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林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1页
油茶林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2页
油茶林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3页
油茶林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4页
油茶林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油茶林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建设单位:建设地址:油茶林种植项目注意事项一、商业目的本商业计划书由公司编制并提供,目的在于使有意愿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本公司及所属项目,在对本公司进行审慎性实地考察之前,较为全面地把握公司及项目的整 体情况。二、内容及责任声明本商业计划书包含有公司的机密信息,提供该信息的目的仅在于使有意愿的投资者能够对本公司及所属项目进行初步评估。本商业计划书由公司编制并制作,其内容含义亦由该公司负责解释,并由该公司及其代表来确保本文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三、保密要求本商业计划书属商业机密。本商业计划书的收件人应接受公司的保密要求,在未取得书面同意和明确认可之前,不得对本商业计划书以

2、及其中的任何部分予以复印、摘录、 仿制或者将其内容传递给任何其它个人或团体。本商业计划书的收件人应该在公司提出要求,或决定不对本商业计划书所述项目进行投资时,退还本商业计划书,并且不保留任何 相关资料。保密承诺本商业计划书内容涉及本公司商业秘密,仅对有投资意向的投资者公开。 本公司要求投资公司项目经理收到本商业计划书时做出以下承诺:妥善保管本商业计划书, 未经本公司同意,不得向第三方公开本商业计划书涉及的本 公司的商业秘密。项目经理签字:接收日期:年月日收到日期项目编号项目经理第一章执行概要 41.1项目介绍41.2市场前景51.3项目经济评价51.4发展目标 61.5项目投资价值分析 71.

3、6项目综合评价8第二章公司介绍 92.1 公司概况 92.2公司发展战略102.3内部控制管理 10第三章项目介绍 123.1项目背景123.2项目建设内容 133.3项目发展的社会效益 143.4项目投资回报分析 16第四章市场分析 194.1 国内外市场分析 194.2 项目行业市场分析 264.3 产业前景分析 264.4市场竞争力分析 284.5外部支持(国家政策) 284.6 SWOT 分析30第五章营销策略 325.1战略规划325.2管理机制335.3公共关系335.4市场策略 335.5销售策略33第六章 项目运作经营 346.1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346.2增值项目346.3

4、资本运营方式34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357.1组织结构与职能划分 357.2公司采取的管理形式 367.3 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 367.4公司管理团队建设与完善 387.5公司产品经营管理措施 397.6技术培训40第八章 项目建设进度 41第九章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429.1项目总投资估算429.2项目资金筹措439.3资金使用43第十章经济效益分析评价 4410.1 财务评价的基本假设 4410.2产品成本估算 4410.3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估算 4610.4 重要财务指标 48第十一章 项目风险分析 5011.1 风险分析5011.2规避措施5111.3 其他方面的风险与对策 52第

5、十二章 项目融资与退出机制 5412.1债权融资5412.2股权融资5412.3林权融资5412.4退岀机制55第一章执行概要本计划书是以寻求合作为目的,向未来的合作者介绍公司开发的油茶林规模化种植项目的背景、市场、营销、潜力、优势、策略、融资投资分析等。1.1项目介绍1.1.1公司介绍XXX有限公司。本项目由 XXXX有限公司主持,以XXX中药研究所、XX食品药品职 业学院、XX大学为技术依托。目前,本公司已成立了由上述单位1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专家组不仅负责技术咨询工作,还负责本项目的规划实施、组织运作、工作检查、成果 评价等工作,已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本公司拥有强大的加

6、工和深度开发能力,有配套的加工厂房设施,拥有广泛的国内外相关客户群,无论是油茶原料还是深加工产品,其销售渠道畅通。1.1.2项目内容Xxx油茶林种植项目将在 XXXX建设XX万亩油茶种植基地,项目还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据、农业为基础的新型农业化生产项目,走“公司(项目实施单位一XXX公司)+基地(具体实施)+政府(起协调作用)+科研单位(技术依托)+龙头企业(市场导向)”的新路子,并形成以基地和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工、贸一体化,产、研、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从而实现油茶生产的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基地主要种植内容(包括套种品种):种植品种种植面积油茶亩金银花亩果蔬(辣椒、

