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_第1页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_第2页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_第3页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_第4页
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网络互联技术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课 程 名 称:网络互联技术授 课 学 时:80主讲 (责任 )教师:梁广民 / 王隆杰 参予教学教师:邹润生 / 蔡学军 / 沈坚 授课班级 / 人数: 04网络技术 14 班 专业(教研室):网络技术 填 表 时 间: 2006.2专业 ( 教研室 ) 主任:蔡学军填表说明: 1本表由课程的主讲教师或责任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开课前填写,一式四 份,经专业、教研室主任审批后,教务处、系(部)、专业(教研室)和任课教师各执一份。 各类课程包括按周安排的各类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都应填报。2凡是按周安排的教学课程,其教学进度计划应按天填报,其它课程根据

2、一次授课学 时单元填报。对于有课内实践项目的课程,必须将课内实践项目填写清楚。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1. 掌握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2. 掌握 IP 编址技术;3. 掌握 Cisco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调试;4. 掌握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RIP、EIGRR OSPF的配置和调试;5. 掌握访问控制列表的设计和应用;6. 掌握广域网技术( PPP、 ISDN、 Frame Relay )的应用;7. 掌握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设计和应用;8. 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调试;9. 掌握VLAN的戈U分、VTP配置和VLAN间的路由;10. 掌握生成树协议的原理和配置。二、教学方法和

3、手段1. 本门课程和CISC0的CCNA认证相结合,在教学中采用 CISCO网络设备,但是要注 重基本网络理论;2. 本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能课程,应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熟悉网络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各种技术的配置方法;3. 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以完成项目的形式增强学生对各种技术的理解;4. 课上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有电子课件和视频演示课件,有机配合板书进行教学。5. 注重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会他们学会学习。三、课程考核方法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要求掌握基本网络知识,也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本课程提倡教考分离,鼓励学生参加全球统一的 CCNA或

4、HCNEA证考试,通过该认证的学生我们承认成绩。或者采用形成性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平时实训项目(10% +期末实操考核测验(40% +平时学习表现与作业(10% +期末笔试闭卷考试成绩(40%四、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周次期星 节次理论学内容、实践教学项目学时教学地点业执作行 情 况1理论教学 网络互联基本概念 网络互联设备功能的简单介绍3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熟悉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12理论教学IP寻址 VLSM2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 FLSM的子网划分 VLSM的子网划分23理论教学路由器的组成路由器的不同工作模式1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 配置路由器的准备工作(硬件连接和软件设 置) 路由器不

5、同工作模式切换路由器的主机名、欢迎信息配置、配置各种密码端口的基本配置查看并保留配置信 息34 (1)(注)理论教学CDP的工作原理1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CDP协议的配置和调试14 (2)5 (1)理论教配置寄存器IOS和密码恢复的基本思路1信息中心402学实践项目 用TFTP备份IOS和配置文件 查看并且修改配置寄存器 IOS的恢复或升级密码的恢复35 (2)6 (1)理论教学路由器转发数据包 的基本原理静态路由、默认路由1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 配置静态路由 配置默认路由36 (2)7 (1)理论教学RIP协议的工作原理RIP配置1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RIP配置37 (2)8 (1)理

6、论教学EIGRP协议的工作原理EIGRP配置1信息中心402实践EIGRP配置3项目8 (2)9 (1)理论教学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OSPF配置1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OSPF配置39 (2)10(1)理论教学 访问控制列表的工作原理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1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 标准ACL配置 扩展ACL配置310(2)11(1)理论教学PPP协议和构成PPP认证1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PPP的基本配置PAP和CHAP认证的311(2)12(1)理论教 Frame Relay 术语 LMI 和 DLCI、FrameRelay映射1信息中心402学子接口实践项目 Frame R

7、elay 基本配置 Frame Relay 子接口的配置312(2)13(1)理论教学ISDN基本知识和应用DDR工作原理1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ISDN拨号实验ISDN的DDR实验313(2)14(1)理论教学NAT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 静态NAT 动态NATPAT314(2)15(1)理论教学交换的基本原理VLA N的用途和划分方法1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交换的基本配置VLA N的划分315(2)16(1)理论教学Trunk的工作原理和两种封装方法交换机的三种 VTP模式1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Trunk的配置VTP的配置316(2)17(1)理论教学STP的用途和工作原理1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STP的配置317 (2)理论教学1VLA N间路由的两种实现方法11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单臂路由的配置118理论教学0学校网络中心企业实参观4践项目校园网参观企业网19理论教学0信息中心402实践项目小区网设计420理论教学总复习2信息中心4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