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版心理学课件_第1页
简易版心理学课件_第2页
简易版心理学课件_第3页
简易版心理学课件_第4页
简易版心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的、要求 心理学这门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是要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本质、规律和事实,对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等有所了解,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与要求n听课n查阅有关资料(图书馆、上网等形式)n与人交流、讨论(与同学、老师等)n结合实际,应用和研究有关心理问题,总结和反思学习过程、调整自身心理状态,提高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写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小论文。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n目录n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n第二节 心理学的任务n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n第四节 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

2、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心理学”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哲学家探讨的主题之一。心理学的英文拼法psychology,就是由希腊文pcyche(意为:灵魂)和logoe(意为:讲述)两个字联合演变而来,原意是指“阐释灵魂的学问”。n科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n 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n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n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n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n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不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定义及其特征是什么?科学的定义与特征n

3、科学的定义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应用系统的方法处理问题而发现事实变化的真相并且探求这种变化的原理或者原则这样过程的学问!n 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有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然后才揭示它们的过程和规律;最后是科学研究必须有方法,必须有系统的方法去研究;要探索事实的真相,探索事实变化的原理或者原则。n科学的特征科学的特征:客观性、验证性和系统性回答心理学是不是科学:心理学也是一门科学!n 虽然心理研究可以和研究物的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客观的、可验证的、系统的科学研究,但它与自然科学的研究相比较,又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人类本身的学问即人性的科学,而自然科学是研究物性的科学。作为科学心理学

4、研究的困难(与自然科学相比较)n1、人性的内隐性:比如说一个人的态度在不同情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n2、人性的个别差异性:比如说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n3、人性的变化迅速:比如说一个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心理反应的不同。n4、研究者本身心理品质也会对心理学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说研究者作为个体去研究另外的心理个体的心理反应就很难把自身的心理因素(如情感、态度等)排除在外,这样就使心理学研究变得更加困难了。n 恩格斯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

5、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9页)n 有心理学家评述:“在冯特出版他的生理心理学与创立他的实验室以前,心理学几乎象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算是有个安身之所和有个名字的一门实验科学”。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n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活动不仅人有,动物也有,而人的心理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恩格斯曾经誉之为“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三、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n(一)、心理过程包括认识

6、、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简称知、情、意)内容n 心理过程就是人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它不是稍纵即逝的,而是作为一个过程,它是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心理过程是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的总称,这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亦即人脑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二)、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n 心理过程在每个人身上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表现出每个人不同的心理特点,即个性心理特征。如兴趣、需要、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古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每个人的心理面貌是各不相同的。 n 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通过心理过程而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例如能力

7、主要是在认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性格主要是在意志和情感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如兴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态度就是不相同的。由此可见,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不过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心理状态n 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是心理活动在某一时间内所独有的特征。例如,疲劳、注意、困惑、喜悦、忧伤、紧张、后悔、犹豫等都是以不同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一经产生可持续一段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天,甚至几个月或几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种喜悦、振奋的心理状态,是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感受

8、性高,思维活跃,记忆清晰,情绪开朗,做事果断等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与个性心理三者的关系n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是密切联系的。首先,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其次,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心灰意懒的心理状态会降低认知效率;再次,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如果某类心理状态(如漫不经心)经常反复出现,并且出现的时间愈来愈长,那么这类心理状态就有可能转化为这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如粗心大意的性格特征)第二节 心理的实质n 心理究竟是什么?心理与物质的关系如何?这是人类思想史的重大问题,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9、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长期激烈斗争的中心问题。n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没有人脑不可能产生心理活动,没有客观现实也不可能产生心理活动,只有当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并引起人脑的活动时,才产生心理活动,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而人脑则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是科学心理学的最基本的观点。二、心理是脑的机能n(一)、从物种的发生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即神经系统、脑的属性。 n 腔肠动物末分化的感觉出现,产生心理萌芽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已有莲状神经系统,如蚯蚓、蜜蜂、蜗牛有了专门的感觉,产生了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10、:灵敏的触角和视、嗅、味觉。 脊椎动物(出现了真正的脑) 出现两半球的萌芽出现两半球的萌芽( (鱼类鱼类) ) 开始出现了大脑两半球开始出现了大脑两半球( (两栖类两栖类) ) 鸟类脑半球,只是无沟回鸟类脑半球,只是无沟回 灵长类动物脑已有了灵长类动物脑已有了6层层皮层皮层 神经系统的自然演进(二)、从个体发生发展史来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是与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连的n 大脑皮层及重量的增加:大脑皮层及重量的增加:新生儿新生儿出生时(脑细胞数与成人相近;皮层薄、沟回浅;脑重量占成人的1/3)9个月脑重达成人的1/2,达660克2.5-3岁重900-1000克,达成人的2/37岁脑重1280克,达

