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及原理策略物流运输行业_第1页
物流系统规划及原理策略物流运输行业_第2页
物流系统规划及原理策略物流运输行业_第3页
物流系统规划及原理策略物流运输行业_第4页
物流系统规划及原理策略物流运输行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资料 ,Word 版,可自由编辑!】第一节物流系统及其规划物流系统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发展目标和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与行动的过程。一物流系统规划的意义1. 有利于城市建设与发展2. 有利于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3. 有利于物流用地的合理布局和物流设施的合理配置4. 有利于物流企业经营管理5. 有利于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与优化二物流系统规划的特点物流系统规划将对象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全局的观点出发,进行全 面的综合分析。从整体上进行宏观控制。系统规划要遵循“局部服从全局、个别服从 整体、微观服从宏观、治标服从治本、眼前服从长远、子系统服从大系统”的原则。1物流系统规划是综合规划2物流系统

2、规划是动态规划3物流系统规划是过程规划三物流系统规划的程序与主要内容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由调查分析、需求及服务水平预测、规划、评价与实施四个阶 段构成,具体程序如图 3-1 所示调查与分析评价与实施图3-1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工作程1.调查分析阶段对物流系统所需的各项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是物流规划的基础性工作。调查内容: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物流设施现状及规划情况、物流流动情况。调查分析的目的:确定物流系统规划的目标和发展阶段、规划物流系统的服务水 平和服务能力、确定物流的发展趋势2 需求及服务水平预测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系统规划的主要部分,对物流用地、物流企业、物流基础设 施布局、数量和容量进行调查分析预

3、测、需求与服务水平预测,为物流系统的规划和 评价提供依据。3 规划阶段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内容主要有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工程规划三个方面,具体 包括物流业或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物流用地布局与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物流链设 计以及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等,如图3-2所示。局物流发展战略规物流用地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布物 流 链 设 计信 息 系 统 规 划物流系统的主要规划划图3-2物流系统的主要规划内4.评价与实施阶段物流系统规划的评价体系通常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物流规划的技术性能评价物流规划方案的经济评价物流规划的社会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评价物流系统的多个备选方案,有利于选择最优的物流系统方案,从而使实 施阶段

4、建设成本最小化和运营阶段经济效益最大化。制定规划时提出方案的实施办法,包括阶段、政策、措施、工程等等。四.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物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地域跨度大、时间跨度大、行业跨度大。物流系统又应 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一个具有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环境能力的系统。物流系统的这种 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的特点给物流系统规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国内 外研究成果,借鉴已有成熟的系统规划经验,物流系统规划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理: 物流系统分析原理物流供需平衡原理供应链一体化原则物流成本效益评价原理第二节物流系统分析原理系统规划的核心思想: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研究 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了解物

5、流系统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把握物流系统行为的 内在规律性。一系统分析与物流系统分析系统分析( SystemAnalysis ):用系统观点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系统分析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分析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 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 费用和效益进行充分的调研、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 型,进行系统试验,把试验、分析、计算的各种结果同早先制订的计划进行比较和评 价。寻求使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限资源配备最佳的方案,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科学 依据和信息。物流系统分析(LogisticsSystemAna

6、lysis ,简称LSA):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 对其所从事的物流服务及其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 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物流系统分析的目标:以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优为,以寻求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优 策略为重点,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比较各种物流活动方案的有关技术经济 指标,为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优方案的信息和资料,以求得最优物流方案。二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与内容1原则(1)坚持科学推理,避免主观臆断和单纯经验;(2)运用数学方法和优化理论,对各种替代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3)正确处理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子系

7、统与整个系统、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关系。2内容(1)对现有系统的分析对现有系统作进一步的认识,使系统尽可能实现最优运转。对系统外部的分析,主要是根据国内外经济科技形势,研究本系统在环境中的地 位、当前国家对本系统的政策以及与本系统经营活动有关的各方面的状况,如生产力 与资源分布、物流市场和货源、制造业的生产与技术水平等等。对系统内部的分析,主要是计划安排、生产组织、设备利用、原材料供应、物流 需求、劳动力状况、成本核算及财务收支等等。(2)对新系统的分析新系统的系统分析内容可以是新系统的投资方向、工程规模、物流供应链上各环 节的布局、物流节点选址、物流系统的功能、设备设施的配置、物流系统的管

