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技术实验室指导书Word_第1页
综合布线技术实验室指导书Word_第2页
综合布线技术实验室指导书Word_第3页
综合布线技术实验室指导书Word_第4页
综合布线技术实验室指导书Wor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实验一 双绞线工程布线实验. 2实验二 铜缆工程布线实验.6实验三 光缆工程布线实验.8实验四 天馈线工程布线实验.10实验五 布线工程图设计制作实验.14实验六 综合实验.15实验一 双绞线工程布线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rj45+rj11压线钳的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rj45+rj11压线钳制作数据跳线;3、掌握rj45水晶头的结构及制作方法;4、掌握rj45网络测试仪的使用方法。5、掌握rj11水晶头的结构及制作方法。6、了解网络配线架的使用方法。7、掌握网络机柜布线方法。二、实验设备1、rj45+rj11压线钳 1把2、rj45水晶头 若干3、超五类线或六类线 若干4、rj45网

2、络测试仪 1套5、24口rj45配线架 1块6、打线刀 1把7、网络机柜 1个三、实验内容1、制作并测试568a类数据跳线;2、制作并测试568b类数据跳线。3、制作并测试rj11语音跳线。4、rj45配线架的安装。5、双绞线的布线。6、双绞线的打线方法。四、实验课时 4课时。五、实验原理1、双绞线tp(twisted pair)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p)和屏蔽双绞线(stp shielded tp),而屏蔽双绞线又可分为ftp(铝箔屏蔽双绞线)、sftp(铝箔、铜网屏蔽双绞线)、sstp(独立屏蔽双绞线)等。2、 rj-45水晶头俗称rj-45插头,用于数据电缆的

3、端接,实验设备、配线架模块间的连接及变更。如图1-1所示。图1-1 rj-45水晶头rj-45水晶头通常接于双绞线的两端,形成跳线。它们的设计与组合式插座相匹配。rj-45连接器是8针连接器。线对和针序号的对应关系有两种国际标准:ansi/tia/eia 568-a(图1-2)和ansi/tia/eia 568-b(图1-3)。简称为a类和b类标准,一般使用b类标准制作连接线、插座、配线架。线对和针序号的对应关系为:1、ansi/tia/eia 568-a: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2、ansi/tia/eia 568-b:1-白/橙、2-橙

4、、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1-2 ansi/tia/eia 568-a 图1-3 ansi/tia/eia 568-b3、 双绞线的分类:第1类:主要用于传输语音(此类标准主要用于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电缆),不用于数据传输。第2类:传输频率为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it/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it/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第3类:该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it/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第4类: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6mbit

5、/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10base-t和100base-t。第5类: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频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it/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第6类:带宽提高到了200mhz,为高速数据传输预留了广阔的带宽资源。除了以上6类线外,还有超5类线(cat5e)和7类线双绞线。其中超5类是厂家为了保证通信质量单方面提高的cat5标准,目前还没有被tia/eia认可,但实际中多用。超5类线对现有的utp5类双绞线的部分性能加以改善,不少性能参数。如近端串扰,衰减串扰比等都有所

6、提高。而天煌设计生产的“thpbx-1 型综合布线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实验装置”则采用了超5类线和6类线两种不同类型的线。六、实验步骤1、 rj45+rj11压线钳的功能介绍rj45+rj11压线钳能够制作具有制作8针的rj45插头和6针的rj11插头,并具有剪线和剥线功能;2、 ansi/tia/eia 568-a数据跳线的制作 2.1 手持压线钳(有双刀刃的面靠内;单刀刃的面靠外),将一段的超五类线从压线钳的双刀刃面伸到单刀刃面,并向内按下压线钳的两手柄,剥取一端双绞线; 2.2 按照ansi/tia/eia 568-a标准,将剥取端的8根线按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