11、成人的9/10接近成人。n 大脑皮层成熟的两个飞跃期:大脑皮层成熟的两个飞跃期:6岁左右,皮层神经纤维髓鞘化已基本完成;13岁左右,脑电波的波形及频率开始与成人相同。(三)、从长期的医学实践和近代生理学研究的成果看,大脑才是心理活动的真正器官n 脑的破坏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某些行为丧失。研究表明,如果大脑左侧半球中央回底部(言语运动区或布罗卡区)受损就会导致“运动失语症”,可以看懂文字,听懂谈话,但口头不能用词表达自己的思想,不会说话。大脑额中回后接近中央前回手部代表区的位置受损,会导致“失写症”,手部运动正常但不会书写。大脑颞叶颞上回后部受损会导致“感觉失语症”,听不懂别人的谈话。大脑顶叶角回受

12、损,会导致“失读症”,视觉好但看不懂文字。大脑功能区大脑功能区n 脑是心理产生的自然前提,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一)、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n 所谓客观现实,包括客观条件、社会环境、教育影响以及除了反映主体以外的其他人的言语和行动在内。 n 列宁指出:“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二)、(二)、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心理起制约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作用n 心理是外部世界的复写、模写、画像、映象,脑的活动是不能单独产生心理活动的。对于人而言,如果没有人类社会的生活实践,也就没有人的心理。n 如1920年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发现的卡玛拉,

13、2岁被发现时相当于6个月婴儿的心理水平,经训练10岁学会站立,12岁学会6个单词,14岁学会走路,15岁学会45个词,17岁临死时只相当5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 狼 孩正在睡觉的卡玛拉和阿玛拉苛勒的猩猩们 心理的实质n 野生儿的这些行为和心理特征表明,人的心理是由人类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与世隔绝的环境是造成野生儿独特的心理和习惯的根本原因。环境可以促使人的头脑发展,也可以阻碍人的头脑发展,而人脑的正常发育才使人的正常心理的形成成为可能,因此人脑是人的心理的自然物质前提,而人类社会生活实践则是影响人心理发生的决定因素。在人的一生中,出生以后的头几年是形成正常的个性和心理机能的最重要的时期,此时脑

14、的正常发育,特别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决定了他今后心理发展的命运,甚至有时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三)、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三)、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n1、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通过具体的人进行的,、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通过具体的人进行的,因此就形成了对客观现实反映的差异因此就形成了对客观现实反映的差异。 我是好还是坏我是好还是坏2、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能动的反映 登峰造极登峰造极的彩绘的彩绘第三节第三节 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的任务n一、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基本任务是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研究心理现象的规律。揭示人的心理过

15、程与个性心理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规律,达到对人的心理正确说明、有效调控和准确预测。n二、研究心理学的意义二、研究心理学的意义n(一)(一)、理论意义n(二)、实践意义n(三)、自我修养的意义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略)n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n(一)、客观性原则n(二)、系统性原则n(三)、发展性原则n(四)、教育性原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n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n(一).客观性原则n 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对心理学的研究来说,就是要从心理活动产生所依存的客观条件及其表现和作用来揭示心

16、理的产生、发展的规律。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纷繁复杂, 很容易产生猜测、武断和片面的错误,因此,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更应注意遵循这一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n n 发展性原则是把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因此,是一个强调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的原则。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就是要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发展阶段上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个人从初生到老年,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研究心理活 动,不仅要阐明人以往已形成的一些心理品质,也要阐明那些正在形成和刚刚表现出来的新的心理特点,并且还要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心理特点,以便创造有利条件,让其顺利发展固定的、静止的。不仅如此,人脑这一心理活动的物质

