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与民族文化关系探究_第1页
俗语与民族文化关系探究_第2页
俗语与民族文化关系探究_第3页
俗语与民族文化关系探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俗语与民族文化关系探究 摘要:俗语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也是语言文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针对俗语的形成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讨论,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俗语;地方文化;应用 一、引言 俗语,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可谓随处可见。对于俗语,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是一种语言,俗语的产生和形成,既与地区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有着极大关系,也和本民族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下面试对俗语与民族文化关系进行讨论。 二、俗语的基本含义 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会总结并且流行一些精彩的语句,这些语句慢慢被固定下来就成为了俗语。俗语虽然“俗”但是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愿望。在语言学中,俗语已经成为了一个专业术语,而所谓

2、“常言”“俗话”等,则为俗语的不同称呼,其本质相同的。俗语的出现,满足了大众的日常交流,富有情趣,也较为深刻地反映了地区、民族文化特色。 三、俗语的来源与形成 俗语常常出现在人民大众的生活生产之中,不论是歇后语,还是谚语,抑或是惯用语,大都是人民群众“心中所想”“来自群众之中”;偶有几名“知识分子”,来自文人骚客的艺术创作、名人名言的通俗化用,历史事件的平实诉说。 四、俗语和文化不得不说的关系 作为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俗语是不可能脱离文化,做“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的形成与流传,必定会与我们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俗语,这个出身乡土的部分,

3、也同样反映着世俗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真正追求。举例来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人性之中惰性的体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房上霜”表现了深为鲁迅先生所诟病的“看客”心态;”女子无才就是德”反映了时代对女性的歧视与摧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则是对不以坏事为害之辈的郑重警告,也是百姓对正义得到伸张的渴望;“和为贵,和生财”则是古代先民对美好幸福社会的无限渴望一句俗语,不仅仅是人们口边的一句普通的话语,简单的几个字,包含了先民的智慧与幸福。俗语,也反映了地方独特的风土人情。比如: (一)宁挨北京人骂,不听外地人话 这句口语反映了北京人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的魅力。如今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4、已经成为人人梦寐以求之物,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方言的魅力,和而不同,才是最好。 (二)不挑秦川地,只挑好女婿 秦川就是现在的陕西、秦岭一带,因为春秋时期属于秦国而得名。这句话是说当地老人择婿不看男方家庭条件,而注重人品。这是当地老百姓之间的习俗,但是也可看作是人们不看物质只看精神的智慧的有力体现。 (三)山东出将,山西出相 历史上,山东山西两地可谓是人才辈出:不仅有白起、王翦这样的军事奇才,更有萧和、曹参等治国良才。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两地的民俗:山东地区,百姓崇武,人人习武强身;而山西百姓则尚文成风,家家读书教子,这也可说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好的解释了。除了上面的例子,还有很多俗语与民风

5、美景、历史典故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俗语也可说是了解我国方言、民俗及地方文化的宝贵资料,是各地文化的一张“身份证”。 五、总结 俗语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众多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是无数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作为汉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又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做到了老少皆宜、妇孺皆知。同时,这些积极、健康、向上的俗语在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在维护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作用。在它之上折射出的汉民族的文化特色,渗透着的汉民族的文化气息,应该被我们每个人所珍视,作为一份民族记忆而珍藏。 参考文献: 1萨皮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86.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3. 3沈玮.论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D.华东师范大学,2010.4范晋豪.现代汉语粗俗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5牟玮.俄汉谚俗语中语言世界图景的差异D.长春工业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