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人口规模预测_第1页
城镇人口规模预测_第2页
城镇人口规模预测_第3页
城镇人口规模预测_第4页
城镇人口规模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五:城镇人口规模预测专题研究姓名:韦慧琴学号:11202910128目录1、 前言.12、 城镇人口规模增长因素分析.2(1) 经济快速发展,中心集聚能力增强.2(二)各产业园区的发展.2(三)地形、地貌特征. 23、 我国现状城镇人口规模预测存在的主要问题.2(一)预测人口发展的基本原理.3(二)人口预测方法.3(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64、 人口基本特征.8(1) 年龄结构.8(二)性别结构.8(三)空间分布.8(四)城乡结构.9(五)迁移状况.95、 镇域人口规模预测.9(一)现状人口及人口变动趋势分析.10(二)镇域总人口预测.11(三)镇域总人口预测结论.136、 镇域城镇

2、化水平预测.13(一)城镇化水平预测.13(二)城镇化水平预测结论.14(三)镇域城镇体系城乡统筹规划.157、 镇区人口规模预测.17(一)现状人口分析.17(二)人口发展趋势.17(三)城镇人口预测.17(四)城镇人口预测结论.178、 城镇人口发展对策.18(一)城镇人口的来源.18(二)对城镇人口规模的理解.18(一)对我国城镇人口规模的几点看法.18(一)城镇人口发展的主要对策.201、 前言人口规模的分析和预测是城镇规划中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所以进行城镇规划之前,必需在搜集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准确合理地预测出城镇的人口规模,我国现在处于城镇快速发展的阶段,有很多外地人口在城镇

3、定居或者暂居,外来暂住人口很是难以掌握。在探索人口规模预测的简便方法中,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是我们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城镇人口规模决定了城镇用地规模,也直接影响着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如果城镇人口规模把握不准,预测规模偏低,就会造成城镇用地紧张,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欠账,影响城镇正常有序地发展。但如果城镇人口规模预测值偏高,片面追求人口多、楼层高、贪大求洋的倾向,就会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使部分基础设施闲置或利用率很低,造成极大的浪费。此外,城镇人口规模预测还关系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发挥。在社会效益方面城镇人口规模与公共绿地的面积、道路铺设率的程度、电话普及率、自来水普及率、燃气使用率的状况

4、以及小学、托幼文化站、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和城市化的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经济效益方面,目前城镇中主要存在乡镇工业布局分散、规模小、粗放经营、产值较低,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尚不完善,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还比较低等问题。 中央最近提出发展经济要变粗放型为效益型,经济总量的增长不能单靠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而要靠增加技术含量和提高效益。这要求我们在预测城镇人口规模时要注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研究城镇人口量的同时,还要研究人口的质,考虑人均产出问题。人口规模预测与环境也有极大关系,城镇人口的过度膨胀,会造成城镇拥挤,交通压力过大,生态失衡,环境恶化,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后果,很难给子孙后代留下

5、一个适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根据我国当前形势,关于对城镇规划中的人口规模进行了分析与预测,指出了人口规模的预测决定了城镇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合理的人口规模能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城镇人口规模预测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分析了我国现状城镇人口规模预测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城镇,还应以城镇环境容量进行校核,最后确定合理的城镇人口规模。 城镇人口预测是城镇总体规划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一个科学合理的城镇人口预测规模,将对城镇经济社会和各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城镇人口规模的预测,制定出一系列具体技术指标与布局依据,做好人口规模预测对正

6、确编制城镇总体规划影响深远。本文将老集镇人口空间层次界定及人口规模确定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即老集镇域人口和镇区人口。2、 城镇人口规模增长因素分析(1) 经济快速发展,中心集聚能力增强十一五期间,老集镇人民政府凝心聚力加快发展,经济建设达到新水平。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财政收入、固定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销售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分别是2006年末的2倍。截止到2013年底,国民生产总值27652万元,同比增长15%,第一产业(农业)生产总值15283万元,同比增长9%,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生产总值4985万元,同比增长26%,第三产业(商贸、餐饮、其他行业)生产总