8、理模式 等等。三.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1 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物流系统分析非常注重逻辑推理,系统分析人员要不断地提出一系列的为什么, 直到问题取得圆满的答复。分析的要点见表 3-1 o表3-1物流系统分析要点分析内 容第一次提问第二次提问第三次提问对象做什么(what)为什么做这个(why)对象是否己经清楚目的是什么(whatis)为什么是此目的(Why)目的是否己经明确地点在何处做(Where)为什么在此处做(Why)有无其他更合适的 地点时间在何时做(Whe n)为什么在此时做(why)有无其他更适合的 时间人员由谁做(Who)为什么由此人做(why)有无其他更适合的人选方法怎样做(Ho

9、w)为什么用此方法做(why)有无其他更适合的 方法分析要点归纳成“ 7WH"即:What,Whatis,Where,When,Who,How,Why。2 .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如图3-3所示。图3-3系统分析步骤示意图第三节物流供需平衡原理物流规划的主要目的:解决如何提供物流供应满足物流需求的要求。一. 物流供应物流供应包括交通运输等径路的供应和物流园区等节点的供应。交通运输等径路的供应主要指运输网络中线路、车站、码头等设施能力及服务水 平。物流节点的供应主要指物流活动中所进行的包装、装卸、保管和流通加工等设施 设备的容量及服务水平。二. 物流需求物流需求包括物的位

10、移及其相关服务(含信息)方面的需要。物资的流动是由于社 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需要,它受生产力、生产资源分布、生产制造过程、消费分布、 运输仓储布局等因素的影响。物流与社会生产、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发展的增长、收人与消费的增加以及新的政策的实施等等都会使 物流需求发生变化;人们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的不同、物流基础设施的制约以及供应 链企业间的平行、垂直和重叠关系的相互影响又使物流需求在一定趋势变化基础上相 对物流供应上下波动。宏观上,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物资需求的数量、品 种、规模是不同的。微观上,物流需求的数量和品种往往随季节性变化,此外。现代 科技更新周期的

11、不断缩短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日益变化,也提高了物流需求随时间变化 的敏感性。生产力布局、社会经济水平、资源分布、用地规模使物流需求呈现出地域 差异和分布形态差异。三. 物流系统供需平衡分析1. 物流系统的内部分析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流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具体讲,是在保证社会再生 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各 环节组成的,它们也称为物流的子系统。物流系统的内在特征表现为:以物流的效率和效果为目的,把适合的质量、适合 的数量、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优良的印象、适当的价格和适当的商品

12、作为原 则。2. 物流系统和外部系统关系模式物流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元素,是一种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派 生,它的模式又是受物流系统的影响的。所以物流模式是活动系统与物流系统共同作 用的结果,同时又反作用于物流系统和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如图 3-4所示。图3-4物流系统与活动系统的物流系统L(LogisticsSystem):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 配送、信息处理等子系统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系统A(ActivitySystem):由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特征的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技术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构成。物流模式F(Flow):包括物流流量的大小、方向、时间分布、空间分布

13、规律等。 物流系统与活动系统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l)F=f(A ,L)(2)A=g(F)(3)L=h(F)3 物流系统供需平衡物流需求量VV=D(A s)(3-1)V-物流需求量;D-需求函数A-社会经济活动;S-物流服务特性S=J(L, V) (3-2 )J 服务函数;L 物流系统物流平衡模式F:F=F(A, L)=V , S(3-3)因此,满足式(3-1)及式(3-2)两者的平衡物流模式F。可表示如下:Fo=Fo(A , L)=Vo, So式中:So=J(L , Vo )V0=D(A, So )物流平衡模式如图3-5所示。图3-5物流平衡模式图4 物流供需发展方式物流的供应因建设的周期

14、性而呈现阶梯式发展 (如图3-6所示),但在每个阶段,由于需求的增长和供应的相对稳定,会导致服务水平的下降,如图3-7所示匕匕匕厶冃Ta咼新技术投间图3-6物流供给阶梯式I图3-7服务水平随供应图3-8物流供需平衡螺旋式在经济发展的任意一个阶段,物流供应与需求都会经历“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循环阶段,物流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也不是简单的先导、跟随或简单结合 关系,而是一种螺旋推进的关系。这种循环不断延续使得物流供应围绕物流需求呈螺 旋式推进趋势,如图3-8所示。5 物流供需平衡模式无论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来提高物流系统的容量,还是大兴土木建 设众多的物流园区,购置大量的物流设备,都

