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物理】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物理】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物理】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物理】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考试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为明高中高二年级合格考物理试题试卷?黄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n卷选择题(共51分)一.单项选择题(17 * 3 z =51z)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速度B.质量C.能量D.时间【答案】A【解析】质量、能量、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o2 .如图所示,某汽车内的仪表显示了汽车行驶的相关数据,则此时汽车的A.速率约50 m/sB.瞬时速度约50 m/sC.速率约50 km/hD.平均速度约 50 km/h【答案】C【解析】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是汽车的瞬时运动快慢,由于不明确运动方向,故只能说显示的是汽车的速

2、率约为 50km/h.故C正确,ABD错误.3 .下列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高铁于9点43分从长沙发车B.运动员跑完100m用时10sC.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D. 8点钟开始上第一节课【答案】B【解析】A.高铁于9点43分从长沙发车”中的“9点43分”指的是一个时间点,即时刻,故A错误;B.运动员跑完100m用时10s”中的 用时10s'指的是时间,故 B正确;C. “199年7月1日零时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中的“199年7月1日零时”指的是时刻, 故C错误;D. “8点钟开始上第一节课”中的“8点钟”表示时刻,故 D错误;故选Bo4.下列情况中的物体

3、,能看作质点的是()A.在太空中绕月球运行的 嫦娥一号"卫星B.奥运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正在闯线的瞬间C.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的空中姿态D.正在跃过横杆的跳高运动员【答案】A【解析】A.嫦娥一号”卫星的大小相对于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来说很小,可以忽略,所以此时的嫦娥一号”卫星可以看成是质点,故 A项正确;B.研究冠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正在闯线的瞬间时,其形状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作质点;故B项错误;C.研究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的空中姿态时,其形状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作质点, 故C项错误;D.以及正在跃过横杆的跳高运动员时,其形状是不能忽略的;不能看作质点;故D项错误.5.下列图

4、像中能反映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是【解析】位移时间图象,其斜率等于速度,斜率不变,物体的速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错误;位移图象,其斜率等于速度,余说明物体静止,故 B错误;速度图线的斜率不变,物体的加明物体做匀力变,说明物4动,故 C正确;速度图线的斜率为零线运动,故D错误.故C正确,A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D.方向,速度不错误.,说为零,物体的变,速度均A.质量B.位移C.速度D.加速度【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详解】A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它不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质量均保持不变,故 A错误;B

5、.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置在不断改变,则其位移也会随之改变,符合题意,故B正确;C.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的运动,故 C错误;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始终保持为0,故D错误.7.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第 1s的位移是()A. 5mB. 10mC. 15mD. 20m【答案】A【解析】【详解】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第1s内的位移为:1 .2 1 yc / lx1 -gt- 10 15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o8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开创了把猜想、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并用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答案】

6、B【解析】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亚里士多德理论内部存在矛盾,通过铜球从斜面滚下的实验,运用数学演算,得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创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故 B正确.ACD错误,故选B.9 .甲、乙两直线上运动,某时刻甲的速度为2 m/s,加速度为-1 m/s2,乙的速度为-3 m/s, MH1 m/s2,则该时刻A.甲运动得比较快B.甲的速度变化比较快C.乙运动得比较快D.乙的速度变化比较快【答案】C【解析】该时刻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变化一样快;甲物体的速度大小小于乙物体的速度大小,所以乙运动得比较快, 故选项C

7、正确,A、B、D错误.10.2018年11月19日凌晨,我国再次采用了-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了两颗北斗组网卫星: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B.火箭的速度很小, 所以加速度也很小C.火箭的速度很大,所以速度变化量很小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答案】A【解析】【详解】火箭点火升空的瞬间,速度很小,但是速度变化可能很快,所以加速度可能很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同时从空中自由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11 .如图所示,大小不同的两块砖 M、N叠放在一起,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A. M对N的压力等于 M受到的重力B. M对N的压力大于 M受到的重力C. N对M的支持力大于 M受到的重力D. N对M的支持力等于零【详解】两块醇 M、N同时从空中自由下落,两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 N对M的支 持力等于零,即 M对N的压力等于零,故选项 D正确,A、B、C错误.12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10S内速度从V0 = 12m/s增加到v= 18m/s,通过的位移是= 70m,这个物体10s内的平均速度是()A. 14m/sB. 7m/sC. 6m/sD.无法确定【答案】B10s内的平均速度为:【解析】v X 70 7m/st 10【详解】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故B正确,

