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学的性质: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科学;目的:描述、解释、预测和帮助控制行为。心理学研究目的:描述:对心理和行为事件加以客观地陈述,即只求事实的真实性,而不涉原因。解释:以陈述的事实为根据,进而分析其形成的原因。预测:根据现有的资料,去推估心理和行为事件将来发生的可能性。控制:设法控制某种心理和行为发生的原因,使之不可能发生。意识: 是人能直接感知的心理部分 。潜意识:指潜藏的、无法被察觉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活动。前意识:存在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前意识的内容可以通过仔细回忆、提醒进入到意识中去。集体无意识指的是在人的一生中没有被意识到的一些“原始意象”(潜在的意象)。1.人格面具2.阿尼玛
2、男性的女性形象 3.阿尼姆斯女性的男性形象4.阴影阿尼玛: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成分。阿尼姆斯:是每个女人心中都有的男人形象,是女人心灵中的男性成份。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因此也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已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主要研究人的高级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学的未来:基础研究更加深入;应用研究更多造福于人类进化心理学:以进化论为基础,主要探讨个体行为怎样受遗传基因影响;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按照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本来面目,遵照实事求是的进行对心
3、理和行为进行研究。2.系统性原则按照事物间普遍联系和整体性的观点去研究。3.发展性原则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去看待和研究人的心理过程。4.伦理性原则(有利无害)遵循道德伦理准则,在保护人的身心不受侵犯与伤害的前提下,为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而进行研究。系统性原则表现为:心理和行为的整体性;心理和行为的等级结构性;心理和行为的动态性;心理和行为的环境适应性。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 刺激变量:引起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反应的刺激因素及特征。S;个体变量:研究对象自身具有的属性。O;反应变量:个体行为变化的种类和特征。R;心理学的几种研究方法: 观察法:有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地观察以取得资料的方法。种类:自然观察
4、(在自然环境或现场对某些行为或现象进行详尽地观察和记录。特点:真实、自然、非人为性)和现场研究; 缺点: 1.不能确定事件因果关系2.结果不具有重复性3.描述性研究,人们往往对观察结果滥用解释调查法: 以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事实间的联系或关系。调查法:调查问卷;测验法:量表(信度、效度及标准化);实验法在实验者控制的情境(无关变量)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自变量)、考察此种变量(自变量)对其他变量(因变量)产生的影响,从而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自变量:能引起心理现象或行为的因素;因变量:心理现象及行为的结果;无关变量:除了自变量以外,其他能够影响因变量的因素;优点:1.人为操纵变量来观
5、察其现象发生,可重复性2.易控制无关因素,定量研究,能确立结果3.确定事件因果联系4.省时、经济;缺点:生态效度差(结果推论的有效性较差)个案法感知觉的含义与种类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信息加工的观点:知觉是人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与解释过程。联系:两者密不可分,感觉是知觉基础。感受性: 含义: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觉的敏锐性)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物理量)感受性(心理量)与感觉阈限(物理量)之间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的种类: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刚
6、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在感觉上能觉察到刺激物变化的最小差别量。感觉适应: 含义: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使其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明适应:强光的持续作用引起视觉感受性降低;暗适应:弱光的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提高。感觉对比: 含义: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的变化。种类: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联觉: 含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感觉的补偿: 含义:一种感觉能力丧失后,可以由另外一种感觉来补偿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 含义:把知觉的中心(对象)和背景区别开来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可以互换。2.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
7、,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其知觉为一个整体。3.理解性:含义:指用过去已有的经验去认识新的事物。词语对知觉的理解性具有指导意义。4.恒常性:含义: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记忆概述 :脑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信息加工的观点,人脑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遗忘机制: 1.消退说: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最后消失引起的。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先前的学习和后来的学习相互干扰造成以致的结果,分为前摄抑制(先学习材料对后续材料的干扰)和倒摄抑制(后续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3.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
8、用引起的(弗洛伊德)。4.提取失败说遗忘是由于失去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引起的。(舌尖效应)分析:在头脑里把对象由整体分解为部分,或者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方面等分解开来的过程。综合:在头脑里把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属性、方面、要素等按照一定的关系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过程。比较在头脑里确定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程。抽象与概括:象:在头脑里将各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并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概括:在头脑中将抽象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形成概念或理论体系的过程。问题解决:从初始状态出发,通过认操作,一步一步地改变中间状态,最后达到目标状态的心理过程。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
9、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验证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问题特征: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二)动机强度(三)思维定势:先前的心理活动行程的准备状态决定并影响后续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向。当问题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起积极作用;当问题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起消极作用。(四)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包括正迁移(促进作用)和负迁移(阻碍作用)。(五)功能固着:熟悉事物的通常用途占据了思维的核心位置,一时难以想到它的其他功能,从而干扰问题解决。想象:概念: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过程 分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情绪与情
10、感概述:含义: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与情感联系1)都在客观事物的刺激下产生;2)都与自己的需要是否满足有关;3)都有外部表情和内在生理变化;4)情绪代表的是感情的反映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情绪与情感的功能(1)信号功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2)感染功能:动之以情;(3)调节功能:调节生理和心理状态。心境: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性、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出乎意料之外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映。从情感上分道德感: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