7、西瓜)亩林业种植合计亩中草药套种亩果蔬套种亩1.2市场前景据统计全国现有油茶林总面积约400万公顷。其中湖南、江西、广西三省(区)占总面积的75.8%。全国茶油常年产量约 1亿公斤,约有2亿人口食用茶油。油茶的主要产 品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97 %,为各种食用油之冠。茶油是目前世界上最富营养与健康价值的食用油,被誉为“食油之王”,茶油同时具有医药保健、化工等多种功能。据 联合国粮棉油组织统计,茶油市场日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为此,我国政府于近年来 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更是把加快我国农业 发展作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中心任务,号召全

8、党致力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并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列为我国当前十大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推出了具体的扶植政策, 在全国启动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效改造工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初又进 一步批示要加大我国油茶建设工程的发展力度,在全国建设一批优质高效油茶林种植推广 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国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我国的油茶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 空间和商机。1.3项目经济评价1.3.1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XXX人民币。其中自筹资金 XXXX万元,对外融资XXXX万元。1.3.2项目经济效益本项目所选择品种富有深度开发潜力,长短效益结合,短期内即能产生经济效益,项目采用林间套种中草药和果蔬的

9、模式,项目前期套种的金银花等中药材和果蔬产品能快速 产生经济效益。项目长期可以获得终端产品一一木材,其价值更是不菲。而由于本项目多数为木本植物,具有良好的天然成长性,具有保值升值的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强。因项目产品具有较 强的获利能力,随着产业化进度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推广的不断扩大,产品的盈利水平逐年 提高。此外,本项目XX万亩林业种植还可以利用林业碳汇(出售 C02减排)创造出林业 经济附加值,将来数年碳排放交易市场"CDM"可能是比石油期货市场更大的市场。而能够提供大量”碳汇“的林业将来必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注释:林业碳汇是指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吸

10、收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根据波恩政治协议和马拉喀什 协定,造林、再造林被同意作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意味发达国家可以 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一个对林业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林业的生态功能在经济上得到了全社会的承认,标志着林业的 生态服务进入了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回报的时代的到来。)项目建成投产后,XXXX年销售收入可达XXXX元;所得税后年利润xxxx万元;年平 均上缴税额xxxx万元,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xxxx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 著,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1.4发展目标1、近期发展目标

11、巩固现有主产业的发展势头,进一步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实现“量”的质变,维护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迅速扩大种植面积,并建立万亩GAP种植基地。2、中期发展目标在35年内,可使套种的金银花、西瓜、辣椒等中草药和果蔬品种基本能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3、长期发展目标5年后,实现产业的完全升级,在国内市场占据较大的市场分额。1.5项目投资价值分析XXX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建立油茶林规范化种植基地。承担单位XXXX有限公司,属民营企业,营运机制灵活,项目资金投入充足,能保证生产基地正常运作。XXX亩油茶林规范化基地, 已完成XXX余亩的种植。投 资能力和盈利能力强。项目所选择品种富有深度开发潜力,项

12、目采用林业+中草药+果蔬套种的模式实现了项目经济效益的长短期效益的有机结合。该项目投入盈利快,长期经济林产出木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良好生态效益。本项目三年后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年产值在XXX万元以上;XXX年后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本项目多数为木本植物,具有良好的天然成长性, 具有保值升值的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强。本项目XX万亩规模化油茶林种植,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各种努力中,林业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这集中反映在增强碳吸收汇、保护碳贮存、碳替代3个方面。本项目植树造林不仅能够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而且减排成本低,综合经济效益好。基地技术力量

13、雄厚,吸收技术能力强。本公司和协作单位现有一批多学科专家 组,为基地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所选择的品种其产品有十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市场竞争能力强,市场前景看 好。本项目计划广泛听取了专家意见,并围绕项目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论证。生产开发充分考虑了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协调性;考虑了育苗方法、种植监管、油 茶生产工艺和生产系统装备体现了技术的适应性和先进性,考虑了项目技术改 造设计/施工中安全影响因素的排除方案和措施。1.6项目综合评价发展油茶林种植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于国家重点扶持产业之一,近几年来, 国家采用政府支持、市场导向多方面的手段引导该产业的发展。本项目属经济林种植项 目,其工艺成熟

14、可靠,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享受国家的各项优惠税收政策。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消费群体对使用有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该项目选择优 良油茶品种,按照 GAP规范要求进行基地建设,套种品种一一金银花是名贵种草药,具 备高附加值产品的特征,具备很高的经济效益。本项目把油茶种植的人工护管和人工种植结合起来,把发展中草药、经济木材林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全面推进种植产业化健康发展。经过市场调查与预测、 技术论证和财务评价后,确认其产品适应市场需求,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十一五” 发展规划,符合当地农业经济的调整思路。该项目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有较强的抗 风险能力。第二章公司介绍2.1