9、ACD错误。故选B。13 .如图所示,相互垂直的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Fi=6N和F2=8N,它们的合力大小 F合为A. 2NB. 10N C. 14N D. 45N【答案】B【解析】【详解】两共点力,大小分别为Fi=6N和F2=8N,当夹角为90时,合力的大小为F . F12 F2210NA. 2N与分析不符,故 A项错误;B. 10N与分析相符,故 B项正确;C. 14N与分析不符,故 C项错误;D. 45N与分析不符,故 D项错误.A.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弹力B.受到重力和摩擦力C.受到重力和弹力D.只受重力【答案】D【详解】由题意可知,物体只受到重力,因没有挤压,则不会有弹力,又由于没有

10、弹力,因 此不会产生摩擦力,故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B.重力、摩擦力和滑力D.重力、摩擦力和15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固定鞋面上,物体受到的力有C.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答案】C【解析】【详解】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力平衡;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因而物体一定受重力;重力会使物体紧压斜面,因而斜面对物体有支持力;若斜面光滑,物体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斜面下滑,说明物体相对斜面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故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即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故选C.【点睛】关于静摩擦力的有无,可以用假设法,即假设斜面光滑,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故物体相对于斜面有下滑的趋势,受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

11、;物体有下滑的趋势,是重力的作用 效果,并没有下滑力,找不到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故这个力不存在.16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弹力必有摩擦力B.有摩擦力必有弹力C.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F=w!N中的压力Fn一定等于重力D.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可能相互平行【答案】B【解析】【详解】摩擦力的产生必须要粗糙、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因此A错B对.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9二期 中的压力 与 指的是正压力,若放在斜面上,则不等于重力,C错.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平行于接触面,所以不可能,D错【点睛】本题考查了弹力与摩擦力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弹力和摩擦力产生的

12、条件.17.在斜面上放一物体静止不动,该物体受重力G、弹力N和静摩擦力f的作用,该物体的受力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斜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 故D正确;故选D。第H卷非选择题(共49分)二.实验题(每空3。共15018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先用两弹簧秤将橡皮条拉到一定长度,此时需要 记录的内容有,橡皮筋的结点拉到的位置。点,还需记录两个拉力的 、,然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仍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 相同。【答案】(1).大小 (2).方向 (3).前后两次的作用效果【解析】【详解】123该实验采用了 等效”法

13、,要求两次拉橡皮筋要到同一位置O,因此要记录O点的位置,同时要记录力,即要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第一次两弹簧秤把橡皮条拉到一定长度时,要记录两根弹簧秤的读数,两根细绳的方向,即记录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第二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要使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应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故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仍把橡皮筋的结点拉到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前后两次的作用效果相同。19 .小华在实验室中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点时时给一航带(1)为了完成实验,下列器材中必备的是 A.交流电源B.直流电源C.秒表 D,刻度尺(2)下图为实验所得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了点迹

14、清晰、连续的 3个点A、B、C,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o则B点的速度VB=h3 hi(1). AD(2).【解析】A、B、C与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hi, h2, h3。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打点周期为T,2T【详解】(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验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因为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含有质量,所以物体的质量可以不测,打点计时器可以测量时间,不需要秒表,在实验中需要测量速度和下落的距离,所以需要刻度尺,打点计时器要使用交流电源;故选 AD ;(2)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出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xACh3 h

15、lVb 。2T 2T三.计算题20.已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图像如图所示。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从开始计时到3s末物体的加速度;(2)从3s末到6s末物体位移的大小;物体从6s末到7s末的加速度。【答案】(1)3s末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1.3m/s ,方向与正方向相同;(2)3s末到6s末物体位22m/s ,加速度方向与规te的正方移的大小为12m; (3)物体从6s末到7s末的加速度大小为向相反。【解析】【详解】(1)由加速度公式可得,从开始计时到3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方向与正方向相同;vi vo4m/s 02ai 1.3m/sti3s(2)由图象可知,物体从 3s到6s速度

16、保持不变,且 v24m/s ,则位移X2 v2t2 4 3 12m ;物体从6s末到7s末的加速度为a2v3v22m/s 4m/sis22m/s即加速度大小为2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21.如图,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 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a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求:(1)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2)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1) Mg-Fsin ”(2)FcosMg Fsin【解析】(1)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竖直方向上:N+Fsin a =Mg所以:N=Mg -Fsin a(2)水平方向:f=Fcos a由:f二(iN得:f F cosN Mg F sin22.一个物体从长60m的斜面顶端,以2m/s的初速度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是 10m/s .试求:(1)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