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给水回热加热系统_第1页
第四章+给水回热加热系统_第2页
第四章+给水回热加热系统_第3页
第四章+给水回热加热系统_第4页
第四章+给水回热加热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教师:于静梅主讲教师:于静梅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4.1 热力系统的概念及分类热力系统:热力系统:是火电厂实现热功转换热力部分的工艺系统,它通是火电厂实现热功转换热力部分的工艺系统,它通 过热力管道及阀门,将各主、辅热力设备按热力循过热力管道及阀门,将各主、辅热力设备按热力循 环的顺序有机的联系起来,以在各种工况能安全、环的顺序有机的联系起来,以在各种工况能安全、 经济、连续的将燃料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最终转变经济、连续的将燃料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最终转变 为电能。为电能。热力系统图:热力系统图:用来反映火电厂热力系统的图称热力系统图。广用来反映火电厂热力系统的图称热力

2、系统图。广 泛应用于设计、研究和运行管理中。泛应用于设计、研究和运行管理中。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按照范围分类:按照范围分类:全厂热力系统:全厂热力系统:是以汽轮机回热系统为中心,将汽轮机、锅是以汽轮机回热系统为中心,将汽轮机、锅 炉和其它局部热力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炉和其它局部热力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局部热力系统:局部热力系统:1、主要热力设备:汽轮机本体、锅炉本体;、主要热力设备:汽轮机本体、锅炉本体; 2、局部功能系统:给水回热系统、除氧系统、局部功能系统:给水回热系统、除氧系统 、供热系统、主蒸汽系统、旁路系统、给、供热系统、主蒸汽系统、旁路系统、给 水系统、主

3、凝结水系统、抽空气系统、发水系统、主凝结水系统、抽空气系统、发 电机冷却系统、工业水系统等。电机冷却系统、工业水系统等。按照用途分类:原则性热力系统:原则性热力系统:全面性热力系统:全面性热力系统: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原则性热力系统:原则性热力系统:是一种原理性图是一种原理性图作用:作用:(1)对机组而言主要用来反映在某一工况下系对机组而言主要用来反映在某一工况下系统的安全经济性统的安全经济性,(2)对不同功能的各种热力系统则主对不同功能的各种热力系统则主要反映该系统的主要特征。要反映该系统的主要特征。特点:特点:(1)在机组和全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上不应有反映其他工

4、)在机组和全厂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上不应有反映其他工 况的设备及管线,以及所有与目的无关的阀门,除个别与热经况的设备及管线,以及所有与目的无关的阀门,除个别与热经济性有关的阀门外,所有其它阀门均不画;济性有关的阀门外,所有其它阀门均不画;(2)相同的设备也只需要画一个来表示;)相同的设备也只需要画一个来表示;(3)对各种功能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次要的支管线及阀门)对各种功能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次要的支管线及阀门不应画出。不应画出。 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全面性热力系统:全面性热力系统:是实际热力系统的反映,包括不同是实际热力系统的反映,包括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所有系统,以此全

5、面显示出该系统的安运行工况下的所有系统,以此全面显示出该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是施工和运行的主要依据。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是施工和运行的主要依据。 对不同范围的热力系统,都有其相应的原则性和对不同范围的热力系统,都有其相应的原则性和全面性热力系统图。全面性热力系统图。 4.2 4.2 回热(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回热(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一、回热加热器的类型一、回热加热器的类型【了解了解】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1、型式选择、型式选择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tj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

6、热加热系统 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大参数电厂都采用了热经济性差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大参数电厂都采用了热经济性差的表面式加热器组成回热系统,只有除氧器采用混合式。的表面式加热器组成回热系统,只有除氧器采用混合式。混合式加热器后有给水泵。将其前后的加热器依水侧压力混合式加热器后有给水泵。将其前后的加热器依水侧压力分为高压加热器(承受给水泵压力)和低压加热器(承受分为高压加热器(承受给水泵压力)和低压加热器(承受凝结水泵压力)。凝结水泵压力)。 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表面式加热器结构上采用了多种传热形式的组合,包括过热蒸汽冷却段(过热段)、过热汽本体部分(凝结

7、段)、疏水冷却段(过冷段)。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为提高回热系统的热经济性,英和前苏两国的某些300MW、600MW、800MW、1000MW机组的低压加热器部分或全部采用混合式,由于采用了能抗汽蚀的无轴封泵和利用布置高差形成的重力压头,低压水流能自动落入压力稍高的下一个加热器,从而减少水泵的台数。 pc p1 p2 p3 p4 p5 p7 p6全部低压加热器为混合式的系统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带有部分混合式低压加热器的热力系统(只有在真空下工作的低加采用混合式)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2、面式加热器的类型及其结构特点面式