7、值8584万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同比增长10%。随着老集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老集镇的产业空间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吸引周边地区人口进入老集镇,促进老集镇人口增加。(2) 各产业园区的发展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老集镇新增加了一些轻工业企业。工业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促使老集镇建设用地迅速扩大,另一方面还将吸引大量劳动力回归,加快城镇化的脚步。规划设立四个产业园区,各产业园区的建立对老集镇的经济发展将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并通过阜新高速附近的物流运输发展,实现镇域社会、经济和城镇空间的协调发展。(三)地形、地貌特征老集镇属于淮北平原的堆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可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老集

8、镇区范围和东北边缘部位。在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人口从四周集聚到镇区周边,将成为城镇人口转移的主要趋势。3、 我国现状城镇人口规模预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统计数据尚不完备,虽然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但由于统计方法和统计口径不一致,不能为城镇规划提供直接可以利用的数据。城镇规划意义上的城镇人口是指占用城镇生活空间,并享受城镇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服务的人口群体,应包括常住人口、通勤人口和暂住人口,因为通勤人口和暂住人口也同常住人口一样参与了城镇的生活,并享用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而户籍管理上的人口数据只统计在籍人口的数量,对暂住人口的统计误差很大,且各地对暂住人口的定义也不相同,

9、有的定为居住期3个月以上的,有的定为居住期6个月以上的,有的定为1年以上的。另外,各城镇统计暂住人口主要按公安部门提供的数据,而实际上还有大量的暂住人口并未办暂住证,这也就不在公安部门的统计之列,所以要统计出一个城镇的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的数据是相当困难的。 在城镇规划时,当地领导或有关部门,往往希望把人口规模搞的大一些,因为未建制镇要变成建制镇,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县城要变成县级市,县级市要升级为地级市等,都需要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于是地方领导愿意把人口规模定得偏大;此外,人口规模大,用地规模也随着扩大,也有很多地方领导为了多占地,把人口规模人为加大,这样一来无疑使较准确地确定城镇人口规模难上加

10、难。(一)预测人口发展的基本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书指出,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受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支配。自然增长源自人类繁衍后代的需要,在我国,自然增长率与计划生育国策直接相关。由于我国户籍管理比较严格,资料获取相对准确,比较容易预测。马克思指出的“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也是估算城镇人口发展规模,特别是估算城镇人口机械增长的理论基础。但实际工作中影响因素多,资料获取困难,机械增长比较难预测。目前大多数人口预测主要针对人口机械增长。(二)人口预测方法 1、传统人口预测方法 (1)劳动平衡法 劳动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

11、及相互平衡的原则基础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确定。一般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经济的增长确立新增基本人口数量,然后按基本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例,推算城镇的总人口。 劳动平衡法在计划经济时代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在当时也遇到国民经济计划很难提供、统计资料获取困难等问题的困扰。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投资多元化,劳动平衡法已经基本不采用。 (2)职工带眷系数法 职工带眷系数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就业职工岗位和带眷情况确定城市人口规模。 职工带眷系数法主要用于新建工矿城镇,有利于确定住户居住形式,估算新建工业企业、小城镇发展规模,目前也很少应用。 2、人口预测方法的演进 随着城

12、镇的发展,影响城镇人口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城镇人口预测方法已不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目前在规划编制中,依照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建办规函号文件要求,在研究确定城市用地规模、设施能力和环境容量时,应以实际居住在城市(镇)内的居住人口为计算口径。城(镇)区人口由以下三部分构成:、城市建成区和近郊非农人口;、在建成区(或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农业人口; 、在建成区(或城市建设用地)内且居住一年以上的暂住人口。针对城镇人口构成的特点,在实际规划设计中,以下几种人口预测方法取代了传统的预测方法。 (1)劳动力需求法 劳动力需求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城镇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科技进步、劳动、资金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

13、贡献份额挂钩,从而使规划期内的城镇人口与同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对应。计算公式为: n ( × ) × 其中:规划期末城区人口规模; 基准年城区人口规模; 规划年限; 劳动贡献率; 经济增长率;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基准年劳动力系数;规划期末劳动力系数。 经济增长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值为参照,根据城市实际情况确定。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 通常采用国家科委体改司文件建议值()。劳动贡献率: 按国家计委办公厅和国家科委体改司文件推荐的柯布道格拉斯线性生产函数方程和国家科委建议的资金产出弹性系数测算。 ;通过研究五普资料中的年龄结构,分析近期、远期进