17、承担者,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历史地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研究人类产生以前动物的心理特点和发展变化的规律。n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n(一)、观察法 n(二)、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n(三)、评价法:测量、调查、访问、比较等方法的总称 n(四)、其它方法:活动产品研究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四节 心理学的发展(略)n四、心理学研究的性质:四、心理学研究的性质: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思考题:n1、心理的实质是什么?n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n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n第一节 动物心理的发生与

18、发展(略) n一、心理的发生n(一)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n(二)生物的反映形式n(三)心理的反映形式n二、动物心理的发展阶段第二节 人类意识的产生一、意识和意识的内容n 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独有的最完善的反映形式,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自觉的和能动的反映。心理过程是意识产生的基础,而语言和思维是意识的核心。n 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意识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环境的意识。二、人类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n(一)、劳动是人和人的意识赖以产生的第一个重要因素n(二)、语言是人和人的意识赖以形成和发展的第二个重要因素第三节第三节 意识的特征意识的特征 n(一)(一)、自觉的目的性

19、、自觉的目的性(二)、(二)、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诱捕诱捕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技馆(三)、社会历史的制约性(三)、社会历史的制约性 n1、不同历史时期人的心理意识表现不同。 2、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心理存在很大的差异 n 移民构成的国家讲究更多的个人意义,具有漫长历史的国家则更多强调个人生活的社会意义 记住珍记住珍珠港珠港(四)、主观选择性(四)、主观选择性 n “穷爸爸”从小就教育孩子:好好学习,长大找个好工作,别像你爹这么穷。“富爸爸”则告诉孩子:要学会雇佣比自己聪明的人为自己干活,为自己挣钱。n 二、意识和无意识n(一)、什么是无意识?n 意识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高级阶段和主要形式,但并

20、不是唯一的形式。在许多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既无明确的方向,也不为自己所觉察。这种没有目的方向和不为自己所觉察的心理活动就是无意识或下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部分组成。他形象地把意识比作一座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前意识是水表层的部分,无意识是深藏在海水下面的部分,而意识是露在水面上面的部分。与意识的三因素相对应,人格也有结构,那就是人格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n(二)、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转化n 意识是指现时正被个人觉知的心理现象。事实上,当我们清醒时,绝大多数心理活动是发生在自己能够觉知到的情况下的,因而绝大多数心理现象属于意识范畴。例如,我们在进行记忆

21、活动时,我们能觉知记忆活动的目的、记忆的对象、采用的记忆方法、达到的记忆效果,甚至能觉知自己的记忆特点、改变记忆策略等,这样的记忆活动自然处于意识状态。n 无意识是指现时未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这虽在整个心理现象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它们能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所接触到。例如,梦,还有人的习惯性、自动化了的行为,在通常情况下也是被我们忽略觉知而成为无意识现象的。还有许多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心理活动,也属无意识之列。仍以记忆为例,有时我们并没有记忆某方面内容的目的,自然也没有想着要记住它,却不知不觉中把这内容记住了,甚至还记得相当牢固。n 无意识水平是指对其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的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态。例

22、如,个体的某些生理变化,诸如脑电活动、内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心跳脉搏的变化等就不会被人觉知。再比如外界环境中超越感受器能力的刺激物,诸如超声波、x射线等也不能被人觉知,也就不能使人产生意识活动。n 前意识水平是指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或信息,平时虽不被觉知,但可由需要时再复现或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识状况。处于这一水平上的信息资料要比任何时刻的意识水平上的信息资料数量多得多。例如,在长时记忆中,储存着大量的信息,在平时不使用这些信息时并不觉知到众多信息何在,只有当要检索提取使用时(如考试时),才会对它们产生意识。n 潜意识水平是指蕴含在意识层之下的欲望、情绪等经验被控制和压抑而使个体在当时不觉知的

