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世界德性习得之场域_第1页
生活世界德性习得之场域_第2页
生活世界德性习得之场域_第3页
生活世界德性习得之场域_第4页
生活世界德性习得之场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活世界德性习得之场域摘要:生活世界是行为者在实践中感知、察觉与领会 到的有机体系。行为者要获得稳定德性品质必须基于生活世 界的完整性来协调自身理性与情感的张力。生活世界中的德 性培育重视行为者的理性自由与意志尊严,有利于行为者对 自己的行为进行合情、合意、合理的选择,有利于行为者道 德德性的养成。在具体实践中,共同体应该重视个体的情感 与认知现状,重视多元主体的共在现象,积极引导个体进行 理性反思与道德判断,使之自觉承担行为相应的道德责任。关键词:生活世界;德性;实践理性;道德责任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7-0092-05一、德性培育:共同体

2、稳定的前提 德性培育是特定共同体对其成员的认知与行为习惯 进行引导的现实政治活动。在西方,德性培育由来已久,柏 拉图很早就强调它对于理想政体的重要作用。在柏拉图看来, 一个好政体所需要的个体应该从小就被正确地教导,城邦可 以通过组织孩子观看打仗、帮助父母完成各种军中勤务、伺 候父母等活动,让孩子能够成长为具有服从、自我牺牲、忠 诚的素养和品质以及对美的鉴赏力的人。亚里士多德也认 为,人们通过三种途径成为善良贤明之人,这三种途径分别 是本性、习惯和理性,它们本来应该彼此一致,但是在实际 中却常常并非如此。除了一些好的天性可以由立法者驾驭外, 其余的就有赖于教育。为此,亚里士多德甚至把对青少年的

3、教育提高到 “立法者最应关心的事情” 的地位, 在他看来, 如果没有进行恰当的教育,城邦的政体就会深受其害。尽管 亚里士多德所谈的教育包括读书、 体育、音乐和绘画等内容, 但是毫无疑问,其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的乃是个体德性的培育。与古代西方社会一样,中国传统社会也极为重视对个人 德性的教导与培育。 礼记 ?学记中的“建国君民,教学为 先”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教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关于德 性的教育。孔子在开创“有教无类”的大众教育时,首要推 崇的就是学生的德行, 论语 ?述而中的“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游于艺” ,不仅是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更是他对学 生的期望。在孔子看来,只有通过有效的德性教育

4、才能够培 养出理想的君子,最终恢复“三代之治”的良好政治制度。 人是道的承载者,而非道是人的承载者,良好政体的实现必 须依靠仁人志士的付出。受孔子德性教育思想的影响,秦汉 之后几乎所有杰出的思想家都把自己理想政治体制的实现 寄托于个体德性的培育,希望能够通过德行教育培养出优良 德性的“好人” ,最终建立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宪政制度得到广泛认可,人们倾向 于从现代民主社会运行的条件和保障出发,强调公民的政治 概念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在这一时期,公民身份的具体内容呈现不断扩充的状态: 从 18 世纪的民事权利,到 19 世纪的政治权利,再到 20 世纪的社 会权利。相应地,公民教

5、育的具体内容也不断扩充,公民 教育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人们似乎认为当代社会的公民教 育是传统个体德性培育的对立物和替代品,公民教育重要性 的凸显意味着个体德性培育的没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 效的德性培育不仅是公民教育的内容之一,更是公民教育的 稳定性保证,这正如美国学者杜瓦尔通过实证研究所指出的 那样,良好的德性品质能够矫正青年人的犯罪倾向,帮助他 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换言之,对个体的公民教育与对 个体的德性培育并非相互替代,恰恰相反,二者可以相互补 益,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在现代社会,人们必须充分重视 个体德性在合格公民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不能将个体的充 分社会化仅仅看成是由诸如宗教、