14、入劳动年龄的人数与推出劳动年龄的人数的关系,确定比值。(2)劳动结构与就业岗位分析法 董光器教授在城市总体规划一书中提出用劳动结构与就业岗位分析法预测城镇人口。他认为,产业发展吸引大量农村或其他地区劳动力集中到城市安家落户的过程,既是城镇化的过程。城市提供多少就业岗位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没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城市的发展。劳动结构与就业岗位分析法根据城镇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就业率。就业岗位计算,首先已知计划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对应的产业结构比例和相应的劳均计算三次产业结构的就业岗位。已知就业岗位,根据不同的就业率可测算出城镇人口合理规模。 劳动结构与就业岗位分析法将人口规

15、模预测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但需要与一般根据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提出的常住人口进行对比,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说明有大量暂住人口作为补充; 如果后者大于前者,说明经济发展滞后,就业岗位不足,会造成人口外流。 劳动结构与就业岗位分析法中就业率、产业结构比例、劳均等数据根据历史经验数据修正得来,具有一定主观性,而且在经济发展比较高的阶段,经验数据一般根据国外城市的数据整理,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值得进一步研究。 (3)综合增长率法 综合增长率法在城市规划预测的观念上发生变化:在预测方法上追求准确性,在规划的模式上追求适应性,是人口预测动态模型的简化。将城镇发展分成若干阶段,根据城镇发展不同阶段以及影

16、响人口因素的变化,分别确定有关的参数、逐段向前递推预测。 城镇总人口基年人口数×(综合增长率)年数综合增长率的确定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机械增长的历史情况、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变化、经济发展带来的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变化以及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等政策对人口的限制因素等。 综合增长率法定向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关注影响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计算简单,但不如回归分析方法严密,目前在规划中广泛应用。 (4)分项预测法 分项预测法通过对城镇人口中三个不同组成部分: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暂住人口分别进行预测,最后求出规划期末人口数。与综合增长率法属于同一类型方法。除上述方法外,目前运用比较多的还有区位法、环

17、境容量法、类比法、时间序列法等。在实际规划编制过程中,通常采用多种预测方法进行比较,最后进行综合考虑,在确保城镇发展留有一定弹性空间的前提下,确定规划近、远期的人口规模。 (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年代以来,虽然城镇人口预测在观念上、方法上都有了一定进展。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的构成较以往更为复杂,影响城镇人口变化的原因越来越多。在实际规划编制过程中也遇到各种问题。、人口基础资料的统计问题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预测城镇人口规模,人口基础资料的获得是人口规模预测的前提。人口规模预测要求人口基础资料第一要尽可能准确,第二要有一定的连续性。 周一星教授指出,我国城市地域概念比较复杂,人口

18、规模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但城市人口规模的口径长期以来莫衷一是,国家人口所用的统计口径不一致,与国际也不接轨。目前,国内的统计出版物一般提供两种城市人口规模的统计资料,一是城市市区的非农业人口,虽然规模偏小,但延续性好。一直作为城市规划法里明文规定的界定城市规模的法定指标;二是城市市区总人口。其他的指标,例如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里作为“地区”标出的人口,实际是区域概念的人口规模,不是城市概念的人口规模。 事实上,上述两种统计口径(市区非农业人口、市区总人口)目前已经不能反映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下的城市规规模的实际。主要原因如下: () 外来人口的增长使城市人口规模中“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界限在

19、淡化; () 农村产业结构的重组使城市人口规模中“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界线在模糊; () 城市与区域在空间尺度上的差异。 上述三方面的原因在时间上主要源于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使中国人口的流动性大大提高,为“农业人口”从事非农业活动创造了机会,同样也带来了我国“撤乡并镇”(镇管村)、“撤县改市(市管乡镇)”、“县级市改地级市(市管县)”、“县和县级市改区(设区的市越来越大)”行政体制的改革,造成目前中国城市的行政地域已经偏离了城市的实体地域。上述两种统计口径对于改革开放前(年以前)的中国城镇人口的研究比较贴切,对于近年多来的城镇人口变化则偏差较大。因此,研究中国城镇人口的变化在