23、意识状况。尽管潜意识中的种种本能欲望、情感和思想被压抑,但它们并不泯灭,而且会不由自主地活动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及行为。 复习思考题n1、如何理解心理的实质?n2、什么是意识?简述意识的基本的特点。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 目 录n第一节 神经元n第二节 神经系统n第三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n第四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略)第一节 神经元神经元一、神经元的构造与分类一、神经元的构造与分类纤维传导3-120米/秒几微米到一几微米到一米米神经元 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第二节 神经系统一、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大脑 脑脑

24、间脑间脑 脑干脑干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小脑小脑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脊髓脊髓 脑神经脑神经 躯体神经躯体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脊神经 交感交感. 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 副交感副交感.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n 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从它的最低部位到最高部位,结构和机能越来越复杂,它是身体各种机能的中枢,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它的功能是简单反射中枢(如排泄、膝跳反射等)和传导冲动。n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分布全身,把脑和脊髓与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联系起来。我们身体内的神经象

25、树枝那样密布各个角落,又象电话线那样通向“司令部”(脑)。如果把一个人所有的神经纤维连成一线,其长度可以围绕地球赤道五十圈。大脑功能区大脑功能区脑重约脑重约14001400克,脑皮层面积展开约克,脑皮层面积展开约22002200平方厘米。对氧平方厘米。对氧和血液需要也最多和血液需要也最多 运动中枢运动中枢中央前回;中央前回;躯体感受中枢躯体感受中枢中央后中央后回;视觉悟中枢回;视觉悟中枢枕叶;枕叶;听觉中枢听觉中枢颞叶;嗅觉颞叶;嗅觉中枢中枢海马回沟附近。海马回沟附近。 大脑两半球n 大脑有左、右两半球,其形状好象两个合起来的拳头,位于颅腔内,有胼抵体把它们联系起来。人的大脑两半球特别发达,它

26、的表面有一层起伏不平的灰色层,称为大脑皮层。人脑的重量平均为1400克,在种系之间动物智慧的高低并非单纯由脑的重量所决定的。鲸鱼的脑重9200克,象的脑重4000克,如果智慧的高低单纯由脑的重量所决定,那么人将会成为它们的奴隶,鲸鱼将牵着人的脖子跑。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种系之间,如果把脑的重量、脑重与体重之比和脑的微观结构联系起来考察,则可以看到人在动物界占有明显的优先地位。在人与人之间,脑重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差异,也不会造成智慧上的明显差别。不能简单地说,脑重的人聪明,脑轻的人笨。有人调查了一些名人的脑重量,他们当中有些人在脑的重量上差别很大,但都对人类文化作出了贡献。n 据文献记述,有一个

27、人脑重竟达2850克,可算地球上脑最重的人,但却是一个白痴;除了“无脑儿”外,一个头小畸形者,脑重量只有17.3克,可算是世界上脑重量最轻的人了,他们都是特例。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n大脑分左右半球,每一半球都有感觉区、大脑分左右半球,每一半球都有感觉区、运动区、视觉、听觉、联合区。运动区、视觉、听觉、联合区。n正常情况下,两半球协调活动,一半球正常情况下,两半球协调活动,一半球的信息通过胼胝体传到另一半球。的信息通过胼胝体传到另一半球。n但两半球是否具有不同功能?但两半球是否具有不同功能?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右半球: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

28、绪、音乐和艺术欣赏、舞蹈雕塑等。正常情况下,两半球即分工又联合活动,完成复杂的活动。二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嗅嗅 神神 经(经(olfactory nerve)视)视 神神 经经(optic nerve)动眼神)动眼神经(经(oculomotor oculomotor nervenerve)滑车神经)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trochlear nerve)面面 神神 经(经(facial facial nervenerve)舌咽神经)舌咽神经(glossophryngeal glossophryngeal nervenerve)迷走神经)迷走神经(vagus ner

29、vevagus nerve)副)副 神神 经(经(accessory accessory nervenerve)舌下神经)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hypoglossal nerve)前庭蜗神经前庭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vestibulocochlear nervenerve)三叉神经)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trigeminal nerve)展展 神神 经(经(abducent abducent nervenerve) 颈颈8 8对;胸对;胸1212对;腰对;腰5 5对;骶对;骶5 5对;对;尾尾1 1对对总 结: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