8、加热器的类型及其结构特点管板管板UU形管束卧式高压加热器结构示意形管束卧式高压加热器结构示意 1-U1-U形管;形管;2-2-拉杆和定距管;拉杆和定距管;3-3-疏水冷却段端板;疏水冷却段端板;4-4-疏水冷却段进口;疏水冷却段进口;5-5-疏水冷却段隔板;疏水冷却段隔板;6-6-给水进口;给水进口;7-7-人孔密封板;人孔密封板;8-8-独立的分流隔板;独立的分流隔板;9-9-给水给水出口;出口;10-10-管板;管板;11-11-蒸汽冷却段遮热板;蒸汽冷却段遮热板;12-12-蒸汽进口;蒸汽进口;13-13-防冲板;防冲板;14-14-管束保管束保护环;护环;15-15-蒸汽冷却段隔板;蒸

9、汽冷却段隔板;16-16-隔板;隔板;17-17-疏水进口;疏水进口;18-18-防冲板;防冲板;19-19-疏水出口疏水出口 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2)结构特点)结构特点 表面式加热器的金属换热面管束为适应热膨胀表面式加热器的金属换热面管束为适应热膨胀要求一般设计成要求一般设计成U U形管、螺旋管、蛇行管等。形管、螺旋管、蛇行管等。 按被加热水的引入引出方式,又可分为水室结按被加热水的引入引出方式,又可分为水室结构和联箱结构。水室结构采用管板和构和联箱结构。水室结构采用管板和U U形管束连接形管束连接方式,联箱结构采用联箱与折行管束或螺旋形管束方式,联箱结构采用联箱

10、与折行管束或螺旋形管束相连接的方式。相连接的方式。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管板管板-U形管立式加热器形管立式加热器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U形管管板式加热器结构形管管板式加热器结构U型管式换热器结构型管式换热器结构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U形管管板式加热器形管管板式加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型管式换热器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螺旋管表面式加热器螺旋管表面式加热器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螺旋管表面式加热器螺旋管表面式加热器螺旋板表面式加热器螺旋板表面式加热器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

11、热加热系统沉浸蛇管换热器沉浸蛇管换热器沉浸蛇管换热器沉浸蛇管换热器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喷淋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夹套式换热器夹套式换热器夹套式换热器夹套式换热器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具有补偿圈的换热器具有补偿圈的换热器具有补偿圈的换热器具有补偿圈的换热器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

12、热系统立式加热器立式加热器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3、混合式低加结构、混合式低加结构淋水盘的细流式2、多孔淋水盘组4、凝结水出口5、汽气混合物引出口6、事故时凝结水到#2低加进口联箱的引出口8、事故时凝结水往凝汽器的引出口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喷雾的水滴式1、加热蒸汽进口2、凝结水进口3、轴封来汽4、除氧器余汽5、热网加热器的余汽6、热网加热器疏水7、3号加热器疏水8、排在凝汽器的溢水管10、来自电动、气动给水泵轴封的水11、逆止门的排水12、汽气混合物出口13、水联箱14、配水管15、淋水盘16、水平隔板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

13、系统二、面式加热器二、面式加热器的连接方式的连接方式【*重点掌握重点掌握*】(一)面式加热器的疏水方式选择(一)面式加热器的疏水方式选择1、采用疏水泵的连接系统、采用疏水泵的连接系统W2132,wwt tD Dt tD Dr riiX X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2、采用疏水逐级自流的连接系统、采用疏水逐级自流的连接系统 利用相临加热器的汽侧压力差将加热器疏水依次从压力高的利用相临加热器的汽侧压力差将加热器疏水依次从压力高的加热器中回流入压力低的加热器中,最后一台加热器的疏水自流加热器中回流入压力低的加热器中,最后一台加热器的疏水自流入除氧器或凝汽器闪蒸放热。入除氧器或凝汽

14、器闪蒸放热。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1)采用疏水泵与采用疏水逐级自流的连接系统的比较:)采用疏水泵与采用疏水逐级自流的连接系统的比较: 比较:由于#2疏水热量利用地点不同,可引起#1入口水温降低,使#1抽汽量增加;#2加热器由于凝结水量增加,抽汽量增加;而在#3加热器,由于#2加热器疏水热量的进入,排挤了部分#3抽汽,使抽汽量减少。形成了高压抽汽增加,低压抽汽减少的局面, 减少,热经济性降低。疏水泵方式因完全避免了对低压抽汽的排挤,同时,还使高压抽汽有些减少,故热经济性提高。123,r riiD DD DD DX X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当加装