7、、6-橙、7白/棕、8-棕的顺序排成一排; 2.3 取一个rj-45水晶头(带簧片的一端向下,铜片的一端向上),将排好的8根线成一排按顺序完全插入水晶头的卡线槽; 2.4 将带线的rj-45水晶头放入压线钳的8p插槽内,并用力向内按下压线钳的两手柄; 2.5 按下rj-45水晶头的簧片,取出做好的水晶头; 重复步骤2.12.5,制作双绞线另一端rj-45水晶头; 2.6 将做好的跳线两端分别插入到rj-45网络测试仪带8针的两个端口,然后将测试仪的电源开关打到“on”的位置,此时测试仪的指示灯18依次闪亮,如有灯不亮,则所做的跳线不合格。其原因可能是两边的线序有错或线与水晶头的铜片接触不良,须

8、重新压接rj-45水晶头。3、 ansi/tia/eia 568-b数据跳线的制作按照ansi/tia/eia 568-b标准,参考步骤2.12.6的方法制作数据跳线。4、rj45配线架的安装和双绞线在网络机柜的布线,配线架除了样式有相对的一致外,其端接方法五花八门。在本文中,不打算对各种端接方法进行叙述(可参见各产品的安装说明书和国家标准),只是对自己的一些经验汇报如下:        4.1. 例举的布线材料及工具        

9、所用材料:                                                  

10、           屏蔽配线架端接后安装材料清单         屏蔽配线架安装所需要的工具如下:                          

11、0;                                   屏蔽配线架端接后安装工具清单        4.2. rj45配线架的端接后安装工艺 

12、      由右图照片已经可以知道这一阶段所需完成的工作目的:将多余的线盘绕后保存在配线架背后。       这一工序的目的有几个:端接时伸出配线架的双绞线在下次维护时还需要让它再次伸出配线架; 万一模块端接有问题,需要重新端接,可以剪去现在以端接的部分,就近取到预留线缆进行重新端接。这一工作不会影响已有理线的效果;              &#

13、160;                                                  &

14、#160;                                                 &

15、#160;          工程现场照片:绿色线为屏蔽双绞线 预留线缆可以弯曲成一定的形状,使其对模块的端接处产生压力,避免端接线缆因受拉力而造成在数年后接触不良。        为了保证美观,每根线在端接前应使用标尺确保端接后保留的预留长度相同。        配线架的端接后安装工艺可以在自测试完成后进行,因为此时工程已经进入尾声,大量的施工人员空出,可以进行这项

16、细致的工作。        端接后安装是在线缆托架上完成,通常的手法有:        具体做法如下:将理顺的双绞线垂直盘绕成环型,其高度为2u(约80mm左右)。 将尼龙扎带穿过配线架后侧的线缆托架上的对应孔中,然后将环状线的底端分叉处绑扎在托架上。注意:绑扎以固定住为目标,不可过紧,以免影响传输性能。 重复1、2步,直到一个24口的配线架后侧的预留双绞线全部绑扎完毕。 将双绞线环理成垂直状态,尽可能保持同一角度,以实现美观的目的。但由于双绞线自身的反弹

17、性能,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         说明:也可以整理成波浪形,固定在托线架上。 由于端接后理线的线缆长度短,应特别注意按照标准(规范)要求,注意转弯半径的大小,以免影响传输特性。一个机柜的配线架端接后安装工序全部完成后,盖上机柜的后盖。七、实验报告1、写出制作数据跳线的过程;2、叙述a类数据跳线与b类数据跳线有何区别;3、写出网络测试仪的使用方法。4、写出配线架的使用注意事项。八、注意事项1、在剥线时,不能划破双绞线内8根导线的绝缘皮;2、注意压线时的力度要适中; 3、使用打线刀时注意安全;实验二 铜缆工程

18、布线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2m头压线钳的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2m头压线钳制作2m跳线;3、掌握粗同轴电缆的结构及制作方法;4、掌握1/2馈线头制作的方法。5、掌握同轴电缆布线方法。二、实验设备1、斜口钳 1把2、2m头 若干3、2m线 若干4、馈线刀 1把5、1/2馈线头 2个6、扳手 2把7、剥线钳 1把三、实验内容1、制作2m头并测试2m语音跳线;2、制作1/2馈线头并测试1/2馈线跳线。四、实验课时 4课时。五、实验原理1、同轴电缆从用途上分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即网络同轴电缆和视频同轴电缆)。同轴电缆分50 基带电缆和75宽带电缆两类。基带电缆又分细同轴电缆和粗同轴电