15、公司概况2.1.1公司简介XXXX有限公司,其所有制性质为民营企业,现有职工XX人,其中技术人员XX人,研究人员XX人。本项目由XXX有限公司主持,以XXX中药研究所、XXX食品药品职业学 院、XXX大学为技术依托。目前,本公司已成立了由上述单位1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专家组不仅负责技术咨询工作,还负责本项目的规划实施、组织运作、工作检查、成果评价等 工作,已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2.1.2公司技术依托XXX研究所(介绍)XXX职业学院(介绍)XXX大学(介绍)2.1.3公司现状已完成XXX亩土地征地、修路和工程等基础建设,XXX亩备用土地征地工作正在进行。2.1.4公司经营模式

16、公司加农户的商业模式2.1.4公司经营理念以短期种植项目维护茶油园扩张的运营费用,三年内扩张到xxx亩定植规模,且储备土地xxx亩2.2公司发展战略在现有人才、市场与管理的基础上,本项目将针对中国最新市场需求,设计以下的长远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吸引与培养高素质的技工人才。从发展战略上重视人才的培养,在企业建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2.3内部控制管理为了保证本项目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一方面,公司将实现科学的管理控制,以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 的实现;另一方面要实现会计控制,以保护公司财产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 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

17、合法性,为新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打好基础。公司将通过以下方面实现科学的管理控制:(1 )、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注意实体内部权力与责任的划分方式,明确界定资、权、利,强化控制环境。(2 )、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一个约束、监督和激励经理人的机制, 建立一种“约束+激励”的控制方式,并制定“经营越轨行为”的惩罚性措施,提高制度执行力(3 )、设计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采用合理、实用的管理控制方法:包括采用经 营计划管理、预算管理、利润计划及责任会计等规划报告系统。(4)、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制订员工培训计划, 培养员工忠实、勤奋的品质和良好的敬业

18、精神;制订良好的用人政策,实行有效的激 励与约束机制,提高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商业计划书52第三章项目介绍3.1项目背景二十一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的时代,健康新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追求心理、 生理、社会、环境的和谐已成为新世纪人类的新时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 意识的增强,食用油安全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中国是 油茶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油茶在我国栽培和利用长达2000多年,目前世界上把油茶作为食用油料植物栽培的只有我国,国外没有类似研究报道。油茶林分布于北纬18 °28 ' -

19、34 ° 34 ',东经100 ° 0 ' -122 ° 0 '的中低纬度,中、低海拔、土层深厚的低山 丘陵地区。遍布我国广西、湖南、江西、等17个省区的1100多个县(区)。油茶的适生土壤为酸性,在年平均气温14-21 C,极端低温-17 °C,> 10 C积温4250-7000 °C,年降雨量800-2000mm ,无霜期200- 360天的条件范围内,一般都能生长、开花、结 果,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的特点。油茶树一年种植百年受益,有“绿色油 库”之称。全国现有油茶林总面积约 400万公顷。其中湖南、

20、江西、广西三省(区)占总面积 的75.8%。全国茶油常年产量约 1亿公斤,约有2亿人口食用茶油。油茶的主要产品 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97 %,为各种食用油之冠。茶油是目前世界上最富营养与健康价值的食用油,被誉为“食油之王”,茶油同时具有医药保健、化工等多种功能。据联合国粮棉油组织统计,茶油市场日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为此,我国政府于近 年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更是把加快我 国农业发展作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中心任务,号召全党致力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并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列为我国当前十大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推出了具体的扶植政策,在全国启

21、动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效改造工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初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大我国油茶建设工程的发展力度,在全国建设一批优质高效油茶林种植推广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国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我国的油茶产 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商机。油茶林比较适宜粗放管理,可不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在未被污染的环境中生产的山茶油是一种有机绿色食品,发展山茶油产业是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山茶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亚油酸的木本油脂,优质茶油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的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 90%以上,比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橄榄油还多1%,食后易消化,有效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具有降低油脂,降低胆固醇,预

