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一、 短路:1、隔膜刺穿:1)极片边尾有毛刺,卷绕后刺穿隔膜短路(分切刀口有毛刺、装配有误);2)极耳铆接孔不平刺穿隔膜(铆接机模具不平);3)极耳包胶时未包住极耳铆接孔和极片头部(裁大片时裁刀口有毛刺);4)卷绕时卷针划破隔膜(卷针两侧有毛刺);5)压芯时气压压力太大、太快压破隔膜(气压压力太大,极片边角有锐角刺穿隔膜纸)。2、全盖帽时极耳靠在壳壁上短路:1)高温极耳胶未包好;
2、0; 2)壳壁胶纸未贴到位;3)极耳过长弯曲时接触盖帽或壳壁。3、化成时过充短路:1)化成时,正负极不明确反充而短路;2)过压时短路;3)上柜时未装好或内部电液少,充电时温度过高而短路。4、人为将正负极短接:1)分容上柜时正负极直接接触; &
3、#160; 2)清洗时短路。二、 高内阻:1、焊接不好:极耳与极片的焊接;极耳与盖的虚焊。2、电液偏少:注液量不准确偏少;封口时挤压力度过大,挤出电液。3、装配结构不良:极片之间接触不紧密;各接触点面积太小。4、材质问题:极耳及外壳的导电性能;电液的导电率;石墨与碳粉的导电率。三、 发鼓:1、电池内有水份:制造流程时间长;空气潮湿;极片未烘干;填充量过大,入壳后直接发鼓;极片反弹超厚,入壳后发鼓。2、短路:过充或短路
4、。3、高温时发鼓;超过50温度发鼓。四、 低容量:1、敷料不均匀,偏轻或配比不合理。 2、生产时断片、掉料。3、电液量少。
5、; 4、压片过薄。五、 极片掉料:1、烘烤温度过高,粘接剂失效。
6、60; 2、拉浆温度过高。3、各种材料因素:如P01、PVDF、SBR、CMC等性能问题。 4、 敷料不均匀。六、 极片脆:1、面密度大,压片太薄。
7、; 2、烘烤温度过高。 3、材料的颗粒度,振实密度等。锂离子电池容量损失分析 锂离子电池是继镍镉、镍氢电池之后发展最快的二次电池。由于其具有比能量高、工作电压高、自放电率低、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独特优势,现已用作高速 发展的小型电子产品的电源,也很有希望用作大型动力电池的电源。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充放电循环的稳定性,与其他二次电池一样,锂离子电池 在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是难以避免的。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过充
8、电或过放电、电解液分解、SEI 膜的形成、活性物质的溶解及其他因素会导致电池容 量损失,因此分析锂离子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对我们进行研究开发及生产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我们产品的品质。一、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锂 离子电池是指分别用两种能可逆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层间化合物作正负极活性物质而构成的二次电池,目前生产中普遍采用高嵌脱锂电位的LiCoO2 类材料为 正极,低嵌脱锂电位的碳类材料为负极。锂离子电池在最初的充电循环中,在碳负极材料会出现化学/电化学反映过程,分别对应有机电解液的分解和锂离子的嵌 入,伴随形成SEI 膜。目前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碳酸丙烯酯(PC
9、)、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甲基乙基酯(EMC)等,电解质一般用锂盐有LiBF6、LiPF4、LiAsF6 和LiCIO4 等。隔膜用PP 微孔薄膜或PE 微孔薄膜。电极反应如下:正极:LiCoO2充电 放电Li1 xCoO2xLixe20负极: 6C xLi xe 充电 放电 LixC6总的反应为: 6C LiCoO2充电 放电 L
10、i1xCoO2LixC6充 电时,锂离子从LiCoO2 中立方紧密堆积氧层中八面体位置发生脱嵌,释放一个电子给Co3,其氧化为Co4;放电时,锂离子嵌入到八面体位置得到 一个电子,Co4还原为Co3。负极中当锂离子插入到石墨层中后石墨结构与此同时从外电路得到一个电子使得负极电荷平衡。与其它二次电池一样,锂离子 经充放电循环后存在容量损失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材料方面也有制造工艺方面的因素。二、容量损失原因分析1.过充电所谓过充电就是超过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一般为4.2V)而继续充电的过程。在过充的情况下会造成电池容量的衰减,主要有如下因素:石墨负极的过充反应;正极过充反应
