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区测图控制测量学习内容控制测量的概念平面导PPT课件_第1页
小地区测图控制测量学习内容控制测量的概念平面导PPT课件_第2页
小地区测图控制测量学习内容控制测量的概念平面导PPT课件_第3页
小地区测图控制测量学习内容控制测量的概念平面导PPT课件_第4页
小地区测图控制测量学习内容控制测量的概念平面导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平面控制测量是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建立平面网的经典方法有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 国家平面控制网,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逐级控制,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级,图根 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第1页/共22页二、高程控制测量二、高程控制测量 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分成四个等级,逐级控制,逐级加密 一等水准网:骨干,环线长1000-1500km 二等水准网:基础,环线长500-750km 三、四等水准网:为地形测图和工程建设服务。第2页/共22页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 测图 附合导 平均边 测距相对 测 角 测回数 导线全 方位角比例尺 线长度 长(m) 中误差 中误差 DJ6 长相对 闭合

2、差 (km) (mm) () 闭合差 1:500 500 75 一般地区1:1000 1000 110 1/3000 20 1 1/2000 60n1:2000 2000 180 表6-4第3页/共22页7.2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一.基本公式:1.正反方向角ABBA=AB180第4页/共22页一一.基本公式基本公式: 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已知边长及该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未知点的坐标的方法,称为坐标正算。2、坐标正算ABABXXXABABYYYABABABDYsinABABABDXcos第5页/共22页ABABABXXYYarctan 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计算出两点间的边长及其坐标方位角的方法,称为坐

3、标反算。3、坐标反算2222)()(ABABABABABYYXXyxD 根据坐标增量的正负,确定该角所处象限,然后换算成其坐标方位角。第6页/共22页4.1.推算各边方向角:右后前1802.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X=Scos Y=Ssin3.推算各点坐标 X前=X后+X Y前=Y后+Y三个基本公式:.计算1、2、3.的坐标:S1S2S3AB123123(,)第7页/共22页1.闭合导线2.符合导线:AB12345AB1234CD第8页/共22页三三.导线测量的外业导线测量的外业 主要工作: 选点:在现场选定控制点位置,建立标志。 测距:测量各导线边(新边)的距离。 测角:观测导线各连接角、转折角。

4、 测高程: 测量各导线点高程。第9页/共22页四四.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1、闭合导线计算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A1234 (1)计算角度闭合差: =测-理 = 测-(n-2)180(2)计算限差:nf40允第10页/共22页(3)若在限差内,则平均分配原则, 计算改正数,余数短边多分: 4)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 坐标方位角。4).坐标增量的计算: 5).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nfVVii右后前180ABABABABABABSySxsincos200010022DfKfffyyyfyxxxf

5、xDyxDyx测理测理测理测理,第11页/共22页 增量闭合差反符号、按比例分配,余数长边多分6).推算各点坐标 X前=X后+X Y前=Y后+Yssfssfiyyiixxii第12页/共22页K = = fDD1400012000点号转折角 (右) 改正后转折角 方向角 边 长 D(米) 坐 标增量(米)X Y改 正 后增量(米)X Y坐标(米) X Y点号A1234A1 97 03 00105 17 06101 46 24123 30 06112 22 24+12+12 +12+12+1248 43 18 131 40 06 206 22 48 284 36 12 341 05 54 48

6、43 18 485.47 +0.09 -0.08fx = +0.09fy =+0.08fD= fx + fy =0.120 539 59 00理=540-00-00f= -60f容=89 540 00 0097 03 12105 17 18101 46 36123 30 18112 22 36115.10 100.09 108.32 94.38 67.58+75.93-66.54-97.04+23.80+63.94+86.50+74.77-48.13-91.33-21.89-2-2-2-2-1+2+2+2+1+1612.18545.62448.56472.34415.26490.05441.9

7、4350.621234A536.27536.27328.74328.74A+75.91-66.56-97.06+23.78+63.93+86.52+74.79-48.11-91.32-21.880 0X前=X后+XY前=Y后+Y第13页/共22页7.4 四等水准测量及高程计算 三、四等水准测量一般用于建立小地区测图以及 一般工程建设场地的高程首级控制。 三、四等水准点的高程应从附近的一、二等水准点引测;如在独立地区,可采用闭合水准路线; 三、四等水准点一般须长期保存,点位要建立在稳固处。第14页/共22页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表6-19 三、四等水准测量测站技术要

8、求 等 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 距离差(m)前、后视距离累积差(m)红、黑面读 数 差(mm)红、黑面高差之差(mm)三 等 65 3 6 2 3四 等 80 5 10 3 5表6-5 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 每公里高 附合路 水准仪 测段往返测 附合路线或 差中误差 线长度 级别 高差不符值 环线闭合差 (mm) (km) (mm) (mm)三等 6 45 DS3 12R 12L四等 10 15 DS3 20R 20L注:R为测段的长度;L为附合路线的长度,均以km为单位。第15页/共22页一、四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1)顺序:“后后前前(黑红黑红)”;一般一对尺子交替使用。(2

9、)读数:黑面“三丝法”(上、下、中丝)读数,红面仅读中丝。 后视(黑面) 1上丝读数,2下丝读数,3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 8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 4上丝读数,5下丝读数,6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 7中丝读数第16页/共22页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第17页/共22页二、测站计算与检核视距计算后视距离:; 前视距离:前、后视距差:。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5m。前、后视累积差:本站前站本站。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10m同一水准尺黑、红面读数差前尺:K1; 后尺:K2。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3mm.K1、K2分别为前尺、后尺的红、黑面常数差高差计算黑面高差:;红面高差:。检核计算:0.100。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5mm。高差中数:1/2(0.100)。 上述各项记录、计算见表614。观测时,若发现本测站某项限差超限,应立即重测,只有各项限差均检查无误后,方可移站。第18页/共22页7.6 三角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一、三角高程测量适用于:地形起伏大的地区进行高程控制。实践证明,电磁波三角高程的精度可以达到四等水准的要求。二、计算公式:liDhABt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