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2内环境与稳态试题浙科版必修3_第1页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2内环境与稳态试题浙科版必修3_第2页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2内环境与稳态试题浙科版必修3_第3页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2内环境与稳态试题浙科版必修3_第4页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2内环境与稳态试题浙科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讲内环境与稳态(时间:45分钟)a组基础演练1(2013·汕头测评)如图中a、b、c分别表示哺乳动物的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c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d细胞3的种类最少解析从图中3种细胞外液之间的箭头方向可以判断出a、b、c分别表示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2是指血细胞,其中的成熟红细胞不消耗o2,细胞3是指组织细胞,细胞的种类最多。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但不含消化酶,消化酶直接由导管排到消化道,不进入组织液。答案b2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

2、,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c周围的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致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 b只有c只有 d解析组织水肿是由组织液过多引起的,导致组织液过多的原因有:过敏反应、肾炎、营养不良、淋巴管阻塞以及毛细血管壁破损等。答案d3(2013·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初调研)人体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内环境中完成的是()。arna聚合酶与特定的位点结合,催化dna转录为rnab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c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d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解析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转录的场所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3、都在细胞内,a错误;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发生在血浆和组织液中,b正确;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发生在红细胞内,c错误;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是在消化道内,消化道不是内环境,d错误。答案b4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许多物质能渗出毛细血管壁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回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解析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答案d5(2013·合肥二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

4、hpo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不变时,机体达到稳态d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基础解析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会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内环境中主要缓冲对是hco/h2co3,b错误;机体达到稳态时,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中并非不变,c错误。答案d6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神经垂体相关细胞分泌会减弱c正常情况下,的成分保持不变,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等处的渗透压会下降解析分析题图,可知为组织液,为

5、血浆,为淋巴,故a错;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刺激神经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故b不正确;正常情况下,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但不能说成是不变,故c错;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蛋白会减少,从而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故d正确。答案d7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出现寒颤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解析解题时,应抓住“失调”这一关键词。所谓失调就是指某一生理指标不在机体允许的范围内,其值过高或过低。寒冷时出现寒颤,是由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引起的,使得机

6、体在短时间内产热量增加,有利于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肺水肿是由组织液含量不能保持平衡,过分增多引起的。免疫调节有利于清除病原体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当饮水不足,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答案b8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血浆组织液淋巴a bc d解析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体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答案b9(2013·安徽皖南八校一次联考)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

7、机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水是内环境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机体对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基本上是平衡的,其中水的摄入需求主要由_控制,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血浆中_激素的浓度。(2)由上图分析可知,a是_,其参与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3)若表示免疫分子,则包括_、_等。(4)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位于_,与此同时机体的_和肾上腺素含量上升,以加快全身细胞的物质氧化来增加产热。解析(1)水分的摄入属于反射行为,所以其主要受渴觉中枢控制。水分的调节主要是由抗利尿激素控制的。(2)图中a是神经系统,其参与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3)主要的免疫分子包括淋巴因子和抗体等。(4)体

8、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机体还能通过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以加快全身细胞的物质氧化来增加产热。答案(1)渴觉中枢抗利尿(2)神经系统反射(3)淋巴因子抗体(其他答案合理也可)(4)下丘脑甲状腺激素10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填标号)。(2)如果该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患肝炎时,则b端与a端的液体相比,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等。(3)如果该图为鼻黏膜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_(填标号)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_(填标号)的通透性增强,引起鼻黏膜水肿。(

9、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如下图所示,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扩散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co2扩散方向;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解析(1)图中为细胞内液、为血浆、为组织液、为淋巴、为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与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物质交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2)图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由于组织细胞代谢,b端流出的血浆中含有较多的co2、尿素,同时由于患肝炎,肝细胞通透性增大,因此谷丙转氨酶可以释放到内环境中。(3)初次进入机体的过敏原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组织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

10、,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引起鼻黏膜水肿。(4)注意该概念图是根据内环境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来构建的。成熟红细胞将携带的氧气释放并扩散到其细胞外液即血浆中,血浆中的物质可以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而组织细胞又可直接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注意实线箭头表示o2,虚线箭头表示co2。答案(1)与、与(2)co2、尿素、谷丙转氨酶(3)(4)如下图所示b组能力提升11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细胞内液c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解析图中甲为组织

11、液,乙为血浆,丙为淋巴,丁为细胞内液,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淋巴液中。答案c1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浆和淋巴c表示重吸收作用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解析与体外之间的物质能出能进,并能为内环境提供o2和排出co2,这说明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为消化系统,内的葡萄糖通过只能进入血浆;是泌尿系统,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肤有排泄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表示的器

12、官为皮肤。答案b13(2013·石家庄质检)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如下图,正确的是()。解析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酸碱缓冲物质,从而使其ph稳定在7.357.45之间。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开始时由于受缓冲物质的影响,血浆ph相对稳定。但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其调节能力时,ph就会急剧变化。答案d14(2013·浙大附中高三期中,2)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

13、不正确的是()。成分(mol·l1)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性解析细胞外液的na含量高,细胞内液的k含量高,故是细胞外液,是细胞内液;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故是血浆,若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则其渗透压降低而失水导致组织液吸水增多;肝细胞中的co2

14、产生于线粒体,扩散到需穿5层生物膜,即10层磷脂分子层。答案c15如图所示为人体内部分代谢过程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b、c依次为_、_、_。(2)从水的代谢过程分析:人体内的水的来源除图中所示过程外,还可来自_。细胞外液中的水以_的形式进入消化道。某糖尿病病人图中排出物的量明显增多的是_。(3)从免疫的角度分析,参与的免疫属_免疫。抗体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的_中。(4)从体温调节分析,当外界温度达35 以上时,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散热途径主要是图中_过程。(5)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有关概念图,试在图中方框内标出有关内容。解析(1)图中a为物质交换媒介即内环境(或细胞外液),c为废物排出渠道之一,即皮肤排出汗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