15、外置式疏水冷却器后,因2级利用了自身部分疏水热量,减少了对低压抽汽的排挤,使热经济性有所改善。比较:则#2加热器由于减少了疏水的放热量而使,#3加热器则由于疏水放热量,这种方式排挤了更低压力的抽汽,故热经济性下降。 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2)采用疏水逐级自流与隔级自流的连接系统)采用疏水逐级自流与隔级自流的连接系统23,r ri iD DD DX X2D 3D 疏水逐级自流的连接方式的热经济性虽然较差,但该系统没有疏水逐级自流的连接方式的热经济性虽然较差,但该系统没有疏水疏水泵泵,系统简单、安全可靠,不用耗电,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疏,系统简单、安全可靠,不用耗电,是

16、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疏水方式。几乎所有高加,绝大部分低加都采用它。大型机组为提高水方式。几乎所有高加,绝大部分低加都采用它。大型机组为提高其热经济型,还普遍装设了内置式其热经济型,还普遍装设了内置式疏水冷却段疏水冷却段。尽管疏水泵收集方。尽管疏水泵收集方式热经济性高,但它使系统复杂,投资增大,且需用转动机械,式热经济性高,但它使系统复杂,投资增大,且需用转动机械,既既耗厂用电又易汽蚀,使可靠性降低,维护工作量增大耗厂用电又易汽蚀,使可靠性降低,维护工作量增大,故并没得到,故并没得到广泛采用。一般大中型机组广泛采用。一般大中型机组仅可能在最低一个低加或相邻的次高加仅可能在最低一个低加或相邻的次高

17、加上采用上采用,以减少疏水直接进入凝汽器增加冷源热损失,且可防止他,以减少疏水直接进入凝汽器增加冷源热损失,且可防止他们进入热井影响凝结水泵正常工作。们进入热井影响凝结水泵正常工作。2D 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二)面式加热器的疏水设备选择(二)面式加热器的疏水设备选择作用:在加热器运行时及时的排出蒸汽的凝结水,而不使蒸汽 排出。 发电厂常用的疏水装置有浮子式疏水器、疏水调节阀和U型水封。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外置浮子式疏水器是外置浮子式疏水器是由浮子、浮子滑阀由浮子、浮子滑阀3 3及连及连杆杆4 4组成。外置式疏水器组成。外置式疏水器及其连接

18、系统的构造工作及其连接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为:当疏水水位升高原理为:当疏水水位升高时,浮子随之上升并通过时,浮子随之上升并通过连杆系统带动滑阀,使疏连杆系统带动滑阀,使疏水阀开大;反之,则由于水阀开大;反之,则由于浮子的下降关小疏水阀。浮子的下降关小疏水阀。外置浮子式疏水器,通过外置浮子式疏水器,通过汽、水平衡管和加热器汽汽、水平衡管和加热器汽侧相连接,以间接反映加侧相连接,以间接反映加热器中的凝结水水位的变热器中的凝结水水位的变化。化。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疏水装置是根据加热器的疏水装置是根据加热器的水位变化,通过电子调节系统水位变化,通过电子调节系统来实现调节控制的

19、。加热器的来实现调节控制的。加热器的水位变化信号经过压差变送、水位变化信号经过压差变送、比例积分传送到操作单元,最比例积分传送到操作单元,最后由电动执行机构来操纵摇杆,后由电动执行机构来操纵摇杆,再依靠杠杆传给带有滑阀的阀再依靠杠杆传给带有滑阀的阀杆来控制疏水量的大小。图中杆来控制疏水量的大小。图中摇杆摇杆A A的位置是调节阀关闭的位的位置是调节阀关闭的位置。当摇杆从置。当摇杆从A A绕心轴转向绕心轴转向B B时,时,心轴带动杠杆向顺时针方向转心轴带动杠杆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带动阀杆动,并带动阀杆9 9在上、下轴套在上、下轴套5 5、6 6内向下滑动,由此带动滑内向下滑动,由此带动滑阀阀2 2

20、向下移动,滑阀即逐渐打开。向下移动,滑阀即逐渐打开。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U U形水封一般只用在最后几段抽汽形水封一般只用在最后几段抽汽的低压加热器中,它是应用水力学原理的低压加热器中,它是应用水力学原理工作的。大机组最后一段抽汽的低压加工作的。大机组最后一段抽汽的低压加热器,因其抽汽压力低,蒸汽比容大,热器,因其抽汽压力低,蒸汽比容大,加热器往往布置在凝汽器喉部,易于布加热器往往布置在凝汽器喉部,易于布置水封式疏水装置。置水封式疏水装置。 水封式疏水装置实际上是靠压力水封式疏水装置实际上是靠压力(水柱高度)来关住容器里的蒸汽,其(水柱高度)来关住容器里的蒸汽,其值为