20、改革开放前与后应采用不同的基础研究数据。、暂住人口的统计问题 城镇的外来暂住人口一般可从当地公安局获得比较详细的资料,也是目前相对可靠的统计口径,但预测未来外来人口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有所考虑: () 考虑当地人口外流的情况。在江浙地区,一些城镇外来暂住人口和本地外出打工人口几乎相等。由于外出人口缺乏正规的统计口径,往往在计算时被忽略。 () 公安局一般要求暂住三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在当地公安局登记,公安局提供的资料很多是三个月以上暂住人口的资料,与一年以上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 () 部分外来人口没有到公安局登记备案。 、城镇建成区、近郊区的划定与“人地关系”不对应问题

21、城镇建成区、近郊区的划定直接影响城镇人口的统计。个别城镇为了扩大城镇规模,在人口统计中存在着建成区划定过大、人口重复计算、近郊区范围模糊等问题。实质上造成统计偏差,使“人地关系”不对应。 、 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人口等级规模与各镇单独编制城镇总体规划人口规模的差异问题 城镇体系规划对市域(县域)内各城镇的等级、规模进行了确定,但各城镇单独编制城镇总体规划时人口规模往往超过城镇体系规划的数据。原因主要为:城镇体系规划从一定区域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了区域内城镇的地位、性质和职能,协调了区域内总人口与各城镇人口的关系,从区域角度看比较科学合理,但对于个体城镇的特殊性研究考虑可能存在欠缺。 单个城镇总体规

22、划往往从各城镇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希望为城镇发展提供足够空间,强调城镇发展的比较优势,但与区域整体协调不够。可以说,利益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二者不一致的直接原因。 上述问题一方面体现了我国人口统计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人口预测中实际操作上的种种弊端。四、人口基本特征(1) 年龄结构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以往人口变动的结果,也是未来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和起点。2009年临泉县域总人口的少年儿童系数、老年系数和老少比分别为19.5、6.9和34.5,根据联合国制定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划分标准,临泉县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将加重劳动年龄人

23、口的负担。(2) 性别结构 人口性别结构属于人口的自然构成,对于人口再生产有重要意义。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临泉县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24,即当时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了124名男婴,这偏离了103107的正常范围。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临泉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05 年临泉县出生婴儿性别比已达129 以上。临泉县比较高性别比的人口结构特征,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口性别失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3) 空间分布 临泉县地处中原人口密集地区,人口稠密,2009年临泉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20 人,是安徽省平均水平(每平方公里585 人)的1.2 倍。

24、但县域内人口分布地域差异明显。 以乡镇为单元来分析总人口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西密东疏格局,人口分布与临泉县的自然、经济发展条件密切相关。各县城则是县域人口集聚地区,考虑到目前临泉县各城镇经济实力较小的现实,各类资源向县城中心集中具有一定合理性。图1 临泉县各乡镇与中心城区关系图 同时,临泉县中心城区开始呈现对外围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区周边沿阜新高速发展,这些乡镇位于临泉县中心城区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和城市建设用地的主要扩展方向,在产业、人口方面与中心城区呈现紧密联系状态。 (4) 城乡结构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城镇的增加与扩散、城镇人口的聚

25、集与增长,既是历史发展趋势,也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11年底老集镇域总人口70327人,镇区常住人口17415人,城镇化水平为24.76。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城镇化水平进入30左右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时期。(5) 迁移状况 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把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按照本地人口统计,把离开本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不作为本地人口统计,因此总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的差额就是在本地居住的外来暂住人口与迁出半年以上的迁出人口之差值,称之为净流入人口。净流入人口的多少反映了地区人口流入流出的平衡程度。2011年底老集镇域总人口为70327人,而户籍人口为31321人,整体来看呈现大量的人口净流出态势,净流出

26、人口39006人,占总人口的56。从各乡镇来看,均呈现出大量的劳动力流失现象。不过随着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回归,出现农民工“回巢”现象。五、镇域人口规模预测(1) 现状人口及人口变动趋势分析1、现状人口老集镇地处临泉县东南部,土老路、宋老路、滑老路交汇于此,S328线穿境而过。滑老河、宋老河、古运河、界南河汇集,交通便捷,水资源丰富。东临土陂乡、西邻宋集镇、北与高塘乡、范兴集乡接壤,现辖12个中心村,188个自然村,总面积5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194亩,人均0.85亩。这里有省级一级敬老院,有世行贷款建设的水厂,有线电视覆盖全镇。清嘉庆年间,在老集设颍州二府,这里有