22、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 并具有较好的护发养颜功效,是一种集食用、养生保健、美容于一身的安全营养健康食 品,是21世纪人们普遍追求的高级食用油。3.2项目建设内容(1 )初期三年内建成XXXX亩油茶新造林区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内完成山茶油深加工项目。(2 )中期完成长短期种植相结合的立体套种模式,在油茶林区当中建成辐射状灌溉系统,及病虫害防治设施。(3 )长期规划5-10年在集中连片林场发展养殖业及林农间作系统。在优质壮苗上山种植后加强营造抚育管理,因地制宜地采用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油茶放蜂授粉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等综合低改技术,套种金银花中药材和果蔬等经济作物,构筑资

23、源综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及长短结合的立体经营模式,建成亩产(油)50 公斤以上、亩产值超2500元的高产优质油茶生产示范基地,以辐射广大油茶产区3.3项目发展的社会效益1、开辟生产途径当今世界,开发木本食用油已成为解决食用油的主渠道和发展趋势,不少国家已基本实现了食用油“木本化”。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年人均木本食用油达到20kg目前我国木本食用油人均年占用量只有I kg ;在我国油茶重点产区的湖南、江西,人均茶油年占用量也不到1kg。可见,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既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又为除农田生产 食用油之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新门路。2、扩大劳动就业从种植业来说,发展油茶产业,在荒山、荒地种植油茶林

24、。可明显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若再结合发展油茶加工业考虑,则更可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民就业的门路。从这一 意义来说,大力发展油茶林种植业及其加工业,不失为解决当前及今后全省农村劳动力 就业的一种好途径、好路子。3、促进农民增收昔日荒山、荒坡”,可谓“一无所有”:今日种上油茶林,经济收益倍增。据调查,在重点产区,农户油茶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40%,高的可达70%80%。4、改善生态环境油茶林分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对改善生态、优化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对油茶林分生态功能效益的研究和评估,认为油茶林具有 以下多方面的生态功能:(1 )油茶林及油茶林下枯落物的涵养水源的功

25、能;(2 )油茶林保土功能; (3)油茶林制养功能;(4 )油茶林具有滞尘效益:(5 )油茶抗化学物质和细菌污染;(6) 油茶林可改善地下水质;(7) 油茶林具有降温增湿作用。虽然没有进行油茶林生态效益、生态功能的评估和计算但种植油茶林对改善荒山、荒坡生态环境的作用和效益是肯定的和明显的。5、提供优质生态肥料茶饼(又叫茶枯、枯饼),是油茶籽加工后的残渣,数量约相当于茶油的3倍。这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6、生态绿色食品油茶是天然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野外山地,不受农药、化肥的污染,不含菜油中的芥酸,不含豆油、花生油中黄曲霉素,不含动物油中的高胆固醇。

26、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可以说,茶油是世界上唯一无污染的植物油,其含不饱和脂肪酸比世界上公认优质橄榄油还高1%。实践证明,长期食用茶油有提高人体保健、延年益寿等功效。故茶油有“油之之王”的美誉。综合利用潜力大。油茶经济价值大,全株是宝,主要体现在其综合利用方面。如油茶果壳可提取栲胶,制糠醛,制碳酸钾,提取括性炭、木糖醇等;同时和锯木屑搭配可做成香菇培养基。茶饼除了做优质有机肥料之外,还可提取粗茶油、提取皂素,用于医药,还可提炼人造液体燃料等等。7、综合利用油茶全身是宝,只有综合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首先,要大力发展油茶加工业,这是提升油茶价值、增加油茶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其次,要综合利用油茶

27、资 源。如,油茶皮壳水解可生产糠醛和木糖醇,经热解可生产用途广泛的活性炭,同时还 可生产栲胶、甲醇、丙酮等化学产品:油茶果壳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油茶树干 木质坚韧,纹理细密、美观,足制作家具和农具的理想材料:油茶林还是巨大的蜜蜂库, 对发展养蜂业、生产蜂产品十分有利,等等。可以说。8、粮油安全(1 )社会影响:本项目不仅能壮大主导产业,完善油茶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还 辐射带动农户增收、农业增效以及油茶基地大面积增长,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有着重大推动作用。(2)生态影响油:茶是常绿乔木,四季常青,油茶一般栽后 8-10年郁闭成林,果实成熟期为一年,故民间有“抱子怀胎”一说,利用荒

28、山种植油茶可以绿化荒山,改良土壤,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油茶的开发,具有极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增加项目区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经测算,本工程20万亩油茶的低改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均可大大减少,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可间接提高森林覆盖率。另外,茶园还可减少70%以上的水土流失。这对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具 有重要作用。3.4项目投资回报分析(1 )投资概算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单位:万元项目名称投资

