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1_第1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1_第2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1_第3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1_第4页
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论文推荐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抗震防灾问题研究1曾坚 1,卜雪旸 11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cityplan摘 要:我国当代城市住区土地开发强度的不断提高和人口的高度聚集使其遭受自然灾害损 失的“风险系数”增大。如何提高城市居住区抗震减灾能力成为建设宜居城市、促进住区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论文对影响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能力的关键性规划因素进行了分 析,提出通过提高居住区规划编制和法规体系的防灾控制力、优化居住区土地利用和公共空 间布局结构以及整合重要公共设施空间以提高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能力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抗震防灾,策略中图分类号:tu-8561.引 言

2、我国城市发展的“节地、节能”政策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要求促使城市居住区空间向 高层化、紧凑化发展。城市居住用地的土地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之当代城市 生活对公共交通、能源、通信以及社会公共服务(如交通、消防、医疗)的依赖不断提高, 因此从某个角度讲,城市居住区遭受自然灾害损失的“风险系数”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国 内外大量的地震案例表明,当代城市居住区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呈现出逃生和救援困难、次 生灾害发生机率大、灾害直接和间接损失增大的特点。现在发生同等强度的破坏性地震, 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将是过去的几倍、十几倍甚至更高(金磊,2007)。因 此许多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城市社区抗震防

3、灾应急系统的研究和建设。1999 年 7 月,在日 内瓦召开的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通过的管理论坛强调:要关注大都市及都市的防灾减灾, 尤其要将社区视为减灾的基本单元。事实证明,今天再不关注社区的安全减灾建设,城市 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无从谈起。12.抗震减灾对城市居住区公共开放空间的需求城市抗震防灾除了要提高建筑、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破坏造成的直接损失 以外,还要从系统的角度,从预防、应急处理、灾害控制等环节提出相应对策,防止或减 少震害导致的间接损失。城市抗震减灾的工作主要体现在震前防灾、震中应急疏散以及震 后避难、重建三个阶段,需要相应的物质空间系统的支持。在地震发生前接到地震警报时,

4、居民可以在灾害应急处理组织的协助下进行震前疏散和避难。震前的疏散和避难是短期的、 预防性的应对措施,居民可选择就近的绿地、广场、操场等空旷场地搭设临时帐篷,也可 以进入高抗震等级的防灾据点避难。城市居住区内分布的震后避难场所主要包括紧急避难 疏散场所和固定避难疏散场所。台湾“912 地震”10 个灾区的有关资料显示,居民对于避 难场地的选择可以归纳为几个特征:靠近自家居所,可以就近待援以及处理财务等事宜; 环境熟悉,有归属感,居民互相认识可互相照应。就避难场所而言,大多数就近避难场所 “均在灾区居民步行可及范围之内,约为 500-600 米”。2可见地震灾害发生时,居住区内 科学合理的避难疏散

5、场所设置对减少居民伤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急疏散和短期避难1 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50056031)资助。- 7 -场地应就近结合组团、小区集中绿地及其他开阔场地设置,与住宅以及小区外部有便捷、安全的疏散通道相联系,并符合无障碍标准。固定避难疏散场地应具备一定的生活基本条 件,宜采用面积较大,具有一定生活条件,交通条件良好的社区公园、大型公建设施。固 定疏散避难场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卫生条件好的地段。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除 了要求具备充足的避难疏散场地以外,还要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主要是防止火灾。 为减少次生灾害损失,需要将居住区划分为防灾单元,

6、设置防火分区和防火隔离带。居住区避难疏散场所系统是城市防灾应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城市抗震防灾 规划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我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以及城 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分析(参见图 1)可以看出,城市避难疏散场所设置与 我国居住区公共空间(以居住区各级集中绿地空间为主)的设置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参 见表 1)。因此,通过优化城市居住区土地利用和公共空间布局结构,可以有力地提高居住 区避难疏散空间的抗震防灾能力。图 1 居住区内抗震避难疏散空间布置要求(左);居住区各级集中公共绿地布置要求(右) 表 1 各类避难疏散场所与我国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对应关系各类避难

