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目标、教学和评估的一致性——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和《分类_第1页
寻找目标、教学和评估的一致性——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和《分类_第2页
寻找目标、教学和评估的一致性——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和《分类_第3页
寻找目标、教学和评估的一致性——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和《分类_第4页
寻找目标、教学和评估的一致性——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和《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寻找目标、教学和评估的一致性寻找目标、教学和评估的一致性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和分类学分类学的学习的学习(一)(一)第一次 远程研讨内容在于确定学习的预期结果,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依据,是评估教与学的标准。因此,为了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正确、科学、适切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是每位教师必备的一种专业技能。第一部分 教学目标的意义、分类和制定一.目标的意义教育的两个重要功能目标是:促进保持和促进迁移。目标的涵盖范围包括知识(学习内容)和认知过程(学习行为)目标的表述应置于一个两维框架中,一维是名词描述期望学生掌握与建构的知识;一维是用动词描述预期的认知过

2、程。二.目标的表述对目标表述的一个基本认识是:任何一维的类目都分布于一个连续统一体中,既包括了学习的各类知识、技能、方法和应有的态度,也包含了学习过程的各类思维方式和心理活动水平,它反映了从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1.事实性知识涉及学习物理学科或问题解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术语和要素。三.分类学中知识维度的分类例:基本电荷、传感器、色散、国际单位、守恒2.概念性知识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份之间的关系。包括对物质运动的分类和类目、物理原理、定律、定理和概念;物理理论和模型的知识。例:电势、欧姆定律、动能定理、力矩平衡条件、宇宙大爆炸、能量守恒、简谐运动、质点3.程序性知识如何做事的知识。包括学

3、习物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和技术,以及相应的程序和标准。例:用多用表检测电路中的电流、电阻与电压,以及排除电路中简单的故障;用极限法或推论解物理问题,用DIS测重力加速度g。4.反省认知知识对自己认知的认识。包含对自己学习物理和问题解决的一般策略,以及对学习的监控、调节、反思的知识。例:用预习来学习较难的单元、并提出问题(学法)、上网搜索、批注、整理笔记四.分类学中认知过程维度的分类类目与认知过程替代名称定义与例子1. 记忆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提取有关信息1.1再认识别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找到与呈现材料一致的知识1.2回忆提取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提取相关知识学生的理解出现在他们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原有

4、知识建立联系时,更具体地说,是输入的知识被整合进原有图式和认知框架中去的时候。因为概念是这些图式和框架的建筑砖块,所以概念性知识为理解提供了基础。理解这个类目的认知过程包括解释、举例、分类、概要、推论、比较和说明。2. 理解从口头、书面和图画传播的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2.1解释 澄清、释义、描述、转换从一种呈现形式(如数字的)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如言语的)2.2举例 例示、具体化 找出一个概念或一条原理的具体例子2.3分类 类目化、归属 确定某事物属于某一个类目(如概念或原理)2.4概要 抽象、概括抽象出一般主题或要点2.5推论 结论、外推、内推、预测从提供的信息得出逻辑结论2.6比较 对照、匹配

5、、映射确定两个观点、客体等之间的一致性2.7说明 构建、建模建构一个系统的因果模型* “理解”认知过程的分类与目标例证2.1 解释(1)定义:学生能够将信息从一种表征形式转化为另一种表征形式(如语词的释义,图文、数形、数文之间的转换)(2)替代术语:翻译、释义、描述、澄清、转换等(3)教学目标:能解释某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4)测量目标:能用数字表达式描述机械能守恒定律(E=0,Ek=Ep,E1=E2; Ep1+Ek1=Ep2+Ek2);能将闭合回路中U-I图象转换成函数表达式(5)评估形式:构建反应(填空、简答等)与选择反应(选择、连接等)(后略)2.2 举例(1)定义:找出一个概念或一