29、额(万元)备注租地费用(30000 亩)1200每亩400兀租凭30年新建良种林投资额30003万亩*1000元/亩新购设备100基地林场建设费200环保及绿化200流动资金200其他100合计5000万元(2 )新建油茶林基地每亩平均投资估算项目内容数量单价(元)投资金额(元)备注清山作业16060挖穴、整穴110个/亩1110苗木110株/亩2.5275肥料150kg2.5 元/kg375种植110株/亩0.73 元/株80.3管理50元/亩5050技术推广25元/亩5050合计1000 . 3 元3)每亩油茶林至丰产期年度收支情况类型林龄支出额(管护费亩产油量(kg )收支差/兀(油用)

30、价 50/kg )不挂果(人工除芽)第三年试果11500-15021500-15031703-20始果4170613052001555062002510507200452050半替甘日8200502300丰产期仝8200502550基地自投资后第3年开始有少量收益,可达收支平衡,第 4年后可收大于支,到第7年开始基本稳定,扣除投入成本及支付农民工资外,丰产期可稳定在每亩净利 2000元 以上。稳步发展期形成规范化生产系统,精炼油及其他产品正规生产效益可增加1000元/亩。第四章市场分析4.1国内外市场分析4.1.1国内市场分析1)我国油料生产分析我国地域广大,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适合多种油料作

31、物生长,随着科技技术的发 展,可料作物范围越来越大,因而国内食用油产品极为丰富,划本作物如菜籽油、大豆 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油,还有新开发出来的米糠油和玉米胚油等,等: 木本植物有油棕、桃油等。我国国内油料年生产量约 40005000万吨,主要以油菜籽与大豆为主,两者约占80%,但大豆绝是作为粮食,用于榨取食用油的不足一半, 所以表中数据大豆榨油约 150 万吨左右。从表中也可 内生产的木本油料以油茶为主,但所占的比重还很低(见表 1 ) <表1 :国内主要油料生产结构油品播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折油(万吨) 占当年比例(%)菜籽油10715105340240.6大豆

32、油13183161538238.6花生油7517149570.37.1棉籽油627633743.84.4芝麻油11989036.03.6茶油55009018.01.82)我国油料消费分析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八五”期间的约4.9公斤(未包括进口数量)提高到了目前的10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公斤,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30公斤。国内食用油 年消耗量为1400万吨,量从1995-2001 六年共17490万吨,年平均折合油600万吨。 消费缺口从“八五”的28%到如今的 油料生产主要是油菜籽和花生,2010年油菜籽和花生的产量分别是1132和1447万吨。大豆油在年代起逐步成为新的食用油品种,

33、1998年产量150多万吨。棉籽油在“八五”期间曾占16.5%,大幅度减少。国内植物油部消费量每年都大幅度增加,从2005年的1097万吨到2010年的1436万中)。表2 : 2005-2010 年度中国各类食用植物油消费对比(单位:万吨)类别年份2005-20062005-20072005-20082005-20092005-2010豆油308.0287.1326.5385.6465.0棉籽油96.385.090.0111.699.0棕榈油127.5120.0187.9227.0249.5菜籽油332.5428.5419.0374.0338.0花生油191.9202.0211.0211.5

34、217.0葵花籽油18.319.921.518.122.4其他22.330.242.940.145.4合计1096.81172.71298.81367.91436.3所以,我国食用植物油供应严重不足,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植物油和油料。据海关统计,共进口食用油1400多万吨。仅2003年实际进口 775万吨,其中棕榈油 332.5 万吨,豆油188万吨,15.16 万吨,油菜籽16.67 万吨(折油5.8万吨),大豆 2074 万吨(折油234万吨),豆粕1788万吨一方面,国内油料播种面积增长变缓并呈萎缩 的趋势,将会加大中国对世界食用植物油市场的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

35、油的从单纯的考虑数量提高到数量和质j在增加食用植物油数量的同时,也对食用油提出了保健作用的要求。3)国内油茶产品市场特点我国油茶栽培面积 5500万亩,年产茶油1820万吨,相当于我国食用油消费总 量的I1.8小油料种类,从总产量来而言,根本无法与大豆、花生、油菜籽、棉籽、葵 花籽、芝麻等8种主接竞争,所以,油茶产品市场的发展重点瞄准食用油的高端市场, 针对大中城市的高消费人群等特殊保健需要的人群。在市场打造过程中逐步树立油茶产品知名品牌。茶油作为优质食用油,一直以来就得到产区群众的认可,就是初榨原油的市场价格也是菜3倍,2004年很多地方都在每公斤 2026元以上。通过精炼成高级食用油后,