27、“驿口桥”、“甜水井”、“银杏树”、“美人桩”等文化古迹。截止到2011年底,老集镇域现状总人口为7032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140人,男性36290人,女性34037人。表1 老集镇域人口分布村 名自然村数(个)村民小组数(个)总户数(户)总人口(人)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耕地面积(亩)1老 集1022294172345170206422212于小寨1332152264016395647923前于庄736919380137965 24344南刘寨1854154067966787964145崔 庄1530107746054602333436东马寨16391404611261075

28、53957南于楼25652111865986372269368李大庄1831140159565949744799顺 河17461523651065046608710李 湖16391205515351476549911赫 庄13181068461746143342812周庄户72110394483447944052合 计1754331775070327681872140550802、人口变动趋势分析 1990年以来老集镇总人口呈增长趋势,1990年之前总人口增长较慢,1995年至2000年,增长趋于平稳,人口总量稳定在3万人左右,进入2000年以后人口增长加快,截止2011年底,全镇域人口已达7

29、万人。总人口增长率总体呈增长趋势,1992-1996年下降趋势明显,2000年后有所反弹,1990-2001年间老集镇总人口平均增长率为0.14%,20012011年增长较快,大概在0.28%左右。2011年之后逐步呈现增长较为缓慢的趋势,因为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控制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产生。(2) 镇域总人口预测 镇域总人口增长是人口自然增长和迁移流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镇域总人口中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总人口两个部分,两部分人口的增长机制是不同的。户籍人口增长由自然增长和户籍迁移(迁入人口参与所在地的人口再生产过程)产生,非户籍总人口的增长则由人口流动造成。人口自然增长有自身内在的规律,是相对确定

30、的,可以做比较精确的预测;人口迁移和流动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因素,变动性强,预测难度较大。特别是非户籍总人口的预测更加困难,其规模取决于经济发展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 对老集镇未来人口发展规模进行预测,除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的需求外,同时还要考虑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对人口规模的影响和制约,从而保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根据老集镇人口增长的特点,规划分别采用综合增长率法、时间序列分析法、经济相关关系法等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并综合确定老集镇各规划阶段总人口规模。1、 综合增长率法 采用的预测公式如下: Y=Y(1+X) +P Y-预测期总人口 Y基期总

31、人口 X-从基期到预测期年均人口增长率 N-从基期到预测期年数 P-从基期到预测期年均机械增长数根据人口增长趋势分析,规划确定20112015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年均8,机械增长率为70;20152020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年均8,机械增长率为年均72;20202030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年均7,机械增长率为年均73;计算得出:2020年镇域总人口7.6万人 2030年镇域总人口8.2万人2、 时间序列法 根据老集镇20002011年间的户籍人口数据,作出户籍人口随时间序列的变化曲线,并以此曲线的趋势来预测未来的户籍人口发展,并加以暂住人口比例予以校正。采用多种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其中以线

32、性和对数模型的相关系数最高。考虑到安阳市未来人口增长在产业带动下应该具有比较稳定的增长势头,故采用对数函数的模型进行预测。 户籍人口回归模型方程为:P=107152087.31ln(x)809249215.99 总人口计算方程为:P=P1/1-c 式中:P为规划期末镇域总人口数 P1为规划期末镇域户籍人口数 t为规划期年的时间数,分别为2020和2030 c为暂住人口占镇域总人口的比重,参考综合增长率法,确定2020年为8.0、2030年为7.0 则计算结果为:2020年镇域总人口7.5万人 2030年镇域总人口8.2万人3、 经济相关关系法 首先根据2000-2011年老集镇户籍人口与生产总

33、值的相关关系分析,得出老集镇户籍人口与生产总值的回归方程。其次根据临泉县国民经济增长目标,预测老集镇未来户籍人口规模。最后,根据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得到老集镇未来的总人口规模。 户籍人口回归模型方程为:P=321023ln(x)+423685 总人口计算方程为:P=P1/1-c 式中:P为规划期末镇域总人口数 P为规划期末镇域户籍人口数 x为2020年和2030年生产总值,分别为12000元和56000元 c为暂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020年为3.0,2030年为4.0 则计算结果为:2020年镇域总人口7.7万人 2030年镇域总人口8.4万人(3) 镇域人口预测结论 经综合比较分析,根

