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建设_第1页
特色学校建设_第2页
特色学校建设_第3页
特色学校建设_第4页
特色学校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目目 录录1茶陵县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62茶陵县特色学校建设子项目(一) 课改实验基地校建设计划书.7-83茶陵县特色学校建设子项目(二) 特色学校建设与评选计划书.9-104茶陵县特色学校建设子项目(三) 学校特色发展论坛计划书.11-125特色学校建设子项目(四) “四名”工作室计划书.13-146附件一:茶陵县“四名”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15-187附件二:关于全面实施“体育、艺术项目”的通知.19-218附件三:株洲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22-299附件四:株洲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建设方案.30-3510附件五:株洲市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2、36-4211附件六:株洲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实施方案.43-5212附件七: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53-6213附件八:关于全面实施“体育、艺术项目”的通 知.63-6814.株洲市中小学“快乐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方案2茶陵县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学校特色化发展是我县中小学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办学品质、强化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还是实现我县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为落实株洲市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 加快茶陵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指导全县中小学校特色建设,提升学校

3、办学品位,建成一批品牌特色学校,特制定本实施办法。一、一、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树立“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以特色建设为着力点,开展“快乐德育、人文智育、阳光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我县基础教育质量。二、二、 建设目标建设目标总体目标:落实“三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创建教育特色。具体目标:创建省级、市级课改样板校 8 所;高中学校创建市级特色学校 2 所、创新实验学校 1 所,力争创建省级特色学校和国家级特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创建市、县级特色学校 2

4、3 所,其中:快乐德育学校 5 所,阳光体育特色学校 3 所,书香校园 10 所,市3级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 3 所,体艺 2+1 特色学校 2 所。三、三、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第一阶段(2010-2011 年):全县所有中小学至少选定一个项目作为学校重点培育的特色项目,在系统思考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学校特色项目培育方案,并努力实施,力争一年初见成效,形成“一校一特色(项目)”的局面。第二阶段(2012-2013 年):全县有三分之一的学校特色项目培育产生较好影响,力争三年有显著成效。第三阶段(2014-2015 年):全县有 5 所中小学特色项目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力争 5 年成为省内外教

5、育的品牌。四、 推进措施(一) 建立管理机制,科学指导。各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对我县加快教育改革、丰富教育内涵、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成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规划引领、计划实施、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保障有力的管理体系,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有效、持久、深入开展。(二) 挖掘思想文化,引领方向。各校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深入挖掘学校的办学思想文化和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选择与学校、师生贴得最近,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与当地历史充分融合的项目,形成与学校办学思想文化一脉相承学校特色建设,将特色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教育理念与办学

6、思想的引领作用。(三) 研制可行方案,科研先导。各校要认真分析、系统思考、缜密规划、科学论证,结合特色建设和学校发展实际制定 3-5 年的学校发展规划,统领学校特色建设工作。要研制切实可行的特4色培育方案,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以科学规范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与管理方式切实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四) 加大配套投入,保障实施。各校要根据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优先解决与学校特色建设配套的师资问题,在专项经费、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以及其他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提供充分必要的保障,确保学校特色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和学校特色建设目标得以实现。五、五、 实施管理实施管理(一) 组织领导。组 长:谭外珠副组长

7、:吴小龙 王 勇 罗小中成 员:刘漫林 沈国荣 谭海波 刘正雄 刘正常费雄文 杨刚武 周和荣 张 蓉 欧阳红坚刘林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漫林兼办公室主任。(二) 建设内容。茶陵县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包含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建设、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中小学阳光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中小学快乐德育特色学校建设等。(三) 申报评选。1、申报:全县所有中小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和办学优势,至少选定一个项目作为学校重点培育的特色项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特色项目培育方案或特色建设规划及申报表格上报县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

8、截止时期为 2 月 10 日。52、评选:教育局制定特色学校评选办法,每年评选一批特色学校,并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评选各类市级特色学校和省级特色学校。(四) 工作经费。教育局给予市级课改样板校各 2 万元、其它特色学校各 1 万元的工作经费,经考核为优秀的学校,同时给予奖励。特色学校要发挥自身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对特色学校每两年复查一次,不合要求的学校取消其称号。六、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实施规划六、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实施规划子项目规划子项目规划(一)课改实验基地校建设项目工作目标:2011 年,建设 8 所市级课改实验基地校,整体推进省市级课改样板校建设,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9、实施路径:1、定标准,定基地。参照湖南省课改样板校建设基本标准,制定茶陵县课改实验基地校建设实施方案。经学校申报,教育局审核,确定 8 所学校为 2011 年课改实验基地校培育对象。2、定内容,定进度。根据实施方案,实验基地校要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校本教研、课程资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按照申报确认、实验督查、论坛报告、评估验收、表彰推广等程序,与特色学校建设总项目推进进度相配合,努力落实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3、定队伍,有保障。课改实验需要基地校建立一支课改领导队伍和教师队伍,要让骨干教师参与,整合学校各类优质资源,保障项目有力推进、高效实施、高质结题。4、定目标,出成果。所

