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综合检测题39_第1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综合检测题39_第2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综合检测题39_第3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综合检测题39_第4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册课时综合检测题3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落实应世案4(时间:45分钟分值:51分)一、基础巩固(21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D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解析:选C。A项,受,同“授” ;B项,不,同“否” ;D项, 生,同“性”。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 不耻相师师:老师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道理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解析:选B。师:动词,学习。3.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吾从而师之A 丫.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欲人之无

2、惑也难矣B 丫.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生乎吾前解析:选B。B项,“之”,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 “而”,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C项,“其”,代词, 他们/指示代词,那些;D项,“乎”,语气词,呢/介词,在。4.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的判断, 正确的一项是()(3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年十七,好古文A .全不相同B .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 .和现在的用法相同解析:选A。“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传道”古义为“传 授

3、道理”,“众人”古义为“一般人”,“小学”古义为“小的方面学 习”,“古文”古义为“先秦及秦汉散文”。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君子不齿A .小学而大遗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 吾从而师之D .位卑则足羞解析:选C。与例句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形容词用作名词;B 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 项,形容词用作动词。6.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例: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 选 A。 A 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 B 项是

4、宾语前置句; C 项 是被动句; D 项是定语后置句。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3 分)(1) 是故无贵无贱, , ,师之所存也。(2) 彼童子之师, , 。(3)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答案: (1)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二、阅读提升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12题。学者师达而有材 ,吾未知其不为圣人。 圣人之所在 ,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 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

5、其事无 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 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 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 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 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 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 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 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 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

6、。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 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选自吕氏春秋 孟夏纪第四)【注】兑:通“悦”。硾(Zhu )1:系上重物使下沉。堇(j i)n野葛,可做毒药。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理:治理B .圣人生于疾学 疾:敏捷C.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信:(被人)相信D .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 要:同“邀”,求,取解析:选B。疾:奋力,用力,努力。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其人苟可 /其皆出于此乎B 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 /作师说以贻之C.故师之教也/句读之不知D 所

7、求尽得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解析: 选 D。 D 项, “所动词 ”构成名词性结构。 A 项,代词, 他们;副词 , 表推测, 大概。 B 项, 介词,用;连词 , 表目的, 来, 用来。C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 的标志。10.下列句子从反面说明重学的一项是 ( )(3 分)A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B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C.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D .凡遇合也,合不可必解析: 选 B。 A 项, 意思是 “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 贫富了”, 不能从反面说明重学。 C 项,意思是 “因此, (别人不尊 重他 ,没

8、有请他而 )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 , (不尊重老师 , 随随便便 )召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 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 ”, 不能从反面说明重学。 D 项, 意思是“大凡师徒相得是很不容易实现的 ”也不能从反面说明重学。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A .作者认为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他自己又有才 能,这样的人一般会成为圣人。B .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做到尊师就不会去计较老师 是否富贵荣耀了。像这样做了,那么这个学生的名号就响亮了,德行 就彰显于天下了。C.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 是

9、为了证明“使世益乱、 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D .作者认为老师要让自己尊贵起来,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 义。解析:选C。C项,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为了 证明“弗能兑而反说”,即“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却硬要说教”,“使 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是“弗能兑而反说”所造成的结 果。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译文:(2) 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译文:答案:(1)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2)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揣腐臭的东西却 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

10、沾湿一样。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并且又有才能,我不信他成不 了圣人。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会被治理得好。圣人在这个地方,这 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 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 贫富 了。像这样,(这个从师学习的人)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 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 就会无不合宜。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 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 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 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努

11、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 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述而彰明了。因此,(别人不尊重他,没 有请他而)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不尊重老师,随随便 便)召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老师如果采用不可能教化他人、不会被 人听信的方法去勉强教育人,尽管想使自己的道义得以施行,使自身 得以尊贵,不也差得太远了吗?从师学习的人米取不愿受教化、不听 从教诲的态度,自己随意行事,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 如同怀揣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沾湿一样凡是进行说教的人,应使对方心悦诚服,而不是生硬地说教。 当今

12、世上的说教者,大多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反倒生硬地进行说教。 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却硬要说教,这就像拯救落水的人反倒用石头绑在 那人身上让他沉下去一样,这就像救治病人反倒给他喝毒药一样,(这 样)使世道越来越乱、不肖的君主越发昏惑的情形 ,从此就出现了。 所以当老师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在于明辨事理,推行道义。事理明 辨了,道义确立了,那么老师的地位就尊贵了,王公大人们就不敢怠 慢他们了,上到至高无上的天子,这样的老师去朝见也不会感到心惭。 大凡师徒相得是很不容易实现的。如果丢掉事理放弃道义而去追求不 一定能得到的东西,却想要别人尊敬他,不也太难了吗?所以老师一 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义,然后才能受到尊敬

13、。三、语言运用(12分)13. 观察孔子应聘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孔子应鳴(1)用自己的话说说漫画中“? ”“!包含的意思。要求语言简洁、鲜明。(2)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寓意答:解析:漫画中孔子去应聘,却被“非名牌大学学生禁入”的招牌 挡在门外,因此脑中充满疑惑和感叹。孔子的疑惑和感叹一定和他的“被拒”有关。概括寓意时可联系现实。答案:(1)孔子疑惑不解:自己是一个大圣人、大教育家,为什么会被招聘单位拒之门外呢?他又发出感叹:时代变化太快,自己跟不上形势了!(2)揭露了一些人才招聘单位只看学历而不看实力的现状。14. 学过劝学和师说之后,请拟写一副对联,表达你对 这两篇文章的认

14、识或从中悟到的道理, 上下联中要分别有“劝学”和 “师说”两个词语。(4分)解析:作答此题时要考虑到对联的特点,还要兼顾到内容的合理 性。答案:读书务必发奋用功,莫要别人劝学;学习当需谦虚博览, 勿忘前贤师说。对联式仿写四原则1. 字数相等虽说对联的篇幅可长可短,但上下联的字数一般要相等。如果字 数不等,那就对不起来,联不起来。请看对联:“昨日偷桃钻狗洞, 不知是谁(老师出);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郭沫若对)。”很明 显,上下联字数相等,都是11字。2. 词性相同上下联的词性要一致。不仅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而且最 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如此 等等。如下面的对联:“万砖千瓦百工造成千佛寺,一篙二橹三人摇 过四平桥。”很显然“万、千、百”和“一、二、三”是数词对数词, “造成”和“摇过”是动词对动词,“砖、瓦、工”和“篙、橹、 人”“千佛寺”和“四平桥”都是名词对名词。3. 结构相称要想对仗工整,除了字数、词性的要求外,还要求上下联的结构 对称一致。具体来说,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