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6版)》编制情况总体介绍201711(简版)[兼容模式]_第1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6版)》编制情况总体介绍201711(简版)[兼容模式]_第2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6版)》编制情况总体介绍201711(简版)[兼容模式]_第3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6版)》编制情况总体介绍201711(简版)[兼容模式]_第4页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6版)》编制情况总体介绍201711(简版)[兼容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12/73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7 版)修订情况总体介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7 版)修订组2017.11目录五和 2010 版对比提高与创新发展回顾项目来源编制过程1 发展回顾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1994 版1、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半大类2、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单项3、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大类4、高强混凝土技术;单项5、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半大类6、建筑节能技术; ;大类7、聚氯乙烯塑料管应用技术;单项8、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单项9、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大类10 、现代管理与计算机技术。大类1 发展回顾建筑业 10

2、项新技术 1998 版 10 大项 43 个技术子项1、深基坑支护技术;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3、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4、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5、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6、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7、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8、建筑钢结构新技术;9、大型设备与构件整体提升技术;10、企业计算机应用及管理技术。1 发展回顾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05 版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2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3 、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技术;4 、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5 、钢结构技术;6 、安装工程应用技术;7 、建筑节能和 环保 应用技术;8 、建筑防水新技术;

3、9 、施工过程监测 和控制技术;10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1 发展回顾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0 版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2 、混凝土技术;3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4 、模板及脚手架技术;5 、钢结构技术;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7 、绿色施工技术 ;8 、防水技术;9 、抗震加固 与监测技术;10 、信息化应用技术。2017/12/77目录五发展回顾项目来源编制过程和 2010 版对比 提高与创新2 项目来源2016 年 3 月 22 日,由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 量安全监管司 批准立项。2 项目来源主管部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负责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

4、研究院 参加单位 中国建 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 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协会 天津住宅 装饰装修协会 中国模板协会2 项目来源修订工作的迫切性自 2010 年以来,对已纳入新技术的 10 项内容,在应用过 程中不断改进创新,其技术内涵变化、技术指标提高、使 用范围扩展,亟需改版升级新研发的一大批新技术与创新成果,经过了成果鉴定和 实际工程应用,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前景, 亟需在建筑业推广应用从最近建筑业的技术提升、产业转型升级与行业发展要 求,如加强 建筑工业化 、强化建筑节能 、提升绿色施工技

5、术 、提高 BIM 信息化技术 应用等方面,也迫切要求对建 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0 )进行修改与完善启动会2016 年 4 月 6 日,住建部工程质量 安全监管司组织召开了住建部专 题项目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修订 研究( 2016 )启动会。住建部领导对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6 版)修订提出了 4 点原则:1. 要体现技术进步与引领行业技术发展要求;2. 对纳入的各项技术要进行充分调研与讨论;3. 确保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成熟性与前瞻性;4. 为我国建筑业施工企业技术进步做好技术支撑。3 编制过程第二次工作会 2016 年 6 月 6 日,在中国建筑科 学研究院召开建筑

6、业 10 项新 技术修订研究项目工作研讨会 暨第二次会议。会议要点:邀请了 3 位业内权威专家对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提纲逐条进行了审查 给出了对提纲的调整与完善意见3 编制过程会议要点:第三次工作会2016 年 7 月 29 日,在中国建筑科 学研究院召开建筑业 10 项新技 术修订研究(初稿)工作研讨 会暨第三次会议。对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6 版初稿进行了梳理; 住建部领导再一次强调,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是“ 十三五 ”工作的重要基础;编写过程中要遵循初始定位,不能偏离。2017/12/73 编制过程会议要点:第四次工作会2016 年 8 月 22 日,在中国建筑科学 研究

7、院召开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修 订研究(征求意见稿)工作研讨 会暨第四次会议。会议通过讨论与交流,进一步梳理了项目各分项的框架布局,确定了子项 技术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子项技术交叉的界限划分;根据会议形成的统一修改意见,与会专家和代表现场修改并完成了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6 版)征求意见稿。3 编制过程中期汇报会(第五次工作会)2016 年 9 月 22 日,住建部工程质量安 全监管司组织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召开了住建部专题项目建筑业 10 项 新技术修订研究中期汇报会。会议要点: 项目组邀请了 3 位权威专家通过质询、讨论与交流,确定了项目各分项技 术的组成以及子项技术的主要内容;