21、值为nHgnHg,这里的,这里的n n是多级水封管中的是多级水封管中的水封管数目,水封管数目,H H为每级水封管的高度,为每级水封管的高度,为水的密度,当两个容器内的压力分为水的密度,当两个容器内的压力分别为别为P1P1,P2P2时,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时,它们之间的关系为、H=(P1-P2H=(P1-P2)/ng+/ng+(0 05 51 10 0) 式中(式中(0 05 51 10 0)为富裕度。)为富裕度。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三)高加的水侧自动旁路保护装置(三)高加的水侧自动旁路保护装置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中小机组的高加多设有高加的小

22、旁路或大旁路,配电动闸阀,现代大机组高加均配水侧自动旁路保护装置,主要有水压液动控制和电动控制两种。 若高加故障水位上升至发出信号使电磁阀动作,联成阀上部活塞在水压作用下自动关闭入口阀,隔断给水进入管束,同时经旁通管往出口逆止阀,此时逆止阀因下部失去水压而落下关闭,给水由旁通管至高加出口完成旁路,整个动作时间约2S。入口联成阀出口逆止阀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四)(四)蒸汽冷却器的连接方式蒸汽冷却器的连接方式1、蒸汽冷却器的类型、蒸汽冷却器的类型 目的:目的:再热对传热过程的影响,指出由于再热使再热后的回热抽汽过热度和焓值都有较大提高,使得再热后各级回热加热器中的汽水换

23、热温差增大,导致熵增,火用损增大。从而削弱了回热的效果,减少这种影响的方法是? 充分利用这部分抽汽过热度的热量,采用增加对应加热器的出口受热面,提高该级加热器出口水温或整个回热系统的出口水温,则会大大改善这种不利状况。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内置式:提高该级加热器的出口水温, ,且与加热器本体合成一体,可节约钢材,但只提高本级出口水温,回热经济性较小。外置式:使给水温度提高,使热耗降低,且这时给水温度提高不是靠最高一级抽汽压力的增高,而是利用抽汽过热度的质量,故不会增大该级做功不足系数;同时采用外置式蒸冷器的那级抽汽因还要用来提高给水温度,抽汽量增加,使回热做功比增加,又

24、进一步降低了热耗,虽钢材及投资较大,但因能灵活设在不同位置,从而能获得更高经济性。030,r riiQQD DX XQQ蒸汽冷却器有外置式和内置式两种,采用热量法分析热经济性: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2、外置式、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连接方式蒸汽冷却器的连接方式 外置式蒸冷器的蒸汽进出简单明了,其水侧连接方式较为复杂,主要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串联:全部或部分给水进入蒸汽 冷却器后与主给水汇合;并联:总是给水量的一小部分进入蒸冷器,进入量为给水分流系数x,以给水不致在蒸冷器中沸腾为准,最后与主给水混合后送往锅炉。外置式蒸汽冷却器连接方式外置式蒸汽冷却器连接方式(a)(a)单级

25、并联;单级并联;(b)(b)单级串联;单级串联;(c)(c)与主水流并联两级并联;与主水流并联两级并联;(d)(d)与主水流串联两与主水流串联两级并联;级并联;(e)(e)先先j+1j+1级,后级,后j j级的两级串联;级的两级串联;(f)(f)先先j j级,后级,后j+1j+1级的两级串联级的两级串联 中压缸第一个抽汽口高压缸排汽和中压缸第一个抽汽口3、蒸汽冷却器的应用、蒸汽冷却器的应用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串联连接方式串联连接方式优点:是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进水温度高,换热过程平均温差优点:是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进水温度高,换热过程平均温差小,效益显著。小,效益显著。

26、缺点:增加了给水系统的阻力。缺点:增加了给水系统的阻力。 并联连接方式并联连接方式优点:优点: 给水系统的阻力较串联的小,给水系统的阻力较串联的小,缺点缺点: 进水温度低,换热过程平均温差大,而且进入下一级加热进水温度低,换热过程平均温差大,而且进入下一级加热器的主给水量减少,相应回热抽汽量少,热经济性稍逊于串联器的主给水量减少,相应回热抽汽量少,热经济性稍逊于串联式。式。串并联: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内置式高加应该设置,而低加不宜设置,内置式高加应该设置,而低加不宜设置,外置式有条件外置式有条件才能才能装设,一般一台,也有装设,一般一台,也有2 2台但较少。台但较少