10、有基地校建设要明确要求、目标、分工、职责等,工作要有实效。期末要对实验基地校建设进行阶段性评估和年度评估,评估合格确认为县级课改样板校,优秀的推荐为市级课改样板校建设培育对象。6(二)特色学校建设与评选项目工作目标:以评选促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创建省级、市级课改样板校 8 所;高中学校创建市级特色学校 2 所、创新实验学校 1 所,力争创建省级特色学校和国家级特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创建市、县级特色学校 23 所,其中:快乐德育学校 5 所,阳光体育特色学校 3 所,书香校园 10 所,市级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 3 所,体艺 2+1 特色学校 2 所。实施路径:1、制订方案,启动评选。制定特色

11、学校建设与评选方案,由教育局下发通知,由各个学校申报,教育局组织评估、评选。对特色学校建设特色明显、成效显著的学校,由教育局表彰和授牌。高中学校优秀的,推荐为省、市级特色高中建设校。2、完善机制,保障有力。进一步完善特色学校创建机制,各级学校要成立各类特色项目创建小组,规范制度,从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学科建设等方面落实,在人员、经费、资源等方面予以保障。3、选准项目,彰显特色。各校要树立“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思想,根据学校传统、特点和发展需求,选准特色项目,形成共识,整合优质资源,顺利推进学校和学生个性发展。4、依托课题,落实课堂。特色学校建设要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申报实施。建设过程中,要与学科

12、特色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高处着眼、低处着手。5、表彰奖励,成果汇编。特色学校建设评估验收合格的学校,县教育局将授牌并表彰,对其建设经验成果汇编成书,加以推广,起到激励和引领作用。(三)学校特色发展论坛项目7工作目标:在茶陵教育信息网开辟“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专栏,指导各校展开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讨论,举办 “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学校建设”校长论坛会。实施路径:1、开辟专栏,深入讨论。开辟“学校特色发展”专栏,展开各种形式的讨论,如学术研讨、论文发表、直接对话等。网络论坛后展开校级谈论,各校围绕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联系学校实际,展开个性讨论。2、校长论坛

13、,代表演讲。举办全县“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校长论坛,交流创建体会,展示经验成果。3、注重导向,成果汇编。加强正面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导向,及时将各校的特色建设经验和成果归类汇编成书,对特色建设活动的开展起到激励和引领作用。 (四) “四名”工作室建设项目 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 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人才培训工作的改革创新, 充分发挥 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和名教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工作任务 :评选 名校长工作室 10 个(小学 4 人、初中 4 人、高中 2 人),名教师工作室 20 个(学前教育 1 人、小学 6 人、初中 6 人、高中 7 人),名班主任工作室 20 个(小

14、学、初中各7 人、高中 6 人),名教研员工作室 10 个。并在县级“名工作室”中推荐 10 个市级 “名工作室 ”,其中名校长、名教研员、名班主任各 2 名,名教师工作室 4 名。茶陵县特色学校建设子项目(一)茶陵县特色学校建设子项目(一)课改实验基地校建设计划书8一、项目名称一、项目名称课改实验基地建设二、项目团队二、项目团队项目主持人:吴小龙项目牵头股室:教育股项目组成员:王 勇 龙永红 罗小中 黄兴云及教研室、师训站、督导室、办公室、8 所学校校长等。项目联系人:刘漫林三、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成果三、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成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建设教育强县战略,全面实施素质

15、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的建设,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整体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四、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日程安排项目内容责 任 人时 间备 注基地申报及确定,授牌各学校负责人、刘漫林2 月3月参照省市级课改样板校基本标准,由学校申报,教育局审核。组织实施,定期督查、视导各实验基地校校长、项目组成员3 月12月项目组指导各基地校开展课改实验;要求各基地校定期汇报进展情况阶段性评估验收各校校长、项目组成员6 月7月组成专家评估组,对各实验基地校进行初步评估验收论坛、报告项目组、各基地校校长10 月11 月各基地校校长结合实验和论坛体会、感想,吸收他校经

