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宏观经济学第8讲经济增长_第1页
MBA宏观经济学第8讲经济增长_第2页
MBA宏观经济学第8讲经济增长_第3页
MBA宏观经济学第8讲经济增长_第4页
MBA宏观经济学第8讲经济增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acroeconomics (MBA) 1第七讲第七讲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 本讲结构 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 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 新古典增长模型简介Macroeconomics (MBA) 215001500年:中西发展的分水岭年:中西发展的分水岭 从1405至1433年间,郑和7次率舰队出洋。郑和舰队300艘船只,2.8万名兵士,最大的“宝藏号”,长400米,宽160米,设有9幅大帆,船身分设几层舱板,有豪华的舱室和看台。 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时,只有3艘船只和90名船员,最大的船也只不过85米长。Macroeconomics (MBA) 3全球通史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斯塔夫里阿诺

2、斯,美国 除罗马帝国时期,中国曾经一直是世界上富裕和文明的泱泱大国。12世纪的杭州就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13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巴黎,也不过10万多一点。 郑和的舰队比哥伦布还早半个世纪抵达东非。在郑和时代,中国和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了全世界的一半。即使1820年清朝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占全球经济的29%,印度则占16%。Macroeconomics (MBA) 4 在1500年时,朝廷禁止民间建船,凡建造双桅船只者一律被处死,而到1525年,更明令拆毁所有远洋船只,历史上最庞大的舰队在一场不明就里的政争中断送了。这次重大的历史走向,把中国引向贫穷失败和衰弱的道路。 印度史学家史瑞哈兰说

3、:“印度人不去葡萄牙,非不能是不愿也。”Macroeconomics (MBA) 51978197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概貌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概貌51015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20406080100120140160180国内生产总值(千亿元)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年份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78-200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Macroeconomics (MBA) 6世界主要国家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较世界主要国家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较国家和地区2005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比上年增长%)

4、国内生产总值20012002200320042005(亿本币) 世世 界界2.63.14.15.34.8 中 国1830858.39.110.010.110.2 印 度3419534.14.27.28.18.3 日 本0.40.11.82.32.7 加 拿 大136871.83.12.02.92.9 美 国1248570.81.62.74.23.5 法 国169042.11.30.92.11.4 德 国224551.20.1-0.21.60.9 俄罗斯联邦2166505.14.77.37.26.4 英 国120932.22.02.53.11.8 澳大利亚92692.24.13.13.62.5资

5、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转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附录2-3Macroeconomics (MBA) 7长期和短期的宏观经济学长期和短期的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可以将宏观经济变化的轨迹区分为趋势和波动两种运动的复合,从长期来看,趋势是主要的;从短期来看,波动是主要的。 经济学家用两种不同的理论分别对长期的趋势和短期的波动进行处理。Macroeconomics (MBA) 8部分国家的收入与贫困 (2000年)Macroeconomics (MBA) 9增长的重要性增长的重要性Macroeconomics (MBA) 10Macroeconomics (MBA) 11长期经济增

6、长国际比较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比较 从纵向时间角度看,现实发展水平与历史增长绩效存在联系,今天的国际差异是历史时期增长水平差异的结果。 下表显示了过去一百年不同国家和地区长期增长率差别:穷国与富国经济水平在100多年前的差距较小,然而由于发达国家在近百年长期历史中经济增长率较高,而低收入国家增长率较低,结果导致现阶段的更大差距。Macroeconomics (MBA) 12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比较长期经济增长国际比较国别时期期初人均GDP(美元)期末人均GDP(美元)年均增长率(%)日本1890-1990842161443.00巴西1900-198743634172.39联邦德国1870-199013

7、30170702.15美国1870-19901223142882.07中国1900-198740114781.17墨西哥1900-198764926671.64英国1870-19902693135891.36阿根廷1900-1987128433021.09印度尼西亚1900-198749912001.01巴基斯坦1900-19874138850.88印度1900-19873786620.65孟加拉国1900-19873493750.08Macroeconomics (MBA) 13长期增长的长期增长的“7070”规则规则 某个变量年增长率为X%,则该变量在70/X年内翻一番,因而称作“70规则

8、”。 如果甲国经济增长率为1%,它的GDP翻一番需要70年,而乙国经济增长率为3%,翻一番时间仅为70/3或23年。也就是说,即便甲乙两国人均收入起点水平大体相同,2个百分点增长率差别在100年后会导致3-4倍的巨大收入差别。复利式增长可能会在较长时期导致极为惊人的结果。Macroeconomics (MBA) 14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大体为5-6%,如果能够长期保持5%年增长率,用“70规则”计算,年均增长5%的变量将在大约14年内翻一番,在一百年间翻7番以上。Macroeconomics (MBA) 15中国经济改革的成绩中国经济改革的成绩 2