6、历史乃至体育等教育形式 的副产品,而必须充分看到个体优良德性的养成极为重要, 它与个体的成长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 ”个体德性是个 体社会化的基本要素,是公民素养的基本构成部分。正因为 意识到个体德性对于现代宪政制度所具有的无可替代作用, 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都不会单纯地以公民教育替代德性培育, 而是将德性培育列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之看成是培育合格公民的基本内容与良好保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公民个体良好德性 的养成,培育出具有高度共产主义素养的广大无产阶级大众 被看作是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必要前提,共产党人的品 格和素养是社会主义社会初期克服诸多建设和发展困难的 基本品质保

7、证。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在大力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也极为重视对人民群众的德性培育,经 过 30 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实现从原来较为简单、不成体 系的教育方式到现在较为规范、具有整体性教育体系的转变 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教育 体系,同时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形式多样的德性教化活动。 伴随着丰富的德性培育实践,我国理论界关于德性培育的研 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学者们围绕着德性培育的重要性、创新 性、区域性以及德性培育的综合机制、现代性技术等内容, 对个体优良德性形成的有效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 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从生活世界的完整体视角来研究个体德 性的养成,是

8、迄今为止较少受到关注的。事实上,我们必须 充分看到生活世界对个体的德性培育的重要性:一方面,个 体之人是生活在特定共同体中的人,离开现实共同体,不仅 个体的价值与意义无从获得,而且个体的存在标志也将付诸 阙如,因此,我们无法离开个体生活世界的整体性谈论对个 体的德性培育;另一方面,教育活动是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实 践活动,教育必须重视人的有限性,必须看到人是现实生活 中的人,他不仅需要在现实中获得生存资料的满足,也需要 在现实中获得情感的满足。生活世界不仅是德性培育的基本 场所,也是德性培育的基本保证。二、生活世界的现实性与完整性尽管当前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德性培育要向生活世界回 归,但是,在什么是“

9、生活世界”这一问题上,大多数的研 究都直接以胡塞尔所提出的 “生活世界” 一词引论之。然而, 从教育的规律以及现实生活中个体德性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来看,当我们提及“基于生活世界的完整性开展德性培育” 时,所使用的“生活世界”应该是指具体时空中主体能够感 知到的现实生活状态。从总体特征上看,这种“生活世界” 所强调的是形而下意义上的物质世界,是具有时空维度、人 类作为行动主体不断创造着的现实世界。作为与个体活动息 息相关的“生活世界”,不是单纯形式化的理念世界,也不 是被给定了的主体能动性在其中毫无作为的僵硬世界。因此, 这种“生活世界”与胡塞尔著作里所使用的“生活世界”并 不完全等同。在胡塞尔

10、的思想中,“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对应。胡塞尔是这样论述的:“早在伽利略那里就以数学的方式构成的理念存有的世界开始偷偷摸摸地取 代了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 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可见,在胡塞尔这里,“生活世界”是原则上通过主体认知能力被 给予的、被经验到的世界,它被用来区分基于逻辑基础符号 被给予性的“科学世界”。对于这种主体认知的“被给予性 著名思想家伽达默尔认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原则上是一直 在其流动着的视阈之流动与起伏中被给予的世界,而科学世 界具有的则是逻辑基础的符号被给予性。符号被给予性决不 能靠自身给予,就如数的无穷系列不能由自身

11、给予一样。从 而,生活世界就拥有随着各种不确定的开放视阈而来的有限 的主观相对世界的普遍结构。生活世界是变化多端的,它 不像逻辑与符号那样具有充足的确定性。在生活世界中,主 体之人必须通过自己的感觉与理智对诸环境条件综合考虑。胡塞尔认为,所谓的“科学世界”指的是人类利用工具 理性的力量开发出来的一个世界,它的目的在于开发和控制 自然来为人类的生存服务,“科学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具 有功利性价值的世界;而“生活世界”则是先于人的经验而 存在的世界,它不具有这种功利性的目的,或者说它是先于 一切功利性目的、没有掺杂经验性动机的先验世界。按照胡 塞尔的解释,他的“生活世界”就是先于行为者的目的和意