11、;电解液在过充时氧化反应。电池在过充时,锂离子容易还原沉积在负极表面:LieLi(s)沉 积的锂包覆在负极表面,阻塞了锂的嵌入。导致放电效率降低和容量损失,原因有:可循环锂量减少;沉积的金属锂与溶剂或支持电解质反应形成 Li2CO3,LiF 或其他产物;金属锂通常形成于负极与隔膜之间,可能阻塞隔膜的孔隙增大电池内阻。快速充电,电流密度过大,负极严重极化,锂的沉 积会更加明显。正极过充导致容量损失主要是由于电化学惰性物质(如Co3O4,Mn2O3 等)的产生,破坏了电极间的容量平衡,其容量损失是不可逆的。LiyCoO2(1y)/3Co3O4O2(g)yLiCoO2
12、y<0.4同 时正极材料在密封的锂离子电池中分解产生的氧气由于不存在再化合反应(如生成H2O)与电解液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同时积累,后果将不堪设想。过充还会导 致电解液的氧化反应,其氧化速率跟正极材料表面积大小、集电体材料以及所添加的导电剂(炭黑等)有很大关系,同时,炭黑的种类及表面积大小也是影响电解液 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表面积越大,溶剂更容易在表面氧化。当压高于4.5V 时电解液就会氧化生成不溶物(如Li2Co3)和气体,这些不溶物会堵塞在 电极的微孔里面阻碍锂离子的迁移而造成循环过程中容量损失。2.电解液分解电解液由溶剂和支持电解质组成,在 正极分解后通常形成不溶性产物
13、Li2Co3 和LiF等,通过阻塞电极的孔隙而降低电池容量,电解液还原反应对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会产生不良影响,并且 由于还原产生了气体会使电池内压升高,从而导致安全问题。电解液在石墨和其它嵌锂碳负极上稳定性不高,容易反应产生不可逆容量。初次充放电时电解液分解会 在电极表面形成钝化膜,钝化膜能将电解液与碳负极隔开阻止电解液的进一步分解。从而维持碳负极的结构稳定性。理想条件下电解液的还原限制在钝化膜的形成阶 段,当循环稳定后该过程不再发生。电解质盐的还原参与钝化膜的形成,有利于钝化膜的稳定化,但还原产生的不溶物对溶剂还原生成物会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电解 质盐还原时电解液的浓度减小,最终导
14、致电池容量损失(LiPF6 还原生成LiF、LixPF5x、PF3O 和PF3),同时,钝化膜的形成要消耗锂 离子,这会导致两极间容量失衡而造成整个电池比容量降低。工艺中使用碳的类型、电解液成份以及电极或电解液中添加剂都是影响成膜容量损失的因素。电解液中常常会含有氧、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微量的水对石墨电极性能没影响,但水含量过高会生成LiOH(s)和Li2O 沉积层,不利于锂离子嵌入,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H2OeOH1/2H222OHLiLiOH(s)LiOHLieLi2O(s)1/2H2溶剂中的CO2 在负极上能还原生成CO 和LiCO3(s
15、):2CO22e2LiLi2CO3COCO 会使电池内压升高,而Li2CO3(s)使电池内阻增大影响电池性能。3.自放电自放电是指电池在未使用状态下,电容量自然损失的现象。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导致容量损失分两种情况:一是可逆容量损失;二是不可逆容量的损失。可逆容量损失是指损失的容量能在充电时恢复,而不可逆容量损失则相反,如锂锰氧化物正极与溶剂会发生微电池作用产生自放电造成不可逆容量损失。 自放电程度受正极材料、电池的制作工艺、电解液的性质、温度和时等因素影响。如自放电速率主要因溶剂氧化速率控制,因此溶剂的稳定性影响着电池的贮存寿 命,如果负极处于充足电的状态而正极发生自放电,电池内容量平
16、衡被破坏,将导致永久性容量损失。长时间或经常自放电时,锂有可能沉积在碳上,增大两级间容 量不平衡程度。Pistoia等认为自放电的氧化产物堵塞电极材料上的微孔,使锂的嵌入和脱出困难并且使内阻增大和放电效率降低,从而导致不可逆容量损 失。4.电极不稳定性如上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充电状态下会氧化电解质分解而造成容量损失。另外,影响正极材料溶解的因素还有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构缺陷,充电电势过高以及正极材料中炭黑的含量。其中电极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结构的变化势最重要的因素 锂 钴氧化物在完全充电状态下为六方晶体,理论容量的50放电后生成新相单斜晶体,锂镍氧化物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涉及斜方六面体及单斜
17、晶体的变 LiyNiO2 通常在0.3<y<0.9 范围内循环。锂锰氧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2 种不同的结构变化:一是化学计量不变的情况下发生 的相变化;二是充放电过程种锂嵌入和脱嵌量改变时发生的相变。LiCoO2 锂离子电池充电电压超过4.2V 时,容量损失与在负极检测到钴含量直接相 关,而且充电截止电流电压越高,钴溶解的速率越大。另外,容量损失(或钴溶解)与合成活性物质的热处理温度有关。5.集流体铜 和铝分别是负极和正极集流体最常用的材料。其中铝箔无论是在空气种还是在电解液中都比较容易在表面形成氧化物膜,同时,集流体表面全面腐蚀
