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水资源水环境评价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二五年三月二十六日目 录1 总 论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2 建设项目概况2.1 选址情况2.2 建设项目规模及占地情况2.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基本情况2.3.1 分析评价区域选择2.3.2-区自然环境2.3.3-区社会经济2.3.4 -区及-区水文地质2.3.5 -区现状3 建设项目水资源评价3.1 -区降水量3.1.1 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其地区分布3.1.2 降水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3.2 -区地表水资源量3.2.1 -市有关水文站分布状况3.2.2 基本资料搜集和分析处理3.2.3 径流地区分布及-区地表水资源量3.2.4 -区地表水资源量3
2、.3 -区地表水资源水质及-水质3.3.1监测项目3.3.2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3.3.3 评价项目3.3.4 评价结果3.3.5 -水质监测结果4 -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开发利用现状4.1 基本资料收集情况4.2 现状供用水量4.3 -水资源开发现状5 -区水环境影响评价5.1 水环境现状 5.2 建设项目对水环境影响分析5.2.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5.2.2运用期水环境影响分析5.2.3 小结6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措施6.1扩建项目污染源控制措施6.2水环境保护工程措施6.2.1施工期水环境保护工程措施6.2.2运用期水环境保护工程措施7、主要结论8 -保护防治区水土保持方案8.1 *区土地利
3、用现状8.2 *区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情况8.3 项目区水土流失量预测8.4-保护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9 综合结论1 总 论2004年5月,经-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准,-在-西岸征地约40亩,今拟在湖边修建护坡工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市湖泊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该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水环境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工作。为此,-于2005年3月委托 承担该工程的分析评价工作。1.1 编制目的为了保证新建项目水资源水环境及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 组织技术专班多次深入实地现场查勘,对-相关区域水体的水质进行了实时
4、监测,并对相关污染源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调查,还收集了建设项目有关批文、有关设计资料等相关资料。遵循水资源合理开发、水环境有效保护的原则,应用水资源、水环境、水土保持相关实测调查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类比分析等方法分析评价该建设项目对区域水资源、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其程度,为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项目许可提供科学依据。1.2 编制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2002年8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8年)(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保1994513号文)(8)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200012号令)(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5年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1)关于印发<规范保护方案编报程序、编号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12)关于加强土地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国家土地管理局、水利部、国土局198988号文);(13)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4)
6、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政发200047号);(15)-市人民政府发布全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政200431号文);(16)-市湖泊保护条例2、相关规范、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9)水土保持工程概(
7、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10)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3、相关规划和技术报告(1)-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2)-市水土保持规划(2003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4)省水功能区划报告(省水利厅、省水文水资源局)(5)-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送审稿)(6)-市取退水口普查资料汇编(7)-市水资源公报(8)-市湖泊资料手册4、项目有关批复文号-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文件(管规200440号)。见附件。2 建设项目概况2.1选址情况-地处*区-西岸,紧邻-,建设项目区位于-边(西南角)。(见附图)。2.2建设
8、项目规模及占地情况-护坡项目共占地3000m2(建筑物平面布置见附图)。护坡长300 m 、宽(高)2 m。 总投资20万元,所需建设资金由该中心自筹。建设项目主要工程数量如下:名称 数量人工挖槽、填土: 300m3 水泥砂石: 51 m3 合计: 351 m32.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基本情况2.3.1 分析评价区域选择本项目工程所在地在-市*区,从水资源水环境分析评价目的及本工程实际用、排水及水土流失可能影响的范围来考虑,分析评价区域选定为:流域四级分区-区和-区。2.3.2-区自然环境按-市流域分区,-水系、-所在的汤逊湖水系以及城区武昌在长江汉口水文站控制断面以上区域全部划归-四级区,-
9、区域面积1254平方公里(见表3-1)。-市流域分区-四级区概况表表3-1水资源分区总面积(km2)行政分区计算面积(km2)平原面积(km2)山丘面积(km2)备 注三级区四级区城陵矶至湖口右岸金 水1254江夏区105810580城区(武昌片)1961960汤逊湖水系由-市市区的汤逊湖、黄家湖、-、青菱湖、野芷湖、江夏区的神山湖、郭家湖、道士湖、西湖等11个湖泊组成。汤逊湖水系东北部以蛇山、*、桂子山、关山分水岭与东沙湖水系为界;西北部濒临长江。各大小湖泊籍巡司河及其它天然或人工港渠连成一片。评价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阳光充足,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无霜期为216248天,