12、图并能为行为者理性洞察力所领悟到的世界,这种“生活世 界”容易脱离人的具体现实性,把人的生活简单地理解为单 纯抽象的、空洞的理念生活。正如伽达默尔所指出的, 类的未来要求我们不只是去做我们能做的一切事情,而且要 求我们对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做出理性的判断。在这个意义上, 我同意基于胡塞尔的新型生活世界实践这一观念的道德冲 动,但是,我宁愿把它与一种真正的实践政治的常识的冲动 结合起来”。从存在论的角度看,将道德的冲动与实践政 治常识的冲动相结合的生活世界,才是现实之人的真正出发 点和归宿。当我们研究生活中个体德性的养成时,我们所言 的生活世界乃是指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个体基于其实践慎思 与理性选择而

13、感受到的完整世界,这个世界是行为者活动于 其中的真实世界,是意义和价值的世界。它既非完全独立于 人参与的、仅通过先验反思而认识到的先天理念世界,也并 非是对人而言只具有功利性价值的、没有目的性价值的“科 学世界”。恰恰相反,生活世界是个体的知、情、意所能够 察觉到的现实世界,是现实中的个体通过自己的实践参与创 造的不断发展着的世界。 因此,生活世界要有人的参与创造, 要考虑到具体之人的现实条件性和切身利益性。正是人的能 动参与使得人的生活世界具有超越性,它总是不断地超越当 下的存在样态,向具有较高的合目的性与合真理性的样态转 变。一方面,生活世界强调自身的目的性意义,即强调生活 世界并非是科学

14、世界那样仅仅具有功利性价值的世界,强调 生活世界对个体而言具有自身就是目的的特征。在实践过程 中,个体的意义、价值与存在标志都是由其所在的生活世界来提供的。另一方面,生活世界又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栖息 场所,它并非是一个给定了的固化的世界。在给定的世界里,人只能单纯地按照既定轨迹行动;相反,生活世界的重要特 征是,它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有限的条件性。无限的可能性 意味着从未来性的角度上看,个体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不确定 性和多种可能性的特征,个体在生活世界中是自发、自为的 主体性存在;有限的条件性指的是在生活世界中,个体的存 在并非立即呈现为完满状态,它总存在诸多的条件和限制, 有着现实的未完满性。在

15、生活世界中,个体需要在其理性思 考的基础上做艰难的伦理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 伦理责任,因此,在生活世界里,个体本质上就是伦理的存 在物。三、生活世界中德性培育的特征与意义生活世界既是现实之人生存与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其 生活与创造的目的与归宿,同时它还是价值与意义的来源之 地。基于生活世界的德性培育具有现实性、整体性和价值性 的基本特征。第一,生活世界中的德性培育充分考虑到了个体的情感 认同。个体在生活世界中要养成良好的德性,不能仅仅依靠 抽象的道德概念分析与无聊的空谈,它还要求个体必须对自 己的情感状态有清楚的认知。情感认同是道德选择的基本前 提,也正因为如此,道德哲学家们都非常看

16、重情感因素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同实践和感情有关,而所谓的感 情就是指“伴随着快乐和痛苦的那些情感”。因此,亚里 士多德同意柏拉图的观点,认为“重要的是从小培养起对该 快乐的事物的快乐感情和对该痛苦的事物的痛苦感情,正确 的教育就是这样”。即使是在理性主义者康德那里,掺杂经 验因素的情感虽然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具备道德价值的最终 标准,但是情感因素依然对德性有重要影响。尽管意志是最 高的、无条件的善,是理性的自律,但是意志并不能直接决 定主体的行为选择,它必须先形成一个具有目的性指向的动 机才能够直接影响到人的具体行为选择。情感和欲望对于行 为尽管不具有最终决定作用,但它们直接参与到动机形成