18、和局部腐蚀(如 点蚀)以及粘附性差等原因都会使得电极反应阻力增大,电池内阻增加,导致容量损失和放电效率降低。为了减少这些原因造成的影响,从市场上购得的集流体最好 进行预处理(酸碱浸蚀、耐腐蚀包覆、导电包覆等),以提高耐腐蚀性与粘附性能。因为集流体表面粘附力太小,电极局部可能会与集流体分开,增加了极化作 用,对容量有很大影响。铜集流体在使用过程中腐蚀生成一层绝缘腐蚀产物膜。致使电池内阻增大,循环过程中放电效率下降,造成容量损失。当过放电时,铜箔会 发生如下反应:CuCue所产生的Cu(I)在充电时会以金属铜的形式结晶沉积在负极表面上,形成铜枝晶,极易穿透隔膜造成短路甚至出现爆炸。特别注意的是在选
19、择负极极片时绝对不允许有掉料露铜的极片存在,否则在露铜处极片容易生成枝晶损坏电池。防止铜集流体溶解最好是放电电压应不低于2.5V。磷酸铁锂电池的特点3.2V/100AH 3.2V/200AH锂 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电池。 这种新材料不是以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Mn2O4;LiNiMO2。而是LiFePO4材料。磷酸铁锂作为锂电池材料是近几年才出现 的事,国内开发出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是2005年7月。其安全性能与循环寿命是其它材料所无法相比的,这些也正是动力电池最重要的技术指标。1C充放循环 寿命达2000次。单节电池过充电压30V不燃烧,不爆炸。穿刺不爆炸。磷酸铁锂正极
20、材料做出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更易并串使用。其中以磷酸铁锂为主材料的聚合物动力电池以高安全性、动力、环保及长寿命而迅速成为动力电源的领先军。 ? 安全:P-O键长短,键能高,所以更稳定。即使在过充电情况下也不会产生游离氧,不和电解液反应。可以放电到0V,电池无大的损伤。与有机电解液反应活性低 。热力学稳定状态,400 以下无变化; ? 长寿命:充放电过程中,晶体结构不会发生变化,晶格膨胀和收缩小 。三维结构,Li+二维移动,利于锂的嵌入。充电电压低,电解液更稳定,电池副反应少。1C充放循环寿命达2000次。单节电池过充电压30V不燃烧,不爆炸。穿刺不爆炸。 LiFePO4/LiCoO2/LiMn2O
21、4性能对比 项目 磷酸铁锂 钴酸锂 锰酸锂 理论克容量 170 274 148 放电平台V 3.2-3.3 3.6-3.6-3.7 3.7 循环寿命 >2000次 >500次 >300次 高温性能 >75度 0-45度 0-45度 安全性能 一优越 般 较优越 倍率放电 较好 一般 较好 一、 超长寿命,长寿命铅酸电池的循环寿命在300次左右,最高也就500次,而河南环宇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循环寿命达到2000次以上,标 准充电(5小时率)使用,可达到2000次。同质量的铅酸电池是“新半年、旧半年、维护维护又半年”,最多也就11.5年时间,而磷酸铁锂电池
22、在同样条 件下使用,将达到6-7年。综合考虑,性能价格比将为铅酸电池的4倍以上。 二、 使用安全,磷酸铁锂完全解决了钴酸锂和锰酸锂的安全隐患问题,钴酸锂和锰酸锂在强烈的碰撞下会产生爆炸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而磷酸铁锂以经过严格的安全测试即使在最恶劣的交通事故中也不会产生爆炸。 三、 可大电流2C快速充放电,在专用充电器下,1.5C充电40分钟内即可使电池充满,起动电流可达2C,而铅酸电池现在无此性能。 四、 耐高温,磷酸铁锂电热峰值可达350500而锰酸锂和钴酸锂只在200左右。 五、 大容量,河南环宇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续行里程是同等质量铅酸电池的34倍,其优点可使电动
23、自行车在重量上不超标(40kg/ 辆)的前提下,充一次电可跑70公里左右,对于上班族,充一次电能够使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而铅酸电池配备的电动自行车在整车重量不超标的条件下,其电池容 量最大为15Ah(铅酸电池重量此时已达13公斤,而同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的重量只有5公斤),充一次电最多能够行驶40km左右。 六、 无记忆效应可充电池在经常处于充满不放完的条件下工作,容量会迅速低于额定容量值,这种现象叫做记忆效应。像镍氢、镍镉电池存在记忆性,而磷酸铁锂电池无此现象,电池无论处于什么状态,可随充随用,无须先放完再充电。 七、 体积小、重量轻,同等规格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的体积是铅酸电池体积的2/3重量是