19、缆。基带电缆仅仅用于数字传输,数据率可达10mbps。2、 在通信行业通常将syv类射频同轴电缆叫做2m线。 欧洲的30路脉码调制pcm简称e1,速率是2.048mbit/s 。 我国采用的是欧洲的e1标准。e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其长度t=125us)共划 分为32相等的时隙,时隙的编号为ch0ch31。其中时隙ch0用作帧同步用,时隙ch16用来传送信令,剩下ch1ch15和ch17ch31 共30个时隙用作30个话路。每个时隙传送8bit,因此共用256bit。每秒传送8000个帧,因此pcm一次群e1的数据率就是 2.048mbit/s。 一条e1是2.048m的链路,用pcm编码。 3

20、、同轴电缆的分类:同轴电缆分为细缆:rg-58和粗缆:rg-11两种。 细缆的直径为0.26厘米,最大传输距离185米,使用时与50终端电阻?如图5、t型连接器(如图6)、bnc接头与网卡相连,线材价格和连接头成本都比较便宜,而且不需要购置集线器等设备,十分适合架设终端设备较为集中的小型以太网络。缆线总长不要超过185米,否则信号将严重衰减。细缆的阻抗是50。 粗缆粗缆(rg-11)的直径为1.27厘米,最大传输距离达到500米。由于直径相当粗,因此它的弹性较差,不适合在室内狭窄的环境内架设,而且rg-11连接头的制作方式也相对要复杂许多,并不能直接与电脑连接,它需要通过一个转接器转成aui接

21、头,然后再接到电脑上。由于粗缆的强度较强,最大传输距离也比细缆长,因此粗缆的主要用途是扮演网络主干的角色,用来连接数个由细缆所结成的网络。粗缆的阻抗是75。六、实验步骤1、 2m头斜口钳的功能介绍2m头斜口钳能够制作具有制作2m头,并具有剪线和剥线功能;2、 用剥线钳将外皮去掉。3、将缠绕在内绝缘层的网状线理顺,剥去覆盖在内绝缘层的锡箔。可以见到白色的内绝缘层。4、用剥线钳剥去内绝缘层,长度以适合焊接为准,这时可以看到内导体中的电缆铜芯。5、将线缆插入同轴电缆头里面,中间小的铜芯插入电缆头的凹槽中,用焊锡丝将细铜芯和凹槽部分焊接起来,注意此时焊接一定不能造成虚焊,不然就可能造成线缆制作不成功。

22、6、将铜网包住电缆头的外部,上紧套管,最后套上热缩套管。同轴电缆制作就基本完成了。7、电缆测试:工具:万用表。将万用表打到测电阻档,用测试电阻的方法测试电缆制作是否成功。七、实验报告1、写出制作2m数据跳线的过程;2、写出制作1/2馈线的过程;3、叙述2m跳线与1/2馈线有何区别;4、写出同轴电缆的使用注意事项。八、注意事项1、在剥线时,不能划破同轴电缆内的屏蔽层;2、注意压线时的力度要适中; 3、使用刻刀时注意安全;实验三 光缆工程布线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缆布线的注意事项; 2、掌握尾纤在光纤配线架的盘绕方法;3、掌握机房内部尾纤布线的要点和方法;4、掌握常见光纤连接器的端接方法。5、

23、掌握光纤熔接方法。6、了解光纤配线架的使用方法。7、掌握光纤熔接方法。二、实验设备1、尾纤 若干2、4芯光缆 若干3、光纤配线架 4套4、通信机柜 4套5、st连接器 若干6、耦合器 若干7、光纤熔接机 2台三、实验内容1、尾纤跳线方法;2、连接器的连接方法3、配线架尾纤的盘绕方法4、光纤的熔接方法四、实验课时 4课时五、实验原理光纤通信就是以光波为载频、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光纤由纤芯和包层,纤芯通常是具有高折射率的纯玻璃。光在纤芯中传播,包层的作用是将光封闭在纤芯中。光缆由外护套、包带层(钢带层)、填充物、松套管、光纤组成。连接器是