15、仅仅考虑了物流供给方面的对策。这种 传统的解决方案虽然能达到供需间的平衡方式,但却忽视了对平衡点的限制,这种限 制应该在环境(包括能源冋题和污染冋题)允许的范围内。如图3-9所示,初始物流需 求(D。)和物流供应(S。)平衡到下一次平衡(D°-D/; So-S/ ),一定时期内这种物流供给方面的对策(跟随需求的方式)非常有效,然而因财政和政策的困难将无法持久,这一 结果将打破环境的限制。考虑物流供需的发展是螺旋推进式的发展,物流供应与需求的发展变化及相互间 的关系决定了改善城市物流业状况必须从供求两个方面入手,从物流供应和需求两方 面平衡物流业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有助于缓解社会与自然

16、界的尖锐矛盾,是一种可 持续发展模式。如图3-10所示,物流供应(So-S/ )不是单纯的量的绝对增长,而是基 于技术手段上的质的增长;物流需求(Do-D/ )并非量的绝对减少,相反,随着经济的 快速发展社会对物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但鉴于环境和城市社会形态的制约,需要通 过种种政策和策略对需求进行了合理的控制和分配,这样需求就相对减少以适应社会 发展的需要。不断的控制需求的同时适当的改善供应,在量的不平衡中找到技术上的 (信息化、自动化等高科技的引入)、效益上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整体平衡点, 这将适合于当今世界在面临人口膨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下的物流发展的需 要。环境、社会/形态等

17、限制图3-9传统供需平衡模式第四节物流成本效益分析原理一.物流成本分析(一)物流成本及其管理物流成本的范围狭义:是指由于物品实体的位移而引起的有关运输、包装、装卸等成本。广义:是指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实体与价值变换而发生的全部成 本。目前准确计算物流成本是非常困难的,原因是物流成本没有被列入企业的财务会 计制度,制造企业习惯将物流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商业企业则把物流费用与商品流通 费用混在一起。“物流成本冰山说”。物流成本管理:对所有成本进行计划、分析、核算、控制与优化,以达到降低物 流成本的目的。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将混入其他费用科目的物流成本全部抽取出来,使人们能 够清晰地看到潜

18、藏的物流成本,不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二)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1.物流合理化物流合理化就是使物流设备配置和一切物流活动趋于合理,具体表现为以尽可能 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物流的合理化要根据实际物流流程来设计、规划,不能单纯地强调某环节的合 理、有效。2物流质量加强物流质量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提高物流质量,才能 不断减少和消除各种差错事故,降低各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才能降低物流过程的消 耗,增加物流企业的盈利,才能保持良好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客户,形成规模化的集 约经营,提高物流效率,从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一般情况下,提高服务质量,物流成本就会增加。降低物流

19、服务质量,物流成本 也相应会降低。所以,在确定物流服务质量时,要以用户满意为前提,同时兼顾物流 成本的合理。使两者的利益达到协调统一。3物流效率提高物流效率,可以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储存费用,从而节省物 流成本。4物流人才(三) 物流成本计算方法常见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1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用预期成本加上实际发生的与该标准偏差的那部分成本。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成本的有效控制上,但很少有公司应用到物流配送活动 中。2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也称分摊成本法、吸收成本法,是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以下四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1) 实际完全成本法

20、,即直接物料和直接人工的实际成本加上预定变动制造费用 和固定制造费用。(2) 标准完全成本法,即直接物料和直接人工的预定成本加上预定变动制造费用 和固定制造费用。(3) 实际变动成本法,即直接物料和直接人工的实际成本加上预定变动制造费用 (不含固定制造费用 ) 。(4) 标准变动成本法,即直接物料和直接人工的预定成本加上预定变动制造费用(不含固定制造费用 ) 。(四) 总成本分析物流总成本 TLC(TotalLogisticsCost) 包括:运输成本 TC(TransportationCost) 存货成本 IC(InventoryCost) 仓储成本 SC(StorageCost) 订单处理