16、验,进一步制定、完善课改实施方案,提出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方法措施,教育股做好典型案例的收集与报道9工作年度评估验收项目组成员12 月组成专家组,对各基地校进行年度考核,评选出优秀的课改实验基地校并表彰;及时将实验经验、成果汇编推广。10茶陵县特色学校建设子项目(二)茶陵县特色学校建设子项目(二)特色学校建设与评选计划书一、项目名称一、项目名称特色学校建设与评选二、项目团队二、项目团队项目主持人:吴小龙项目执行人:罗小中项目组成员:王勇 谭海波 沈国荣 刘正雄 费雄文刘正常 周和荣 张蓉 欧阳红坚 刘林娟项目联系人:刘漫林 三、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成果三、项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成果1、总体目

17、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树立“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以特色学校建设为抓手,开展“快乐德育,人文智育,阳光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我县基础教育质量,建成一批品牌特色学校。2、具体目标:创建省级、市级课改样板校 8 所;高中学校创建市级特色学校 2 所、创新实验学校 1 所,力争创建省级特色学校和国家级特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创建市、县级特色学校 23 所,其中:快乐德育学校 5 所,阳光体育特色学校 3 所,书香校园 10 所,市级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 3 所

18、,体艺 2+1 特色学校 2 所。四、项目进程及要求四、项目进程及要求项目内容责任人时间备 注接受各类特色培育校申报刘林娟2 月底前下发有关文件,电话通知、督促;分类统计各项特色校申报情况。11对申报的特色培育校进行审核确定刘漫林3 月底前组织有关人员到申报学校审核其相关措施;基本确定各类特色培育校。组织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研讨会罗小中4 月底前下发文件通知,要求推荐校长参加研讨论坛组织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现场会项目成员10 月底前从各类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中挑选典型组织现场学习;指导学校认真分析、系统思考、缜密规划、科学论证,结合特色建设和学校发展实际制定 35 年的学校发展规划,统领学校特色建设工作。

19、组织开展特色学校建设评选刘漫林11 月底前从各类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中挑选 1-3所学校组织评选;分类分年度通过培育评选完成创建各类特色学校工作目标。组织开展特色学校建设表彰与展示会罗小中刘漫林12 月底前从各类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中挑选典型组织表彰与展示会;表彰、奖励、授牌、展示。特色学校要发挥自身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每两年复查一次,对不合要求的学校取消其称号。12茶陵县特色学校建设子项目(三)茶陵县特色学校建设子项目(三)学校特色发展论坛计划书 一、项目名称一、项目名称学校特色发展论坛二、项目团队二、项目团队项目主持人:吴小龙项目执行人:王 勇项目组成员:罗小中及教研室成员项目联系人:沈国荣三、

20、工作目标三、工作目标进一步促进中小学校长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思考当前教育热点,围绕茶陵教育的实际尤其是本校实际阐明观点、提出对策,相互交流,博采众长,激发活力,切实提高校长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课堂教学实践的管理水平、课堂教学的研究水平、改善思维品质,促进广大中小学校长由经验型、教师型向学习型、专家型转变,切实提高校长执行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提出的“课堂教学效益建设年” 、县教育局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年”精神,为推进教育强县建设、办好茶陵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四、四、论坛主题聚焦课堂。具体思考的问题是:1.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堂教学管理的思考;2.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

21、益的问题与对策 3.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4.怎样转变“教”与“学”的方式;5.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学效益;6.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7.如何落实“达标课”活动;8.怎样开展书香校园建设;139.听、评课实践的体会; 10.我在课堂上的体会;11.如何加强校内学科建设;12.“教什么”与“怎样教”的关系;13.名师、名校课堂教学改革启示。五、论坛形式1、组织形式论坛时间为 2011 年 4、7、11 月份举行;由教研室召集,确定不同的学校承办,教育局拨给承办单位适当经费。2、交流形式文本交流、教学沙龙、成果展示交流、参观考察心得交流。无论什么交流形式都得准备 2000 字内

22、的文稿,以便形成有价资源库。适时邀请相关专家参与互动。具体交流形式以即时通知为准。14特色学校建设子项目(四)特色学校建设子项目(四)“四名”工作室计划书一、项目名称一、项目名称:“四名”工作室建设二、项目团队二、项目团队:项目主持人:吴小龙项目执行人:刘漫林项目团队成员:王勇 龙永红 罗小中 谭永春及教研室、师训站、教育股等。三、工作目标:三、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 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人才培训工作的改革创新, 充分发挥 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和名教研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四、评选程序(一)个人申报。1、由各单位组织符合条件者申报并填写株洲市“四名”工作室申报表 一式两份 (见附件)。2、