24、尾纤接入到光端口的中间件,使用之前必须用酒精清洁,以免影响通信效果。六、实验步骤 连接器的连接步骤:1、拿下 s t连接器头上的黑色保护帽,用沾有酒精的医用棉花轻轻擦拭连接器头2、摘下耦合器两端的红色保护帽,用沾有酒精杆状清洁器穿过耦合孔擦拭耦合器内部以除去其中的碎片3、使用罐装气,吹去耦合器内部的灰尘4、将s t连接器插到一个耦合器中。将连接器的头插入耦合器一端,耦合器上的突起对准连接器槽口,插入后扭转连接器以使锁定,如经测试发现光能量损耗较高,则需摘下连接器并用罐装气重新净化耦合器,然后再插入 s t连接器。在耦合器端插入s t连接器,要确保两个连接器的端面与耦合器中的端面接触上5、重复以

25、上步骤,直到所有的s t连接器都插入耦合器为止。应注意,若一次来不及装上所有的 s t连接器,则连接器头上要盖上黑色保护帽,而耦合器空白端或一端(有一端已插上连接器头的情况)要盖上保护帽。光纤熔接步骤:1、剥好光纤使用光纤剥除器剥除光纤的外套,并使用无屑纸巾擦除光纤表面的油膜。2、切割光纤使用光纤切割刀切割光纤,确保光纤切割面平整。3、开启熔接机安装加热器,打开电源开关,按当前供电方式和是否进行张力测试进行相应选择。4、熔接前的检查检查电极并清洁电极。具体步骤如下:1)掀起熔接机的防风罩,可以发现水平及垂直两镜头。2) 检查两镜头上有无异物,若有则用适当工具处理,不可用硬物触及镜头,以免损伤镜

26、头。3)用“皮老虎”气囊吹去镜头上脏物。4)用棉签棒沾少量无水酒精轻擦镜头。5)用干的棉签棒轻轻擦拭,确认镜头干净即可。5、选择熔接程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光纤种类和自动手动工作方式.选择放电程序号(1-5);如不能确定放电程序号,可任选1-5之一如3号程序,用 "测试"键,利用自动测试功能来自动调整。6、安放光纤并接续将热缩套管套上待熔接光纤,制作光纤端面,装夹好光纤即可进行熔接,如有非正常情况请按屏幕提示处理。7、熔接完毕,小心取出熔接好的光纤,复位熔接机,加热热缩管。完成熔接过程。8、尾纤盘绕步骤:尾纤取出时,应注意不能有小角度的弯折;打开配线架面板,并把线盘拉出;把尾纤

27、小心从配线架入口处拉入架内;先把尾纤头固定长度到配线架耦合器;从尾纤头方向开始绕线,先绕外面大圈,余线再绕托盘内圈。七、实验报告1、写出尾纤跳线的过程;2、写出st连接器连接要领;3、写出光纤熔接器的使用方法。八、注意事项1、在进行尾纤实验时,不能小角度弯折尾纤;2、在进行光纤熔接时注意光纤熔接面是否平整;实验四 天馈线工程布线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熟悉并掌握以下内容1、掌握天馈部分安装步骤; 2、掌握天馈包含几个部分3、掌握天馈安装注意事项 二、实验设备1、馈线 若干2、测量尺 1把3、天馈窗 1个4、馈线卡 若干5、馈线接地卡 若干三、实验内容1、安装天线;2、布线天馈线缆;3、天馈

