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文言文备考)_第1页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文言文备考)_第2页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文言文备考)_第3页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文言文备考)_第4页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文言文备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一、作家作品知识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人称“亚圣”。考点二、重点词语解释1、 舜发于畎亩之中译:舜从耕田中被起用。发:起,被任用。 于:从 畎亩:田间,田地。2、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译: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中被举用。举:被举用,被选拔。 于:从。 版筑:这里指筑墙的劳作。 版:筑墙用的夹板。 筑:捣土用的杵。3、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译:胶鬲从贩卖鱼盐中被举用。 于:从。 鱼盐:这里指贩卖鱼盐。4、 管夷吾举于士。译: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举用。 士:狱官。 于:从。5

2、、 孙叔敖举于海。译:孙叔敖从偏僻的海滨被举用。 于:从。6、 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举用。 于:从。市:市井。7、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故:所以。 天:上天。 将:将要。 降:下达。 任:责任,担子。 大任:重大使命。 于:到,给。 是人:这样的人。8、 必先苦其心志。译: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必:一定。 先:首先。 苦:使-痛苦。(使动用法) 其:代词,他。 心志:内心。9、 劳其筋骨。译:使他的筋骨劳累。 劳:使-劳累(使动用法)10、 饿其体肤。译:使他的身体经受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 饿:使-饥饿。(使动用法)。11、

3、 空乏其身。译:使他的资财缺乏(受到贫困之苦), 空乏:资财缺乏。12、 行拂乱其所为。 行拂/乱其所为 行:行动。 拂:不顺,违背。 乱:使-颠倒错乱。 其:代词,他。 所为:所行。 整句: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13、 所以动心忍性。译:用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 所以:用以,用来。 动:使-惊动。 忍:使-坚忍 性:性情。14、 曾益其所不能。译:以增长他(原来)不具备的才干。 曾:通“增”,增加。 曾益:增加。 其:他 所不能:(原来)不具备的才干。15、 人恒过,然后能改。译:一个人常常犯过失,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恒:常常。 过:犯过失(动词)。 然后:这样以后

4、。16、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困:困扰。 困于心:内心忧困。 衡:通“横”,梗塞,不顺。 虑:思虑。 衡于虑:思虑堵塞。 而后:然后。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17、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一个人的想法,只有)反映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征:征验,表现。 于:在。 色:脸色。征于色:反映在脸色上。 发于声: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喻:明白,了解。 而后喻:然后人们才能了解他。18、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实力、地位相等

5、的国家和外在的祸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入:在国内。 则:如果。 无:没有。 法家:守法度的世臣。 拂:通“弼”,辅佐。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出: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外患:外在的祸患。 恒:常常。 亡:灭亡。19、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这样以后才能知道困苦祸患能激励人奋进,安逸享乐能使人沉沦。 然后:这样以后。 知:知道。考点三、句子翻译(教参观点)1、 舜从耕田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起用,孙叔敖从偏僻的海滨被举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举用。2、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

6、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资财缺乏(收到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以增长他(原来)不具备的才干。3、 一个人常常犯过失,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虑,思虑堵塞,然后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反映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在的祸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4、 这样才能知道(人和国家都是)困苦祸患能激励人奋进,安逸享乐能使人沉沦。考点四、朗诵停顿划分1、 舜/发于畎亩之中

7、2、 曾益/其所不能。 3、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2001陕西)4、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000 盐城)5、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004柳州,北海)考点五、理解评价于赏析1、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本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论述的重点是:生于忧患。2、 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答:都是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这是举例论证。3、 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

8、、 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一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任何国家都是)因有祸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6、 第二段(故天降-所不能)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先经受苦难磨练的道理,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重庆中考为证);在生活上或身体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7、 文章开头(舜-举于市)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什么? 列举大量事实,充分有力的证明了人才

9、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辞气充沛,有说服力。8、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人”指的是什么?答:“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由上述六人的事实过渡到论述要成就大业必先经历磨难的道理,9、 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1、 段落大意(人教版)第一段:说明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i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第二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练的益

10、处,并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河大版)第一段:例举六个经历磨难后成就大业的事例,为下文论述作铺垫。第二段:说明人要成就大业,就必须先经受一番艰难磨练的道理,第三段:从个人成才和治理国家,正反两方面而论证受磨练的益处。第四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3、 怎样理解“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句话是紧承上文的“动心忍性”四字而来。作者想告诉人们,常犯错误、内心忧虑、思绪阻塞、言谈举止中显露

11、出的困苦,这些都是人们常常要经历的磨难,只要有改正的决心,只要振作精神,只要不懈地追求,付诸行动,“忧患”起来,“动心忍性”,就一定会在“忧患”中生存发展。14、 简析“人恒过-国恒亡”几句的论述层次。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而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二者结合。共同论证了中心论点。15、从第一段列举的故事总结共同的规律。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16、 孟子的散文善于排比,句式长短错落,

12、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以选文“故天降将”为例加以分析。示例: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具体举出要分析点评的排比的例子)。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分析表达效果);(此前分析的是排比)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具体举出要分析点评的长短搭配的例子),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分析表达效果)(这里分析长短搭配)。17、 选文“人恒过-国恒亡”几句,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方面进行推论的是哪句话?从反方面进行推论的是哪句话?答:从正面推论的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

13、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正面从造就人才方面推论)从反面进行推论的是:入则如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反面从治理国家方面推论)。18、 本文与鱼我所欲也论点的提出方式有什么不同?答:鱼我所欲也开篇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然后层层论证;本文则是先由具体事例入手,在分析,推理,最后总结出中心论点。19、 从本文来看一个人担当众人之前往往要经受那些磨练?答: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20、 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需要什么条件?答: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考点六、开放性试题(联系实际的题)1、 这篇文章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提示:

14、从磨练意志,善待挫折和困难等方面谈。2、 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现实生活虽然优越了,但困难和矛盾依然存在,依然需要我们去正确地面对。其次,面对优越的生活条件,我们不能高枕无忧,要有忧患意识,如古人所说:“思所以亡则存”,所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并没有失去现实意义。3、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答:结合我的经历和所见所闻,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旅途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艰难险阻随处可见,我们为您要正视困难,接受挑战,经受磨练,坚信经历的磨练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4、 “人恒过-”一段论证的道理是:造就人才和

15、治理国家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则生,安了则亡,给我们的启示:人才的培养中,逆境作用不可小视;国家的治理中,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和邻国的威胁,国家就会在安逸享乐中灭亡。5、 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课文的意思是不要害怕逆境,因为磨练和挫折能磨练人的意志,使人奋发,使人奋进。但我们也要承认,面对顺境,如果好好的加以利用,而不是沉迷其中,丧失斗志,那么顺境对成才也是十分有益的。比如杨振宁在美国正是有了科学方面的顺境即优越的科研条件,才在研究领域或重大突破,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6、 举一个

16、同论点相近的名言:多难兴邦。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7、 举出“生于忧患”和“死于安乐”的例子各一个。生于忧患:越王勾践在亡国之际,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生聚,终于报仇雪耻,灭了吴国,成为一代霸主。死于安乐:吴王夫差在灭了越国之后,耽于享乐,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没有忧患意识,最终亡国。考点七、理解性背诵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人要承担大任,成就大业必须经受精神,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2、 经过这种磨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经过艰苦磨练的作用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国恒亡”的句子(即由个人上升到国家论述的句子或者说从反面论述的句子)原因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 孟子认为”国恒亡“的依据是:入则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