23、申报者提交名工作室建设方案或构想。内容包括: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办法、人员组成(主要是主持人和团队成员,团队成员由同类别的骨干组成,原则上35 人)、工作建设地点等,工作目标任务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工作措施要有可操作性,且注重创新。3、申报截止时间: 2011 年 4 月 26 日。(二)学校初评:15学校对个人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确定推荐人选并签署单位意见后, 于 4 月 30 日前上报市教育局参加评审。(三)市级评审 与推荐 。教育局对个人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经公示后审定茶陵县“四名”工作室名单,并择优推荐参评市级 “四名”工作室。16附件一:茶陵县茶陵县“四名四

24、名”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 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教育人才培训工作的改革创新, 进一步提高 教育人才 培训培养的质量和效益,打造 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和名教研员品牌,教育局决定在全 县范围内开展“茶陵县 四名工作室 ”(以下简称 “四名工作室 ”)建设。 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 “四名”工作室 的建设 和管理 办法。第一条 “四名”工作室由主持人和团队核心成员共同组成,集教学、教科研、培训于一体。 “四名”工作室由 县教育局批准和授牌,实行县 、校两级共建,由 县级教育 行政部门 和所在学校共同管理。第二条 “四名”工作室的申报条件(一) “四名”工作室主持人

25、应是教书育人的模范、教学科研的能手 、学校管理的专家 ,具有较强的专业引领、培训指导和组织协调能力 ,身体状况能胜任工作需要,现仍人事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获得特级教师称号的中小学教师;2.获得县市级以上优秀校长、教师或班主任称号;3.在所任教的学科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当地是被公认的学科带头人,有较丰富的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经验的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师、班主任或教研员 ;第三条 “四名”工作室的分布、申报和审批程序17(一) “四名”工作室在全 县范围内评选,参照各校教育发展和教育人才建设的情况,以学段、学科和类别统筹安排申报名额。(二) 申报和审批的程序:由具备条件单位

26、组织自愿申报,并按要求填写相关材料。由 所在单位 进行初评,并 加具意见后推荐上报,教育局 组织评审确定 。并授予“四名”工作室并证书和牌匾。第四条 “四名”工作室的人员组成“四名”工作室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主持人,主持工作室的全面工作,是工作室的责任人;二是工作室团队成员,由同类别的骨干组成,成员 3-5 人(其中 1 人应来自主持人任职单位,兼任主持人助理),协助主持人开展工作;三是学员,即进行教育实习和接受培训的各类 骨干培养对象,每期 2-10 人。第五条 “四名”工作室的主要职责(一) 加强师德建设。主持人要在师德方面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帮助 团队成员和学员提升学识水平和师德修养

27、,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二) 承担市 县级骨干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并按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参与年度培训和校本培训,成为各类骨干成长的摇篮。(三)发挥 “四名”工作室示范和辐射作用,负责 指导学员制订专业发展计划 ,通过 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课题研究和巡回讲座等形式,提升学员和所在单位教职工的专业水平 。18(四) 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在本周期内,完成骨干教师市县级培训的委托课题研究,并完成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报告、专业论文或专业著作。(五) 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为学校和本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献言献策。第六条 “四名”工作室的指导与管理(一) “四名”工作室由

28、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委托所辖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业务培训的过程管理。(二) “四名”工作室所在学校协助上级教育 行政部门对工作室进行日常管理,学校指派一名副校长专门分管“四名”工作室。3.教育局定期组织主持人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组织专家为 “四名”工作室提供业务指导并进行业务检查、评估。第七条 “四名”工作室的保障措施(一) 工作条件保障。 “四名”工作室要有独立的办公室并具备基本的办公条件,配置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资料和工作所需的信息化设备。(二) 经费保障。 “四名”工作室由县 、校两级共建共享,学校提供启动经费 1000 元,教育局 验收挂牌后, 按照

29、每个工作室每年 2000 元的标准提供经费资助 。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室的图书资料购置、办公设备购置、网站建设和学员培训的开支,做到专款专用。第八条 “四名”工作室的考核与评价19(一) 考核形式。 教育局每 周期结束后对 “四名”工作室进行考评。考核的方式主要有:查看原始材料、听取工作室的汇报 、听取学校的评价 、深入课堂听课和参与教研活动进行现场观摩。(二) 考核内容。 “四名”工作室的自身建设 ;“四名”工作室在培训和指导教师方面的主要业绩;在教学科研中所发挥的作用。(三) 考核结果。每周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为 “不合格 ”者将撤消该工作室建制;考核为“合格”以上