7、疏散场所服务半径和基本面积一般要求对应主要居住区公共空间紧急避难疏散场所约 500 米服务半径,面积不小于 0.1公顷组团、居住小区(街坊)级绿地、广场固定避难疏散场所、防灾公园小于 2 公里服务半径,面积不小于 1公顷居住小区(街坊)、居住区级绿地(社区公园)、广场3.提升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能力的规划对策研究3.1居住区规划编制及法规体系的抗震防灾控制力研究我国对城市抗震防灾能力的法规控制主要是通过建立专项法律法规、编制抗震专项规 划和运用一般规划、建筑法规中的防灾条款等综合途径来实现。通过对我国城市规划编制、 法规体系对城市各空间尺度抗震防灾能力的控制力分析研究(参见图 2)可以看出,我国

8、城 市抗震防灾能力控制主要侧重于城市宏观整体和微观建筑尺度,即通过编制城市抗震防灾 专项规划、制定城市整体空间层面的抗震减灾设计标准和严格执行建筑设计层面的法规、 标准来保证城市空间的抗震防灾能力。我国城市抗震减灾规划一般为城市总体规划层面, 主要针对城市防灾重要基础设施、生命线系统、中心避难场所等大型设施和空间,而对城市居住区、小区一般只作原则性要求。由于缺少详细规划阶段的居住区抗震减灾专项规划和相关强制性要求,因此传统的居住区、小区详细规划的编制主要是依靠城市居住区规 划设计规范以及相关规划(道路、绿地)和建筑(抗震、防火)法规来进行抗震减灾空 间控制。因此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城市抗震减灾专

9、项法规体系和规划编制体系对城市居住 区详细规划层面的抗震减灾能力控制力不足。提高城市居住区的抗震防灾能力,需要制定 居住区层面的抗震减灾设计标准,完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控制标准、指标体 系,编制居住区详细规划层面地抗震防灾规划或对居住区详细规划编制提出抗震防灾专项 设计的强制性要求。图 2 我国城市规划编制、法规体系对城市各空间尺度抗震防灾能力的控制力分析3.2居住区土地利用和开放空间结构城市居住区对抗震防灾空间的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量的要求,即合理的人均空 间标准;二是空间结构的要求,即布局科学,利于使用,既满足居民抗震疏散避难、自救 互救的行为特征需求。居住区内疏散、避难场地的空

10、间布局应满足如下要求:就近的要 求,即空间环境熟悉,便于居民互相照应并处置家庭财产、处理家庭事物;安全原则, 即适于居民就近短期驻留避难,避免受到建筑区倒塌、高空跌落物的伤害,避免火灾等引 起的次生灾害损失;有方便的对外交通通道,便于及时展开自救互救。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城市土地的开发强度随之提高。以 天津市为例,中心城区居住小区的容积率在 20 年之内由平均 11.5 左右增加到平均 1.83.0 左右,即使考虑到住宅户型面积的增大和户均人口的减少,单位居住用地面积上的居住人 口的大量增加是显著的。与此相比,居住小区绿地率要求仅仅由 30%增加到 40%,人均公 共绿

11、地面积减少(参见图 3 左)。居住区人均绿地空间的减少直接反映出居住区人均有效 避难空间面积的减少,而后者是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能力的重要规划控制要素之一(参见 图 3 右)。天津的状况是近 20 年间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图 3 城市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示意(左);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能力的规划控制要素(右)图 4 居住区抗震防灾空间分布结构分析(根据卫星影像图和现状调研绘制)图 4 中的 1、2、3 例为天津市各时期典型居住区抗震防灾空间分布结构的分析示意。 示例 1 为天津上世纪 80 年代建设的南苑居住区(原名王顶堤居住区),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居住区采用“居住区扩大居住

12、组团”的二级空间结构模式3。尽管街坊内每片公共开 放空间面积不大,但形状规整,空间布局均衡。居住街坊类似于“开放街区”的多出入口 设置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疏散通道。均衡布局的就近避难场地以及方便快捷的疏散精品论文推荐通道作用在一起,提升了居住区开放空间的整体抗震防灾能力。示例 2 为建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安居型”居住区,整体结构采取典型的居住区小区组团的三级结构。各小 区设置了面积较大的集中绿地,体现出安居工程的人本关怀。较大规模的集中绿地为小区 居民紧急疏散和短期避难提供了最佳场所。但是,由于各小区采取分别的封闭式管理,设 置有限的出入口,因此居民对居住区级绿地等其他避难场所的使用路