34、据老集镇近10年来的人口增长速度,充分考虑今后人口增长的特点,用水资源的承载力进行校核,以中方案为依据,规划确定老集镇域总人口预测结果为: 近期(2020年)老集镇域总人口为7.6万人;远期(2030年)老集镇域总人口为8.2万人。六、镇域城镇化水平预测(1) 城镇化水平预测 以2011年老集镇域城镇化水平24.6%为预测基数。1、城镇化率平均增长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城镇化水平19982004年均增长1.9个百分点;根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至2020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4个百分点。近年来老集镇经济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良好,在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导向下,城镇化水平将维

35、持较高增速。因此,近期黄山市的城镇化发展递增速度按TA=1.4个百分点预测,则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43%。远期城镇化发展递增速度按TA=1.5个百分点预测,则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62%。2、城镇人口平均增长率法 老集镇人口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城镇人口数为17415人。19882001年,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7%,2001年至2007年6年来,城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6.5%。随着老集镇经济的发展,乡村劳动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将持续很长的一段时期。城镇人口平均增长率按2007年至2010年为7%,2010年至2020年为8%,2020年至2030年为7%进行预测:

36、2020年城镇人口=65.9×(1+3.5%)10=92.9万人 2030年城镇人口=92.9×(1+2.5%)10=118.8万人 2020年城镇化水平=3.14万/7.6万=41.3% 2030年城镇化水平=4.92万/8.2万=60.0%3、联合国法联合国法是根据已知的两个时间点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求得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在预测期保持不变,外推求得预测期末的城市化水平,其关键在于确定规划期的城乡人口增长率差(URGD)。城乡人口增长率差的计算公式如下:URGD=LnPU2/(1-PU2)/PU1/(1-PU1)/nURGD:城乡人口增长率差PU2 :二期城市化水平PU1

37、:一期城市化水平n:二期距离一期的年数 采用上式计算得到老集镇2000年至2011年间的URGD的平均值约为8.43%。预测2011年至2020年内城乡人口增长率差为5%左右,远期至2030年城人口增长率差有所增加,为7.1%左右。根据下式预测各期城市化水平PU1,如表所示。PUt/(1-PUt)= PU1/(1-PU1)×e (URGD×t)t: 距离一期的年数 表5-1: 联合国法预测结果年份2020年2030年城市化水平(%)42.1%63.3%(2) 城镇化水平预测结论 表5-2: 几种预测城镇化水平方法的比较方法预 测 结 果2020年(%)2030年(%)城镇化

38、率平均增长法4362城镇人口增长法41.360联合国法42.163.3预测结果41.360 结论: 近期(2020年)老集镇域城镇化水平为41.3;远期(2030年)老集镇域城镇化水平为60.0。(3) 镇域城镇体系城乡统筹规划 当前的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是在快速城市化、国家对基本农田实施严格保护、城乡空间激烈变动重组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所以在规划中出现了一些过去不曾遇到的问题。如目前一些地方大规模地编制各种层次规划,但多是速成品,甚至成为农民失地的始作俑者。 现阶段土地问题已成为城乡规划建设中最核心的内容,编制的城乡统筹规划某种意义上被演变为掠夺乡村建设用地的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已经被异化为“建设用

39、地 指标转移规划”,从乡村建设用地挖潜来保障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将其工作重点放在如何从乡村“挤压”出建设用地,却忽视了对乡村地区长远合理发展的整体考 虑,更忽视了对农民根本利益的保障。“城乡统筹”的目的是将农村的资源要素依然留在农村,而不是向城市转移,造成新的不均衡。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把握,否则有悖“城乡统筹”的目的。 编制的城乡统筹规划也面 临着实施难题。虽然“城乡统筹”以中央文件、区域发展指导意见等形式发布,但是目前尚未有一部正式的法规对如何实现城乡统筹、促进乡村地区发展予以明确具 体的规定,更没有具有法定地位的实施计划。即使我们编制再多的城乡统筹规划,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难免在实施中受制

40、于各种因素和利益关系的作用而不断地 发生偏差。 表4-3:老集镇2030年城乡统筹规划村名居民点类型空间位置并入自然村名合并后村名老集村镇区总体规划所规定的居住区内王庄、小孙庄、庄楼、张新庄、小崔庄、大于庄、黄土园、于小寨、前黄土园、小于庄、闫庄、柳庄、宋老园、大吴庄、彭庄、赫庄、东于庄、张小寨、光庄、枣树庄、顶庄、新宅老集于小寨村自然村大赵庄、谢庄李庄、梁庄、东赵庄、大赵庄、谢庄大赵庄前于庄村自然村大于庄、彭庄大于庄、彭庄、前子庄、南于庄、后邢港大于庄南刘寨村中心村刘庄刘庄、李营、金庄、关庄、小李庄南刘寨自然村后刘寨西邢庄、东邢庄、刘后园、张徐庄、王庄、后刘寨、庄陈庄、后周庄、中刘庄、盛庄、