9、5年以前,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总额仅仅是美国的1/6。 今天,中国的GDP总值是美国的2/3。Macroeconomics (MBA) 16 在19782003年期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个记录在世界经济中是罕见的。经过30年增长, 2007年中国的GDP已经达到246619亿元人民币,按照美元现汇换算,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按照“购买力平价”,世界银行曾估计,中国2000年的GDP 超过了万亿美元,几乎是美国的一半,居世界第二位。如果按此来计算,那么中国当前人均国民收入实际约为美国人均国民收入的1/6或者16,而不是按当前汇率计算的。但即使如此

10、,只相当于日本上世纪40年代末、韩国70年代初人均GDP占美国人均GDP的份额。Macroeconomics (MBA) 17Macroeconomics (MBA) 182007年底世界银行更新了146个国家的经济规模数据。世行报告称中国的经济规模比人们想像中的要小,大约缩水40%。它表明,中国GDP不是马上就要赶上美国的10万亿美元,而是6万亿美元。根据旧数据,中国将在2012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新数据被公布后,很显然,这种事不会这么快发生。而且,美国和中国的生活水平差距,比人们之前认为的要大,中国人均收入不及美国1/10。Macroeconomics (MBA) 19 依照“

11、 购买力平价”,曾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萨莫斯博士,在1993年就预测:如果中美两国各自维持过去14年的增长趋势或者说保持两国增长速度的“差”不变的话,那么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中国经济还可以再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还可以再高速增长3535年吗?年吗?东亚的赶超型经济体在他们的人均收入超过了美国人均收入的之前是很容易保持高速增长的。 Martin Wolf金融时报Macroeconomics (MBA) 20中国经济如何持续高增长?中国经济如何持续高增长? 我国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代价很大。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5.5%,但能源消耗占

12、世界总量的15%、钢材消耗占30%、水泥消耗占54%。Macroeconomics (MBA) 21Macroeconomics (MBA) 22 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来自于“十一五规划纲要”。按照纲要要求,到2010年,全国万元GDP能耗要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下降10%。 但目前的形势是,单位GDP能耗2006年只降低了1.23%,2007年下降了3.27%。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内,每年平均完成5%的任务。Macroeconomics (MBA) 23 为加强减排工作,新成立的国家环保部将联手相关部门继续出台有利于减排的价格、金融、贸易等政策措施,继续采取“区

13、域限批”措施,督促违规项目进行整改,从发展源头控制污染。 对于2008年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3月11日也介绍说,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严控信贷、土地闸门,节能和环保的评估,提高它的门槛来遏制高耗能行业的增长。Macroeconomics (MBA) 24 2007年底,由国务院转发的节能减排“统计、检测、考核”方案。按照方案要求,今后国家对地方的考核,节能减排是一个必须完成的硬指标,并且采取“一票否决”,实行严格的项目区域限批政策。 “今年要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Macroeconomics (MBA) 25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14、地理条件 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 对外开放 技术进步 制度环境 文化背景Macroeconomics (MBA) 26经济增长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资源指自然界提供的作为生产过程投入品的资源,如耕地,河流,森林,矿产资源等等。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两类。 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例如,美国早期经济发展,相当程度得益于辽阔的疆域和广袤的耕地资源。某些中东国家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产油国生活富裕,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国家地下幸运地蕴藏了大量石油资源。Macroeconomics (MBA) 27经济增长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可以观察到,除了很少几个例

15、外,被陆地包围、没有海岸线的国家一般比较贫穷。 温带国家与热带国家在成为高收入国家的机会上存在悬殊的差异。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几乎全部处于温带,只有两个城市经济属于例外:新加坡和香港。全世界高收入地区人口十亿,两个例外经济的人口有1000万,也就是说,世界上高收入人口大约99%处于温带地区。 有关地理和气候因素影响经济水平的具体机制还缺少有说服力研究证据。Macroeconomics (MBA) 28经济增长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也可能创造很高的生产率并享受富裕生活水平。 吃生鱼片的日本是资源极为匮乏的国家,然而,由于它成功地利用了国际

16、分工和贸易条件,加上勤奋努力,结果变成经济发达水平很高的富裕国家。相反,无论是温带地区或是拥有海岸线的经济,仍有不少处于相对落后状态。Macroeconomics (MBA) 29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本积累 物质资本存量资本存量是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技术设备及其附属物的存量,又简称资本。 常识告诉我们,工具,专业化设备等资本条件,能够极大地提高一个社会的生产率。 资本存量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人均资本存量比较高,而不发达国家人均资本存量比较低。Macroeconomics (MBA) 30 资本存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今天资本存量是昨天投资的结果,未来资本存量部分取决于今天投