8、 会后对文本进行修改,交住建部发布、征求意见。3 编制过程项目验收会(第六次工作会)2016 年 12 月 14 日,住建部工程质量 安全监管司组织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 院召开了住建部专题项目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修订研究项目验收会。会议要点:项目组邀请了 6 位权威专家通过质询、讨论与交流,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住建部领导对项目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项目要与国家大政方针紧密 结合,从全行业的角度考虑技术的适用性。3 编制过程审定会(第七次工作会)2017 年 2 月 20 日,住建部工程质量安 全监管司组织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召开了住建部专题项目建筑业 10 项 新技术( 2016 )

9、(报批稿)审定会。会议要点:项目组邀请了 9 位权威专家对稿件进行审定,专家一致对成果给予 了肯定并提出了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住建部领导对项目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建筑业创新工作一直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作的重中之重3 编制过程审定会上,请9 位专家分别对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6 )各分项具体把关序号负责人负责章节1胡德均第 1 章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2叶浩文第4章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第 6 章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第 8 章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3冯跃节能4龚剑第 2 章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5李久林第3章 模板脚手架技术6高承勇第 10 章 信息化技术7马荣全第7章 绿色施工

10、技术8戴立先第 5 章 钢结构技术9苗启松第9章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3 编制过程项目定稿工作会(第八次工作会)2017 年 6 月 11 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司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 2016 版)编制工作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业内权威 专家对项目进行通篇审阅,为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6 版)的最终定稿打下坚实基础。112017/12/7原名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6 版),定稿上报住建部为 2017 年,现更名为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7 版)住建部 2017 年 10 月25 日发文“关于做好建筑业 10

11、 项新技 术( 2017 版)推广应用的通知 ” 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 展的意见 加快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做好 10 项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全面提升建筑业技术水平编制过程四 和 2010 版对比提高与创新112017/12/74 和 2010 版对比修订后的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7 )突出了 10 项新 技术工程应用的通用性与行业覆盖面,总体以建筑工程应 用为主,适当考虑交通、市政等其他领域的需求 所推广新技术将全面反映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最 新成就,同时强调了每项技术应具有先进性、适用性、成 熟性与可推广性的特点 总体上设置十大项新技

12、术,这十大项新技术都各为针对某 一施工技术领域,在每一大项设 10 项左右专项新技术 归并 54 项,更新升级 24 项,新增 53 项,共 107 项专项技术 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中,施工企业将依据这些专项新技术 用于指导各分项工程的施工134 和 2010 版对比本次修订全面反映了我国建筑业技术进步、技术升级与产 业转型的迫切需要全面贯彻了建设主管部门在建筑工业化、建筑节能、绿色 施工、既有建筑改造、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行业发展技 术政策要求加强建筑业重点、热点领域的技术应用,尤其是突出了装配式建筑、抗震、节能、信息化等热点领域和前沿技术 对我国建设行业技术进步、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好

13、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贯彻落实新时代发展理念、优化升级建筑业发展的需要4 和 2010 版对比2017 版将 “混凝土技术 ”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两项技术合并为“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2017 版新增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2017 版将“防水技术 ”扩充为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技术。 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0) 技术内容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 (2017) 技术内容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3.模板脚手架技术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5.钢结构技术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8.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9

14、.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10. 信息化技术4. 模板及脚手架技术5. 钢结构技术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7. 绿色施工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8. 防水技术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10. 信息化应用技术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对的 16 项中,保留 9 项,删去 7 项,新增 4 项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充分普及,删去)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充分普及,删去) 爆破挤淤法技术 (较少应用,删去) 高边坡防护技术 (充分普及,删去) 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 (并入非开挖埋 管施工技术)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 (较少应用,删去) 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 (较少应用,删去)2017

15、/12/7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留用 2010 版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留用 2010 版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新增加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留用 2010 版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留用 2010 版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留用 2010 版1.7 型钢(预制混凝土构件)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留用 2010 版1.8 逆作法施工技术留用 2010 版1.9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新增加1.10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留用 2010 版1.11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留用 2010 版1.12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新增加1.13 地下连续墙施工

16、技术新增加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将 2010 版的混凝土技术与钢筋及预应力技 术 合而为一 亮点:安排上更为科学合理2010 版2 混凝土技术3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2017 版2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对 2010 版的 16 项中,保留 10 项,删去 2 项,合并 1 项,移去 2 项,新增 1 项2016 版 共 12 项142017/12/7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2010 版2017 版的考虑2 混凝土技术2.1 高耐久性混凝土保留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保留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保留2.4 轻骨料混凝土删去,已不常用2.5 纤维混凝土删去,并入裂缝控制技术2.6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保留2.7

1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保留2.8 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移到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2010 版2017 版的考虑3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保留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保留3.3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保留3.4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合并为 “ 预应力技术 ”3.5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 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移到钢结构技术3.7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保留3.8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保留2.1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留用 2010 版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留用 2010 版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留用 2010 版2.4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新增加2.