30、。心理是人脑的功能。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听、体验饥寒冷暖;能够运动;能够注意、记忆、思维都是因为有一个健康的脑。 各部分各司其职,联合完成活动。 三、反射与反射弧三、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反射: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2 2、反射弧、反射弧传传入入神神经经 传出传出神经神经 中枢中枢神经神经 效应器效应器感受器感受器 第三节第三节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一、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一、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n(一)无条件反射: 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其神经联系是固定的,由低级神经中枢来实现。可形成连锁反射:第一个反射的反应可以成为第二个反射的剌激。n

31、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例如,婴儿生下来,受冷空气的刺激就哭;针刺手,手就缩回;食物放在嘴里就会流唾液等都是无条件反射。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称无条件刺激,上面例子中的冷空气、针、食物等都是无条件刺激。(二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n 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它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神经联系是暂时神经联系,可以使人类适应周围千变万化的环境。实验表明:在巩固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也能形成新的条件反射,称二级条件反射,动物愈高级,建立的条件反射级愈多,至于人类,由于掌握了语言和词,可以形成无数级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不仅具有生物学的意义,而且也具

32、有社会学的意义。n 条件反射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也能在一定条件下消退。这样,动物的行为就能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正确而适时地适应经常变化的环境,人类就能进一步改造周围的环境。1、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 2、操作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 n个体主动适应环境形成的条件反射 n 在孩子哭的时候,之所以能依随“抱”和“抚摸”这种正强化物,是因为爸爸妈妈表现出想尽可能让孩子舒服的态度。只要孩子哭就被抱(即强化),这就是孩子从周围环境中有效地开发出的有利于自己的东西,这也是适应了环境。反 射 :无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反射二、两种信号系统 n(1927年巴甫洛夫提出) n(一)、第一信号系

33、统(一)、第一信号系统:具体的事物及其声音、形象n(二)、第二信号系统(二)、第二信号系统:人类特有的语言和词n(三)、就人类而言,(三)、就人类而言,通常是二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活动经常受第一信号系统支持,而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又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 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由语言文字形成的条件反射 望梅止渴望梅止渴三、动力定型 n 一个人比较稳定地从事某一活动,客观剌激物的系统经常按一定序列和强度作用于有机体,由于大脑皮层有系统性活动的机能,能把这些剌激有规律性地协调成一个条件反射链锁系统,这就是动力定型。 习惯动力定型n 动力定型建立以后,一旦有关刺激物作用于有机体,条件反射的

34、链索系统就会顺利地出现,所以动力定型又称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如做广播操,只要发动一个动作,一系列的活动就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动力定型形成后,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减轻有机体的负担,并且功效很高。n 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和生活方式等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动力定型的建立。动力定型建立后是比较稳固的,它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也可以在新的条件下得到改造或发展。四四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抑制抑制(一)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n1、兴奋过程、兴奋过程: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如动物有机体在食物作用下有关控制唾液反射的中枢发生兴奋,就会引起或加强唾液腺的分泌。n

35、2、抑制过程、抑制过程: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如控制唾液反射中枢抑制过程的发展,则唾液分泌就会减少或停止。n(1)、无条件性抑制(先天性抑制)条件性抑制(先天性抑制): :外抑制外抑制和和 超限抑制超限抑制 。n (2)、条件性抑制条件性抑制: :消退抑制消退抑制 和分化抑制分化抑制 :泛化现象 、分化现象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n1 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1 1)、扩散)、扩散:在剌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起初是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然后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布。弱兴奋如剌激皮肤引起全身发麻。 n(2 2)、集中)、集中

36、:兴奋或抑制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如:从没有在舞台亮相的人,起初会出现全身紧张,逐步就表现出专注于表演。 2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n(1 1)、负诱导)、负诱导: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抑制过程,由睡眠到睡醒。n(2 2)、正诱导)、正诱导: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或同一部位的兴奋过程,由觉醒到睡眠。 第四节第四节 内分泌腺 和神经-体液调节(略)n思考题:n1、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n2、什么是反射?反射包括哪几种?n3、简述两种信号系统。 第四章第四章 注注 意意 目 录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 第三节 注意

