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温江区第二中学校涂秀君 尊敬的各位评课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这是教科版岀版的髙中物理必修一的 第三章的第一节的内容。本次说课的内容主要为这样几个部分,依次是说学情,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 说教学流程,说反思,(教学反思效果预测)。由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立要由学情 来决定定,因此安排此种顺序。一、学情分析学情主要从这样四个方面说:学生的认知程度,学生的兴趣点,知识掌握程度和欠 缺的地方。1、 高一学生大多数在 15-16 岁这个阶段,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学生们 已经处于了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以上“形式运算”指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 换
2、)。因此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2、 此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膨胀的求知欲、乐于探索。3、同时已学习运动学的知识和有关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初中学习中对本节课的 内容有大致的理解。4、但是探究实验的能力不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所以本节课设计时要注意引 导学生学习前人研究力与运动关系的探究的过程,逐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理解 力与运动的关系。二、教材简析教材简析主要分析的这样几个内容: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这一章是属于动力学的知识,是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只有僮得了动力学的知识才能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左物体位置以及速度变化的
3、规律,才能够创造条件来控制物体的运 动。牛顿三大运动泄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泄律做为牛顿物 理学的基石。首先本节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 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这里牛顿第一泄律和惯性都体现一个问题就是物体不受力时物体会怎么样运动,在此基 础上牛顿又进步的猜想物体受到力会怎么样(这也是牛顿与其他科学家的不同思考之 处),进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归纳,在笛卡尔与惠更斯的基础上总结出力与物体质量间的 立疑关系,即牛顿第二泄律。因此本节的知识为后续的牛顿运动泄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2)
4、学习目标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髙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 社会和未来发展挑战奠左基础。结合我校对学本课堂的研究指导以及教学内容和学生 的实情,我将教材强调的教学目标进行重组,设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历程,能够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现象。2、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4、运用惯性与质量关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两点:(1)本节课是可以与物理学史结合得很好的一节课,所 以应通过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探索的物理学史的简单介绍,了解
5、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 折,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对学生进行科学本质和科学态 度的教育。(2)通过参与亚里士多徳、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探究,特别是伽利 略的理想斜而实验的研究,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与科学研究的方法。(2) 教学重点学习重点:1、伽利略理想实验及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了解理想实验作用。2、理解牛顿第一左律以及惯性。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的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的论证目的就是为了 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原因:理想实验首要的意义在于它摒弃了那种单纯依靠思辨来研 究物理的行为方式,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确立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基本地位。(3)
6、 教学难点难点:如何用科学的观点来代替部分学生头脑中对运动和力的错误认识和惯性的大小 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生活现象掩盖的本质的错误的认识。认为物体 的运动是力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需要老师精心的设 计和与学生进行严密的推理,改变错误的观念。三、学法指导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机结合,由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引导学生采用: 联系生活,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等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授之鱼不如授之以鱼”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投入到学习 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四、教法简介在
7、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五、教学流程1、课前准备:上新课之前布置学习课题:了解亚里士多徳、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在力和 运动方而的研究和看法人物亚里士多徳 (古希腊)伽利略(意大利)笛卡尔(法国)牛顿(英国)时期2300 年前一f 16 世纪中期 一f 16 世纪晚期 一f 17 世纪中期观点力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 力来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变 化是有原因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依据凭借直觉经验提出利用理想实验对经 验进行论证(转第 3 点)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了伽利略的论点。在前人基础上,根据 自已研究,系统归 纳,科学推理,总结 得出认识错误