36、价格还可大幅度提优仕茶油科技开发公司出口价每公斤6.39美元,去年广交会上,最高价格提到每公斤15美元。面体现了市场的认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 康进展,对优质保健食用油的需渐扩大,茶油在食用油高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相应增加。茶油市场的发展还是以茶油为大宗,提高精炼工艺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扩大贸易, 增加出口。茶油深加工开发高级化妆品市场,油酸含量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容易被 皮肤吸收,能滋养皮肤,不存在各种合成化妆品所有的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2 )项目的综合利用:1 )茶油的价值茶籽油属不干性油,色清味香,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油酸和亚油酸总量高达90%以上,而维生素E的

37、含量又高于橄榄油(见表3)。茶油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表3茶油与橄榄油指标对比指标茶油橄榄油碘值(Gi/100g)83-8980-88皂化值(mgKOH/g )193-196188-196折光指数(25 oC)1.167-1.4691.468-1.470油酸含量(%)74-8765-85不皂化物含量(%)0.5-0.90.5-1.5Vc 含量(mg/kg )510-75070-190茶油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工业上还可制取油酸及其酯类,可通过氢化制取硬化油生产肥皂和凡士林等,也可经极度氢化后水解制硬脂酸和甘油等工业原材料。 茶油本身也是医药上的原料,用于制作注射用的针剂和调制各种药膏、药丸等。

38、民间用 茶油治疗烫伤和烧伤以及体癣、慢性湿疹等皮肤病。茶油还能润泽肌肤,用来擦头发, 可使头发乌黑柔软。日本大岛春株式会社利用茶油能滋养皮肤,吸收对人体最有害的 290-320nto 短波紫外线(UvB)的功能,通过精练制作天然高级美容护肤系列化妆品。2)茶油的制备及精炼茶油的制备分带壳加工和不带壳加工,两者各有利弊。目前,我国油茶籽制油分为 一次压榨法和预榨浸出法两种,另外也有专门收购压榨饼进行浸出的。油茶籽压榨的设 备主要有90型、95型压榨机、200型及202型等动力螺旋榨油机。油茶籽饼的浸出, 与一般油料的浸出过程基本相同。油茶籽制油过程中,茶皂素主要存留在饼粕中,但也 有少量皂素进入

39、毛油,使其口感苦涩、辛辣,对人体略有毒性。因此,在茶籽油精炼时 首先必须保证能去除茶皂素。茶皂素呈弱酸性,可溶于水,通过碱炼和水洗即可去除。 碱炼还可脱除油中胶杂。生产低档茶籽油时,一般只做到碱炼。而生产高档茶籽油时, 还需进行脱色、脱脂、脱酸、脱臭。茶籽油中色素具有较大的热不稳定性,遇热退色, 所以茶籽油的脱色可用无土脱色法。但目前生产上一般还是采用吸附法脱色。为了不破坏茶籽油的高档品质,脱脂过程宜采用冷冻法。 冷冻法脱脂要求冷冻结晶温度控制在2C左右,养晶72小时以上,再回温至 6 C左右过滤。茶籽油属于比较典型的低胶杂、低碘值油品,特别适合物理脱酸,并在脱酸的同时完成脱臭过程。脱酸、脱臭

40、过程要求高温高真空,操作时以不超过100 Pa为宜,操作温度应控制在 240260 °Co3)虾蟹保护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虾、蟹、鳗、甲鱼等为代表 的名优水产品的养殖迅猛发展,但作为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基础之一的饲料加工业和水产 药物,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虾蟹幼体聚缩虫病治疗必需的制霉菌素价格昂贵,每公斤达2000元,成本很高,难以满足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以提油后的茶粕为原料制 备虾蟹保护剂,不仅节约用药成本,而且还可以作为虾蟹的饲料源。4)茶皂素提油后的茶粕中含有12%15%的茶皂素,茶皂素有溶血作用,所以饼粕不能直接作饲料,目前多是作为燃料或肥料