27、。条件:条件:在机组满负荷时,若在机组满负荷时,若抽汽压力不小于抽汽压力不小于1.03MPa,1.03MPa,同时离开蒸冷器后还有同时离开蒸冷器后还有4242富裕度,蒸富裕度,蒸汽在过热段内流动阻力不大于汽在过热段内流动阻力不大于0.034MPa0.034MPa,过热段内管壁是干燥的,过热段内管壁是干燥的,其端差为其端差为01.701.7,同时满足这些条件设置外置式蒸冷器才是合,同时满足这些条件设置外置式蒸冷器才是合理的理的 。 高加内泄外漏故障停运约占高加系统本身总的故障停运高加内泄外漏故障停运约占高加系统本身总的故障停运90%90%以以上。其中内置式蒸冷段泄露占高加系统的内泄外漏的上。其中

28、内置式蒸冷段泄露占高加系统的内泄外漏的25%25%以上,以上,采用采用外置式可单独退出运行外置式可单独退出运行,不致于影响整个高加系统的运行。,不致于影响整个高加系统的运行。外置式串联连接方式若蒸冷器内泄不易切除,水侧需装设旁路。外置式串联连接方式若蒸冷器内泄不易切除,水侧需装设旁路。 国内机组一般采用单级串联系统,国内少数机组采用串联、并联的综合连接方式。我国进口大机组多采用内蒸冷。内外置:条件: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三、三、回热的损失及回热系统的优化【回热的损失及回热系统的优化【*重点掌握重点掌握*】(一)回热系统的损失(一)回热系统的损失 具有回热抽汽的汽轮发电机

29、组的热经济性与蒸汽循环参数,回热循环主要参数, 还与回热系统有密切关系,还与下面要分析的回热损失有关。00,r rh hr rh hc cp pt tp pt tp p,f f wwt tz z疏水收集方式,蒸冷,疏冷的应用等压降、端差,回热系统的配置,实际给水焓升的分配有关。1、抽汽管道压降损失抽汽管道压降抽汽管道压降ppj j汽轮机抽汽口压力汽轮机抽汽口压力p pj j和和j j级回热加热级回热加热器内汽侧压力器内汽侧压力 之差,即之差,即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介质流速(或管径):通过技术经介质流速(或管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推荐值为济比较确定推荐值为局部阻力(即装设的阀门多少和阀局部阻

30、力(即装设的阀门多少和阀门类型等):一般门类型等):一般jpjjjppp过热蒸汽 3560m/s饱和蒸汽 3050m/s湿蒸汽 2035m/s ,的大容量机组取4%6%。jjp10%p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j jj js sj jj jwwj jj jj js sj jwwj jp pp pt tc co on ns st tt tp pc co on ns st t t tc co on ns st t t t =,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2、面式加热器端差sjwjjtt1sjwjjtt 出口端差(上端差):入口端差(下端差):1pK AG c

31、te 显然端差越小越好,但设计时端差的减小是以增大换热面积和投资为代价的。换热面积换热面积, 不同的国家多根据自己的国情-钢、煤比价,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选则合理的端差。燃料贵,选小点,反之选大点。我国端差:无过热蒸汽冷却段:无过热蒸汽冷却段: = 36有过热蒸汽冷却段:有过热蒸汽冷却段: = -12,=510。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理想回热循环及其系统全为混合式加热器,由于采用面式加热器以及它在回热系统中所排列位置的不同,引起的热耗率损失,称为布置损失。3、布置损失 左图中布置损失为0,如把第一台除氧器换成面式加热器,即使不考虑端差和压损,由于疏水引入下一级除氧器,排

32、挤了部分蒸汽,则使i下降。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 在第二章中讨论的是理论上的最佳回热分配,实际的回热分配偏离理论上的最佳回热分配导致的经济性降低,称为实际回热焓升分配损失。4、实际回热焓升分配损失 例:四级混合式回热加热系统,已知给水总焓升为800kJ/kg,如按等焓升分配每级为200kJ/kg,若实际分配依次为220kJ/kg、210kJ/kg、190kJ/kg、180kJ/kg,则经济性下降,但值较小。 76页再热对回热影响时提到,为消除再热的不利影响,除采用蒸冷器外,还可适当调整回热分配,加大再热前抽汽口对应的加热器的给水焓升,通常取为再热后抽汽的1.32.0倍。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第四章第四章 给水回热加热系统给水回热加热系统4.4 回热加热器的运行一、回热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性(1)高加投运率不仅影响煤耗率,还影响机组出力,使推力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