30、者将自动进入下一周期的工作室建设;考核达到“优秀”等级者,将予以表彰和奖励。第九条 本办法由 县教育局负责解释。二一一年四 月20附件二:关于全面实施关于全面实施“体育、艺术项目体育、艺术项目”的的通通 知知茶教通201135 号各乡镇中学(学校) ,中心小学、县直学校、民办学校: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艺术 2+1”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厅函200433 号)及市局等文件精神,决定在全县中小学校全面实施“体育、艺术 2+1 项目” (以下简称:“体艺 2+1”项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标与任务(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二)通

31、过学校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掌握 2 项体育运动技能,培养 1 项艺术特长;(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二、实施步骤(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1 年 4 月)面向全社会的广大家长和学生,宣传项目的重大意义,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学生的支持,增强全社会自觉参与“体艺 2+1”项目的意识。(二)第二阶段:计划准备(2011 年 4 月至 5 月)1各有关学校根据本方案综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地本校“体艺2+1”项目实施方案,各学校于五月底前必须将实施方案上报教育局教育股;2各校专任教师根据学生需要和学校优势、自身专长,确定重点项目,并与本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有机

32、整合,制定教学计划。(三)第三阶段:全面实施(2011 年 5 月至 2011 年 11 月)各地各校全面开展“体艺 2+1”项目。 将“体艺 2+1”项目融入21体育、艺术课程的学习;通过学生自选项目,将“体艺 2+1”项目作为课外文体活动、社会文体活动的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体艺 2+1”项目培训,组织对学生自选的项目技能等进行评定。(四)第四阶段:总结推广(20112013 年) 评选“体艺 2+1”项目特色学校,撰写“体艺 2+1”项目总结或报告,形成学校特色课(传统项目) ,通过学生的现场表演、创作、测评、展览和教师的教学观摩、论文、论著、特色训练方案等展示成果,推广成熟的经验,体艺

33、 2+1 工作常态化。三、项目认定“体艺 2+1”项目认定工作,各校需依据技能认定标准 (各项目的技能评定标准可从茶陵教育工作群下载)和学校实际,认真组织认定工作。一各校成立由体育、音乐、美术以及各兴趣小组负责教师和班主任联合组成的项目认定小组,坚持平时和集中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认定,认定结果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和学生成长记录册。各学校要科学把握“体艺 2+1”项目技能认定标准。各校应事先制定并公布认定方案,鼓励学生全员参与“体艺 2+1”项目,允许复评,努力达标。二 “体艺 2+1”项目的认定中应参考学生的兴趣、态度、知识的修养等全面素养,以促进学生对项目的关注,并终身受益。三项目认定应采取本

34、人现场表演、创作和测试等方式进行。学生获得项目认定后,可由学校在成绩册中,设“体艺 2+1”项目专栏加以评定。四凡技能认定标准中未列入的项目,可由学校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参考相似或相关项目的技能标准,加以认定。四、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周密组织。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 “体艺 2+1”项目活动,是一项开拓性的全新工作,各学校要充分认识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大事来抓。 (二)强化督查,力求实效。县教育局成立专项督查小组,随时开22展督查,督查结果列入对学校领导的绩效考核内容。(三)立足课堂,统筹课外。各校要把“体艺 2+1”项目融入新课改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

35、主渠道作用,严禁挤占体育、音乐、美术课的时间给学生补习文化课。要统筹课间、课余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体艺 2+1”项目。(四)保证自愿,全员参与。各校要安排好“体艺 2+1”项目周活动表,学校根据学生的项目选择,定项目、定内容、定地点、定学生和定辅导教师。具体活动时间安排由各校自定。让学生自主选择参与项目,保证 100的学校开展“体艺 2+1”项目、100的学生参与其中、100的教师参与服务和管理。(五)配强师资,配足资源。以专职体育、艺术教师为核心,辅导培养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以满足学生开展“体艺 2+1”项目的教师需求。要建立“体艺 2+1”项目辅导教师考核奖励办法,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

36、积极性。(六)搭建平台,搞活形式。积极创建阳光体育示范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体艺 2+1”特色学校、 “体艺 2+1”示范学校。设置多样文体活动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各校要建立各类校级音、体、美特色团队至少一个,积极参与县市区级及以上部门组织的比赛和各类展示活动。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23茶陵县教育局茶陵县教育局“体育、艺术体育、艺术 2+12+1 项目项目”设置设置(一)体育类项目1体操类项目:艺术体操(形体练习) 、健美操、体育舞蹈、技巧、轻器械体操(跳绳) 、双杠、单杠、跳跃;2田径类项目:耐久跑(800 米跑、1000 米跑) 、100 米跑、跳高、跳远、铅球、200 米