24、铅酸电池的1/3。 八、 绿色环保. 绝 对的绿色环保电池电动自行车虽然为绿色环保型的交通工具,而其配备的铅酸电池中却存在着大量的铅,在其废弃后若处理不当,仍将对环境够成二次污染,而磷酸 铁锂材料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构成任何污染被世界公认为绿色环保电池,该电池无论在生产及使用中,均无污染,因此该电池又列入了“十五”期间的 “863”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项目。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出口量将迅速增大,而现在进入欧美的电动自行车 已要求配备无污染电池,配备铅酸电池的电动车很难出口,因此,对于贵公司选用我们生产的新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来配备贵厂的电动车,
25、对于提高贵厂产品档次, 增加产品卖点,打开国内及欧美出口市场,将是一种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明智选择。 磷酸铁锂电池可应用的产业领域: 大型电动车辆 (电动BUS、电动汽车、油电混合车); 轻型电动车辆 (电动机车、电动自行车、休闲车、高尔夫球车、电动推高机、清洁车等); 医疗设备、特殊仪器 (电动病床、电动轮椅、电动代步车、制氧呼吸器); 太阳能、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设备; 通讯电台备电储能设备; 不断电系统UPS; 电动手工具机、园艺电动工具、农业工具机、特殊用途机具; 遥控电动飞机、车、船; 机器人的电力系统; 矿工用灯具照明设备; 军用设备: UPS、通讯设备、遥测系统、无人侦察机; 远端离
26、线的储能设备; 轻量化、提升继航力及延长循环使用寿命的应用; 最佳环保、节能及安全的替代性电池 (取代铅酸、镍氢、镍镉、锂钴、锂锰类电池); 航运设备、设施的应用等。 二、 谁先用磷酸铁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占据市场。谁就有可能成为市场领导者.锂电池几个术语解释什么是过放电?它对电池有什么影响? 电池放完内部储存的电量,电压达到一定值后,继续放电就会造成过放电。电池过放可能会给电池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大电流过放,或反复过放对电池影响更大。一般而言,过放电会使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可逆性受到破坏,即使充电也只能部分恢复
27、,容量也会有明显减少。 什么是短路,对电池性能有何影响? 电池外两端连接在任何导体上都会造成外部短路,电池类型不同,短路有可能带来不同严重程度的后果。如:电解液温度升,内部气压升高,等气压值如果超过电池 盖帽耐压值,电池将漏液。这种情况严重损
28、坏电池。如果安全阀失效,甚至会引起爆炸。因此切勿将电池外部短路。 什么是记忆效应?怎样消除记忆效应? 记忆效应是针对镍镉电池而言的,由于传统工艺中负极为 烧结式,镉晶粒较粗,如果镍镉电池在它们被完全放电之前就重新充电,镉晶粒容易聚集成块而使电池放电时形成次级放电平台。电池会储存这一放电平台并在下次 循环中将其作为放电的终点,尽管电池本身的容量可以使电池放电到更低的平台上。在以后的放电过程中电池将只记得这一低容量。同样在每一次使用中,任何一次
29、不完全的放电都将加深这一效应,使电池的容量变得更低。 要消除这种效应,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小电流深度放电(如用0.1C放至0V)一是采用大电流充放电(如1C)几次。对BYD镍镉电池来说,由于负极的工艺全部为拉浆式,镉晶粒不会聚集,不存在记忆效应的问题。 不同容量的电池组合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什么问题? 如
30、果将不同容量或新旧电池混在一起使用,有可能出现漏液,零电压等现象。这是由于充电过程中,容量差异导致充电时有些电池被过充,有些电池未充满电,放电时有容量高的电池未放完电,而容量低的则被过放。如此恶性循环,电池受到损害而漏液或低(零)电压。 聚合物电芯常见测试项目 充放电
31、性能 容量 电压 内阻 循环寿命 高温性能/低温性能 荷电保持能力 环境适应性 安全保护性能 过电流及短路电流: 因为不明原因(放电时或正负极遭金属物误触)造成过电流或短路,为确保安全,必须使其立即停止放电。 过 电流保护IC原理为,当放电电流过大或短路情况产生时,保护IC将激活过(短路)电流保护,
32、此时过电流的检测是将功率MOSFET的Rds(on) 当成 感应阻抗用以监测其电压的下降情形,如果比所定的过电流检测电压还高则停止放电,同样地,过电流检测也必须设有延迟时间以防有突发电流流入时产生误动作。 通常在过电流产生后,若能去除过电流因素(例如马上与负载脱离),将会恢复其正常状态,可以再进行正常的充放电动作 过度充电保护: 过 度充电保护IC的原理为:当外部充电器对锂电池充电时,为防止因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内压上升,需终止充电状态。此时,保护IC需检测电池电压,当到达 4.25V时(假设
