时我们不用害怕,因为按照欲解时的理论,应该到第二天早上的5点、7点甚至10点,到这个时段,才有可能(好),从欲解时的角度讲,要么这个时段

6、愈,要么这个时段重。厥阴病的欲解时是丑至卯,但关键是这个丑,因为寅和卯和少阳是有间杂的,后面会讲到,所以丑时前后,因为少阴(厥阴?)本来界限不明,我们也没必要那么死板,大约的说,会后半夜加重或者自愈,是厥阴病的一个表现。这里我们说一个西医的病,也有这个时间规律,比如我们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疼痛,大半都是后半夜疼痛,老百姓叫饥心痛,是饿了以后的疼痛,它就符合厥阴病的欲解时理论,所以有很多的慢性胃病可以从厥阴论治。说到我的师爷张大昌先生,想到,我是自学的,土八路出身草蜢,但是我很幸运,我遇到了几个很不错的老师,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师爷张大昌先生,再就是黄煌老师,最近拜了师傅,沈干?师傅,

7、对我的影响都很多,想借此机会,对这些守护中医、传承中医、呵护中医的前辈说一声感谢。关于六经欲解时,我有自己的一点思考,我觉得也没有那么复杂,欲解时,尤其是少阳的欲解时,寅卯辰,大家可以看到太阳日出时,东北或者正中或者偏东南,它是不同的季节,太阳日出的时间,夏至是在寅,秋分在卯时,正中了,卯的位置,冬至天没短的时候在辰时,寅卯辰及时太阳出的时间。而厥阴的这个欲解时,只有丑是真正的厥阴,寅卯是跟少阳重叠的,为什么会这样,有个冬天夏天的问题,冬天的话,太阳出的比较晚,寅卯都是黑夜,都还没有见太阳,所以这是厥阴的寅卯,如果是夏至的话,只有丑才是真正的阴,寅卯已经出太阳了,所以这有个交叉,如果从这个角度

8、来看的话,太阴的欲解时与阳明的欲解时也存在交叉,而伤寒论上阳明和太阴没有出现交叉,也可以这么说,伤寒论上的阳占的比例多是以夏天来立论的,如果是冬天的话,反而是阴多阳少,所以这也能反应古人重阳的一个思想,阳占九个时辰,纯阴只占3个时辰,这么分很明显贵阳贱阴的思想。 说到伤寒论,大家都会提到,六经辨证四个字,其实我在不同的场合也阐述过我的观点,六经辨证,是不恰当的,应该叫三阴三阳辨证,伤寒论原文张仲景也提太阳病、阳明病,他没有提经。所以,我们应该按照内经传统称为三阴三阳辨证,目前称六经辨证是从俗,从内经讲应该叫三阴三阳辨证,而不是叫六经辨证,这个“经”字,给人一个错觉,以为就是经络,我下面马上讲它

9、有三个概念,不单指经络。今人对伤寒与内经的关联,有不同的说法,就伤寒论的观点看,我认为,伤寒论与内经还是有很大的渊源的,他的三阴三阳辨证完全来源于内经的阴阳离合论,所以我们要复习一下内经阴阳离合论的三阴三阳辨证。古人提出一个概念,叫太极元气、含三为一,也就是一个名词概念之下,有三个意思,不能按一个意思去强解。三阴三阳有经的意思,我们讲经络,也有“位”的意思,部位,我们现代的词就是解剖,还有气的意思,三阴三阳辨证就是有经、位、气的不同。先说“位”,素问阴阳离合论里还是比较清晰的,原文: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首先

10、,起身前后两部,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这个少阴,部位上讲就是脊柱脊髓,少阴之上,名曰太阳,浅表的地方就是后背太阳,这样讲就很清晰。我这个思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会诊的?小孩儿,西医知识普及后我马上联系到,原来经方说的那个少阴说的应该是脊髓,不是很圆融,有解剖的位置也有经络,少阴之表,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部位马上转到了经,广明也有分,上边为阳明,下边为太阴,太阴之前为阳明,讲到的是阳明的“位”,马上又提到了阳明的经络。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厥阴的位,所以从素问阴阳离合论来看,强调了一个是位,一个是经的结合。这个“气”呢,是从后面运气篇,素问六微旨大论