18、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留用 2010 版 加纤维混凝土2.6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留用 2010 版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留用 2010 版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留用 2010 版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留用 2010 版2.10 预应力技术2010 版无粘结与有粘结预 应力的合并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留用 2010 版2.12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留用 2010 版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2017版3、模板脚手架技术对 2010版中删去 8 项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组拼式大模板技术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箱梁模板技术 挂

19、篮悬臂施工技术 隧道模板 台车技术 移动模架造桥技术3、模板脚手架技术3.1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留用 2010 版、合并3.2 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留用 2010 版3.3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留用 2010 版3.4 智能液压爬升模板技术留用 2010 版3.5 智能整体顶升平台技术留用 2010 版3.6 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新增加3.7 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留用 2010 版3.8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留用 2010 版3.9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新增加3.10 管廊模板技术新增加3.11 3D 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新增加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2010 版在 2.8 预制混凝土装

20、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 比较概要地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考虑到发展装配式结构技术、促进建筑行业产业转型 与技术升级需要,新增此大项技术对原 2010 版的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中的 “预制混凝 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 ”进行了全面扩充 按装配式结构体系与装配构件形式进行技术分类,涉 及与结构体系相关: 装配式剪力墙、装配式框架、叠合楼板、外墙挂板等 8 项技术 还包括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 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3 项。212017/12/7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2017 版4.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4.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技术4.3

21、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4.4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4.5 夹心保温墙板技术4.6 叠合剪力墙技术4.7 免拆模装配混凝土结构技术4.8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4.9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4.1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4.11 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中央及各地政府出台文件明确推动2016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 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力争用 10 年左右时 间,使 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30%,积极稳妥 推广钢结构建筑。 ”5、钢结构技术2010版5.7 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1 深化设计技术2017版5.1 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22、保留)5.2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5.2 厚钢板焊接技术5.3 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技术5.4 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 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6 住宅钢结构技术5.9 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5.5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3.6 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5.8 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3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新增)5.4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新增)5.5 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保留 +调整)5.6 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 (保留 +调整)5.7 钢结构住宅应用技术(保留 +调整)5.8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保 留+调整)5.9 索结构应用技术5.10 钢

23、结构防火防腐技术(新增)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新增)2010 版2017 版的考虑6.1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保留、升级6.2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保留、升级6.3 变风量空调技术删去,已不常用6.4 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删去,已不常用6.5 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施工技术删去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方式保留6.7 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保留、升级6.8 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保留6.9 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删去6.10 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删去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2017 版6.1 基于 BIM 的管线综合技术原 6.1 保留、升级6.2 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新增6.3 可弯曲金属导

24、管安装技术新增6.4 工业化成品支吊架技术新增6.5 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原 6.7 保留、升级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原 6.6 保留、升级6.7 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新增6.8 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原 6.2 保留、升级6.9 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原 6.8 保留、升级6.10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新增6.11 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新增3、绿色施工技术2010版中的绿色施工技术不完整、不突出,包括: 绿色施工技术 3 项(基坑封闭降水、水回收利用、预 拌砂浆)外围护结构(保温墙体、窗)施工技术 5 项 其他节能技术 4 项特种用途混凝土 2 项

25、近年来,以 “四节一环保 ”与新技术应用的绿色施工 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与应用,急需在本次编制工作中重 点考虑,将绿色施工独立为一章7、绿色施工技术2010 版7.1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2017 版的考虑 保留、合并为“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 用技术”7.2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7.3 预拌砂浆技术删去,已普及7.4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移到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7.5 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移到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7.6 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移到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7.7 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移到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7.8 工业废渣

26、及 (空心)砌块应用技术并入“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7.9 铝合金窗断桥技术移到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7.10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删去7.11 供热计量技术删去7.12 建筑外遮阳技术移到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7.13 植生混凝土保留、合并为“透水混凝土与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2017 版7.1 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2010 版7.1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 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7.2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新增,将 7.8 工业废渣及 (空心)砌块应用技术并入7.3 施工现场太阳能利用技术新增7.4 施工扬尘控制技术新增7

27、.5 施工噪声控制技术新增7.6 绿色施工在线监测及量化评价技术新增7.7 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新增7.8 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7.9 透水混凝土与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新增7.13 植生混凝土7.13 植生混凝土7.14 透水混凝土7.10 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7.11 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新增新增212017/12/77、绿色施工技术对于本大型技术进行了全面扩充,突出了与 “四节一环保 ” 要求相关 的绿色施工技术,系统总结了我国近几年施工企业在绿色施工中取得 的成功经验,全面反映了我国在绿色施工方面的技术进步 在绿色施工技术方面,吸收了国家 “十二五 ”课题最新成果与近年来住 建部在