33、电池过充点为4.25V)即激活过度充电保护,将功率MOSFET由开转为切断,进而截止充电。 另外,还必须注意因噪音所产生的过度充电检出误动作,以免判定为过充保护。因此,需要设定延迟时间,并且延迟时间不能短于噪音的持续时间。 过度放电保护: 在过度放电的情况下,电解液因分解而导致电池特性劣化,并造成充电次数的降低。采用锂电池保护IC可以避免过度放电现象产生,实现电池保护功能。 过 度放电保护IC原理:为了防止锂电池的过度放电状态,假设锂电池接上负载,当锂
34、电池电压低于其过度放电电压检测点(假定为2.3V)时将激活过度放电保 护,使功率MOSFET由开转变为切断而截止放电,以避免电池过度放电现象产生,并将电池保持在低静态电流的待机模式,此时的电流仅0.1A。 当锂电池接上充电器,且此时锂电池电压高于过度放电电压时,过度放电保护功能方可解除。另外,考虑到脉冲放电的情况,过放电检测电路设有延迟时间以避免产生误动作。 锂电池保护电路: 由于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因此难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在过度充电状态下,电池温度上升后能量将过剩,于是电解液分解而产生气体,因
35、内压上升而产生自燃或破裂的危险;反之,在过度放电状态下,电解液因分解导致电池特性及耐久性劣化,因而降低可充电次数。 锂 离子电池的保护电路就是要确保这样的过度充电及放电状态时的安全性,并防止特性劣化。锂离子电池的保护电路是由保护IC及两颗功率MOSFET所构成,其 中保护IC监视电池电压,当有过度充电及放电状态时切换到以外挂的功率MOSFET来保护电池,保护IC的功能有过度充电保护、过度放电保护和过电流短 路保护。 关于动力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做为一种新型的动力技术,可以使用在任何一种驱动车辆上,如电动自行车、电动 摩托车、电动小轿车、
36、电动中巴和大巴,以及UPS、移动激光电源、移动照明电源、移动通讯设备、军事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其使用面之广,具有不可估量的市 场前景。然而,基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特性,即充电电压不可超过4.2V,放电电压不可低于2.6V。使用锂动力电池的技术问题,已是迫在眉睫,而且是必须 尽快解决的问题。 锂动力电池的产生,无疑对传统的驱动技术带来危机。而锂动力电池的特性,又决定了必须有 高超的使用技术。才能尽快进入使用市场。从目前的锂电池生产制造技术看,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程度,10Ah电池内阻达到10m左右,而 50Ah,100Ah的电池内阻只有1m左右,这使电池专家都感到惊讶。然而,锂动力电池的突然出现,也让
37、使用市场感到突然。当一个个用户对高新科技产 生兴趣,并兴致勃勃地试用时,问题出现了:锂动力电池在使用中做为动力,必须要串联才能达到使用电压的需要,而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电池的串联,使用一段 时间后,必然会产生电压的参差不齐,这并不是电池的生产技术问题,由于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从涂膜开始到成为成品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即使经过严格的检测程 序,使每组电源的电压、电阻、容量一致,但使用一段时间,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如同一位母亲生的双胞胎,刚生下时可能长得一模一样,做为母亲都很难 分辨。然而,在两个孩子不断成长时,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差异锂动力电池也是这样。使用一段时间产生差异后,采用整体电压控制的
38、方式是难以适用于锂动力电 池的,如一个36V的电池堆,必须用10只电池串联。整体的充电控制电压是42V,而放电控制电压是26V。用整体电压控制方式,初始使用阶段由于电池一 致性特别好,也许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电池内阻和电压产生波动,形成不一致的状态,(不一致是绝对的,一致性是相对的)这种时候仍然使用 整体电压控制是不能达到其目的的。例如10只电池放电时其中两只电池的电压在2.8V,四只电池的电压是3.2V,四只是3.4V,现在的整体电压是 32V,我们让它继续放电一直工作到26V。这样,那两只2.8V的电池就低于2.6V 处于了过放状态。锂电池几次过放就等于报废。反之,用整体电
39、压控制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也会出现过充的状况。比如用上述10只电池当时的电压状态进行充 电。整体电压达到42V时,那两只2.8V的电池处于"饥饿"的状态,而迅速吸收电量,就会超过4.2V,而过充的超过4.2V的电池,不仅由于电压过高 产生报废,甚至还会发生危险,这就是锂动力电池的特性。特性的物质只有掌握它的特性来使用,才能给你造福。如同一匹野马,你只有把它戴上缰绳。才能驯服它。自从人类发明了锂电池,其使用技术一直在不断提高,如小容量的手机电池,使用技术已达到完美程度。然而,做为大功率大容量的锂动力电池,其使用技术仍然处于开发研制阶段。 人们对较小容量的10AH电池采取了单体