6、条原理的具体例子,举例包括识别一般概念和原理的定义的特征和应用这些特征构建或选择例子(2)替代术语:例示、具体化等(3)教学目标:能对自然过程或能的转化的方向性提供示例(4)测量目标:能对热传递现象的不可逆过程提供实例2.3 分类(1)定义:确定某事物属于某一个类目,分类涉及查明既适合于具体事例又适合于概念或原理的相关特征或模式(2)替代术语:类目化、归属等(3)教学目标:能对呈现的物理现象和情境进行归类(4)测量目标:对下列各类器材装置中可视为单摆的作出判断;能在各类情境中判定(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等温过程,与物质的比热容有关)2.4 概要(1)定义:抽象出一般主题或要点,概要涉及为信

7、息建构一个概括的陈述(2)替代术语:概括和抽象(3)教学目标:能对学习过程内容(或某一规律解题的基本思路)进行概括(4)测量目标:概述本节课(密度或波的干涉)已学的内容;试述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类型和解题步骤2.5 推论(1)定义:从提供的信息得出逻辑结论(2)替代术语:外推、内推、预期和断定(3)教学目标:能推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4)测量目标:能推出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能用对称法推断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例证 如图所示,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

8、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方向_。(静电力常量为k)2.6 比较(1)定义:确定两个观点、客体等之间的一致性(2)替代术语:对照、匹配、映射(3)教学目标:能比较不同的静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4)测量目标:能在点电荷,平行板电场与等量异号的表电场中寻找相应电势相等、场强相等的位置例证 指出如图所示的哪些情况中,a、b两点的电势相等,a、b两点的电场强度矢量也相等?(A)平行板电容器带电时,极板间除边缘附近外的任意两点a、b。(B)静电场中达到静电平衡时的导体内部任意两点a、b。(C)离点电荷等距的任意两点a、b。(D)两个等量异号的点电荷,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O等距的

9、两点a、b。2.7 说明(1)定义:建构一个系统的因果模型(包括推理任务、检修故障、重新设计和预测能力)(2)替代术语:建模等(3)教学目标:能用等效的方法建立相应的单摆模型(4)测量目标:能将特殊情景中带电的小球的运动的周期说明是相当于一个等效摆的周期例证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O点系一长为l的绝缘细线,线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当沿细线方向加上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后,小球处于平衡状态。现给小球一垂直于细线的初速度v0,使小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若v0很小,则小球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时间为_。3. 运用在给定的情境中执行或使用某程序3.1执行 贯彻把一程序运用于熟悉

10、的任务3.2实施 使用把一程序运用于不熟悉的任务4. 分析把材料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并确定部分之间如何相互联系以形式总体结构或达到目的4.1区分 辨别、区别集中、选择从呈现材料的无关部分区别出有关部分或从不重要部分区别出重要部分4.2组织 发现一致性、整合、列提纲、结构化确定某些要素如何在某一结构中的适合性或功能4.3归属 解构确定潜在于呈现材料中的观点、偏好、假定或意图5. 评价依据标准做出判断5.1核查 协调、探测、监测、检测查明某过程或产品的不一致性或谬误;确定过程或产品是否有内在一致性;查明某种程序在运行时的有效性5.2评判 判断查明产品和外部标准的不一致性,确定某产品是否具有外部一致性

11、;查明一个程序对一个问题的适当性6.创造将要素加以组合以形成一致的或功能性的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为新的模式或结构6.1生成 假设根据标准提出多种可代选择的假设6.1计划 设计设计完成某一任务的一套步骤6.2产生 建构发明一种产品例证 气体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1)可能有的方案(2)问题讨论和研究 各种温度计设计的原理 各种温度刻度的特点、定标、灵敏度 气体温度计的不足之处及如何改进?、设计可看作管中封闭气体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经、设计可看作管中封闭气体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经历了一个等压变化。历了一个等压变化。设计可看作管中气体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经历了一设计可看作管中气体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经历了一个等容

12、变化,即个等容变化,即P/T= P/ T, P/T = g h/ T, h = P/ gT T, h T, h=k T(温度、刻度均匀),(温度、刻度均匀), h/ T = P/ gT。设计可近似看作等压变化,设计可近似看作等压变化,V/T= V/ T, h/ T=V/TS。缺点:缺点:测温范围小;温度读数受大气压影响。测温范围小;温度读数受大气压影响。改进后的气体温度计改进后的气体温度计气体真空与现行课程标准相比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在分类学中均属学生掌握与建构的知识(概念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其实科学方法是指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的主观手段,是人们研究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程序、方式和