10、年日照总时数为181021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1%47%。(1)气象年平均气温15.5最高气温可达42.2(夏季七、八月份)最低气温可达-17.3(冬季元月份,1969年1月)下雪天最多是在二月份,最大积雪深度达32cm。(2)相对湿度最热时为80最冷时为75(3)降水量、蒸发量年平均降水量为1340mm(降雨主要集中在5-7月),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993.9mm。见表3-4。-四级区代表站水面蒸发量统计表表3-4站名区名四级区年数蒸发器型式多年平均蒸发量(mm)相当于E601蒸发器(mm)折算系数年蒸发量金口江夏-880cm1258.10.79993.9(4)风向、风力该地区风向在68
11、月以东南风为主,间有东北风及西南风,其余各月多为北风及东北风。最大风力可达9级,瞬时最大风速为27.9m/s,风向NNE(1960年5月)。2.3.3 -区社会经济-区在行政范围上涵盖*区、江夏区各一部分。1、*区*区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6个乡和2个镇,2003年年末耕地面积11.9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4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7.31%。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50810人,其中农业人口178925人,非农业人口431765人。人口出生率6.30,人口死亡率3.06,自然增长率3.24。计划生育率99.85%。全区全年生产总值75.57亿元。全年完成财政收入8927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
12、3999万元。全区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0亿元其中,种植业6.90亿元;林业0.07亿元;牧业3.04亿元;渔业2.79亿元。全年粮食产量1.65万吨;油料0.34万吨;蔬菜48.32万吨。全年牲猪出栏21.16万头;肉类总产量5.70万吨。水产品产量3.95万吨; 全区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9.98亿元,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即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10.22亿元,增长22.9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8.81亿元,增长31.11%;利税2.46亿元,增长10.31%,其中利润1.57亿元,增长18.05%。年末,全区累计有52家企业被认定为高
13、新技术企业,累计民营科技企业585家。高新技术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1.9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3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3亿元;更新改造投资2.87亿元。全年全区房屋开工面积61.7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2.12万平方米。全区43项区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额19.34.亿元,占全区投资的比重达到65.7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8.%。各行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59.19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82.87%,比上年提高24.02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12.2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17.13%,下降2.25个百分点。出
14、口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出口总额376万美元。利用外资继续取得进展。协议外资额4369.4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535万美元。引进区外资金32.5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2.06亿元;引进区外资金5000万元以上项目数11项,引进区外资金1000万元以上项目数15项。城区基础建设速度加快,公用设施继续完善,创新步伐加快。全年共完成道路建设工作量80.60公里,46.51万平方米,人行道4.59万平方米。完成排水设施量197.26公里。改造破损道路215条,13.8万平方米。全年城区植树27.22万株,区垂直绿化7554米。城区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7.66万平方米。*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达到国家二级
15、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基本都在标准值以下,噪声环境质量较好,区域环境噪声50.3dB,低于标准值55dB。2、江夏区2002年末,江夏人口总数为66373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3354人,乡村人口480380人,分别占27.6和72.4。年末全区总户数200902户, 其中乡村户 111272 户, 非农业户89630户。2002年末从业人数21.5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2.64万人,第二产业4.47万人, 第三产业4.42万人。一、二、三次产业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的63.6:20.4:16改变为2002年的58.7:20.8:20.5。2002年, 江夏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4.01亿元
16、,比上年增长14.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75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48.77 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36.49亿元,增长13.2。一、二、 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5.3:36.8:27.9进一步调整为2002年的18:46.9:35.2002年,江夏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012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40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7和3.3%。2002年末, 全部工业总产值167.47亿元, 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总产值33.99亿元。工业企业共4631户,其中国有及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116户。这些工业企业分布在29 个工业行业大类
17、及78个工业行业中类之中,分别占国家工业行业分类种数的70和41。2002年末,市区铺装道路总长度82.8公里,道路面积76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15.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 平方米。2.3.4 -区及-区水文地质评价区域属平原向鄂东南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区内地层地貌由地质构造控制,分布于古生界至新生界地层。古生界地层地表出露不广,多隐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新生界上第三系地层地表未见出露,埋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之下。区内地下水主要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水量不丰,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及重碳酸钙镁型,PH值6.688.0,矿化度210585mg/l,总硬度81.02376.