13、线加长,路径选择少, 增加了一定的城市外部救援难度。好在小区较大规模的集中绿地面积弥补了这些不足。示例 3 为建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梅江居住区(局部)。从示意图上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 居住区开放空间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居住小区内,小区组团邻里的三级空 间结构被打破,代之以小区邻里的二级结构。小区集中绿地的形态更加自由,空间组 成(广场、绿化、水体等)更加多样。但是从抗震防灾空间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开放空间 系统的中“有效避难场地”(参见图 4)的面积比示例 1、2 中大为减少,居住区抗震防灾 能力削弱。可见城市居住区建设随着住宅质量、环境品质的不断提高,其抗震防灾能力未 必得到提高,甚至可能

14、是削弱。居住区内小区抗震有效疏散和避难空间的缺乏可以通过优化居住区开放空间结构的方 式得到改善。如提高居住区级公共绿地比重以弥补居住小区(街坊)内部的避难空间的不 足;均衡小区(街坊)内的公共开放空间布局以满足居民就近疏散的需求;提高居住区路 网密度、避免“超级街区”的出现、增加封闭小区的出入口(包括步行出入口)的设置以 提高居住小区空间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城市的应急救援能力。图 4 左例中带状公共绿地空间 系统既有利于居民就近疏散、避难,又为居住区提供了通向中心避难场所的安全疏散通道 和防止次生火灾蔓延的隔离带,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居住区开放空间组织模式。笔者主持设 计的河北省邢台市翟北片区居住区规

15、划中采取了类似的公共绿地空间组织模式,并采用公 共开放空间连续、中小学和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于居住区独立地块等方法提高其使用效率、 可达性和安全性。图 5 国外某居住区公共绿地空间组织模式(左);邢台翟北片区居住区公共空间组织模式(右)3.3重要公共设施规划从抗震防灾的角度来看,城市居住区内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公共设施包括三类:有大 量人流集散的建筑设施,如商场、中小学等;行为能力弱、需要特殊照顾的人群使用的建 筑设施,如老年公寓、幼儿园等;居住区抗震防灾的关键公共服务设施,如消防站、医院等。居住区内重要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要进行防灾“脆弱性分析”(金磊,2007),除了需要关注选址避开可能引发次生灾

16、害的不利因素以外,还要考虑交通条件、场地条件的要 求。如中小学校规划需考虑接送等候的家长、车辆对居住区交通产生的拥堵(上班、上学 高峰时段学校门前的交通拥堵是当前城市居住区面临的重大交通问题),可以想象如果在 这些时段发生地震灾害将对人员疏散和外部救援带来极大的难度。因此在居住区中小学规 划设计中应采取如下策略:适当提高中小学用地面积标准,加大建筑后退道路的距离要 求,以设置专用的家长等候区和临时停车场,减少交通干扰;有条件的地区中小学宜设 置在居住区独立地段,设置多个方向的出口和应急通道,以提高中小学校的应急疏散能力;居住区公园、中小学校、商业设施、社区医疗、老年公寓等宜集中设置,以减少周围

17、建 筑倒塌等不利因素影响并综合提供充足的开放空间用于疏散、避难(参见图 6)。4.结语图 6 集中设置居住区重要公共设施有利于提高综合抗灾能力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居住区,提高其抗震及综合防灾能力,是促进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环节。当代城市建设需要加强居住区空间层面上的抗震防灾专项规划法规的研究, 积极探索城市居住区土地利用和公共空间组织的创新模式,以创造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 “安全社区”。参考文献1 金磊. 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模式与综合减灾规划研究.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j. 2007 年 3 月第 1 期:5-10.2 游壁菁. 从都市防灾探讨都市公园绿地体系规划以台湾地区台北市为例j. 城

18、市规划,2004 年第 5期:74-79.3 滕韶华, 荆其敏. 天津建筑风格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年.strategies on seismic damages mitigation in urbanresidential community planningzeng jian 1,bu xueyang 1,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prc (300072)abstractthe natural hazard risk of modern city rises because of continuous concentrating of people, housing and other construction. estimation of seismic damage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disaster in urban residential community becomes one of the key points of sustainable urban society. through analyses of urban residenti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