28、线接地,固定。四、实验课时 4课时五、实验原理1、馈线常用馈线类型:1/2、7/8、5/4。2、馈线选取原则:900mhz,馈线长度大于80米采用5/4馈线; 1800mhz,馈线长度大于50米采用5/4馈线;馈线弯曲曲率不宜过大,外导体要求接地良好。3、馈线损耗: 900m:7/8馈线约为5db/100m;5/4馈线约为3db/100m。1800m:7/8馈线约为6db/100m;5/4馈线约为4db/100m。 4、天线在gsm移动通信系统中,根据服务区形状、范围、信道数量等条件,一般选择使用水平波瓣宽度为90 °、65 °的定向天线及全向天线等;对使用微蜂窝

29、进行室内覆盖、隧道覆盖等特殊情况,也可以选择分布式天线、泄漏电缆等;在城市密集地区,为了减少对邻区的干扰,多采用65 °天线;在郊区用户量少的地区,一般考虑选用90 °定向天线或全向天线;现在使用较多的天线品牌有:kathrein、allgon、西安海天、andrew等天线的工作原理:从实质上讲天线是一种转换器,它可以把在封闭的传输线中传输的电磁波转换为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也可以把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转换为在封闭的传输线中传输的电磁波。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天线一般多为由基本单元振子组成的天线阵列增益:定向天线的增益一般在1318dbi之间;全向天线的增益一般在911

30、dbi之间;微蜂窝、室内小天线的增益一般小于10dbi;极化方式定向天线一般有垂直极化和交叉极化两种;全向天线一般都是垂直极化;半功率角、水平半功率角:常用的定向天线有60°、65°,90°、120°等;全向天线在水平面上各向同向,没有水平半功率角的概念;垂直半功率角:与天线型号相关,从几度到几十度都有;下倾角:包括机械下倾角和电调下倾角两种; 5、市区基站天线选择a、通常选用水平半功率角6065°的定向天线;b、一般选择15dbi左右的中等增益天线;c、最好选择带有一定电下倾角(36°)的天线;d、建议选择双极化天线。6、

31、郊区基站天线选择a、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水平半功率角65°或90°的定向天线;b、一般选择1518dbi的中、高增益天线;c、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预置下倾角;d、双极化和垂直极化天线均可选用。7、农村基站天线选择a、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90°、120°定向天线或全向天线;b、所选的定向天线增益一般比较高(1618dbi);c、一般不选预置下倾天线,高站可优先选择零点填充天线;d、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8、公路基站天线选择a、一般选择窄波束、高增益的定向天线,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8字型天线、全向或变形全向天线;b、公路基站对覆盖距离要求高,因此一般不选

32、预置下倾角天线;c、建议选择垂直极化天线;d、所选定向天线的前后比不宜太高。  10、安装天线时需要注意:a、安装环境安装环境分为天线附近环境和基站附近环境。对于天线附近环境主要考虑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和天线受铁塔、楼面等的影响;对于基站附近环境则主要考虑500米以内高层建筑物对无线信号传播的影响。b、天线隔离度基站的收、发信机必须有一定的隔离;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为天线在实际安装的情况下,信号从一个天线的端口到另一个天线端口之间的衰减;gsm系统:两发射天线之间以及发射和接收天线之间,隔离度至少30db;天线垂直布置:lv=28+40log(k/)(db)天线水平布置:lv=22+20l

33、og(d/)-(g1+g2)-(s1+s2)(db)空间分集时,两根接收天线的距离要求为1218;天线安装越高其分集天线的水平间距越大,一般取分集天线水平间隔等于天线有效高度的0.11倍;要达到同样的分集效果,垂直分集距离必须是采用水平分集时的56倍;为了减少两副天线的相互影响,分集天线水平间距在任何天线有效高度情况下都应大于3m。六、实验步骤 1、主馈线接地主馈线要求三点接地,首尾两点,中间一点;如果两点间超过60米,必须增加接地点。如果馈线小于20米,允许两点接地;如果馈线小于10米,允许一点接地。2、主馈线固定主馈线室外部分每隔80厘米需用专用馈线卡固定,主馈线室内部分每隔60厘米需用专