18、8mg/l,属中性弱碱性、软极硬淡水。2.3.5 -区基本情况-地处-市*区,承雨面积44.70km2,约合67050亩,水面面积7.64km2,湖泊容积790*104m3,湖水最深2.0m,浅处0.4m,岸线长度21.24km,淤积量534.8*104m3。在进行湖泊防洪调度时,-以19.65m为最高限制水位,19.15m为正常蓄水位,18.65m为最低限制水位。按湖北省水功能区划,-划为保留区,是为今后开发预留的水域,确定水质管理目标为类。见表3-2。-市水功能区划一级功能区-保留区一览表表3-2功能区名称流域水资源利用分区湖泊所在地湖泊水面面积(km2)现状水质水质管理目标区划依据备注-
19、保留区长江宜昌至湖口-*区7.64类类为今后开发预留水域3 建设项目水资源评价3.1 -区降水量-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太平洋湿热气团和西伯利亚冷气团影响,多为锋面雨;若遇厄尔尼诺现象,气候会表现异常,如1998年、1999年。每年6月中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出现第一次北抬,跳过北纬20º,由我国华南季节性北进至江淮一带,因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暧湿空气常在副高边缘交汇处相互作用,从而使长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区地处长江中游下段,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该地区易受高空槽、高原槽、中低层切变线、台风等局部天气系统影响,形成多雨天气。-区共设有雨量站2个(见下表),基本能满足本次分析
20、需要。表3-1 -区雨量站统计表四级区流域分区名降雨控制站站数金水江夏、法泗23.1.1 多年平均降水量及其地区分布分区降水系列是在单站系列的基础上采用代表站算术平均法计算而得,分区多年平均面降水量为统计系列(1964-2000年)平均值。-区各行政分区和四级流域分区多年平均面降水量及最大、最小特征值见表3-2。按四级流域分区多年平均面降水量为:-区1340.0 mm。按行政分区多年平均面降水量分别为:江夏1322.0 mm,*区1300.0 mm。详见下表。-四级区历年降雨量特征值统计表表3-2 mm流域分区名多年均值最大年最小年最大与最小之比降水量年份降水量年份金 水1340.01815.