17、资。因而,增加资本存量需要一个社会在现期消费上采取某种克制态度,把每个时期创造的部分财富节省下来,用于积累和投资,形成新的资本。 政府可以运用税收,利率经济手段来鼓励本国企业和国民积累与投资,还可以实施开放政策鼓励外国资本进入本国投资,作为解决本国资本不足问题的一个补充措施。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本积累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本积累Macroeconomics (MBA) 31经济增长的因素: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和实际经历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它们附着在劳动者个人这一特殊载体上并表现为他们素质差异。 人力资本不象物质资本那样具有可直接观察的实际形态,二者对生产率和经济发展影响具有

18、相似之处。经济学家同样把人力资本看作生产要素,认为它们能够有效地提升一个劳动者或国家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或效率。 增加人力资本也需要投资,并且需要特殊的投入要素,即教员、图书馆、实验室、学习时间等等。人力资本概念意味着可以把教育理解为一个特殊产业。Macroeconomics (MBA) 32 由于教育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随着人力资本对于现代经济重要性不断增大,教育对于长期增长的作用也就相应增加。 经济学家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还有一个特殊原因,就是教育具有某种正外部性效应。例如,受到良好教育的人更有可能提供发明创造,由此带来的新知识,新技术一旦变成社会一般知识或常识一部分,在社会范围内发生

19、的积极作用可能显著大于创造者本人从中获得的直接收益,从而显示出教育的正外部效应。因而,为了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政府应当实行鼓励国民教育的政策。经济增长的因素:人力资本Macroeconomics (MBA) 33经济增长的因素: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因素:人力资本Macroeconomics (MBA) 34经济增长的因素: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因素:人力资本Macroeconomics (MBA) 35经济增长的因素: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因素:人力资本Macroeconomics (MBA) 36经济增长的因素:对外开放 五六十年代很多发展中国家实行进口替代进口替代的内向型政策,试图在避免与外部世界发生

20、不断深化的经济互动前提下提升本国经济发展水平。这些政策通常对于国际贸易进行大量关税和非关税限制,希望由此发展国内民族工业,并赶超发达国家经济。 经过对几十年经济发展绩效的分析检验,现在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出口导向出口导向的外向型政策比较有助于穷国经济发展。 减少对贸易的限制,扩大开放,从参与全球经济体系过程中学习,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Macroeconomics (MBA) 37经济增长的因素:对外开放 由于出口品通常是比较具有资源优势和生产机会成本比较低的产品,而进口的是产品通常不具有资源优势因而生产机会成本比较高,所以贸易实现的交换通常会提高交换双方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给定资源限制下

21、人们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除了静态福利效果,贸易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积极“溢出溢出”效效应应。贸易促进信息交流沟通,使贸易参与国的企业和人民加深对于外部世界的了解,这些对于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Macroeconomics (MBA) 38经济增长的因素:技术进步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只有储蓄积累而没有技术进步的经济,其增长过程存在上限,即在某个较高收入水平就会出现停滞,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是加入技术升级。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长期增长的发动机。 明智的科技政策至少应当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应当直接扶持基础科技研究。另一方面,对于科技发现成果潜在具有可排他性质的研究开发活动,应当利用专

22、利制度鼓励民间部门介入。Macroeconomics (MBA) 39经济增长的因素:技术进步Macroeconomics (MBA) 40 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1996-2003)经济增长的因素:技术进步Macroeconomics (MBA) 41经济增长的因素:制度条件 可以把制度因素理解为有关经济体制和政策安排的总和有关经济体制和政策安排的总和。它所涉及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合理界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通过计划经济实现长期经济增长和福利改善目标具有难以克服的困难,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在总体上具有不可被政府行为替代的基本经济功能,因而应当

2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政府应当承担监管者和规则制定者的功能,而不应充当所有者和经济活动直接决策者。这一认识是从20世纪人类经济史中总结得来的重要经验。Macroeconomics (MBA) 42经济增长的因素:制度条件 一个经济要发展,必须具有内在活力,促进人们都努力工作和创新。市场机制的积极功能在于它一方面提供了创新激励,另一方面拓展了创新空间。 从经济学角度看,创新激励或创新动力取决于创新给创新主体带来的净收益。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利润机制,企业家和个人收入激励机制,会对个人努力工作和创新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Macroeconomics (MBA) 43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主要发达国

24、家的经济增长率 Macroeconomics (MBA) 44最具增长潜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最具增长潜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Macroeconomics (MBA) 45经济增长的代价经济增长的代价 经济增长中的环境退化和能源危机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形 :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当该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Macroeconomics (MBA) 46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模型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模型 Robert Solow因为在经济增长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在198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索洛模型广泛用在经济政策制定中,是此后许多增长理论研究的比较基础, 把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长期生活标准的决定因素。Macroeconomic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