11、情感体验。理智感:人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人们在感知和欣赏事物时所体验到的优美情感。意志的概念及品质:概念: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品质:自觉性:盲从与独断。坚韧性:顽固与动摇。果断性:寡断与武断。自制力:任性注意概述:含义: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特征:选择性,持续性(集中性注意),转移性(分配性注意)。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保持功能:外界信息输入后,每种信息单元必须通过注意才能得以保持,如果
12、不加以注意,就会很快消失。调节功能: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适当转移。监督功能:在调节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使得注意向规定方向集中注意的类型根据注意产生和保持的有目的性和意志努力,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克服干扰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但几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广度: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相对稳定地保持在同一注意对象上的时间长短。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能够把注意指向
13、不同的活动对象。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确定效应即处于收益状态时,大部分人都是风险厌恶者。反射效应:处于损失预期时,大多数人变得甘冒风险。前景理论的三大特征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是风险规避的; 二是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是风险偏爱的; 三是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参照依赖理论: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认知资源的有限性人在对刺激信息进行分类、识别等加工的认知活动时受到心理能量的限制;当同时呈现几种不同的复杂信息时,认知资源就会很快消耗殆尽;只有当认知任务所需要的资源之和不超过注意的资源时,注意协调和分配才能同时进行。中枢能量理论该模型认为
14、,注意是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或资源。人在活动中可以得到的资源和唤醒是连结在一起的,其唤醒水平受情绪、药物、肌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能量通过一个分配方案被分配到不同的可能活动之中,最后形成各种反应理论要点:资源分配方案是决定注意分配的关键。而分配方案则要受制于唤醒因素可利用的能量、当前的意愿、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以及个人的长期意向。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唤醒水平,使可利用的能量增加或减少,而且极大地影响着分配方案;个人长期意向反映着不随意注意的作用,即它要求将能量分配给新异的刺激、突现刺激和自己的名字等;当前意愿体现着完成当前作业的要求和目的等
15、。需要的定义与种类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需要往往以人内部的某中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出其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需要层次的理解1.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2.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低层次的需要依然存在3.需要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4.在特定条件下,绝大部分人的需要与经济发展状况、教育普及程度相关5.局限性动机的含义与种类含义: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诱因(外部因素):是指能满足个人需要的刺激物。需要(内部因素)正诱因: 凡是能使个体因趋势或获得它而满足其需要的刺激物负诱因: 能使个
16、体因逃避或回避它而满足其需要的刺激物生理性动机:饮食动机、性和母性社会性动机:感觉寻求倾向、成就需要、归属需要、权力需要社会性动机: 含义:对具有刺激性的情景需求的倾向,为了实现这种需要,宁愿去从事身体的、社会的、法律和经济的冒险活动。成就动机是个体为了取得较好的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通俗地说是对成就的欲求。根据动机的来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根据动机的作用时间: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动机的功能: 1.激发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功能4.调节功能动机理论:1.本能理论(麦独孤的本能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2.强化理论3.驱力学说4.认知失调理论5.归因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人的每一种
17、动机都是无意识的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混合物归因理论: 维纳和海德的归因理论:行为产生的原因或在于活动者本身,或在于环境,或者两者都有。前者包括动机、态度、能力及个人的努力程度等,称为内部原因源;后者指活动者周围环境的氛围、例如奖惩、工作性质以及运气等,这些称为外部原因。智力概念高尔顿最早将智力引入英文,代表一种天生的特点和倾向性。人能顺利地从事多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智力学说1.智力的结构说(二因素、群因素、层次结构说、三维结构说)2.智力的认知说(多元智力、三元智力)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卡特尔流体智力反映了人们的信息加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依赖于先天的禀赋。晶体智力:
18、人们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并能应用到问题情境中的信息、技能和策略,依赖于后天知识经验的多寡。群因素论瑟斯顿智力包括七种彼此独立的心理能力。语词理解(V):语词流畅(W)推理能力(R)计数能 力(N)机械记忆能力(M)空间能力(S)知觉速度(P)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 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空间智力(毕加索)音乐智力(斯特拉夫斯基)言语智力(李敖)逻辑数学智力(爱因斯坦,陈景润)人际智力(甘地,特丽莎教母)内省智力(弗洛伊德,荣格)身体运动智力(李小双)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智力包括的三个方面的亚理论,即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智力成分亚理论认
19、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和的心理活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实践智力获取隐性知识和环境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与你生活中成功相关的智力类型。1.重视内隐知识的获取2.注意提高自己学习之外的能力3.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4.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情绪智力: 个体控制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智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智力发展
20、速度和成熟年龄,有个别差异。有些儿童具有特殊才能的早期表现,有些人却早期不露头角,而大器晚成。 所谓“超常”,有“天赋才能”的意思,指智力或才能出众者。教学中的智力开发教学应成为智力发展的先导; 元认知技能的培养; 自我效能的培养; 班级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特定的智力训练。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人格的定义的理解:1.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2.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3.这种心理行为模式相对稳定的;4.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而形成起来的。人格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是密切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各部分协调一致朝向一定的目标,为一个整体而动作。心理的完整性是人格健康的表征。2.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的一致性。人格特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格特征也是可以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财经大学《分布式数据存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抢救柜及急救药物的管理
- 半肠梗阻康复治疗方案
- 采购布艺沙发合同范例
- 化妆培训学校培训合同范例
- 棺椁购买合同范例
- 光伏用地合同范例
- 原茶供应合同范例
- 度经营合同范例
-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财务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水力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题总结
- 会议服务策划方案(12篇)
- 车辆理赔权益转让协议
- 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证明材料两篇
- 《我的家乡天津》课件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说课课件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记录单汇编
- 劳务外包服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操作规程仓管员发货员安全操作规程
- 图书馆借阅登记表
- Creo-7.0基础教程-配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