11、里,少阳之上,火气治之,阳明之上、燥气治之,太阳之上,寒气治之,厥阴之上、风气治之,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三阴三阳马上联系到气,这就是“位经气”。伤寒论,现代伤寒原文来看,强调了经和气,没有怎么提到“位”,所以厥阴的定位,那就会有争论。如果从位的角度来讲,身体再前后分三部的话,前面为太阴,后面为少阴,中间就是厥阴,它的位置包括很多东西,包括很多脏器,肺心肾、膀胱、卵巢、胞宫,这些都应该属于厥阴,当然了,从经讲,应该属于足厥阴肝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为主,如果从位来讲,中间这部分脏器,前面肠胃属于阳明属于太阴,后面的脊柱属于少阴,剩下的中间的位置统统属于厥阴。如果我们借助“立中”的概念的话,重视中脉,中

12、间的中,中脉就是厥阴,也就是我们打坐的话,尾椎到百会的位置这根柱子,上通天,下通地,这个柱子就是厥阴。讲阴阳离合论就必须讲开阖枢,枢暂时不讲。先说开阖,开阖也有很多解释,但我认为最稳妥的办法叫以经解经,运气篇六微旨论里这个开阖有另外一个描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这个出入就是开阖的一个异名,可以互相解释。我们提到出入,会认为气血津液的出入,其实也包括神机的出入,所以不光是营卫气血的开阖,也包括神的开阖,神的出入。提到神我们会想到一个更大的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有一种方法就是望文生义,我们用这个方法来看一看内经里的两部就是素问和灵枢的区别,素,古人有解释,有太初、太始、太素,太素

13、者直之始也?,素问所讨论的范围是有神志的宇宙人生的运动变化规律,这是它的范围。而灵枢则不是我们学习经典,就是经典上所记载的我们要熟记、牢记。对于用药我总结出一个规律,乌梅丸中体现了五行相生,水生木是乌梅,吸肾精,滋肾水而养肝木;木生火是桂枝,桂枝辛温;火生土是是川椒,为什么说它是火生土呢?川椒它外皮是红的,中间是黄的,味是辛的,所以他是火生土的一个表现;土生金是干姜,包括太阴脾和太阴肺;还有一个金生水的问题,好像在这药里找不到金生水肺经的药,其实,金生水也是乌梅,因为乌梅是小满成熟,它的果实属金,金为火用,它可以引火下行,所以是金生水。乌梅在这里既是水生木,又是金生水,肾为先天之本,所以我们就

14、有理由认为乌梅是个先天的药。那么先天到底能不能补呢?如果从文字来讲不能补的,既然能补那就不是先天了,当然这是从人道讲,如果从仙道讲,先天就可以补了,不然的话怎么会有长生不老之说呢!所以乌梅丸,乌梅有补先天的作用。我从一些文献中得知,这个乌梅的生长习性是喜塘水,忌肥水,塘水是自来他们的水,肥水是指人工施肥,也就是说乌梅是自然而成,它确实可以有补先天的作用。下面我谈几个乌梅丸的医案来说明一下对乌梅丸的应用。第一个医案,是一个男性患者,73年5月6号出生,乡下人,他是从网上知道我来找我看病,病史有十年余,最早的原因是喝大量的啤酒引起心动过速而住院治疗,有头晕,后来又偶有心动过速,腰酸,腹满,腹胀,腹

15、泻,多处疼痛等症状,遇冷身体不适,舌淡暗,有齿痕,脉象是右寸浮滑,关弦滑,尺脉沉细,左脉寸沉,关沉弦,尺极细,处方:乌梅60g 干姜10g 生晒参15g 甘草15g 黄连10g 黄柏10g 附子5g 柴胡10g 枳壳5g 赤芍10g 生地30g 山药15g 山萸肉15g 合欢花15g。一周以后头晕、嗳气有缓解,咽红,舌暗,苔黄腻,觉得有用热象,就将乌梅丸减了一些热药加入石膏知母,也就是乌梅丸合白虎汤的意思,用药后症状缓解,但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症状,他自述性欲低下,我考虑还是石膏和知母太凉,因为久病必虚,所以去掉石膏知母,加入柴胡黄芩肉桂,这个病人初诊是2014年11月8号治疗到现在基本是乌梅丸