17、的 过程中,所以也不能完全忽视它们的作用。道德情感主义者 认为,道德的根源在于人的情感而非理性,情感提供道德行 动的最初动因,而理性只是挑选达到目标的最有效手段。休 谟针对道德史上长期存在的理性与情感的斗争时说,“当我们谈到情感与理性的斗争时,我们的说法是不严格的、非哲 学的。理性是并且也应该是情感的奴隶,除了服务和服从情 感之外,再不能有任何其他的职务”。尽管休谟的这一观点 并不是伦理学史上关于道德行动理由论争的最终答案,但它 看到了情感在个体选择中的重要性。换言之,情感因素在个 体德性的形成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生活世界中 的德性培育必须重视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满足,引导个体 表现

18、、表达出合适的情感,进而形成稳定的德性品质。第二,生活世界中的德性培育能够显示行为者的内在性 特征。这种德性培育方式强调从个体生活的内在性和动态性 出发来考察个体德性的形成与变化。从认识论上看,内在性 是个体认知与行动的原动力,也是个体德性形成和转化为行 为的根本动因。个体首先必须面对自我,处理好与自我相处 的关系,然后才能以确立好了的自我意识去认识与改造外部 世界。内在性既是个体认知和行动的源泉,也是个体承担道 德责任的前提。生活世界中的德性培育强调个体的内在性, 主张通过个体的自我意识去改变个体的认知与行动,这符合 个体德性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换言之,德性培育只有从个体 生活世界的内在性和动

19、态性出发,才能够保证教育效果的有 效性和长久性。第三,生活世界中的德性培育能够应对虚无主义的挑战。生活世界重视个体的道德常识,这有 助于个体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标准,从而避 免虚无主义对个体德性的消解。在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 认知与道德判断的标准问题常常存在巨大争论,伦理绝对主 义与伦理相对主义、道德认知主义与道德非认知主义、伦理 自然主义与伦理非自然主义、伦理客观主义与伦理主观主义 之间的争论从未消停。在这些论争中,伦理怀疑主义和伦理 虚无主义往往会试图消解个体道德认知与道德判断的标准。从生活世界出发,回归生活常识是当代道德哲学应对伦理虚 无主义挑战的有效方式。正如维特根斯坦所

20、认为的,对于像“猫不长在树上”之类的问题,哲学家可以提出一百个证明, 但最确切的回答就是“猫不长在树上”。生活常识是个体道 德认知与道德判断的重要标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常识看作 是虚假“意见”之集合而彻底抛弃它们;相反,我们应该正 确看到,许多常识正是无数前辈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归 纳出的宝贵知识。正是因为看到常识意见的重要作用,亚里 士多德在分析幸福、德性、运气、公正等问题时,常常是以 前人的意见、以常识作为讨论的起点,“每一种意见都不大可能全错。它们大概至少部分地或甚至在主要方面是对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合理的方式不是彻底反对过往人们的意 见,而是认真考察与吸收每种意见中包含的智慧。第

21、四,生活世界中的德性培育符合德性和教育的终极目 的,统一了道德行为的动机与效果。引导受教育者形成良好 的德性也正是为了帮助个体实现幸福生活的目标。著名教育 家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生活的变化,使生 活向好的方向发展”。教育来自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最 终回归生活。生活世界既是德性培育的来源和场所,也是德 性培育的最终目的。因此,生活世界中的德性培育符合教育 的根本规律。合而言之,生活世界的德性培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统一的必然结果。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绝大部分行为者 已经具有较成熟的慎思能力,他们能够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性 能力进行思考、判断与选择。因此,德性培育能否获得行为 者的

22、情感体认,直接决定着教育目的的实现与否。四、生活世界中德性培育的有效展开回归生活世界的德性培育符合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那 么,如何才能使德性培育回归生活世界?总体上看,这种德 性养成方式至少应该做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回归生活世界的德性培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已有 的生活状态与知识水平。生活世界中的人是活生生的差异性 个体,人与人之间的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彼此不可能完全一 致,在德性的培育过程中,就要求共同体和引导者不能采取 简单说教和粗暴灌输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与德性引导。具体 到我国的现实教育中也是如此,我们必须看到随着我国经济 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其表现在于全方 位的改进上,即