28、我国建筑业推广应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的成功经验,强调 了施工过程 “ 四节一环保 ”的绿色可循环要求,对各专项技术安排方 面有较大的提升。如新增 “施工现场太阳能利用技术 ”、“ 施工扬尘 控制技术 ”、“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 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 术”、“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 ” 、“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 ” “ 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 ”、 “绿色施工在线监测及量化评价技术 共 8 项,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绿色施工技术水平 其中的绿色施工在线监测及量化评价技术,就是利用在施工现场安装 智能仪表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时对绿色施工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与8、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

29、能2010 版2017 版的考虑8 防水技术8.1 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保留8.2 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保留8.3 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保留8.4 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删去8.5 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保留8.6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删去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删去222017/12/78、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2010 版2017 版的考虑7 绿色施工技术(建筑节能)7.4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移到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7.5 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移到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7.6 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移

30、到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7.7 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移到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7.9 铝合金窗断桥技术移到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7.10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删去7.11 供热计量技术删去7.12 建筑外遮阳技术移到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8、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2017 版2010 版8.1 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保留8.2 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保留8.3 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保留8.4 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保留8.5 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新增8.6 装配式建筑密封胶应用技术新增8.7 高性能外墙保温技术将 7.5 、 7.6 、 7.7

31、合并8.8 高效外墙自保温技术保留 7.4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8.9 高性能门窗技术保留 7.9 铝合金窗断桥技术8.10 一体化遮阳窗保留 7.12 建筑外遮阳技术8、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在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方面,对防水技术进行 了修订,新增了 “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以适应屋 面绿化技术应用的需要;新增 “装配式建筑密封胶应 用技术”,以提高新推行的装配式建筑的密封与使用 性能。将围护结构节能部分系统化,对门、窗、墙体节能 技术进行更新与提升,如在 “高性能门窗技术 ”中包括 了“高性能保温门窗 ”与“耐火节能窗 ”的要求,提出 更高的热工性能与最新的防火要求。9、抗震、加固

32、与监测技术2010 版2017 版的考虑9.1 消能减震技术保留9.2 建筑隔震技术保留9.3 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 包钢加固技术保留,合并调整,删去其中的碳纤维加 固,更名为 “结构构件加固技术 ”9.4 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9.5 结构无损拆除技术保留9.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删除,不常用9.7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保留9.8 结构安全性监测 (控) 技术保留9.9 开挖爆破监测技术保留9.10 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保留9.11 一机多天线 GPS 变形监测技术删除9、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2017 版2010 版9.1 消能减震技术保留9.2 建筑隔震技术保

33、留9.3 结构构件加固技术保 留,合并 9.3 、 9.4 , 删去其中的碳纤维加固9.4 建筑移位技术新增9.5 结构无损性拆除技术保留9.6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保留9.7 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安全性监测技术保留9.8 爆破工程监测技术保留9.9 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构筑物检测、监测技术新增9.10 隧道安全监测技术保留(9)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建筑抗震在近些年日益得到关注,住建部和各地政府主管部门也在积 极通过应用减隔震技术。根据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现状, 保留了原 2010 版的内容在加固技术方面,将 2010 版的 “ 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 钢加固技术 ” 中删去了碳纤

34、维加固技术,并与 “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 加固技术 ”合并统一为 “ 结构构件加固技术 ” 。新增 “建筑移位技术 ”。 “结构无损拆除技术 ”在保留 2010 版金刚石静力切割技术的基础上,增加 了高压水力破除技术内容。在监测技术方面, 2010 版的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名称保持不变,内 容有所完善; 2010 版的 “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 ”、“开挖爆破监测技 术 ”2项技术相应改名为 “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安全性监测技术”与 “爆破工程监测技术 ” ,其内容略有修改和拓展根据目前发展形势,将 2010 版的 “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技术 ”更名 为 “隧道安全监测技术 ”,使其不仅适

35、用于轨道交通、同时也适用于地下 管廊和市政地下隧道等工程。新增了 “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筑构筑物检 测、监测技术 ”。2010 版2017 版的考虑10.1 虚拟仿真施工技术删除,已广泛应用10.2 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移到 5.3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10.3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 程验收技术删除,已广泛应用10.4 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删除,已广泛应用10.5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更新10.6 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更新10.7 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更新10.8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删除,已广泛应用10、信息化技术272017 版10.1 基于 BIM 的工程管理信息集成技术10.2 基于 BIM 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10.3 基于大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