21、81999888.919682.019562000年行政分区降水量特征值统计表 表3-3 mm行政分区名多年均值Cv最大年最小年最大与最小之比降水量年份降水量年份江夏区1322.10.211731.91989865.219682.0*区1300.00.252027.51983752.319762.73.1.2 降水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根据区内雨量代表站的统计分析,-区降水量年内分配有如下特点:1.汛期4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1%-76%,降水量主要集中于57月份。代表站丰、平、枯水典型年降水特征详见表3-4。降水不仅在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也十分剧烈。从单站和分区都可以看出,最大丰水年降水量是
22、最少枯水年降水量的2.0倍以上,有的接近3倍。建国以来年降水量超过1500mm的特丰水年份有1954年、1969年、1980年、1983年、1989年、1991年等。这些年份共同的特点是梅雨期降水量异常偏多,包括梅雨期在内的6-7 月降水量一般超过600mm,占年降水量的一半左右。表3-4 -区雨量代表站典型年降水量统计表 mm雨量代表站名称所属四级区所属行政区典型年年份项目全年3-10月最大最小之比4-9月连续最大三月起始月连续最小三月起始月降水量占年总量(%)江夏-江夏区偏丰年 P=20%1959降水量1545.1810.6412276.6932.660.4占年总量(%)52.57.9平水
23、年 P=50%1964降水量1241.2821.5499.378.3920.874.2占年总量(%)66.28偏枯年 P=75%1979降水量1069.9601.45146.384.1822.876.9占年总量(%)56.213.7枯水年 P=95%1963降水量830.7333.73229.851.5613.773.9占年总量(%)40.227.7多年平均1273.5571.25244.882.3888.469.9-区不同频率年降水量列于表3-5。不同频率降水量采用矩法计算参数,并用皮尔逊三型曲线适线。从统计分析结果可知,本区年降水变差系数Cv值为0.21,取偏态系数Cs =2Cv。表3-5
24、 -市流域分区不同频率年降水量四级区多年平均不同频率年降水量20%50%75%95%降水深(mm)降水量(108m3)降水深(mm)降水量(108m3)降水深(mm)降水量(108m3)降水深(mm)降水量(108m3)降水深(mm)降水量(108m3)-1340.016.8412 1576.619.7706 1326.516.6343 1146.314.3746 917.311.5029 3.2 -区地表水资源量3.2.1 -市有关水文站分布状况-市境内现有国家基本水文站四处,其中长江汉口水文站,是-市过境水重要控制站,该站设立于1865年,现属长委会管辖。另三站分别是位于江夏区境内的金口水
25、文站,位于黄陂区境内的滠水长轩岭水文站和位于新洲区境内的举水柳子港水文站,这三个水文站建站年份较早,迄今有45年以上完整实测观测系列。此外,新洲区倒水李家集水文站19581971年也有14年实测资料,该站资料经相关分析插补展延后仍有一定参考使用价值。-市周边地区水文站点分布情况大致有黄冈市红安水文站、麻城水文站,孝感市花园水文站、隔蒲潭水文站,咸宁市十好桥水文站、余码头水文站,鄂州市樊口水文站等。上述水文站所组成的水文站网,是本市地表水资源量估算以及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的基本依据。3.2.2 基本资料搜集和分析处理本次水资源调查评价除收集、采纳上述水文站径流资料外,还搜集了省和市历史上已有评价成
26、果和有关资料作参考,包括湖北省地表水资源(19561979年),-市各区(县)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19561990年),1990年以来湖北省水资源公报等,这些成果属于全省水文行业性成果,技术标准和计算方法均有统一要求,成果精度、质量可靠,并且有较完整的资料系列。对实测系列不足,以及有缺测、停测等情况的水文站,均按规定对其资料作插补处理,求得完整资料系列。主要插补方法有:流域面平均降雨径流相关法,邻近站径流相关法,同流域上、下游站径流相关法等。具体采用何种方法,视实测资料条件而定。如滠水长轩岭站建于1957年,采用该站降雨径流相关曲线插补1956年资料。倒水李家集站与其上游红安站径流量密切
27、相关,利用红安站资料插补李家集站19722000年径流量。3.2.3 径流地区分布及-区地表水资源量1、-市境内天然径流量推求方法-市境内中小河流中,仅-、举水、倒水、滠水有水文站控制,这些测站按其功能分类属于省内10003000km2区域代表站,在-市水资源评价中可视为下游控制站,其控制面积,境外占绝大部分,境内只占小部分。这些测站所测到的径流量大部分属于客水。而本次水资源调查评价不但要估算入境客水资源量,还要推算境内自产水资源量,并摸清径流量在境内的分布差异。显然,仅有的几个水文站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实际上打破了行政区域界限,参与全省和有关邻近地区的分工协作。在省级有关部