41、使用,仅有少部分被用来提取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 天然绿色、 绿色、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农药、洗涤剂领域。茶皂素杀虫剂 药效持续时间超过其它植物型杀虫剂和化学农药,具有高效性,与其它农药复配,还可 节约原药的50%70% o茶皂素与其它化学农药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高级动 物口服无毒性,克服了化学农药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大力推广茶皂素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不仅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利于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茶皂素应用 于洗涤剂领域则可以减少其他合成表面活性剂的二次污染。同时,茶皂素还可广泛应用 于食品起泡剂、矿物浮选剂等。茶皂素的提取一般采用水剂法和甲醇溶剂法。二者的生

42、产工艺各有优缺点。目前茶皂素产品一般是粗品,存在活性不强(作虾蟹蜕皮剂),产品纯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其 应用。5)饲料提取油和茶皂素后的粕可以作饲料源,与其他原料复配使用。也可以利用生物工程,发酵制备咼蛋白饲料粕。油茶综合利用的副产品茶皂素也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农药!有很重要的作用。从90年代初以来,国内从事植物提取的生产、科研机构共发展 到了 300多家,的茶皂素提取厂家、研究机构有20多家,形成了约5万吨/年的制备提取能力。市场消费一半在国家,国内消费量基本平衡。江西绿海油脂集团开发的茶皂素产品纯度90%以上,基本达到了的要求,广州多维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进正在投资1

43、700多万元,扩建加工茶饼(籽)250吨/曰3000吨高纯度茶皂素、年产 40000吨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能力的生产车间。茶壳和茶籽壳生产食活性碳则是具有较好市场潜 力的新产品。4.1.2国外市场分析世界植物油料消费主要是以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花生油等为主体(见表4)表4 : 1999-2002 年度世界主要食用油产量及 2005-2020 预测(单位:万吨)品种"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5201020152020大豆油24602530266628352466275630573371棉籽油389392389419463496530565花生油47845348649

44、3581675783905葵花籽油0289578878491125125813961541菜籽油12561430141513902227267527832905玉米油192200204211219223246277橄榄油254235256270331233244257棕榈油19362126233823802460305837164426棕榈仁油243263289298377494631788椰子油23530934334085337341342茶油19.820.620.621.422.427.630.333.6一般大宗油料生产国,肯定又是该油料的主要消费国。其中印尼和马来西来等国则是以 油等热带

45、油脂为主,几乎占 95%以上;美国、巴西等以大豆为主,占70%以上;俄罗斯和阿根庭以 为主体,约占50%以上;中国、德国和加拿大等以菜籽油为主,约占40%左右,意大利和西班牙沿岸国家则是以橄榄油为主,占35%左右。油茶主产我国南方,日本、越南、泰国等有少量栽培,美国东南部正在进行少量引 种。国家面积很少,而且仍以生态效益为主,整体产量很低,如日本年产茶油仅50吨,不可能单独形成商 所使用的茶油原材料还是来自于主产区中国。20世纪初期,日本和韩国等从中国进口茶油主要 J成高级护肤化妆品;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进口 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但作为高级化妆品开

46、发的企业在日本,日本大岛椿株式会社以茶;作为高级天然护肤产品已有了100多年历史,目前增加了防晒、洗发等系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对茶油的优质特性认识更上了一 个层次,不但国外进口中国原料制作茶油产品,国内很多企业出来的茶油产品推介到海外销售。中国加入世贸以后,更有利于茶油产品的出口,有眼光的油茶在逐步开拓占领国际4.2项目行业市场分析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山茶油产量平均年递增达到7%。虽然国内山茶油每年总产量稳定在 15万吨左右,但只占中国食用油市场不到1%的份额。随着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山茶油销量节节攀升,成为快速增长的新兴油种。 近几年,国内山茶油市场的消费量每年以两位

47、数的速度递增,产品遍布各大超市。据了 解,山茶油又名油茶籽油、茶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脂,是从新鲜果实中榨取的天然、 绿色、营养、健康的四大木本食用油之一,凭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其他食用油没有的 诸多优质成分,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山茶油的功效有很多,但消费者对山茶油还不是很了解,部分消费者甚至以为山茶油 是从茶叶中提炼出来的,更别谈对品类价值链的感观认知了。但是随着山茶油被越来越 多的消费者所认知,其市场潜力将被挖掘出来。目前在国内外都有着广阔的茶油市场, 发展潜力很大。全世界有 40多个国家以橄榄油作为主要食用油,特别是地中海沿岸国 家已经实现食用油料木本化。西班牙和希腊等国木本食用油料也