34、用馈线卡固定。3、主馈线敷设放馈线时尽可能接近天馈线施工现场,并应避免馈线在地面上拖动。如无法避免,则要用纸版箱垫衬在地上。4、馈线弯曲41、馈线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单次: 1/2 馈线 125mm7/8 馈线 250mm 1 5/8馈线 400mm4.2、馈线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多次: 1/2 馈线 200mm7/8 馈线 360mm1 5/8馈线 400mm4.3馈线允许最大弯曲扭矩: 7/8 馈线 16.3n.m 1/2 馈线 2.7n.m在弯曲馈线时一定要慢速均匀用力,切毋快速大力弯曲。馈线弯曲点建议不超过3个,馈线不要与锋利,尖锐物体碰撞或接触。5、馈线回水弯主馈线进馈线窗前需做回水弯,建议

35、切角大于60度,但需大于此馈线的最小弯曲半径。主馈线进馈线窗后应用防水胶泥,护套或其他防水产品对馈线窗做防水处理,馈线窗需做防雷接地。6、馈线标注馈线两端要求有标签并标注正确无误,同一根馈线天线端和入室端标注应完全一致。标注方法为:用两位数字表示,第一位表示小区,第二位表示天线,中间用减号分隔。例如:11,12,21,22,31,32。7、馈线走线架走线架需设计牢固,有足够的支撑或拉线。走线架宽度不小于0.4m,横档间距不小于0.8m,横档宽度不小于50mm,横档厚度不小于5mm。在距离拐弯处40cm处设立横档,使馈线在弯曲后立刻能有一个固定。从铁塔和桅杆到馈线孔必须有连续的走线架。为使馈线进

36、入室内更安全、更合理,施工更安全便利,建议走线架在馈线孔以下留有1.5m2m长。8、主馈线施工步骤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或实际长度裁剪馈线,应注意要留有一定余量。在同一根馈线两端做好标注,标注用不干胶纸或色谱胶带。将主馈线天线端的电缆接头连接好,应注意用锯或锉进行切割或修整时馈线头应倾斜朝下,避免铜削落入铜管内。并用防水胶带对馈线 接头处进行包裹(暂时),以防止接头处进水或损伤。用电缆提升挂网或其他专用设备沿走线架走线位置将主馈线天线端提升上塔或屋面,提升时应防止将馈线划伤或弯折。根据馈线所对应不同扇区天线的位置将馈线在塔顶或屋面相应位置固定,并将馈线沿着铁塔或走线架用馈线卡自上而下地进行固定。馈线

37、进馈线窗前先做回水弯。馈线进窗后,将在距离馈线窗一米内某处与避雷器相连(根据安装文件或设计文件)。确定距离后,按照测量结果将馈线裁断。将主馈线入室端的接头做好,并与避雷器相连接。将主馈线室内部分在走线架上进行固定。在馈线两端扎好标牌,标牌朝向应便于阅读。用室外专用跳线将主馈线天线端接头与天线接头进行连接。用防水设备(防水胶泥,防水胶带,热缩套管,冷缩套管等)对室外专用跳线与主馈线天线端接头和天线接头的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 。9、对主馈线做防雷接地。对防雷接地进行防水处理。七、实验报告1、写出绘制的工程图;八、注意事项1、绘图时必须按照实际工程进行绘制;实验五 布线工程图设计制作实验一、实验目的1

38、、掌握用 visio 绘制综合布线拓朴图、路由图、信息点分布图 二、实验设备1、office 办公软件2、测量尺三、实验内容1、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图;2、用visio绘制各种路由图。3、用visio绘制信息节点分布图四、实验课时 4课时五、实验原理visio是一款图表制作程序,该程序可以以图表的形式诠释您的想法、过程、系统以及数字。 visio 2003 能够协助绘制各种网络拓扑图以及路由图,可以绘制网络工程中信息点的发布图等。六、实验步骤 1、打开visio软件,并了解软件界面的功能 2、使用visio的制图工具根据实际工程进行网络拓扑绘制 3、使用visio的制图工具根据实际工程进行路由图绘制 4、使用visio的制图工具根据实际工程进行信息点发布绘制七、实验报告1、写出绘制的工程图;八、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