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胃瘫的诊断与处理_第1页
腹部手术后胃瘫的诊断与处理_第2页
腹部手术后胃瘫的诊断与处理_第3页
腹部手术后胃瘫的诊断与处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_腹部手术后胃瘫的诊断与处理一、胃瘫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胃瘫是腹部手术,尤其是胃癌根治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腹部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胃瘫一旦发生,常持续数周甚至更长时间,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病人多于术后数日内停止胃肠减压、进食流质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及顽固性呃逆等症状,一般疼痛不明显,食后吐出大量胃内容物,可含有或不含有胆汁,吐后症状暂时缓解,胃肠减压抽出大量液体, 每日 1000-3000ml 。胃瘫发生时,小肠及结肠动力功能一般不受影响,故患者可正常肛门排气、排便,体检发现胃振

2、水音。胃镜检查及胃肠道碘油造影可排除流出道机械性梗阻,核素标记液体胃排空试验提示胃排空延迟。发病率:国内报道0.47-3.6%, 国外报道 5%-24%。目前尚无通用的诊断标准,根据文献综合如下:(1)术后 7 天仍需行胃肠减压,或者终止胃肠减压进食流质饮食或由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再次出现胃储留症状而需行胃肠减压者。(2)胃引流量 >800ml/d ,持续时间超过5天。( 3)经一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征象。(4 )无明确水、电解质酸碱失衡。(5)无引起胃排空障碍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胰腺炎、结缔组织疾病等。(6)未应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如654-2 、阿托品等Ye

3、o CJ 等提出的标准为胃管置放>10 天,并具备下列1 项: a.移除胃管后呕吐; b.术后第 10 天仍需使用胃动力药; c.重新置入胃管; d.不能恢复进食或由流食改进固体食物时障碍;或胃管置放少于10 天但具备 a-d 中的 2 项。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病人常有持续性上腹饱胀、嗳气、反酸及呕吐症状,或于术后数日拔除胃管进食流质或由流质改为半流质后逐渐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随之发生呕吐大量胃内容物,可伴有顽固性呃逆,胃肠减压抽出大量胃液,体格检查可见病人上腹部胀满、压痛,有胃振动水音,中下腹平软无压痛,无肠鸣亢进及气过水声,均应考虑存在胃瘫可能。 首先要排除机械性梗阻因素,X 线

4、检查是一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方法,口服或胃管内注入30% 泛影葡胺,X 线下动态观察胃蠕动及排空情况。胃瘫病人表现为残胃扩张、胃蠕动减弱或无蠕动,造影剂呈线状或漏斗状通过吻合口,但胃内造影剂残留多,有明显排空减缓征象,动态观察24 小时可见远端空肠显影。术后 10 天以后可行胃镜检查 ,可见残胃内大量潴留,残胃粘膜及吻合口水肿,残胃蠕动差,但胃镜可顺利通过吻合口进入输出袢,经胃镜检查可排除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对胃术后胃瘫诊断的确立有重要意义。核素 99mTc 标记餐胃排空测定 也能发现病人排空延缓,简便、无创、可定量。因此,被认为是测定胃排空最佳方法。不仅适用于全胃排空的测定,也同样适用于胃术后

5、残胃排空的测定。有人报道应用盐水负荷试验,非吸收性色素液排空试验,扑热息痛吸收试验,及胃内压描记检查也有一定意义,但因其临床应用有较大局限性而未广泛开展。由于胃的运动受胃电控制,也可进行胃电图检查。目前使用的胃电图受到呼吸及心电的干扰太多,故其诊断价值难以确定。二、胃瘫的治疗本病属功能性病变而非机械性梗阻,一经确诊主要应采用非手术治疗。精品资料_1 严格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一旦胃瘫诊断明确,胃管不要轻易拔除,最好于症状缓解确定无疑后再拔除,否则可能延长恢复时间。高渗温盐水或普鲁卡因洗胃,可减轻吻合口水肿。2 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 营养支持给予 PN 或 TPN ,补充足够的热量

6、、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纠正负氮平衡 ,酌情输全血、血浆或白蛋白。【CasaubonPR 认为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可明显抑制胃肠动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迷走神经兴奋、刺激胆囊收缩素(CCK )分泌有关】。另外, 肠内营养支持 不失为一种治疗胃瘫有效手段,术前与胃管一起将鼻饲管插入胃中,术中将此管插入吻合口远端约20cm 处,或术后胃镜检查时在胃镜帮助下将鼻饲管插入流出道1520cm ,用于输注营养液,可促进残胃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态。4. 胃肠动力药物的应用甲氧氯普胺 为多巴胺 -2 受体(DAR2 )拮抗剂,作用于平滑肌可促进胃排空, 可以减少胃酸返流。 一般用量为 10

7、 20mg ,每 6-8 小时 1 次,肌注或经胃管内注入。多潘立酮 为选择性周围性 DAR2 拮抗剂,通过阻断外周靶器官的DAR2 发挥其促胃动力作用, 增强胃蠕动, 协调胃肠运动促进胃排空,减少食物运动时间。一般剂量 10-20mg ,每 6-8 小时 1 次。西沙必利 为 5-羟色胺 4 (5-HT4 )受体激动剂,作用于肠肌间神经丛节前运动神经元的5-HT4 受体,促进胆碱能神经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促进平滑肌强烈收缩,加快胃排空和协调胃肠运动,对治疗胃瘫有较好效果。多用5-10mg ,每 6-8小时 1次。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已于临床应用数十年, Petrakis J 报道将其作为

8、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发现其具有胃动素相似的作用,但无刺激胃分泌的作用,能引起 MMC 相强烈收缩,促进胃排空,可明显减轻胃潴留。新斯的明 为拟副交感神经药物,有明显促进胃蠕动作用。常用剂量为0.5-1.0mg ,肌注,每日 2 次。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静滴,减轻吻合口水肿。5.胃镜治疗胃镜不仅对胃瘫诊断有帮助,同时对胃壁也是一种适度刺激,有些病人经胃镜检查后病情很快好转,可能为胃瘫发生机制中主要因为吻合口附近局限性肠麻痹或空肠输出袢痉挛所致,通过胃镜向输出袢注气刺激了空肠蠕动功能的恢复而使病情好转。此外,还可通过胃镜将营养管置入远端空肠行肠道营养支持。因此,胃镜不仅是检查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有效

9、的治疗措施。因病例数尚少,还需更大宗的病例数加以证实。6.控制血糖有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病人应同时给予治疗纠正,Takahiko 等认为血糖10mmol/L 时,可导致胃电节律失常及胃内压降低,使胃排空延迟,因此,应监测并控制血糖平稳。7. 心理安慰精品资料_鼓励患者配合治疗,由于患者恶心、呕吐明显,时有顽固性呃逆,长期不能进食,需大量补液,多有焦虑、害怕、消极悲观情绪,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消除其紧张心情和恐惧心理。另外,施术者本身对手术应充满信心,能耐心坚持等待一段时间,这为保守治疗提供前提条件。8. 手术治疗关于再次手术, 一般情况下一旦诊断明确, 应坚持积极的非手术治疗, 多数病人在 3-5 周内恢复,再次外科手术需谨慎。因为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只是功能性的,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过早手术探查往往不能发现梗阻因素,反而使病人受到不必要的损伤,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加重无张力残胃的排空障碍,延长病程时间。只有上述内科治疗均无明显效果,在诊断上不能完全除外机械性梗阻因素者,才考虑再次手术探查。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