41、桥口、前刘寨、中刘庄、小刘庄后周庄崔庄中心村孟庄、崔庄裴庄、西张庄、孟庄、崔庄、李大园、赵庄、果庄崔庄自然村西李庄北张庄、徐庄、西李庄、东李庄、冲西、李新庄西李庄东马寨村中心村马寨集上与辛庄之间马寨、马寨集上、大李庄、梁庄、陈庄、东周庄、辛庄、宁庄、后王庄、王小庄、大裴庄、南裴庄、王大庄、孙老庄、小史庄、孙滩庄东马寨南于楼村中心村后孙庄与徐庄之间南于楼、北小庄、张腰庄、居庄、闫庄、田庄、西孙庄、后孙庄、前孙庄、张小庄、马庄、徐庄、吴楼、张大营南于楼李大庄中心村李大庄、李小庄相庄、李老庄、李大庄、李小庄、王后庄、李长营、张李庄、张庄、东老庄、新宅子李大庄自然村闻庄与徐庄之间王庄、李马庄、胡庄、徐

42、庄、闻庄、后马庄、唐庄闻庄顺河村中心村周庄与柳庄之间李庄、宁庄、小柳庄、王庄、大柳庄、韩庄、柳桥、周庄顺河村自然村尤庄、周老庄梁营、周新庄、尤庄、周老庄、周小庄、杨寨、刘庄、小栾庄、栾庄周老庄李湖村中心村方庄与李老家之间李小庙、李老家、方庄、楼洗、后小庄、楼东、寨东李湖村自然村老宅与李湖集之间后场、西北头、西南头、寨西、寨内、寨庄、李湖集、东南头李湖集赫庄中心村庙前、大李庄大张庄、小张庄、大管家坡、小管家坡、木棉庄、小李庄、大李庄、赫庄、庙前、老宅、柳桥口、李小寨、朱庄、王营、小柳庄赫庄周庄户村中心村周庄户周庄户、小楼庄、张楼、柳庄周庄户七、镇区城镇人口规模预测(1) 现状人口分析 按照建设部

43、统计口径,老集镇区城镇人口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现状建镇区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户籍农业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之和。2011年末老集镇区内城镇人口为17415人,其中户籍非农业人口12582人,占72.2;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8543人,占49.1。(2) 人口发展趋势1、镇区常住人口持续较快增长,镇域常住人口向镇区集中趋势明显 2000-2011年,镇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在4.31%以上,而同期镇域人口增长率仅为3。镇区人口增速大大高于镇域常住人口增长速度,镇域常住人口向镇区集中的趋势明显。2、镇区暂住人口体现阶段性快速增长趋势 总体上,2000年-20011年,镇区暂住人口增长体现为两

44、个比较平稳的阶段,即2002-2008年,年均增长率为1.5%;2008年-2011年,年均增长率为5.3%。3、镇区城镇人口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阶段镇区人口近年来都体现持续加速增长的趋势。同时,从产业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老集镇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阶段,同时整体经济发展表现为较高的增长速度,有着较高的劳动力需求和就业岗位供给能力。因此,城镇人口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阶段内,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城镇人口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3) 城镇人口预测1、综合增长率法 采用的预测公式如下: Y=Y(1+X) +P Y-预测期总人口 Y基期总人口 X-从基期到预测期年均人口增长率 N-从基期到预测期年数 P-从基期到预测期年均机械增长数根据人口增长趋势分析,规划确定20112015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年均8,机械增长率为70;20152020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年均8,机械增长率为年均72;20202030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年均7,机械增长率为年均73;计算得出: p2020(近期)镇区人口=17415×(1+8+172)5=25588人 p2030(远期)镇区人口=21816×(1+8+172)15=55243人2、 城镇化水平预测法 计算得出: p2020(近期)镇区=p2020(近期)镇域总人口×37%=28000人 p2030(远期)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