37、跑、400 米跑、三级跳远、标枪、铁饼;3定向越野类项目:个人定向越野跑、自行车定向赛;4球类项目: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网球;5武术类项目: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青年拳单练、健身拳、剑术、对练、短棍、形意、八卦、太极、南拳、八极、翻子、象形,少林拳等各式传统拳术及刀、枪、剑、棍等传统器械;(二)艺术类项目1音乐表演类: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课堂乐器、中国民族乐器、西洋管弦乐器、声乐、戏曲、曲艺、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芭蕾舞、拉丁舞等;2美术类项目:素描、中国画、版画、水彩(水粉)画、漫画卡通、雕刻、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民间美术类。24附件三:株洲市普通高中特色学

38、校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株洲市建设教育强市行动计划 (2010-2015年)和株洲市城区基础教育三年攻坚计划 (2011-2013 年)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普通高中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升我市高中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特制定株洲市普通高级中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优质教育发展理念,办好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以“项目驱动、科研攻关、专家引领、整体提升”为工作思路,结合我市城乡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特点和需要,有效促进我市普通高中形成办学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基本原则(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重在创新。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对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成

39、果和先进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在学校原有的工作经验和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遵循学校发展规律,提出全面、系统、科学、前瞻的特色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最终形成学校一脉相承的特色文化,打造学校品牌。(二)基础与特色相结合,重在特色。基础工作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前提和保障,特色项目建设是对学校基础工作的超越和创新。学校要在抓好常规管理,各项基础工作的前提下,根据自身优势,找准特色发展的着力点,因校制宜地确定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25(三)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重在过程。高中学校要把特色办学的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特色建设是师生全面理

40、解和接受学校办学理念,教师转变教育观、改进教学行为,形成学校特色文化的过程。(四)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重在软件。特色学校建设既需要基本的硬件条件作为支撑,更需要内涵、理念、制度、文化、行为等软件支持,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三、工作目标总体目标:通过特色学校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个性发展、特色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用 3 至 5 年的时间,在全市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教育优质的普通高中。具体目标:(一)在全市分批次、分类别建设特色高中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找准着力点,抓好生长点,形成创新点。(二)加强区域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办学的有效策略和基本模式研究,总结有益经验,剖析典型

41、案例,在全市进行推广,整体提升我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四、实施步骤自 2010 年 9 月起实施,以“科研课题引领,特色项目带动”的开展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一)申报(2010 年-2015 年,每年 5 月前申报)申报基本条件:1、学校领导有科学系统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有明晰的办学思路和学校发展规划。2、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学校特色的雏形,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较高。263、重视教育科研,有较为丰富的教育科研经验和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教科研成果丰富,承担过市级以上的教育科研课题,有获得过市级一等奖以上的教研科研成果。(二)评估(2010 年-2015 年,每

42、年 9 月评估)项目学校对本校的特色项目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并提交株洲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研究专项课题结题评审意见书和课题相关材料。市教育局依据株洲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评审基本标准对申请学校进行考核与评估。五、组织管理为加强对高中特色项目学校的管理和指导,特成立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并设立专项经费对特色学校建设予以支持。(一)成立领导小组,钟燕局长任组长,李建国副局长、易可佳副局长任副组长,全面负责全市普通高中特色建设工作,下设“株洲市普通高中特色建设”办公室,王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特色建设日常工作。(二)成立专家组,吴刘光明任组长,特聘专家队伍为主要成员,负责特色创建的指导

43、工作和成果鉴定与推广。(三)经费保障市教育局设立“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专项经费,对“特色学校” 、 “特色学校实验校”的创建工作予以支持和奖励。(四)特色学校的义务与责任:1、建设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的关键是促进学校建立自主发展的内在机制,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推动学校建设适合本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打造学校教育品牌,在推动我市教育强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2、针对学校自身的办学经验和特色,组织较高水平的持续、深入的实践性研究。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积极创新的教师队伍。形成一批基于实践、富有特色、质量较高、具有广泛借27鉴和指导意义的特色学校建设研究成果。3、充分发挥辐射、示范作用,通过会议、媒体

44、、网络等形式,建立开放性的研讨交流平台,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与优秀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队伍培养、教育科研等方面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经验,推动我市普通高中共同发展。4、积极探索基于实践的教育科学研究方式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普通高中科研兴校的有效途径,建设研究型队伍,形成“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文化。株洲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评审基本标准株洲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评审基本标准为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校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形成多元化办学的格局,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根据中共株洲市委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 (株发2008