37、的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注意概述注意概述n一、注意的含义:一、注意的含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指向性: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个瞬间,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外一些对象。如在戏院看戏,在课堂上听课。 2、集中性: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个方向上的活动的强度和紧张度,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 3、人们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的指向范围就缩小,所以集中性与指向性密不可分。n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不能独立地反映某种客观事物。注意它是伴随着心理过程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特性,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脱离心理过程的注意不能独立存在,离开了注意,

38、一切心理过程也就无法产生。注意和心理过程的关系二、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二、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n(一)、定向反射(一)、定向反射:每当新异剌激出现时,人便产生相应的运动,将感受器朝向该剌激,脑皮层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额叶调节注意-脑干网状结构使注意成为可能。n(二)、表现(二)、表现:1、适应性运动:“侧耳倾听”、“举目凝视”;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运动变化。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n一、无意注意一、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事先无预定的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一)、剌激物的特点剌激物的特点 n1 1、剌激物的强度。、剌激物的强度。n2 2、剌激物之间的对比

39、关系、剌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n3 3、剌激物的活动变、剌激物的活动变化。n4 4、剌激物的新、剌激物的新异性性。绝对新异性和相对新异性 - 从未出现的或剌激物的不寻常结合 - 好奇心 恐慌恐慌(二)、人本身的状态二)、人本身的状态 n1 1、人对事物的需要、人对事物的需要、兴趣和态度兴趣和态度。 n2 2、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听音听音乐乐还能还能注意注意什么?什么?二、有意注意二、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n 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作一定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聚精会神聚精会神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n(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一)、加

40、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n(二)、合理地组织活动(二)、合理地组织活动。1 1、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可以加强、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可以加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2 2、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3 3、把智力活动、把智力活动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n(三)、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三)、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三、有意后注意三、有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n 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对活动熟悉后,并产生直接兴趣的意,对活动熟悉后,并产生直接兴趣的注意。注意。 科学家的科研活动科学家的科研活动 第

41、三节第三节 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广度一、注意的广度 (范围)n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事物对象的数量多少。 n影响广度的因素有:n(一)、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对象的特点:集中程度、排列顺序、组合、对比、关系等有关。(二)、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二)、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二、注意的稳定性二、注意的稳定性 n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n(一)、狭义稳定性: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n(二)、广义稳定性: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n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主体状态和对象特点;与稳定性的注意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 (即分心)。 注意

42、的动摇现象(起伏现象)注意的动摇现象(起伏现象)三、注意的分配三、注意的分配 n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n(一)、同时并进的两种活动(一)、同时并进的两种活动。其中必有一种熟练的;n(二)、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二)、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 四、注意的转移四、注意的转移 n注意的转移:是指人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调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点。沉着沉着 影响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的条件:n1、原来注意的紧张强度;n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n3、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n 如果对原来事物注意的紧张度高,新的事物或活动不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困难和

43、缓慢。反之,注意的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人的注意转移除存在着个体差异外,还存在着年龄差异。 复习思考题n1、什么是注意?注意与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n2、注意分哪几种?影响这几种注意的条件是什么?n3、请分析自己的注意特征。第五章第五章 感感 觉觉n第一节第一节 感觉概述感觉概述n第二节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感觉几种主要的感觉n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的测量(即一般规律)感觉的测量(即一般规律)第一节第一节 感觉概述感觉概述一、感觉的概念和感觉的意义一、感觉的概念和感觉的意义n 感觉(感觉(sensation):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44、物个别属性的反映。n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n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n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感觉的意义的意义感感 觉觉 剥剥 夺夺 实实 验验 装装 置置二、感觉的种类(略)二、感觉的种类(略)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可以将感觉区分为:可以将感觉区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其中视觉、听觉、嗅觉嗅觉、味觉