16、加减,病情稳定。第二个医案,病人女性,21岁,咳嗽三个月,是感冒后引起的,咽喉痒,无痰,上楼咳嗽加重,右手脉象寸沉细,关尺没有,左手是寸弦,关沉弦涩,尺无,舌淡,苔水滑,夜尿频,大便正常,处方用乌梅丸加减,乌梅40g 干姜15g 太子参15g 甘草15g 川椒10g 当归15g 细辛10g 肉桂10g 附子5g 柴胡10g 半夏10g 黄芩5g 云苓15g 五味子10g 海蛤壳30g 紫苑10g,海蛤壳使我们习惯性用药,服药5天就不咳嗽了,停药后又有复发,还是用上方服药两周,再没有过来复诊,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第三个议案,是一个湿疹的患者,患者女性,27岁,未婚,首先患者一进门脸色青暗,双手皮

17、疹10余年,阴雨天加重,首先从双脚开始起疹,后来到手上,因为我对皮肤病的诊断不明确,湿疹是皮肤科医生做出的诊断,冬轻夏重,月经提前半个月,量正常,伴痛经,舌质紫,舌尖暗红,苔薄,脉象是沉细兼有浮象,腹诊肚子比较软,大便正常,处方:乌梅40g 干姜15g 太子参15g 甘草15g 川椒10g 当归15g 细辛10g 桂枝10g 附子10g 赤芍10g 桃仁10g 丹皮10g 云苓10g 荆芥5g 露蜂房6g 防风5g 木通5g 大枣30g 生姜15g。服药5天休息两天后,手上的湿疹基本就治愈了,复诊仍手冷,睡眠不好,继续服用上方一个月,基本治愈。第四个病案,患者男性,25岁,体瘦,面青白,舌质正

18、常,脉象右寸弦稍微滑,尺脉长,左寸关沉细,尺脉沉弱,患者打球后左小腿疼痛,大便干,2、3天一行,但是稍史冷就会腹泻,伴有乙肝小三阳,处方:乌梅40g 干姜15g 太子参15g 甘草15g 黄连10g 黄柏10g 川椒5g 当归15g 细辛10g 肉桂10g 附子5g 柴胡10g 枳壳5g 赤芍10g 山药15g 防风5g,这个患者服药一周后,面部起痤疮,迅速起又迅速的消退了,后来根据症状转成了当归四逆汤合附子理中来调理最后收工。所以说服乌梅丸为什么会出现痤疮速长速消我没有多想。还有一个医案,这个医案比较特殊,这是一个女性患者,48年9月出生,病史8年,症状就是左半个舌头发干,据她说在广州找了上

19、百个医生治疗都不见效,而且她每天夜间一两点钟的时候干的特别厉害,体质较瘦,说话语速很快,舌质淡,苔干燥,大便正常,血压偏高,左脉沉弦数,右脉沉细弦硬,手很冷,病人自己补充说自己含服西洋参片症状会缓解,处方:乌梅60g 干姜10g 太子参15g 玄参15g 甘草15g 黄连10g 黄柏10g 川椒5g 当归10g 细辛5g 肉桂5g 附子5g 柴胡10g 天花粉10g 黄芩10g 白芍10g。她吃这个方子一周之后口干推迟到每天五点发作,程度也比过去明显缓解,过去是局限左侧舌头,现在是整个舌头都有点干,手冷也缓解。这个病人是从2014年11月8号初诊,治疗到现在基本都是乌梅丸加减有和麦门冬汤的时候

20、,有和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时候,现在的情况是10天左右舌干一次。还有一个用乌梅丸治疗湿疹的医案,整个医案我没有查到只凭回忆给大家讲解。这是2014年夏天的医案,病人主诉两个大腿有湿疹四五年了,当时我也没看湿疹的情况,我就根据他的脉象有厥阴的情况,长得位置是肝经,病人体格壮实,我用了乌梅丸合升麻鳖甲汤,开了一周的药。升麻鳖甲汤中川椒、当归,乌梅丸中都有,其实就是乌梅丸中加入升麻和鳖甲,服药后并未复诊,等过了一个月,他又领来了一个患有皮肤病的朋友,他说上个月你给我开的方子吃了一周就好了,到现在也没有复发,这个效果还是挺不错的。下面这个医案患者是一个女孩子,27岁,未婚,体瘦,舌淡,月经周期正常,但是经

