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1页
PLC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2页
PLC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3页
PLC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4页
PLC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题目: 生产线零件传输控制系统 学生姓名 高乐天(04)、傅亮(03)、张宝川( ) 系 别 机械工程学院机电系 专 业 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 班 级 1212 班 指导老师 蒋丽 评定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目录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1前言3第一章 控制要求4第二章 方案设计及组成原理5系统配置63.1 元件选择63.2 I/O端口分配73.3 PLC外部接线图74.1 梯形图:84.2 指令表13程序仿真15总结18参考文献19前言随着微处理器,计算机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已发展到所有的控制领。现代社会要求制造业对市场需求迅

2、速的反应,生产出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低成本和高质量的产品。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可编程控制器就顺应而生。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存在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可以应用微电子技术改造这些已经有通用设备,比如用数显,数控装置改造通用设备,提高单机自动化程度,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改造通用机床、专用机床、组合机床及自动设备与半自动设备组成的生产线,这样可以把计算机功能完备,编程灵活,适应性强的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简单,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这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符合我国国情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用新途径。随着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

3、传统机械设备的控制柜逐渐被新一代的智能化仪表所代替,对于日益复杂的控制功能,传统控制柜显得无能为力,而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可编程序的优点,运行时可以根据要求,自动选择控制算法、适应性强、可编程控制器采用软件代替硬件的方法,可以简化线路,使控制设备的性能价格比不断提高,本设计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在板材加工中,应用可编程控制技术,实现板材加工的自动控制利用PLC可编程控制器,S7-200可编程控制器进行传送带工作过程的PLC控制的编程。第一章 控制要求生产线零件传输系统由4条传送带组成。与零件传输系统相连的系统每隔30S向传送带提供一个零件。由于连接的传送带的系统会经常停机,因此,零件传输系统会根据有

4、无零件自动停机和开机。S0: 系统停止按钮; S1:系统启动按钮。K1:接近开关,检测连接零件传输系统的零件;K2:接近开关,检测传送带1上的零件;K3:接近开关,检测传送带2上的零件;K4:接近开关,检测传送带3上的零件;K5:接近开关,检测传送带4上的零件。HL:传送带工作(报警)指示灯。KM1:传送带1的接触器;KM2:传送带2的接触器;KM3:传送带3的接触器;KM4:传送带4的接触器。但按下启动按钮时,系统启动并处于等待状态。若K1检测到零件,则启动传送带1;若K2检测到零件,则启动传送带2;若K3检测到零件,则启动传送带3;若K4检测到零件,则启动传送带4.若在K1检测到零件120

5、s内没有再检测到零件,则从传送带1开始每隔8s顺序停止传送带的运行。若是零件在某传送带上的时间超过60s,则视为故障,需要0.5s闪烁HL进行报警,同时停止所有传送带的运行。第2章 方案设计及组成原理根据控制要求可知该系统是一个由基本启保停、顺序停止、计时延迟动作、循环闪烁等几个基本控制环节实现的。1、系统的启动用一个基本启保停程序实现,输出使用中间继电器来实现待机。然后四条传送带的分别启动用四个接近开关K1、K2、K3、K4来监测和控制。2、K1配合计时器来监测零件配送情况,状态时间超过计时器设定值时触发顺序停止程序。3、四条传送带上零件滞留时间由K2、K3、K4、K5配合计时器来监测,状态

6、时间超过计时器设定值是处罚报警系统,关闭所有传送带的同时报警灯循环闪烁。设计技术路线图(按下停止按钮传送带同时停止未画出)系统配置3.1 元件选择定时器:本设计中使用的是PLC内置的定时器元件(数量8): 在于K1配合的计时器中选用的是分辨率为100ms的TON接通延迟定时器T37设定值为1200(120s); 在顺序停止程序中选用的是分辨率为100ms的TOF断开延迟定时器T38、T39、T40设定值为80(8s);在于K2、K3、K4、K5配合的计时器中选用的是分辨率为100ms的TON接通延迟定时器T41、T42、T43、T44设定值为600(60s)。按 钮:开启按钮为绿色,LA25-