21、和信息成本 OIC(OrderandInformationCost) 批量成本 BC(BatchCost) 即:TLC=TCh IC 十 S(十 OIC十 BC以上物流成本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物流供应链成本管理不是降低某 一环节的局部成本费用,而是应当在满足一定顾客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追求物流总成本 最低,实现利润最大化。1. 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是销售额恰好弥补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之和的点。当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投资、成本、销售量、产品价格、项目建设期等 ) 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影响管理部门决策的经济效果。若管理部门要决定是否将客户服务水平从90%提高至 95%,就应该清楚需要增加多少销

22、售额才能达到盈亏平衡。如果无法实现足够的销售额增长,就 不应提高服务水平。2资金成本 所谓资金成本,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资金占用费和资 金筹集费用。介绍三种简单的资金成本计算法。(1) 简单资金成本 以银行贷款为例:银行贷款的利息在税前利润中扣除,银行贷款的筹资费用较 少,只有比例很小的手续费,一般忽略不计。因此,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率可用下式 计算:K R1 T K银行贷款资金成本率R银行贷款年利率T所得税税率例:某公司向银行贷款 400万元,年利率为 6,所得税率为 33,求银行贷款资 金成本率。K= 6%X( 1-33%)= 4.02 % 结果说明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率

23、低于贷款的利息率。但是,有时银行在贷款契约 中要求公司在贷款总额中保留一定额度存放在银行作为补偿性余额,以保证银行的权 益。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实际使用贷款的资金成本率会提高。计算如下:K 1 1 T 100% | 贷款年利息额M CM贷款总额c补偿性余额 例:在上例中,假设银行要求公司保留贷款数额 10%的存款,求银行贷款资金成本 率。此时的资金成本率高于没有补偿性余额时的资金成本率,原因是减少了可使用贷 款资金。(2)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也称综合资金成本。综合资金成本率是公司各种来源资金成本 率与该资金来源占全部资金比重的乘积之和。nK wWj K j K综合资金成本率j iW

24、第j种筹资方式占全部资金的比重K 第j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率n筹资方式种类数(3) 机会资金成本机会成本是把资金投入其他方面,而非投人目前考虑的项目时可能产生的报酬 率。对于大多数决策而言,机会资金成本对既定决策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己经发生的 实际资金成本的重要性。如果公司资本有限,利率下限就是由于机会成本的原理所产生的边际投资回报 率。投资回报根据内部报酬率(IRR)来计算决定。IRR是可预见的合理的现金净流量额 贴现为初始现金流出所依据的比率。一些公司可能会根据风险高低对项目进行划分,或者根据所能获知的反映风险水 平的回报率来区分项目。可以把各项目分为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低风险三类。高风险 性

25、项目包括,对新产品进行的投资,因为市场对新产品的接受情况难以预测;工 厂新设备的投资,因为:如果技术进步很快,设备就会在短时期内过时作废。预期高 风险项目的回报率税后大约是25%中等风险项目的税后回报率要达到18%而低风险 项目包括仓库投资、自有车队投资和存货投资,其税后回报率预计要达到10%如果公司不愿冒风险,就要把因存货减少而节约的资金用于另一项低风险投资上。(五) 降低物流成本的主要途径由于实际物流情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变化 不定的。常用的降低物流成本的主要途径有:1 统进分销,连锁经营(1) 统一进货(2)统一资金(3)统一价格(4) 统一库存(5) 强

26、化销售2加快物流速度,扩大物流量3减少物资周转环节4采用先进、合理的物流技术5改善物流管理,加强经济核算二物流绩效分析( 一 ) 绩效评价1关于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是对业绩和效率的一种事后的评价与度量以及事前的控制与指导,从而 判断是否完成了预定的任务、服务水平、经济效益和所付出的代价。 绩效评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 可以提出和追踪任务目标的达到程度,并对其做出不同层次的量度,从而能 够事先对活动进行控制。(2) 根据绩效评价,判断计划和任务的可行性与准确性。(3) 根据绩效评价进一步对工作进行改善,从而提出新的管理与控制目标。(4) 根据绩效评价,决定奖励、升迁和惩罚。(5) 根据绩效评价