21、血持续十二三天甚至半个月,量不太多,她来看病之前也服过中药,治血疗法等,在医院治疗了几个月,伴有胃病史,腹诊脐周都有明显的压痛,很硬,右脉寸浮细,关若,左脉寸浮紧涩,尺脉没有,手足冷,心烦,口干苦,眠差,大便正常,食生冷后腹泻,乌梅40个干姜10g 太子参15g 甘草15g 黄连3g 黄柏3g 川椒10g 当归15g 细辛10g 肉桂10g 附子5g 柴胡5g 枳壳5g 赤芍10g 丹皮10g 桃仁10g 云苓10g 土元10g,服上方后胃部舒适,无痛,月经仍是淋漓不尽,胃病好了,腹诊压痛还是很明显,正好在月经期间,我用了一个祛瘀的方子,柴胡10g 枳壳10g 赤芍10g 甘草10g 蒲黄10

22、g 五菱体制10g 大黄15g 桃仁15g 水质15g 忙冲2g 土元10g 槐米15g 观众15g 三剂。服上方后大便一日五六次,而且月经有小血块,还有咖啡色的液体,精神好了,不心烦了,脐周压痛的范围缩小,只有脐左侧有一点压痛,后来根据脉象改成当归四逆汤,后来复诊来月经行经一周,现在还在调理中。下面讲一个卵巢癌化疗后的病例,患者女性,1956年出生,初诊为2014年6月,当时是卵巢癌腹膜转移在做化疗,用的处方找不到了,最近情况是今年1月4号因为化疗后出现腹胀,咽痒、咳嗽、呕吐,不能食,头晕,大便需吃通便药,面青,舌暗,舌苔中部没有,两侧白厚,主诉自己烦躁欲死,做不能做,立不能立。太子参15g

23、 干姜15g 黄连15g 黄芩15g,三剂。乌梅30g 太子参15g 干姜10g 细辛5g 川椒5g 附子15g 黄连5g 黄柏5g 当归15g 甘草15g 肉桂10g 柴胡10g 黄芩10g 白芍10g 黑大豆30g 。我这是一次给她开了两个处方,第一个处方是黄连干姜黄芩人参汤,治疗食入则吐,她是不能吃东西,用了三剂,使她可以进食,在这个基础上又开了另一张方子就是乌梅丸加减,加入黑大豆,这是河南伤寒金贵教研室李方之教授经验,他认为化疗之后黑大豆和甘草有解毒作用,我们说的解毒当然也包括现代放化疗药物毒性,所以我对放化疗患者的方子都会加入黑大豆,黑大豆有两种,一种是皮黑里面是绿的,还有一种是皮黑

24、里黄的,李方之教授所用的是皮黑里黄的那种,后来我查了一下本经疏证中也用的是皮黑里黄的黑大豆。再补充一下,我昨天还见到这个患者了,她现在的情况还可以,体重增加了几斤,她准备过两天再去做两次化疗,比当时来就诊时的情况好了很多。下面讲个医案也是出现了一个不好理解的反应,大家参谋一下。患者男性,1980年5月出生,初诊2014年1月17号,当时他来是想调理一下,查:左脉寸沉,关浮紧,尺偏紧还有向内侧偏移,右脉弦紧沉,是一个阴寒寒盛的表现,症状是尿频,腹泻,大便难,舌质暗,处方:乌梅60g 干姜10g 生晒参15g 甘草15g 黄连10g 黄柏10g 川椒10g 当归15g 细辛10g 肉桂10g 附子