28、门的组织协调下,各行政区对辖区内水文站系列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包括径流还原计算,然后经全省组织汇总审查,按省内三或四级流域分区水文站网进行水量控制,推求出分区天然径流量系列。 本市天然径流系列推算方法,是在省级流域分区计算成果的基础上,按本市面积比例和降水情况,从中分割出属于本市的产水量,组成本市的水资源分区径流系列。2、-市天然径流及地区分布径流量的地区分布,主要以径流深等值线图来反映。-市境内径流深等值线勾绘,以全省等值线图为大背景,基本变化趋势与之相符,境内局部细节变化以及等值线高低分布情况,根据境内降水分布和地形地貌条件而定。从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见附图)看,-市多年平均径流深大致在
29、450mm600mm之间。江夏南部边界地区因降水充沛,年径流深在550mm600mm以上,是-市径流深高值区之一,此外,新洲东部、黄陂北部山区受地形地貌条件影响,径流深也达到550mm以上。全市径流深低值区处于蔡甸西部边界地区,径流深在450mm以下。-市腹部大部分地区,因降水和地形条件差别不大,径流深变化不明显,量级在500mm左右,其中主城区考虑其下垫面影响,径流深较围边略高。3.2.4 -区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用河川天然径流量表示,与前述天然径流量含义相同。-区及其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系列主要依据湖北省水资源分区成果推算,并视不同时期资料条件,采用不同方法。19561990年,借助流域
30、分区系列或主要江河系列,按本市境内面积进行分割,分割时兼顾流域和行政两套成果,将其细分为若干个计算单元,然后按单元组合,得到流域和行政两套系列。推算公式如下:W单元=W流域*(F单元/F流域)*(P单元/P流域)式中: W单元境内计算单元地表水资源量;W流域完整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F单元境内计算单元面积;F流域完整流域分区面积;P单元计算单元平均降水量;P流域完整流域分区平均降水量。19912000年,采用湖北省水资源公报分区量算成果,其中,四级流域分区利用等值线(见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查算。按上述方法对系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区流域分区及其行政分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结果如下:按流域分
31、区,-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7906×108m3。按行政分区,-区内各行政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是:江夏5.7121×108m3,主城区1.0027×108m3。 各设计保证率下地表水资源见下表:表3-6 -区天然年径流量特征值四级区面积 (Km2)年 径 流 量不同频率径流量均值Cv20%50%75%95%径流深(mm)径流量(108m3)径流深(mm)径流量(108m3)径流深(mm)径流量(108m3)径流深(mm)径流量(108m3)径流深(mm)径流量(108m3)-1254541.56.7906 0.40 709.48.8957514.46.45
32、11384.54.8213243.7 3.0558行政区面积 (Km2)年 径 流 量不同频率径流量均值 Cv20%50%75%95%径流深(mm)径流量(108m3)径流深(mm)径流量(108m3)径流深(mm)径流量(108m3)径流深(mm)径流量(108m3)径流深(mm)径流量(108m3)江夏1058535.9 5.71210.40 702.07.4272509.1 5.3863380.5 4.0257241.1 2.5508主城区196511.6 1.00270.41 675.31.3236486.0 0.9526358.1 0.7019225.1 0.44123.3 -区地表
33、水资源水质及-水质选择金口、-、野芷湖、沙湖、汤逊湖作为-区水质评价代表水域。3.3.1监测项目pH、水温、透明度、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硬度、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氟化物、挥发酚、总氰化物、总氮、总磷、悬浮物、六价铬、总砷、总铜、总铅、总镉等共21个项目。3.3.2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质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即用参数的实测浓度值与其相应的水质评价标准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单项参数的水质类别,以评价参数中最劣类别代表其水质状况。3.3.3 评价项目pH、水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挥发酚、
34、总氰化物、总氮、总磷、六价铬、总砷、总铜、总铅、总镉。3.3.4 评价结果据2003年-2004年水质监测评价表明:-区-为类水、沙湖为超类水,野芷湖为类水,汤逊湖为类水,金口为类水。其超标项目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总氮等。详见下表。表3-7-区水质评价结果四 级 区站 名代表河长(Km) 湖泊水库(Km2)水质类别金 水金口43类-7.98类汤逊湖33.4类野芷湖3.474类沙湖4.291超类3.3.5 -水质监测结果 -2004年水质监测结果见表3-8。-水质监测成果表表3-8 单位:mg/L断面名称浓度项目-渔场备注高锰酸盐指数6.1五日生化需氧量3.9总磷0.3