48、占到本国食用油的 80%90%。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植物资源,也是目前唯一可以与橄榄油媲美的木本 食用油料。4.3产业前景分析油脂是人体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食用 油的消费量也在逐年增长。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食用油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更注重健康消费,对动物油脂消费越来越少, 植物油消费逐年增加,尤其是食用油中的茶油和橄榄油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急剧增加。为满足国内市场供应需要,我国于1985年开始从国际市场上进口油脂,1993年我国 油料市场放开后,国内油脂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急剧上升,这一时期,我国食用油市场呈现

49、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是食用油消费量逐年提高,特别是优质木本油料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04年全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达1750万吨,人均年消费量13.5公斤;2007年食用油消费量达 2250万吨,人均消费量17.0公斤。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45公斤相比,差距非常大。高品质茶油仅占食用油总消费的1.17%,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橄榄油消费量占 40%以上相比,差距更大。因此,优质茶油未来有着广阔的市场发 展空间。第二是食用油料供给严重不足,油脂工业潜力巨大。我国是食用油消费大国,也是食用油进口大国。根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进口油脂油料总计折油1509万吨,较2006 年增加306

50、.6万吨,增长25.5%。2007 年,我国国产食用植物油为1035万吨,自给率仅为 46%,是我国历史上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最低的年份。可以看出,我国的食用油还远不能做到自给自足,每年都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食用油,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0第三是随着贸易全球化以及国际市场对我国特有茶油优质特性的认识,国外企业从中国进口油茶生产加工茶油产品,以及国内企业将开发出来的茶油产品销售海外,必将 成为一种趋势。在国际市场上,茶油十分热销,国产茶油在日本等地的价格大大高于中国市场,国内顶级茶油的售价达到每吨10万多元。据专家预测,如果茶油以精品形式打入国际市场,每吨售价可超过25万元。2008年我国茶油产量仅为

51、26.25 万吨,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如果加工成精制油进入国际市场,缺口会更大。4.4市场竞争力分析山茶油源于纯天然,无污染、无有毒物质、无农药残留的原材料基地,符合 当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世界消费潮流,油茶林种植项目由于其原料成本比较 低,具有质量上和价格上的双重优势,因此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4.5外部支持(国家政策)油茶项目是各级党和政府都很重视的项目,各级党和政府都发文重点推广油茶的种植和加工,对种植规模大的农户或企业,党和政府还有资金予以扶持。有关文件如: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和政府应重 视和加快油茶产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油

52、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促成各 级政府通过建立专项资金渠道扶持油茶产业的发展。国家林业局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 目资金对油茶高产示范基地进行扶持。有条件的省(区),要结合退耕还林、扶贫、山区综合开发等项目,规划安排丰产示范林建设。以示范样板的作用,激发广大林农发展油 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油茶资源的不断增加和扩大。要充分发挥林业贷款资金的作 用,支持油茶加工龙头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在精深加工、带动 辐射和市场开拓方面引领油茶加工业的发展。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重大农产品新品种推 广专项经费,加快油茶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油茶产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为油茶 产业发展的相关项

53、目立项做好协调工作,争取更多渠道投入油茶发展。2005 年7月10日,中国科学院、科技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 央党校、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及政府有关 部门负责同志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油茶产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茶油与健 康、油茶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效益、茶油生产现状与未来展望及中国油 茶产业发展战略等进行了客观、科学、充分而又不乏真知灼见的讨论,并形成共识。油 茶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极高营养、健康及经济、社会价值的国宝级特色资源,油茶产业具 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可望成为我国特色农林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这对于改善 国民健

54、康、解决“三农”问题、优化环境生态、发展区域经济、形成中国农林业的核心 竞争力将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同时,中国油茶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和龙头企业的全力推动。专家们认为目前我国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已经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随着人们营养观念的更新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命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茶油市场需求巨大;茶油的 科学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人们对茶油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油茶稳定高产的关键技术问 题已经解决,实现了大幅度的增产,同时形成了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这为油茶的产业 化、拉长产业链提供了良好基础。目前,中国油茶产业正处于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当 务之急是“官、产、学、研”的联合互动,产业界是动力,科研力量是支撑,政策是保 障,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而尤其迫切的是国家政策的扶持。二00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见附件)(发改农经20092812 号)要求各级党和政府要充分利用油茶生态、经济效益都比较明显的特点,加快油茶产业的 发展,对促进南方丘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 ,带动山区农民兴林增收致富,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满足社会和大众对良好生态产品、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