45、5 号)和株洲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根据湖南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建设基本要求(试行) ,特制本标准。一、学校基本条件(一)办学规模。学校为全日制普通高中(不含完全中学) ,办学规模原则上在 15 个班以上,班额原则上不超过 45 人。(二)办学规范。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所有国家课程,教育教学整体质量较高。(三)办学条件。有满足新课程改革和特色发展所需要的校园校舍和基本设施设备,办学条件整体达到普通高中规定要求。(四)师资队伍。有满足新课程标准的专任教师队伍和管理28团队,在教师队伍资质、培训以及各类考核等方面均达到标准。二

46、、学校特色定位(一)办学思想特色突出。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学生的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发展特色。(二)学校管理特色显著。遵循普通高中办学规律,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在学校建设、管理体制、队伍建设、办学机制、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特色体系。(三)课程开设特色有效。学校在落实普通高中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注重构建创新的特色学校课程体系,形成学科教学特色或学科综合特色。(四)特色教育面向全体。学校特色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创设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环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三、学校特色建设(一)特色建设实行规划管理。市教育局和县市(区

47、)教育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创建特色教育实验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配备、招生与管理等方面支持办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学校根据实际制定特色教育实验发展规划;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特色发展立足课程体系。围绕学校特色教育构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与之相适应的拓展性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完善,特色鲜明,能满足学生个性、兴趣和特长发展的需要。(三)特色发展有专业化支撑。校长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办学思路,根据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学校实际确定特色教育办学方向;学校具有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科教学团队,有保障特色教学实验需要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与特色教育相适应

48、的作为学科带头人的骨干教师队伍;全体教师具有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建设的意识,充分发挥本学科课程的特点,广泛参与29特色教育实验,有良好的特色教育氛围。(四)特色建设有可靠资源保障。在传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和发展学校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注重构建特色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和校外教育资源体系。特色教育资源能满足学校开展特色教育的需要。(五)特色建设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学校管理层和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遵循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规律和特色教育的特点,注重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特色教育的教学制度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管理机制。四、学校办学质量与效益(一)有二年以上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二)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

49、在 95%以上;(三)特色教育教研教改成果显著,在本市同类学校中具有示范作用和经验推广价值。(四)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与社团活动,成效明显。特色教育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并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内驱力。五、实施步骤(一)自 2010 年 12 月开始实施。5 年内我市高中将培育和创建 3 个国家级特色学校、4 个省级特色学校、8 个市级特色学校,1-2 个创新实验学校。(二)市属普通高中学校申报省特色教育实验学校,由市教育局申报,市人民政府审核签署意见,报省教育厅评审认定;市市区普通高中学校申报省特色教育实验学校,由所在市市区人民政府申报,市教育局审

50、核签署意见,报省教育厅评审认定。(三)省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一经认定,享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同等待遇。市级普通高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一经认定,享受特色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政府的专项奖励。30株洲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评估申报表申报学校特色名称申报类别创建该类特色学校的可行性分析(背景、现状条件等)创建具体措施31市教育局评估意见附件四:株洲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建设方案株洲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建设方案一、申报对象株洲市中小学校二、评选办法1.“株洲市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由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和市科协联合命名,从 2010 年 12 月起每年评审命名一次。2.评选分申报、初评、复评、公示、命名五

51、个阶段进行:学校首先向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提出申报;市教育局组织市科技局和市科协有关专家进行材料审核和现场复评;复评结果上网公示;命名授牌。3.命名学校有效期为三年,学校每年 12 月底前需报送本年度科技工作总结,由考核小组进行考核,评出“株洲市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予以表彰奖励,不符合标准的予以撤销并收回授牌。三、评选标准(一)管理规范321.科技教育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质量稳定,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能成为株洲市科技教育的窗口。2.科技教育领导班子网络健全,将科技教育列入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有创建科技特色学校的规划和实施计划,有良好的运行机制,科教工作有创新性、独特性、示范性。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52、形成鲜明的科技特色项目,并取得显著效果,在省、市或区范围内有一定影响。(二)教育教学1.学校把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作为学生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科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有新举措。2.在学校课程建设中,能形成以本校科技教育特色项目为主体的学校课程体系,科技内容渗透于各类学科之中;形成一支较高水准的科技教师队伍。3.有足够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科技类科目;研究性学习中科技领域的学生课题有较高比例;有一批具有初步科技探究能力的学生群体。4.学校对科技教育课程的实施有定期研究制度;教研活动中有通过课程落实科技素质培养要求的主题内容,形成科技教育

53、特色的教学风格。5.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相整合;建立校园科技网,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上网浏览;以信息化推动科技教育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手段在科技教育中的应用。(三)活动开展1.开展经常性的科技教育活动,如讲座、竞赛、观摩、研讨等,每年开展科技节(月)等科技主题活动,师生参与率达 90%以上。2.根据学校教学工作实际,设计并开展有创新思路、学生喜欢的科普活动。科技特色项目在市级以上竞赛中有竞争实力,成33果显著。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科技社团与兴趣小组,学校的科技类社团与兴趣小组占全校社团与兴趣小组总数的比例在三分之一以上。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市的各项科技比赛和科普活动,能独立承担市