13、规则,属人类经验的范畴,是可以通过训练习得的,可归属知识与技能的领域。而能力则是人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备的心理条件。五.分类学中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的关系分类学中一作者克拉斯沃尔曾提出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用接受、参与、价值观、信念组成情感的阶梯,这比现行标准中体验、感悟、形成的分类更为清晰,但这类目标可能是内隐的,不一定是外显的;是不可测量或很难测量的,有时是不可预期的。这是因为这类目标的生成更多在于教学设计中活动的组织与教学中即兴的成份。也趋决于教师个体的教学艺术与教学素养。六. 案例机械波的干涉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的重、难点1.教学目标知识

14、与技能(1)知道波的叠加原理:理解波传播的独立性与矢量性(2)理解波的干涉现象:理解波的干涉的必要条件(3)能够从波的叠加原理解释波的干涉(4)知道干涉现象是一切波所特有的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干涉示意图会分析波的干涉现象,认识模型化处理方法,能运用空间想象及分析、归纳的方法,理解波的干涉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丰富感性认识,体验自然现象中的奇妙和谐,激发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通过声波干涉的特殊现象以及应用的了解,感悟物理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波的叠加、干涉现象、干涉条件难点:干涉现象的形成原因3.教学活动设计如何落实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通过体验性小

15、实验及现象的观察,及多媒体模拟动画理解波的叠加原理(3)另一方面通过问题思考与讨论突破波的干涉现象认识上的抽象性及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4)联系社会生产实验(消声器)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2)通过水面波的干涉图像模型的描述与讨论,从点到线再到面,突破对实验中某些区域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相互干涉现象的认识七.高考目标(介绍上海市考试手册)物理科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着重对考生进行能力考查。具体的能力如下:1 1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的基本含义并知道其发展历程。1.2 能用简单的数学运算处理问题。1.3

16、 能理解用图像描述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例证 有两个光滑固定斜面AB和BC,A和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比斜面AB长(如图)。一个滑块自A点到C点的总时间tC,那么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2 2物理思维能力物理思维能力2.1 能根据物理原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2.2 能用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推理。2.3 能应用简单的数学技能处理问题。2.4 能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推理。2.5 能阅读理解简单的新物理知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判断、推理。3物理实验能力3.1 能分析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3.2 能对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过程进行分

17、析、判断。3.3 能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例证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bc、cd、da四个过程,其中bc的延长线通过原点,cd垂直于ab且与水平轴平行,da与bc平行,则气体体积在 (A)ab过程中不断增加 (B)bc过程中保持不变 (C)cd过程中不断增加 (D)da过程中保持不变4 4综合应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4.1 能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问题进行处理。4.2 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合理的物理模型。4.3 能针对具体问题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讨论并做出判断。4.4 能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分析,做出评价。5 5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5.1 能对给出

18、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实验的或理论的探究。5.2 能发现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例证 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固定两根互相行的长直导线a和b,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恒定电流,a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F1。当加入一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后,a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F2,则此时b受到的磁场力大小是 (A)F2 (B)F1F2 (C) F1F2 (D) 2 F1F2 分类分析若FC1F1,则F2= FC1- F1,即FC1=F2+ F1 ,而Fb1= FC1+F1=2F1+F2abIIFF11abB1FF11FFcc11abB2FF11FFcc22若FC1F1,则F2= F1-FC1,即FC1= F1 - F2 , 而Fb3= FC1+F1=2F1-F2若FC1=F1,则F2= 0 ,而Fb2= FC1+F1=2F1则F2= F1+FC2,或Fc2= F2-F1若FC1F1,则Fb4= FC2-F1=F2-2F1若FC1=F1,则Fb5= 0若FC1F1,则Fb6= F1-FC2=2F1-F2综合分析,Fb= 2F1F2。本题选择:D分类学中评估目标分类与高考的能力测量目标的分类比较1. 前者两维连续不交叉,后者两维不具连续性,易交叉,但具实用性;2. 后者认知过程,学习水平不易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