40、控压恒流充电方式,在放电时使用整体电压控制, 在电压较高时就使其保护,停止工作。比如在整体电压30V时就控制其停止工作了。这样,一般在一致性比较好的电池组里,单体电池的电压也不会低于 2.6V。而充电时由于采取单体充电,单体控制,就能够使每只电池的工作效率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然而这种控制仍然不会使人们满足,并没有使电池达到 100%的工作量,比如广东的一家电动自行车公司,用10AH/36V的电池组充一次电续驶60k/m,而另一家电动自行车公司使用同样的电池组测试,可 续驶75km,这不能不说锂动力电池的使用技术是有高低之分的。由于锂动力电池的使用技术是每个研发单位的机密,他们在研发过程中都投入
41、大量的人力物力资 源,所以,使用技术的高低,不能不说这是他们开发市场争创品牌的资本。锂动力电池理想的管理应该是均衡保护控制。这种控制的要求是几只几十只甚至是几百只的电 池组,每只电池不仅能够管理和保护,而且在放电时还要使每只电池的电压保持均衡一致。如同几十杯水,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平衡一致地往外流。在充电时,也如几 十杯同一水平线上的水,在同一个电压线上,均衡一致地进行充电。 这种要求似乎刻苛,可锂劝力电池要想百分之百的被用户认可,只有做到这种程度才行。因为 许多用户,特别是消费者,他们不懂如何单独检测,如何各别处理单体出问题的电池,锂动力电池的管理只有达到智能化程度,才能彻底开辟出这个宏大的市场
42、。所 以说,锂动力电池市场目前亟待解决的是使用技术问题。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技术规范 负极石墨粉(一) 1 物理特性1.1 振实密度(g/cm3) 0.81.2 比表面积(m2/g) 3-51.3 颗粒尺寸
43、0; 100%通过200目筛1.4 颗粒度分布1.4.1 d10(mm) 101.4.2 d50(mm)
44、60; 20±21.4.3 d90(mm) 331.5 外观:黑色粉末,颜色均匀,无结块,无团聚,无夹杂物质 2 化学特性2.1 碳含量(%)
45、60; 992.2 灰分含量(%) 0.32.3 硫含量(ppm) 2002.4 水
46、份(%) 0.52.5 首次放电容量(mAh/g) 3202.6 首次放电效率(%) 852.7 循环寿命:400次循环
47、后容量持有率87% 3 检测方法3.1 比表面积 BET表面积分析法3.2 颗粒度分布 激光颗粒度分布测定仪3.3 电性能
48、; 用HLY045963M-A电池评价3.4 水份 烘干失重法3.5 化学杂质 ICP光普法,X射线衍射法,电化学沉积法3.6 颗粒尺寸
49、; 过200目筛3.7 外观 目测3.8 其他 参看供应商指
50、标3.9 失效验证 用HLY045963M-A电池按产品技术规范及工艺文件测试首次放电、倍率放电、高低温放电及常温循环性能 4 贮藏与管理4.1原料应密封包
51、装,避免潮湿和化学气氛。4.2保存期限:12个月4.3 检验频度:第1次进货检验,第2次材料入库6个月,第3次材料过期时,材料过期后每隔3个月检验一次,直到材料耗尽或材料彻底失效5供应商:天津市巨亨电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5.1型号:STC-3
52、; 负极石墨粉(一) 完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技术规范 导 电 碳 粉(KS-6)(一)1 物理特性1.1 比表面积(m2/g) 141.2 颗粒尺寸
53、60; 100%通过80目筛1.3 颗粒度分布1.3.1 d10(mm) 11.3.2 d50(mm)
54、60; 3-51.3.3 d90(mm) 5.8-7.11.4 外观:黑色粉末,颜色均匀,无结块,无团聚,无夹杂物质2 化学特性2.1 水份(%)
55、; 0.52.2 灰分(%) 0.12.2 杂质含量典型值(ppm) Al10; Cr1; Ni2; Ti7; As0.5; Cu1; Pb2;
56、; V3; Ca90; Fe75; Sb0.1; S50;Co1; Mo1; Si90;3 检测方法3.1 比表面积 BET表面积分析法3.2 水份
57、; 烘干失重法3.3 颗粒尺寸 过80目筛3.4 化学杂质 ICP光普法,X射线衍射法,电化学沉
58、积法3.5 颗粒度分布 激光颗粒度分布测定仪3.6 外观 目测3.7 其余
59、0; 参照供货厂指标 4 贮存及管理4.1原材料应密封包装,避免潮湿和化学气氛。4.2保存期限:24个月4.3 检验频度:第1次进货检验,第2次材料入库12个月,第3次材料过期时,材料过期后每隔6个月检验一次,直到材料耗尽或材料彻底失效5 供应商:上海汇普工业化学品有限公司5.1型号:KS-6导电碳粉(一) 完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技术规范 导电碳粉
60、(SP)(二)
