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话题——考试与诚实守信_第1页
焦点话题——考试与诚实守信_第2页
焦点话题——考试与诚实守信_第3页
焦点话题——考试与诚实守信_第4页
焦点话题——考试与诚实守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资料推荐焦点话题考试与诚实守信焦点话题考试与诚实守信背景:从2004年开始,凡是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要签订一份考试诚实守信协议书,否则不能参加考试。2004年高考前,教育部还将颁布三个有关考试的专项 管理规定,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 保密工作规定、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规则, 同时利用多种方式对考生进行考试规则和警示教育。同时,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考纪,日前发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作弊歪风的紧急通知。让诚信(诚信教育论文)协议承载更多的期待 从积极的一面说,签订诚信协议可以培养学生对诚信原则的敬畏精 神。说到底,高考规则也是社会行为规则的

2、一部分,其确立和发挥作用离不开有效的道德支撑和约束,也离不开完备的法律规范。但就现实状况而言, 从近年来高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如考 务管理存在漏洞,点招、乱收费现象有所抬头, 部分学校非统一 考试录取的招生形式操作不规范、 管理不严等现象来看,我们有理 由认为,单单签订诚信协议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让诚信协议担当起杜绝高考作弊的重任呢?笔者以为,应该考虑让这种诚信协议的威力更加强大,如具备相应的惩罚机制。(作者:朱四倍摘编自工人日 报)高考诚信协议效果不容乐观事实证明,招生的许多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作弊现象,而考场之外的作弊比考场内的作弊危害更大、更严重。所谓的诚信协议只对考生发生作

3、用,对考试其他环节的人员并不发生作用。而且对考生来说, 保证协议得到遵守的因素主要是考生的自觉 性和内心信念。但由于作弊后,如果不被发现,会给考生带来巨大的现实利益, 在巨大利益面前这种内心信念的约束力几乎等于零。指望通过考生的自律来杜绝作弊是天真的想法。杜绝作弊必须靠完善各个考试环节,健全考试监督制度,提 高监考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来解决。其中制定和完善考试法律法规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试想,强制签订的诚信协议能有多少诚信含量呢? 从投入产出看, 让全国的考生签订诚信协议必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然而它实际可能发挥的作用却微乎其微。而且国家允许具备条件的考生参加高考是一种行政许可,那么,按照

4、行政许可法, 教育部随意增加许可条件的做法是否合法 呢?别忘了,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就正式实施 了。(作者:李克杰摘编自新京报)应尽快制定考试法在现代法治社会, 考试既要强调纪律层面的规范, 也要重视将其纳 入立法的视野。考试纪律或许可以约束考场内的考生,却往往对考场外肆无忌惮的幕后黑手无能为力。近年来,考试领域涉嫌索贿受贿、冒名顶替等违法现象呈上升趋势,涉嫌考试的法律纠纷也时有发生。由于考试制度方面的立法近乎空白,有关考试的纠纷往往缺乏可诉性的法律依据, 考生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司法救 济,而传统的行政干预手段在解决此类纠纷时往往捉襟见肘。考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为自身生

5、存和发展而 斗争的重要 途径,考试化生存是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的必然趋势, 制定一部权威性的考试法并非权宜之计,而是顺应社会发展前 瞻性要求的必由之路。(作者:刘武俊摘编自新京报)作弊何以使教育部门如临大敌?略加观察, 人们不难发现, 作弊的重灾区是客观题为主的科目。客观题虽然可以减少人为干扰,提高考试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但考题答案越是精确、简单,则耗费在每一道题上的作弊时间越短, 作弊成本就越低, 作弊的效率将越高。客观题的推广使用,笔者不能不说,可能是教 育者的偷懒:教育部门当然可能还有考生们、家长们对于老师们能否保持公平失去了自信,因而只好借助机器来保持判分的公平可靠。可以确定地说, 任何一

6、位伟大的教育家, 都不可能设想, 让 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从AE CD中间作出非此即彼甚至胡蒙乱猜的 选择,并且老师不去面对反映着学生心智的亲笔答卷,就可以发现和培育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 创新论文) 精神和怀疑精神。(作者:秋风摘自南方都市报)清除考场腐败捍卫公共规则刹住高校考试腐败的严令, 在共和国历史(历史论文)上前所未有。颁布这道前所未有的严令,实际上等于确认高校考试腐败之猖獗已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虽然并非意外, 但一经确认, 仍不免要扼腕而叹。考试的功能并不只是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把握 程度。我们还借助常年的考试不断训练学生对公共规则的尊重,也树立光明正大、公平竞争的君子风度,树立人的自

7、信、 人的尊严。作弊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只会从作弊的日 常训练中,积累起蔑视公共规则、 蔑视公共秩序的本能, 积累起瞒天过海、 投机 取巧的本能。一旦养成这样的本能, 那么,将来如果进入教育行业,他们未必不会误人子弟; 将来如果进入医疗行业, 他们未必不会是谋财 害命的庸医;将来如果进入制造业, 他们未必不会是假冒伪劣的主 犯。教育部严令刹住考场腐败,极而言之,是在捍卫我们整个民族5 / 7的尊严。(作者:天蜀摘编自南方都市报)考试作弊的三尺之冰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消解并非一日 的寒当然不易,但是,政府却有不让这三尺之冰越结越大的责任有人强调,如今的作弊手段越来越先进, 监考者防不胜防。 我

8、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手段再先进, 在真正认真的监考者面前,在考场严肃气氛的重压之下, 作弊者的心也是虚的。防不胜防的根本原因,是正气没能压过邪气。(作者:马龙生摘自人民网)警惕权力腐蚀考场官员们热心学习知识,也许确实是一件好事。不过,官员学生也给大学校园带来了某些严重问题。从某个角度看, 某些官员学生作起弊来比普通学生更为大胆, 从而对作弊现象推波助澜。官员必须拿到学位或文凭,于是,不少官员学生便走上了作弊一途。不少官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跟他们的政绩一样的虚幻:硕士、博士论文,要么是秘书或下属工作人员帮忙炮制,要么是 高价雇用枪手东拼西凑,甚至有可能是导师不辞辛苦亲手写作奉送 的。至于平时的考试, 更是老师事先露题,甚至慷慨供应标准答案。考试,在这些官员学生面前, 完全成了走过场。学校方面,对于这些明目 张胆的作弊花样, 当 然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不少大学仍一脚踩入商业化的泥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