35、0总氮6.16氟化物0.43挥发酚0.003总氰化物<0.004PH7.14 -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开发利用现状4.1 基本资料收集情况本次调查评价涉及的基本资料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经济社会指标,二是供水工程基础设施和供用水量,三是本地水资源量和过境水量等基本资料。这三部份资料收集情况说明如下:经济社会指标人口、产值等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部门的统计年鉴。灌溉面积采用水利年报数据。供水工程基础设施及供水能力,水利工程类直接利用水利部门现有统计成果,企业自备水源工程根据2000年取水登记许可证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城镇自来水工程主要由自来水公司提供数据。供水量和用水量原则上采用历年省或市水资源公报
36、数据,缺资料的年份或与现标准不一致的年份,采用估算办法补齐。另外,-市水资源普查对现状供水量和用水量数据也作了广泛细致的统计分析,综合了多部门提供的数据,本次调查评价现状供水量和用水量采纳了最新统计结果。有关水资源质与量的内容,直接采用现有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本次调查引用的主要文献及成果有:-市统计年鉴(1994-2000)、-五十年(1949-1998)、-市水资源普查报告、-市水资源公报(1997-2000)、湖北省水资源公报(1986-2000)、-市各县(区)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分析(1993)、-市取水许可普查成果(2000年)、-市地下水资源规划、-市水利区划报告(1985)等。此
37、外,本市各水文站历年水文调查资料(灌溉定额、农业灌溉耗水量、湖库蓄水变量)在分析中被采用。4.2 现状供用水量-四级区年总用水量1.9987亿方,总供水量1.9987亿方,基本平衡。在四级区-总用水量中,其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3.5%,表明农业灌溉仍是用水大户;在总供水量中,提水量占76.1%的比重,说明-区供水以提水为主。见表4-1、4-2。-区用水量统计表表4-1 单位:亿方水资源四级区城镇公共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量农田灌溉用水量林牧渔畜用水量工业用水量总用水量-0.0286 0.1381 0.0006 1.2692 0.2372 0.3250 1.9987 -区供水量
38、统计表表4-2 单位:亿方水资源四级区地表水源供水量地下水源供水量 总供水量蓄水引水提水小计浅层水小计-0.4303 0.0298 1.5217 1.9818 0.0169 0.0169 1.9987 4.3 -开发利用现状-湖面全部用于养鱼。在其它用水方面,主要是农业用水,取水口有4处,设在-狮子山和*乡-村,年取水量共计:12.2*104m3,占-产水量(2289*104m3)的0.53%,占正常容积的1.54%。详见下表:-各取水单位年取水量统计表表4-3 单位:104m3取水单位取水地点取水证号年取水量取水用途华中农大种苗推广中心-50071.8农业华农大园艺站50240.6农业华农大
39、试验农场50274.8农业*乡-村1205.0农业合计12.205 -区水环境影响评价5.1 水环境现状 在-市水功能区划中,-已规划为保留区,-水域现状为养鱼,水体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但也存在着一些水环境问题:1、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入湖。经调查,2004年,城市污水入湖总量为370.2×104m3/a。约占-总来水量(2289×104m3/a)的16.1%。直接进入-的污水主要有2个源头(共11个排污口),一是生活污水约287×104m3。另一个是工业污水83.2×104m3。具体排污情况详见表51、表52。上述污水中含有一定的污染物质,造成对湖水的污染。
40、按照2003年-2004年污水水质资料计算,-年纳污量较大,大部分为生活污染物质。-年污水排放量统计表 表5-1 单位:104m3污水类别污水排放量排污去向生活287.0-工业83.2合计370.2-污染物接纳量统计表表5-2 单位:t/a湖名污染物分类CoDcr氨氮总磷总氮-生活、工业878.252.0525.23103.25从污染物的化学分类来看:CoDcr为878.2吨,是最大的污染物质;氨氮为52.05吨;总磷为25.23吨;总氮为103.25吨。2、汤逊湖水系水网渠道淤塞,水流路径不通。历史上,汤逊湖水系各湖泊间沟通畅通,曾发挥过防洪调蓄、除涝、航运等重要功能。但近20年来,随着社会
41、经济的发展,环境受到影响。湖泊水网沟渠,多在6070年代水利建设时期形成,由于多年来无人疏浚和管理,部分渠段淤积严重。渠内或成了杂草丛生的沼泽地,或被分割成网箱养殖场,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5.2建设项目对水环境影响分析-西岸护坡工程拟建长300米、宽 2米挡土驳岸。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用水、工程排污以及对湖泊周边湿地占用等三个方面。在工程竣工后的工程运用期,其对水环境的影响可以忽略。这里,对上述各项影响逐一分析如下:(1)水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该建筑施工为一般民用建设性质,其骨干施工工序为:挖填湖岸抽 槽内外墙粉刷砌墙体砌墙基平整场地砼养护其中,对水环境影响相