61、; 1 物理特性1.1 比表面积(m2/g) 50-70 1.2 密度(kg/ m3) 160(标准值)1.3 颗粒分布
62、 大颗粒含量(直径45mm)(ppm) 5 大颗粒含量(直径20mm)(ppm) 25 1.4 外观:黑色粉末,颜色均匀,无结块,无团聚,无夹杂物质2 化学特性2.1 碳含量(%)
63、 99.52.2 水份(%) 0.22.3 灰分(%)
64、60; 0.052.4 PH 7-10 2.5 杂质含量典型值Fe10(ppm); Ni1(ppm); V1(ppm); S0.02(%);
65、160;3 检测方法3.1 比表面积 BET表面积分析法3.2 化学杂质 ICP光普法,X射线衍射法,电化学沉积法3.3 颗粒度分布
66、 激光颗粒度分布测定仪3.4 外观 目测3.5 其他
67、0; 参看供应商指标 4 贮存及管理4.1原料应密封包装,避免潮湿和化学气氛。4.2保存期限:24个月4.3 检验频度:第1次进货检验,第2次材料入库12个月,第3次材料过期时,材料过期后每隔6个月检验一次,直到材料耗尽或材料彻底失效 5 供应商:上海汇普工业化学品有限公司5.1型号:Super P导电碳粉 (二) 完 软包
68、装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技术规范 高分子粘结剂(PVDF)(一)1 物理特性1.1 外观:白色,无杂色粉末,无结块,无团聚1.2 颗粒尺寸 100%通过40目筛 1.3 密度(g/cm3)
69、 1.7 1.4 熔点() 1501.5 拉伸强度1.5.1屈服时抗张强度(MPa) 501.5.2屈服时伸长率(%) &
70、#160; 91.5.3断裂时伸长率(%) 502 化学特性2.1 挥发性物质(%) 0.03 2.2 杂质含量(ppb)Fe1;Mn0.06;Mg0.07;Pb0.07;Cr0.26;Co0.10;Cu0.08; 3 检测方法3.1
71、0; 颗粒尺寸 过40目筛3.2 密度 用带刻度量筒测量
72、160; 3.3 挥发性物质 烘干失重法3.4 拉伸强度 拉力计测量3.5 外观 &
73、#160; 目测3.5 其他
74、; 参看供应商指标3.6 失效验证 制成胶液和浆料并涂膜看其粘结性,后用HLY045963M-A电池按产品技术规范及工艺文件测试首次放电、倍率放电、高低温放电及常温循环性能 4 贮存及管理4.1原料应密封包装,避免潮湿和化学气氛。4.2保存期限:18个月4.3 检验频度:第1次进货检验,第2次材料入库9个月,第3次材料过期时,材料过期后每隔4个半月检验一次,直到材料耗尽或材料彻底失效
75、5 供应商:厦门中物投进出口有限公司5.1型号:KYNARR 761高分子粘结剂(PVDF)(一)完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技术规范 溶剂(NMP)(一)1 物理特性 1.1 比重(g/cm3) 1.0-1.03(1.028) 1.2 外观
76、60; 无色液体2 化学特性2.1 含量(%) 99.90 2.2 水份(%)
77、60; 0.02 2.3 色度(APHA) 252.4 杂质含量氯化物(ppm)
78、160; 0.50磷酸盐(ppm) 0.50硫酸盐(ppm)
79、; 0.50 硝酸盐(ppm) 0.50 Al(ppb)
80、60; 10 B(ppb) 10 Ca(ppb)
81、 10 Co(ppb) 10 Cr(ppb)
82、160; 10 Cu(ppb) 10 Fe(ppb)
83、0; 10 K(ppb) 10 Mg(ppb) &
84、#160; 10 Pb(ppb) 10
85、; Sn(ppb) 10 Ti(ppb)
86、0; 10 3 检测方法3.1 含量 气相色谱法3.2 外观 目测3.3 水分
87、0; 卡尔费休滴定法3.4 其他 参看供应商指标3.5 失效验证 用HLY045963M-A电池按产品技术规范及工艺文件测试首次放电、倍率放电、高低温放电及常温循环性能4 贮存及管理4.1该材料在室温下保存,应存放在通风良好、无明火处。 4.2保存期限:12个月4.3 检验频度:第1次进
88、货检验,第2次材料入库6个月,第3次材料过期时,材料过期后每隔3个月检验一次,直到材料耗尽或材料彻底失效5 供应商:胜利油田东胜星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5.1型号:电子级 溶剂(一) 完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技术规范 CMC(一) 1 物理特性1.1黏度(mPa·s,浓度1%) 6501.2外观
89、 白色粉末,无团聚,无结块2 化学特性2.1 PH 6.5-8.52.2取代度(DS)
90、 0.65-0.952.3氯化物(%) 0.32.4水份(%) 10.02.5 杂质
91、2.5.1钙(Ca)% 0.022.5.2镁(Mg)% 0.022.5.3铁(Fe)% 0.033检验方法3.1 颜色、外观
92、0; 目测3.2 化学杂质 ICP光普法,X射线衍射法,电化学沉积法3.2 其他 参看供应商指标3.3 失效验证