54、、市级以上科技示范活动。(四)基础建设1.学校把教师科技教育的实绩作为业务考核、职称评聘的依据之一。2.学校每年有计划安排科技教育教师和科技活动辅导员参加专题性的科普报告和新科技知识系列培训,提高教师科学文化素质和开展科技教育的能力。3.学校建有与科技特色项目相匹配的较先进的实验室,并有运作机制;有专人管理和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率高,使用率高;项目资源对兄弟学校及社会开放。4.加强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理论研究,学校科技类学科教研组开展一定的科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5.重视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投入并逐年递增。保证活动经费,更新教学活动科技器材;图书馆、电教馆中存有最新科普读物,出借率、使用率高;有科技教

55、育成果展示室,定期组织专题科技教育成果展示。(五)社会成效1.充分依托社区、社会,广集资源、形成合力,有对口的市、市、区级科普教育基地,有科技特色项目的实验基地,并发挥其作用。2.在学校校园文化和环境设计中体现科普宣传教育内容,并能体现学校科技特色。3.建立一支由专家和专业技术行家组成的热心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兼职辅导员队伍,指导学校科技教育并有一定成效。344.重视科技教育工作宣传,每年在市级以上媒体上报道学校科技教育 5 次以上。5.成立较固定的学生科普传播志愿者队伍,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积极参与社区科普宣传活动,并获得好评。四、申报程序申报学校填写株洲市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申报表并提供2000

56、 字以内科技教育工作总结、株洲市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考核评分标准自评(以上材料一式三份)和资料光盘一份(含总结报告、影像资料或专题片等),于每年 12 月 20 日前上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后,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核,考核结果经上网公示无异议后,对通过学校命名授牌。株洲市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考核评分标准学校(盖章): 序号考核验收标准和内容应提供的材料及检查验收方法分值自评分考评分组织领导领导重视,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科技教育工作,有专门工作机构负责组织日常科技活动的开展;学校把科技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工作项目列入各项工作计划,并作为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提供相关资料1035管理措

57、施校科技活动年度有计划,年终有活动总结,各项活动台帐资料健全;因校制宜,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兴趣小组,学生参与面广,有常设的专题科技活动项目;学校对科技老师的进修、培训、职称评审、考核奖励等给予重视和支持。提供相关材料15经费保障保证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经费,添置更新教学与活动的科技器材。图书馆、电教馆中存有最新科普读物,出借率、使用率高。有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室,定期组织专题科技教育成果展示。提供相关数据及图书、设备目录10序号考核验收标准和内容应提供的材料及检查验收方法分值自评分考评分基础条件有专门的科技活动室,并配备活动所需的设备、器材;校园建有专门的科普画廊、板报,定期更新内容;学校图书室有专

58、门的科技图书专柜,科技图书比例不低于 30%;学校网站建有科技活动专栏,并与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网、株洲科普之窗等网站建立链接;有一支热爱青少年科技事业、能力较强的科技辅导员队伍。 实地检查20活动定期安排科技兴趣、研究性学习、劳技实践等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以上科学校台帐及全市汇总数据4536内容及成效技讲座、讨论会、科学沙龙等活动,每学期组织学生参观一次校外科普教育基地;在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电脑制作活动、学科竞赛等科技活动取得较好成绩;配合每年一度的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组织主题鲜明的全校性科普活动;积极支持兄弟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能够较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合计10037

59、株洲市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申报表单位(章)负责人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箱地址科技教育概况:科技教育主要成绩市区教育局意见:(盖章) 年 月 日市评选结果及意见:(盖章) 年 月 日38附件五:株洲市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书香校园,倡导读书学习的文明风尚,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为学生创建享受快乐成长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为学校构建提升教育品位的理想平台,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特制定本方案。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以“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润泽生命活力”为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

60、形成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具有各校特色的校园读书文化。(二)具体目标1、校园方面。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挖掘校园文化特色,让校园处处是“书签” ,声声皆书韵,创造个性化、人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校园阅读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学校办学品位。2、教师方面。积极倡导教师“与书为伴” ,将“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 , “读书是一种乐趣” , “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的高度。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提倡教师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培养一支有修养良好、专业扎实、业务精湛、积极奋发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3、学生方面。积极倡导学生“与好书交朋友” ,阅读经典,营造班级读书氛围,在浓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