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泻心汤_伤寒大白卷三_减法方剂树_第1页
黄连泻心汤_伤寒大白卷三_减法方剂树_第2页
黄连泻心汤_伤寒大白卷三_减法方剂树_第3页
黄连泻心汤_伤寒大白卷三_减法方剂树_第4页
黄连泻心汤_伤寒大白卷三_减法方剂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连泻心汤_伤寒大白卷三_减法方剂树黄连泻心汤_伤寒大白卷三_减法方剂树11.原方41.1.组成:黄连、麦门冬、赤茯苓、甘草、木通。41.2.功效:热病内伤不得卧。41.3.来源:伤寒大白卷三。42.乳黄散42.1.减:麦门冬、木通42.2.组成:赤茯苓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黄连1分(去须)。42.3.功效:小儿腹痛,不肯哺乳。42.4.来源:普济方卷三六一43.黄连汤43.1.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43.2.组成:黄连3钱,甘草1钱。43.3.功效:妊妇儿在腹中哭。43.4.来源:广嗣纪要卷十三44.甘草散44.1.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44.2.组成:甘草(半生半炙)2两,黄连

2、(去须,炒)2两。44.3.功效:产后下痢赤白,久不愈。44.4.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五55.甘连汤55.1.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55.2.组成:甘草5分,黄连2钱。55.3.功效:月水将临,伤食椒、姜、鸡、热毒物,毒攻五脏,变作痢疾,诸药无效者。55.4.来源:女科秘要卷三56.化毒汤56.1.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56.2.组成:甘草(微炙)1两,黄连(去须,微炒)1分。56.3.功效:伤寒发斑,痘疮欲出。56.4.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八57.黄甘散57.1.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57.2.组成:黄连6钱,甘草1钱。57.3.功效:多食炙煿,郁热当心而痛。57.4.来源:仙拈集卷二

3、58.黄连六一汤58.1.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58.2.组成:黄连6钱,甘草(炙)1钱。68.3.功效:因多食煎煿烧饼热面之类,以致胃脘当心而痛,或呕吐不已,渐成反胃。68.4.来源:医学正传卷三引朱丹溪方69.二仙饮69.1.减:黄连、麦门冬、赤茯苓69.2.组成:甘草1两,木通1两。69.3.功效:溺时痛如刺。69.4.来源:绛囊撮要610.黄连散610.1.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610.2.组成:黄连2两,甘草2两。610.3.功效:下痢1日百起。610.4.来源:医心方卷十一引令李方611.消渴方611.1.减:赤茯苓、甘草、木通611.2.组成:麦门冬(用上元柏桥鲜肥者)2大两

4、,黄连(九节大者)1两。611.3.功效:消渴。611.4.来源:普济方卷一七七引十便良方612.黄连丸712.1.减:赤茯苓、甘草、木通712.2.组成:黄连1升(去毛),麦门冬5两(去心)。712.3.功效:消渴,小便多。712.4.来源:方出外台卷十一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七713.麦门冬丸713.1.减:赤茯苓、甘草、木通713.2.组成:麦门冬1两,黄连半两。713.3.功效:虚热上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713.4.来源:普济方卷六十二714.门冬丸714.1.减:赤茯苓、甘草、木通714.2.组成:麦门冬1两(水浥,去心),黄连(去须)半两。714.3.功效:心经有热。714

5、.4.来源:本事卷四715.止啼汤715.1.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715.2.组成:黄连2钱,甘草1钱。715.3.功效:妊娠儿在腹中啼。815.4.来源:惠直堂方卷四816.治消渴丸816.1.减:赤茯苓、甘草、木通816.2.组成:麦门冬(用上元柏桥鲜肥者)2大两,黄连(九节大者)1两。816.3.功效:消渴。816.4.来源:普济方卷一七七引十便良方817.黄连木通丸817.1.减:麦门冬、赤茯苓、甘草817.2.组成:黄连2两,木通半两。817.3.功效:心经蓄热,夏至则甚。817.4.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881. 原方1.1. 组成:黄连、麦门冬、赤茯苓、甘草、木通。1.2. 功

6、效:热病内伤不得卧。1.3. 来源:伤寒大白卷三。2. 乳黄散2.1. 减:麦门冬、木通2.2. 组成:赤茯苓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黄连1分(去须)。2.3. 功效:小儿腹痛,不肯哺乳。2.4. 来源:普济方卷三六一3. 黄连汤3.1. 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3.2. 组成:黄连3钱,甘草1钱。3.3. 功效:妊妇儿在腹中哭。3.4. 来源:广嗣纪要卷十三4. 甘草散4.1. 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4.2. 组成:甘草(半生半炙)2两,黄连(去须,炒)2两。4.3. 功效:产后下痢赤白,久不愈。4.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五5. 甘连汤5.1. 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5.2.

7、组成:甘草5分,黄连2钱。5.3. 功效:月水将临,伤食椒、姜、鸡、热毒物,毒攻五脏,变作痢疾,诸药无效者。5.4. 来源:女科秘要卷三6. 化毒汤6.1. 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6.2. 组成:甘草(微炙)1两,黄连(去须,微炒)1分。6.3. 功效:伤寒发斑,痘疮欲出。6.4.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八7. 黄甘散7.1. 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7.2. 组成:黄连6钱,甘草1钱。7.3. 功效:多食炙煿,郁热当心而痛。7.4. 来源:仙拈集卷二8. 黄连六一汤8.1. 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8.2. 组成:黄连6钱,甘草(炙)1钱。8.3. 功效:因多食煎煿烧饼热面之类,以致胃脘当心

8、而痛,或呕吐不已,渐成反胃。8.4. 来源:医学正传卷三引朱丹溪方9. 二仙饮9.1. 减:黄连、麦门冬、赤茯苓9.2. 组成:甘草1两,木通1两。9.3. 功效:溺时痛如刺。9.4. 来源:绛囊撮要10. 黄连散10.1. 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10.2. 组成:黄连2两,甘草2两。10.3. 功效:下痢1日百起。10.4. 来源:医心方卷十一引令李方11. 消渴方11.1. 减:赤茯苓、甘草、木通11.2. 组成:麦门冬(用上元柏桥鲜肥者)2大两,黄连(九节大者)1两。11.3. 功效:消渴。11.4. 来源:普济方卷一七七引十便良方12. 黄连丸12.1. 减:赤茯苓、甘草、木通12.

9、2. 组成:黄连1升(去毛),麦门冬5两(去心)。12.3. 功效:消渴,小便多。12.4. 来源:方出外台卷十一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七13. 麦门冬丸13.1. 减:赤茯苓、甘草、木通13.2. 组成:麦门冬1两,黄连半两。13.3. 功效:虚热上攻,脾肺有热,咽喉生疮。13.4. 来源:普济方卷六十二14. 门冬丸14.1. 减:赤茯苓、甘草、木通14.2. 组成:麦门冬1两(水浥,去心),黄连(去须)半两。14.3. 功效:心经有热。14.4. 来源:本事卷四15. 止啼汤15.1. 减:麦门冬、赤茯苓、木通15.2. 组成:黄连2钱,甘草1钱。15.3. 功效:妊娠儿在腹中啼。15.4. 来源:惠直堂方卷四16. 治消渴丸16.1. 减:赤茯苓、甘草、木通16.2. 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