8、片面完善总结分析力和运动发展的历史过程,让学生知道一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 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并非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是人类不断探索,付出艰苦努力形 成的,并明白科学研究过程的艰难和科学家为此所付岀的努力和心血。2、分析教材 P70-71 讨论与交流,过渡: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伽利略是怎 么研究这个问题的呢?3、通过伽俐略的理想斜而实验事实重现和大胆猜测(忽略摩擦力的影响),科学推断,突 出重点,突破难点一一让学生参与发现过程,感受理想实验的魅力。P71 教材橙色字体部分 小材料。1重温伽利略摆实验,教师演示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小球从一个斜面的髙处滚下,会滚
9、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摩 擦力越小,越接近原来的高度。假想:当摩擦力大小为零,小球在另一个斜而上会上升到什么样的高度?合理推理:小球将会到达同一高度。再次合理外推:改变对接斜而倾角,运动有什么变化?得出结论:斜而倾角越小,小球运动距离越远。若对接斜而倾角为零,小球永远运动。 (用视频动画演示理想斜而实验,通过对理想斜而实验的演示,说明物理研究中抓住主要 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必要性,同时也展示了物理研究思想的美妙和逻辑的力量)教法:-一-问题探究及科学推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条主线贯穿全文)设景出题创情提问提出问题 1: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小球能上升到原高度是伽利略理想 实验的前提
10、。)提出问题 2:伽利略又是如何得知:从某一髙度沿斜而滚落的小球可以沿对接的另一斜 而滚上同样的高度?(根据演示实验事实,再经过合理的想象得出结论的。)最终伽利略得岀: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 龙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2让学生思考伽利略的实验及推论过程, 感受其科学研究方法: 客观事实一假想一合 理推理一得出结论。3分析对比亚里士多徳的观点和伽利略的观点,回扣新课引入,认识到业里士多徳的 观点的错误就在于没有考虑到摩擦力的影响。师生总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伽利略的“理想斜而实验”,从实验事实出发,应用
11、科学推理的方法,得岀了 “运动不需 要力来维持”的结论。从而否泄了维持 2000 多年的亚里士多徳观点。理想实验方法在物理 学研究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通过两种观点的分析,强调伽利略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理想实验的评价,但也 不可全盘否认亚里士多徳的成就,应考虑其历史局限性,可适当补充他的生平及科学成就: 他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大概有四百到一千部,他 对物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创造了这门学科的名称。4、科学推理和归纳:静止的物体: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宜线运动状态。 归纳:
1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5、牛顿第一宦律的诞生: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上状态,直到有力迫使 它改变这种状态。学生看书,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1牛顿第一定律指岀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I 匕状态的性质一惯性.2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时所遵循的规律3牛顿第一泄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一一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原因.6、对惯性的讨论和理解现象思考与讨论:演示和实例分析(1)、演示:细绳系着小铁球随着长直尺运动情况,观察二者间相对运动,分析原因:惯 性。(2)、惯性的含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宜线运动状态或
13、静止状态的性质说明: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物 体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3)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液体的惯性、探究气体的惯性结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 态为止。(4)设问 1: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有哪些?(速度、外力等)设问 2:惯性大小到底由什么决泄?(吹乒乓球和铁球)结论:哽華疑飆作慣哇木个妝单哎应用:学生解释生活中有趣的惯性现象。(引导学生结合牛顿第一立律解释,尽量少 出现条件反射式地、程序化地解释惯性现象。)7、布置作业(1)乘坐公交车,体会惯性(2)思考:小明想到国外旅游,他设想将自己悬挂在空中的大气球中,由于地球的自转, 只要在空中停留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您认为这有可能实现吗?六、教学反思:(预设)根拯教材特点,抓住人类历史上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研究的不同观点,以史实” 为线索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研究的历程,这样既“教”给学生科学的规律,“教”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泰州学院《短视频制作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重点名校2025届5月初三下学期英语试题三模试题含答案
-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地理空间数据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安市泰和县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 电容器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考核试卷
- 玻璃光学镀膜设计与性能考核试卷
- 电力系统谐波治理考核试卷
- 汽车制造设备升级与改造考核试卷
- 电机在电力行业能源市场分析与管理决策优化的应用考核试卷
-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幼儿绘本故事:小鲁的池塘
- 《现代汉语:虚词》PPT课件(完整版)
- 精益生产培训管理教材
- (完整版)电线电缆载流量表
- 2022年教师资格《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卷
- 地质培训6-常用地质计算课件
- 教练技术红黑游戏脱盔甲
- 数学作业登记表模板
- 重庆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标准
- 胸腔积液诊断治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