25、10g 柴胡10g 半夏10g 黄芩10g。服药后症状缓解,无无腹泻,无腹胀,腹围变小,体重下降5公斤,乌梅丸还有如此之减肥作用,我还是无意中碰到,所以这个机理还请大家分析一下。在下面说一下乌梅丸丸药,因为我刚才说的这些都是乌梅丸改汤的,其实仲景自然用丸剂有很好的疗效,因为正规的制药厂没有卖的,我有时候推荐患者去网上买。这是我在珠海时候的医案,一个中山的患者,他本来是陪同夫人去看咳嗽,是一个30多岁的白领,给他诊脉是六脉皆无,沉细似无,我就问他有没有症状啊?他说没有,我说脉象很弱,没有症状就给你开点中成药吧,就这样给他开了附子理中丸和乌梅丸,乌梅丸一般药店是买不到的,可以去网上找,服药半年后,

26、我再看他的脉象就完全恢复正常,所以没想到这个丸药也有这么大的力量。因为他是个中青年,我和他朋友说让他安心调理身体,半年之后,脉象恢复正常。所以这个乌梅丸治疗皮肤病,从它的形状来看,尤其用醋泡过之后,是个大胖子一身紫黑皮,我对他的比喻的话,它类似于我们的税收部门、财政部门,取全国之力用到该用的地方。他的症状有尿频有腹泻,大便困难容易稀,舌比较暗,他吃了乌梅丸症状缓解了,也不腹泻也不腹胀了,但腹围下降了很多,一个礼拜的药体重下降了10斤,乌梅丸有这么好的减肥作用我还是无意中碰到的,机理大家可以分析一下。下面说一下乌梅丸丸药,上面说的都是乌梅丸改汤药,其实仲景采用的是丸,有时候用丸剂也能取得很好的疗

27、效,正规的厂家是没有卖地,有时候推荐患者去淘宝上买。讲一个乌梅丸治疗无脉的病案,这是一个珠海的患者,他初诊是来看咳嗽,在机关工作30多岁的白领,他的脉六脉皆无,沉细似无。我问他有什么症状吗,他说没有,那我说没有症状给你开点中成药吧。建议他用两种中成药,一个是附子理中丸一个是乌梅丸。他吃了附子理中丸和乌梅丸大约半年,我再见到他他的脉象完全恢复正常。没想到丸药有这么大力量。他是在政府工作在领导身边,中青年35岁,因为朋友介绍的嘛,我不熟转告他没有官运别放在心上,经过治疗跟心理调理,脉象恢复了正常。乌梅丸治皮肤病还是首选,从他的外表来看,经过醋泡之后大胖子一身死黑皮。我把它比喻成税收部门财政部门民政

28、部门,把钱用到改用的地方。黄连的主治我就不念了,主肝热主肠热。他在本经里有个主诉阴周肿痛。我是从它的形状,它形如鸡爪,鸡经常觅食,它这个形状提示它善搜隐匿之邪,所有它能治疗阴周肿痛,你热邪到哪个地方都能达到。现在从乌梅丸的药物谈一下它的药效。我对药性只尊本经,本经里乌梅味酸苦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痔,蚀恶肉。他味酸色青,吸水济火。它的形状类似一个大胖子,身上长满了(?)。人参扶正补五脏这个就不用说了。说一下细辛,它的形状很细,本经讲它能通,通犄角旮旯的地方,它是游击队不是正规军。桂枝黄柏是两种树皮,我有个理论古人的桂枝就是肉桂,而且它是树枝的皮,桂枝是性温的,

29、黄柏是苦寒的,它是容易擦枪走火的地方。附子无坚不摧这是主力军了。川椒子是 红的,味是辛的,闭口者可以有毒杀人,它的开口怎么理解呢,如同打仗要网开一面,寒邪可以让你从良,不是斩尽杀绝。当归是和乌梅相对的,乌梅是吸水济火,敛阳邪,当归纳阳归阴,温寒邪温寒湿。它两个是相对的,两个厥阴方,当归四逆是以当归为主,乌梅丸以乌梅为主,从这个角度讲乌梅丸有少量的当归,所以有时候我用当归四逆汤的时也用少量的乌梅。蜂蜜调和诸药,除邪解毒。整体来看乌梅丸是养外安宁、赈灾安民的大方。从辅行诀的药物来看,从性味来讲它是辛酸化甘入肝经,补肝的。辛酸化苦是入脾,它调和肝脾。酸苦相配可以酸苦除烦,辛苦相配可以辛苦除痞?,它是