7、10。 关闭按钮为红色,LA25-01。接触器:所控制电动机额定功率从为5.5KW,所以选用:交流CJ20-25。 PLC :所涉及系统的输入点为7个,输出点为5个。但有多级输入故选择 S7-200 CPU224。3.2 I/O端口分配输入I:输出O:3.3 PLC外部接线图第四章 程序设计4.1 梯形图:主程序:子程序:4.2 指令表主程序:Network 1 / 当按下启动按钮时,系统启动并处于等待状态。LD I0.1O M0.0AN I0.0= M0.0Network 2 / K1检测到零件,则传送带1启动。LD M0.0A I1.0S Q0.0, 1Network 3 / K2检测到零

8、件,则传送带2启动。LD M0.0A I1.1S Q0.1, 1Network 4 / K3检测到零件,则传送带3启动。LD M0.0A I1.2S Q0.2, 1Network 5 / K4检测到零件,则传送带4启动。LD M0.0A I1.3S Q0.3, 1Network 6 / K1每检测到零件都会重置计时器。LD Q0.0AN I1.0TON T37, 1200Network 7 / K1在120s内没有检测到零件,关闭传送带1。LD T37R Q0.0, 1Network 8 / 传送带1关闭后,计时器开始计时。LD Q0.0TOF T38, 80Network 9 / 传送带1关

9、闭8s后,传送带2关闭。LD T38R Q0.1, 1Network 10 / 传送带2关闭后,计时器开始计时。LD Q0.1TOF T39, 80Network 11 / 传送带2关闭8s后,传送带3关闭。LD T39R Q0.2, 1Network 12 / 传送带3关闭后,计时器开始计时。LD Q0.2TOF T40, 80Network 13 / 传送带3关闭8s后,传送带4关闭。LD T40R Q0.3, 1Network 14 / K2检测到零件,计时器开始计时。LD I1.1TON T41, 600Network 15 / K3检测到零件,计时器开始计时。LD I1.2TON T

10、42, 600Network 16 / K4检测到零件,计时器开始计时。LD I1.3TON T43, 600Network 17 / K5检测到零件,计时器开始计时。LD I1.4TON T44, 600Network 18 / 4条传送带任意一个上的零件滞留时间超过60s LD T41 触发中间继电器。按下停止按钮则将中间继电器O T42 置0。O T43O T44O M0.1AN I0.0= M0.1Network 19 / 4条传送带任意一个上的零件滞留时间超过60sLD M0.1 或按下停止按钮,则同时停止4条传送带。O I0.0R Q0.0, 1R Q0.1, 1R Q0.2, 1

11、R Q0.3, 1Network 20 / 4条传送带任意一个上的零件滞留时间超过60s 启动子程序SBR-0(报警灯0.5s循环闪烁)。LD M0.1CALL SBR0子程序(报警灯0.5s间隔循环闪烁):Network 1 LD M0.1AN T46TON T45, 5Network 2 LD T45TON T46, 5= Q1.0程序仿真1.启动待机:2. 检测启动:3. 超时自动顺序停止:4. 超时报警总结短短两周的课程设计就要结束了,经过整个设计过程,这次设计使我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和不足,比如最基本的PLC的选型

12、。通过到图书馆及上网搜索资料,我进一步的了解了该领域的好多知识。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的反复进行和论证,许多问题都有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PLC应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可PLC编程控制器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异常迅速,各生产厂家也推出了许多强大的新型PLC、各种特殊模块和通信联网器件,使可编程控制器成为集微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成为实现工业自动化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所以我更加珍惜这次设计。 软件的部分,依次实现了PLC流程图、梯形图的控制方式。在做课设的同时可以对软件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熟悉。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认识到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大

13、胆假设,小心求证,绝不能想当然的猜测。而且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的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都会记住这次课设经验,使我受益匪浅。参考文献1、蒋永红主编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史国生编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3、黄净主编 电气及PLC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4、许廖主编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5、吴中俊黄永红 主编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6、陈金华编著可编程控制器PLC应用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