42、对较大的工序为:挖填湖岸、抽槽、内外墙粉刷、砼养护等。在挖填阶段,将填平部分湖洼,由于降低了湖泊辅助性调洪容积。因此,直接影响湖泊防洪功能的发挥。在抽槽阶段,所挖出泥土会堆积在湖边,一遇雨水冲刷,将有一定数量泥浆入湖,造成湖水的污染。在砌墙体、内外墙粉刷、砼养护等阶段,将进行水泥沙浆及砼拌合,一遇雨水冲刷,将有一定数量减性废水入湖,对湖水造成污染。另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进出车辆的冲洗污水,以及施工废弃物和地面径流污水等将进入湖泊,造成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2)、水环境影响程度分析1)冲洗车辆外污影响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主要有运材车,运料车和办公用车。据粗略估算,每天约有3辆次,
43、每天需用水1m3,工程期内需冲洗用水20m3,将产生污水14m3,与-来水量比较所占比重很小。2)基础开挖排污影响据统计,工程将开挖土方(含底泥)351m3。这些泥土会堆在湖边,若遇雨水冲刷,将产生766.5m3的泥水进入湖泊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污染项目主要是透明度、悬浮物、重金属,污染物为污泥、泥土等固体物。由此可影响鱼类、水生生物、浮游植物,沉底植物地生长,但影响区域很小。污泥底质见下表。表5-4 2004年-底泥监测结果及评价表 单位 mg/kg铜铅锌镉汞评价结 果是否超 标-24.7 21.3 50.8<0.0020.043 VV3)混凝土浇灌、养护影响根据设计资料统计,项
44、目建设中,混凝土浇灌量将达到99m3,浇灌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因此,在浇灌和养护过程中,将产生297m3的碱性废水(其PH值为9-12)进入湖泊,直接污染湖水,其影响较小。4)固体废弃物的影响工程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土方工程产生的弃土及混凝土等建筑垃圾,以及施工场地产生的生活垃圾(按1.2kg/人.天计算),这些废弃物一方面影响环境,另一方面,在雨水的冲刷下,它会对湖泊水体产生面源污染,但影响有限。6)填占湖泊的影响-目前的主要功能为调洪,供水和养殖,但工程建设将填占鱼塘水面近0.5亩,减少湖泊辅助性调洪容积333m3,填占鱼塘容积占-容积的0.0042%。可以说工程建设对湖泊的防洪影响很小
45、。5.2.2运用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建成后,对水土流失将产生抑制作用。5.2.3 小结综上所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期对水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开挖基础所排污泥、泥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及养护污水等;在营运期间的长期影响是正面的。具体影响情况见表5-5。表5-5 项目建设对水环境影响程度统计表影响期影响因子数量影响程度车辆冲洗污水14 m3很小基础开挖污泥351m3很小砼养护水297 m3很小填占湖泊333m3很小固体废弃物少量很小6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措施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规定,为保护好项目建设后的水环境及其它环境,必须加强环境管理与监督,并建设适宜的工程保护措施。对于项目来说,
46、其水环境保护区域因其处于湖泊周边,而加重了环境保护任务的繁重性和实现保护目标的艰巨性。也就是说,要保护好-的水环境,仅靠业主一家是不够的,必须有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参与,即设计的保护措施要与*区“城市总体规划”、 “-市湖泊保护规划”、“-市水功能区划”等紧密结合,并在这些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在设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与项目施工期本身密切相关的项目由业主负责实施,与运用期相关的项目由业主参与、协助政府、企业等逐步实施。现就这些保护措施分述如下。6.1项目污染源控制措施施工管理方负责制定水环境保护制度及要求:如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管理、施工过程水环境保护注意事项;施工垃圾、废弃物处理办法等,并负责与