23、教育进步不仅体现在课堂教育形式和内容的 细化、精化和深化上,还体现在非课堂教育形式和内容的不 断丰富上。随着这些教育形式的发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 掌握的知识已经较为丰富,并且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判 断标准。从道德教育的知识结构来看,很大一部分内容对于 当代受教育者的理性认知而言可能稍显简单,这些问题他们 之前可能思考过甚至实践过,缺乏的只是系统地理解和深入 地反思。在德性培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了解受教育者的 生活状态和知识水平,采取“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方式与辩 证方式来引导受教育者自己进行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当然, 这种辩证法并非是引导受教育者通过破坏生活中的“意见” 来达到对“真理”的

24、认知;相反,它正是要引导受教育者通 过与他人和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从而去发现意见中所包含的 真理。在哲学性的对话过程中,受教育者能够不断地面对自 己的内心和面对他者,进而能够更好地面对外在的一切事物。第二,回归生活世界的德性培育必须重视多元主体之间 交往的积极作用。生活世界是主体通过积极活动所形成的世 界,主体的活动不仅包括主体的生产活动,还包括主体之间 的交往活动,后者体现了自我与他者的存在。正是对于交往 的强调,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就用生活世界概念来考察交往 理论,“我想解释生活世界的概念,并且按照这个目的重新 研究我们的交往理论考察的线索”。在哈贝马斯看来,生活 世界本身就是交互主体的生活世

25、界,是交互主体和交往理性 所建构的世界,“生活世界,即交往参与者所属的生活世界, 始终是现实的”。哈贝马斯对于交往的强调反映出在高度分 工的现代社会中交往的重要性。在对受教育者的德性培育中, 教育者必须注意多元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通过在生活世界 中多元主体的交往与理解,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和他者在场的观念。第三,回归生活世界的德性培育要坚持行为者的独立思 考与价值反思能力。生活世界同时还具有超越性的一面,尊 重人的现实生活不等于简单的媚俗以及单纯地听从现实生 活的简单安排,重视当下的现实性不等于要放弃对当下存在 问题的批判与反思,立足于当下不等于要放弃对未来的美好 期望。生活世界中的

26、德性培育必须注意引导受教育者能够在 理性慎思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我们现在所处的时 代是大众化的时代,它在给个体带来极大的自由与解放的同 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个体容易在自由 与解放中丧失独立的思考能力,从而堕入到流俗的社会中, 简单机械地与大众趋同;另一方面,个体容易在大众社会中 对外在问题缺乏真正关心,换句话说,尽管个体会去关注外 在事物,但他们对于这些事情可能根本不会真正地放在心上, 他们的关注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已。不管是机械趋 同还是个体的贪新骛奇,本质上都是个体独立思考能力丧失 的结果。生活世界中的德性培育需要善于启发个体的理性, 促使个体敢于去实践和运

27、用自己理性的勇气。总之,道德哲学的根本性质在于它是属人之善的相关研 究,生活世界才是个体真正的幸福源泉与归宿。在个体优良 德性形成的引导过程中,教育者必须注意到受教育者已有的 情感体验、价值认同、理性慎思能力,注意到受教育者在生 活世界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等特征,帮助受教育者基于自 己的生活世界形成合理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判断的标准,引导受教育者形成优良的德性品质。注释文章所讲德性指的是道德德性,即行为者在行动中所展现出来的稳定的、适度的品质状态,它类似于日常生活的 品德。道德德性来自习惯养成,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单纯靠教导并不能使行为者具备一定的德性,文章使用“培 育”意在强调道德德性形成中的涵养特点。参见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 2003年,第452页。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 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