30、一个调和肝脾除烦除痞的功用吧。前面讲这是个大方,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就是抓革命促生产。乌梅我看很多前面的经验是用10g12g左右配黄连,我不知道用的是不是乌梅肉,若是乌梅肉这个量可以,为什么我用的是60g40g呢,我用的带核,我自己做过,如果乌梅去核再烤干,100g乌梅才出20g的乌梅肉,就是一比五一比六的比例,乌梅煮汤的话用量不能太小。我看的一个马来西亚的病人,我问你们那边乌梅是整个的还是乌梅肉呢,他说是乌梅肉。如果乌梅肉有这么打量就不合适。乌梅的配方,古籍里有乌梅用苦酒就是醋泡,一晚,去核以后蒸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的记载。我认为从原文来看并不能确定他把这个饭也打到里边了。再一个乌梅丸用多大量

31、配多大丸好呢,因为原方记载如梧桐子大服十丸,可加到二十丸,有一种算法是十个梧桐子就是一个蛋丸,还有一种是四十个梧桐子一个蛋丸, 如果按十个一个蛋丸我就得服10g到20g量有点大 。我是按四十丸为10g来算,十丸就是3g,我配乌梅丸,因为乌梅丸特别苦,3g吃下就很难受,所以乌梅丸我建议不要太大,3g就可以。我总结一下我对乌梅丸应用的指证吧,第一个是消渴,第二个是胃病,慢性胃病,第三是精神情志病,第四个是症状丑时发作,第五个是痒,古人讲痒与风有关嘛,第六个是舌颤,第七个是久治不愈,往往久治不愈就是寒热错杂,久病必虚,没有纯实热症,第八个是各种肿瘤,原发的、放化疗之后的,都有应用指证,第九个是寒热错

32、杂,或者叫上热寒,第十个是脉证,右寸内移,这是乌梅丸的脉证,这个是我个人经验。我的老师朋友也有论及,像顾植山老师讲乌梅丸脉证是脉弦,重按无力。我的朋友习老师,也是脉学大家,也专门研究脉,他认为乌梅丸的脉证是右脉沉细、右部不等是它的一个脉证。我总结出右寸内移是有理论依据的。在脉经卷十 手检图里边有一段,大家看一下:前如内者,足厥阴也。这个“前”,我理解为就是“寸”,当然了,如内,就是往内偏,前如内,就是足厥阴。所以我总结出乌梅丸的脉证是右寸内移、内偏。其实这个话是主证,关键是主证,主证有了,兼证可多可少。好了时间不早了,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谢谢大家的聆听,讲得不好,大家多提意见。再补充一点,关于

33、乌梅丸中配丸的话,它的用量乌梅三百枚,带核是1500克左右,去了核也就200多克,晒干。所以黄连一斤的话,不能按一两15克算,有点儿大,它的量就跟乌梅等了。我的意思是最多按58克算,黄连在这里起码要比乌梅少一半吧!我配丸的时候是完全遵照原来的比例的,如果用汤的话也会根据含量的不同做调整。再补充一点,如果乌梅丸改汤的话还有一点要注意,我有很多同道反映,乌梅丸原方特别难喝。为啥呢?因为丸剂它有一半的蜜,蜜是整个药的一半,所以它有甘缓的作用。如果你煎汤的话,要么就嘱咐患者加蜂蜜,要么就重用甘草,这是我的一个经验跟大家说一下,如果你没有甘草又没有蜜,这个乌梅丸呀真的是难以下咽。这个乌梅丸的使用呀,误治的当然也可以用,既是原方的没有误治的,虽然有它的主证在,符合它的病机,也照样可以用。每次在给病人开乌梅丸的时候,我会提前给病人讲一下,这个处方酸甜苦辣都有,所以要特别的注意。一般来讲我会嘱咐病人,饭后一个多小时左右吃药,不能空腹吃,这个药的口感确实不好。我自己亲自去尝过几次,一般人吃了都会呕。首先乌梅呀要用醋泡24小时,24小时之后才容易把皮扒下来,扒下来之后按照原方是用锅蒸的,上面放了米。我是用烤箱再把它烤干。再一个蜂蜜也要炼一下,不是用生蜜,就是要把蜂蜜烫一下,这个火候也是有技巧,火太轻的话,蜜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