47、水环境保护部门协调施工中的水环境保护工作,监督施工方和工程监理单位水环境保护工作执行情况。6.2水环境保护工程措施(1)针对施工车辆冲洗污水和场地区域地面径流污水,拟修建临时沉淀池对污水进行收集沉淀处理后排放。(2)针对砼养护所产生的碱性废水,拟建碱性废水收集设施进行收集,并用酸进行中和处理后排放。(3)对基础开挖产生的污泥、泥土,拟依据水质监测结果,随时进行清运。(4)对施工营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弃土,拟进行定期清运,并在湖泊沿岸设置醒目标牌,禁止将生活垃圾和污水倒入湖泊。(5)主体工程竣工后,拟将临时施工设施拆除,并在岸边区建设600m2 的绿化保护带,如:植草、植树,以美化环境
48、、涵养水源。7、水环境评价主要结论前面各章详细分析了-所在区域-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并分析了-区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项目建设对-流域及湖泊水体水环境的影响,由此可得出如下分析评价结论:(1)-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340mm,折合水量16.84*108m3。(2)-区多年平均本地地表水资源量6.79*108m3,折合径流深541.5mm。另外,长江、汉江客水资源比较丰沛。(3)-区主要供水工程年开发水资源量1.9987*108m3。(4)-水体水质为类,现状年污水接纳量为370.2*104m3。 (5)项目建设对-区水资源分配不会产生影响;但对
49、-水环境将会产生一些影响。(6)对于上述不良影响,我们提出如下保护措施,拟将污染程度减到最低: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车辆冲洗水可以采取修建沉淀池的方式让水沉淀后排放;对于混凝土施工产生的碱性水现象,可采用收集后酸综合法降低污水碱性。在施工过程煞尾阶段,将开挖时所排溢出的污泥、泥土,弃土彻底清运出湖区,尽量恢复湖区原生态环境。另外,要兴建600m2草坪。在建设及运用过程中,加强环境知识教育,树立施工人员及使用人员的环保意识,尽量减少和随时清除固体废弃物等白色污染。8 -保护防治区水土保持方案8.1 *区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区统计年签(2003年)资料显示,*区现有农用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和草地)11.
50、92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1.56%。土地资源利用中有存在着如下问题:(1)山丘区存在水土流失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现象,再加之陵坡耕种,植物覆盖较低等原因,导致山丘区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2)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用土地内部结构不尽合理:耕地、林地、草地三者各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不合理,林地少、质量差、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草地资源较少。(3)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由于城区工业废渣、垃圾、废水污染问题较重,土壤、水域污染程度有逐步加剧趋势。8.2 *区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情况8.2.1 *区水土流失现状本项目处于-市中心城区,根据2000年8月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胚胎生物工程药物及器械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竹直鞭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环境变化监测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电子商务合同范本(17篇)
- 投资立体车库可行性实施分析报告
- 2025年橡胶行业技术分析报告模板
- 红叶RL的品牌资质分析报告
- 土地承包合同模板(18篇)
- 中国螺旋管磁场测量仪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浴室铁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大学
- 山西省2024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二模) 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听力材料
- 建筑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美国特勤局工作总结
- 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波司登羽绒服公司员工招聘问题调研8500字】
- 制度梳理表(总表)
- 睾丸肿瘤课件
- 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的组成与职能
- 终端导购培训-高级导购销售培训
- 空调冷却冷冻水管道系统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