93、0; 制成胶液和浆料并涂膜看其粘结性,并用HLY045963M-A电池按产品技术规范及工艺文件测试首次放电、倍率放电、高低温放电及常温循环性能4 贮存及管理4.1材料应妥善包装,避免被污染,贮存于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处。4.2保存期限:12个月4.3 检验频度:第1次进货检验,第2次材料入库6个月,第3次材料过期时,材料过期后每隔3个月检验一次,直到材料耗尽或材料彻底失效 供应商:赫克力士化工(江门)有限公司5.1 型号:BVH8CMC(一)完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原
94、材料技术规范 羧基丁苯胶乳(SBR) (一) 1 物理特性1.1 外观 乳白色稍带蓝色粘性乳液,无机械杂质1.2固含量(%)
95、;50±21.3黏度(mPa·s) 50-3002 化学特性2.1 PH 6-82.2残余苯乙烯(%)
96、; 0.023检验方法3.1 颜色、外观 目测3.2 固含量 烘干失重法3.2 其他
97、 参看供应商指标3.3 失效验证 制成胶液和浆料并涂膜看其粘结性,并用HLY045963M-A电池按产品技术规范及工艺文件测试首次放电、倍率放电、高低温放电及常温循环性能4
98、0; 贮存及管理4.1材料应妥善包装,避免被污染,贮存于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处。4.2保存期限:3个月4.3 检验频度:第1次进货检验,第2次材料入库1个半月,第3次材料过期时,材料过期后每隔20天检验一次,直到材料耗尽或材料彻底失效5 供应商:淄博翔达化工有限公司5.1型号:XBS-146C 羧基丁苯胶乳(一) 完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技术规范 去离子水(自制) 1 物理特性1.1 外观
99、0; 清澈、透明、无杂质2 化学特性2.1电导率(ms/cm) 0.2(在线测试)2.2离子含量
100、 依据设备参数3检验方法3.1 颜色、外观 目测3.2 失效验证 测各种杂质离子含量4贮存及管理4.1材料应密封包装,避免被污染,贮存于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处。4.2保存期限:8h4.3 检验频
101、度:每次制水过程在线检测 去离子水(自制) 完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技术规范 铝 箔(一) 1 物理特性1.1 厚度(mm) 0.020±0.0011.2 宽度(mm)
102、160; 298±0.5(334±0.5)1.3 机械性能1.3.1抗拉强度(N/mm2) 1601.3.2延展率(%) 0.51.4 表面状态1.4.1 一平方米中不允许
103、有直径F0.3mm的针孔,直径0.1mmF0.3mm不超过3个,直径0.1mm的不计(不应有密集的、连续性的、周期性的针孔)1.4.2材料表面应平整一致,无皱痕,无裂纹,无污点,无油渍,无色变,无锈蚀等其它缺陷,不得有严重的油气味 1.4.3材料边上应无明显波浪边 1.5 卷绕状态材料应被均匀地卷绕在轴上,边部平齐,偏斜1mm1.6 面密度(g/m2) 54±3(取样面积100×100
104、)2 化学特性2.1 含量(%) Al99.452.2 杂质(%) Si、Fe0.55;Cu0.05;Mn0.05;Mg0.05;Zn0.05;Ti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昭通市绥江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微生物分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BIM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免疫规划精细化管理培训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8.2.2 程序的基本结构
- 中医诊断绪论
- 养老院新员工入职培训
- 危大工程培训
- 闽粤赣三省十二校2025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小学生防诱骗安全教育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热点素材解读及相关题目:高中双休
- 二年级阅读课教案
- 2024年杭州萧山环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下册德道与法治第一单元《珍惜青春时光》复习课件
- 2024年嘉峪关市招聘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物理-甘肃省2025年高三月考试卷(3月)(甘肃一诊)试题和答案
- 2024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中央戏剧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湖北漳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农业合作社与农户种植合作协议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