27、,判断本身的竞争能力,以确认今后的市场战略。2业绩度量一般的绩效评价,对于业绩的度量可以做以下的细分 : 与产品工艺技术有关的业绩度量。 与成本、收人、利润有关财务方面的业绩度量。 与资源有关的业绩度量。(二)物流的绩效评价1物流绩效评价的特殊性在工业生产领域,绩效评价己经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成效,尤其对于工业企业的管 理,绩效评价成了管理上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物流活动的特殊性、复杂性使物流系统很难具有恒定性,因此,物流过程绩效评 价很难像工业生产绩效评价那样达到事先控制的目的。这些特殊原因使物流领域不可 能完全搬用工业绩效评价的方法。2物流绩效评价的目的通过物流绩效评价系统对物流作业进行监督、控

28、制和指挥,以达到物流资源 ( 人 力、设施、装备、外包业务、资金 ) 有效、合理地配置,并且向客户提供达到或者超 过协议服务水平的有效服务。3物流绩效评价的方法物流绩效评价可以分成单项的、基础的、基本业务绩效评价和总体物流活动的绩 效评价两类。(1) 基本业务绩效评价 管理者应当对于整个物流活动做出分析,划分出若干最基本、最基础的、能够单 独做出业绩评定的业务,这是基本业务绩效评价的前提条件。基本业务往往通过以下指标进行绩效的判定 :时间指标工作水平指标成本指标资源指标(2) 总体物流活动的绩效评价 物流活动的总体评价,实际上是物流企业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评价。因此,物 流企业应当是站在客户的

29、立场上,对总体物流活动做出评价。内部评价外部评价第五节供应链一体化原则在现代物流规划中,如何提供与现代制造模式和市场模式相协调的物流保障体系 以满足来自制造、消费领域中的物流需求,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供应链一体化原 则既是现代企业制造模式的新发展,也是现代物流系统服务模式 ( 包含供应模式与经 营模式) 的新思想。一供应链一体化与物流系统运作模式当今世界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维化,市场竞争已由企业间的竞争 变为供应链间的竞争。供应链一体化思想强调快速反应市场需求、战略管理、高柔性、低风险、成本 - 效益目标等优势,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连成一个资源共享的整体,使供应链上的企业 分担的采

30、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协调配合。在供应链一体化思想影响下。物流的运作模式必定发生深刻变化,体现在 :(1) 物流的需求形式发生了变化。一体化要求物流的服务全程化,需求在采购、 生产、销售、服务的每个领域均发生。(2) 物流的服务水平要求更高。供应链的无缝连接,要求物流服务的时间性更 强、效率更高,物流服务更周到、更人性化。(3) 物流的技术装备要求更加现代化、自动化。(4) 物流的信息化程度更高。二供应链的特征从供应链的结构模型看,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一般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 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一个企业是一个节点,节点企业和节 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供应

31、链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复杂性 2动态性 3面向用户要求 4交叉性三供应链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供应链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根据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划分,可以将供应链分为稳定的和动态的供应链。基于 相对稳定统一的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稳定性较强,而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 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动态性较高。在实际管理运作中,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需 求。相应地改变供应链的组成。2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一个供应链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设备容量和生产能力 ( 所有节点企业能力的 综合,包括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零售商等 ) ,但用户需求却处于不断 变化的过程中

32、,当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供应链处于平衡状态,而当市场 变化加剧,造成供应链成本增加、浪费增加等现象,企业不是在最优状态下运作,供 应链则处于倾斜状态。平衡的供应链可以实现各主要职能 (采购/ 低采购成本、生产 /规模效益、分销 / 低 运输成本、市场 /产品多样化和财务 /资金运转快 )之间的均衡。3. 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有效性供应链 (EfficientSupplyChain) :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 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为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 等。反应性供应链 (ResponsiveSupplyChain) :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 中介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两种类型的供应链的比较见表 3-2 。表3-2市场反应性供应链与物理有效性供应链的比较市场反应性供应链物理有效性供应链基本目标尽可能快地对不可预测的需求 做出反应,使缺货、降价、库 存最小化以最低的成本供应可预测的需求制造的核心配置多余的缓冲库存保持高的平均利用率库存策略部署好零部件和成品的缓冲库存产生高收入而使整个链的库存最小化提前期大量投资以缩短提前期提前期尽可能短(不增加成本)供应商的标 准以速度、柔性、质量为核心以成本和质量为核心产品设计策 略用模块化设计以尽可能扩大产 品差别绩效最大化而成本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