45、、皮肤感觉等。其中视觉、听觉、嗅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 内部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 (机体自身的运动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与状态) ),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等。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即一般规律)n一、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n 感受性是指感受器对于适宜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受性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绝对感受性是指能觉察最小刺激量的能力,而差别感受性则是指觉察同类刺激微小差异的感觉能力。n 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并持续了一定时是指能引起感觉的并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间的刺激量。n

46、 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而激量。而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则是指刚刚能觉察差异感则是指刚刚能觉察差异感觉的最小变异量。觉的最小变异量。二、感受性的变化与发展二、感受性的变化与发展n 1 1、剌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不会立刻消失,、剌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不会立刻消失,而是产生后效,而是产生后效,如视觉后像。正后像和负后正后像和负后像像。n2 2、感觉的适应现象和对比现象:、感觉的适应现象和对比现象: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暗适应和明适应;同时性对比和继时性对比。 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

47、,这种现象叫后像。 后像分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 例如,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一个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形象,出现在光亮背景之上,这就是负后像。 . . 视觉适应;它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可区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例如,我们从阳光照射的室外进入电影院。 明适应: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明适应进行很快,时间很短暂。在一秒钟的时间内,由明适应引起的阈限值

48、上升,就已很明显。在5分钟左右,明适应就全部完成了。 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相互作用感觉相互作用 一、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一、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如夜空明月当空,看到的星星似乎少些,无月的晴空,看到的星星特别繁多。(最明显的就是适应现象和对比现象)n二、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n1 1、如感冒鼻塞影响味觉。n2 联觉联觉和感觉的补偿现象感觉的补偿现象 。思考题:n1、什么是感觉?感觉对人而言有何重要作用?n2、什么是绝对感受性?它与绝对感觉阈限是什么关系?第六章 知 觉内 容 概 要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错错 觉觉特殊知觉特殊知觉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知觉的一般概念知觉的一般概念第一节

49、知觉的一般概述n 知觉:知觉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一一 、 什么是知觉什么是知觉觉察觉察确认确认分辨分辨对事对事物的物的整体整体反应反应客观客观事物事物直接直接作用作用于感于感官官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觉察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还不知道它是什么。例如,在校园内散步,发现路旁有一个发亮的东西。这时我们只是觉察到一个物体的存在,不知道它是什么。 分辨是把一个事物或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区别开来。 确认: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

50、。例如,断定闪闪发亮的东西是一面镜子,这就是分辨和确认的结果。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事物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阈限值是不一样的。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n 通过感觉只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知觉才能认识事物的整体属性,知觉比感觉更能完善更能全面地反映客观现实。盲人摸象的故事,较能很好地反映感觉与知觉的关系。盲人仅凭感觉来判断大象的整体属性,也就是他们把感觉当成了知觉,这是从心理科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个寓言故事。n 感觉和知觉是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三、三、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培养、提高观察力要做到:有准备、有步骤、有计划

51、、系统进行并做好记录。第二节第二节 知觉的种类知觉的种类 视视知知觉觉听听知知觉觉触触知知觉觉嗅嗅知知觉觉味味知知觉觉根据知觉时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感官的特性空空间间知知觉觉时时间间知知觉觉运运动动知知觉觉根据人脑根据人脑所反映的所反映的事物特性事物特性n一、一般知觉:包括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n二、特殊的知觉:包括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运动知觉n1 1、真动知觉、真动知觉: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剌激视网膜各点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物体运动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不能产生动觉。n2 2、似动知觉、似动知觉:不动的静止物,很快相继剌激视网膜

52、上邻近部位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n3 3、诱导运动、诱导运动:实际不动或运动缓慢的物体,因其它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属于运动错觉性幻觉。 n4 4、自主运动、自主运动:在暗室中注视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它在不停地运动。 n第三节第三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基本特征n整体性n选择性n理解性n恒常性n(一)、(一)、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的过程。的过程。 格式塔学派归纳为:接近律;格式塔学派归纳为:接近律;

53、相似律;连续律三大规律。相似律;连续律三大规律。 不可能图形不可能图形中间是中间是13还是还是b?部分对整体的依赖关系部分对整体的依赖关系(二)(二)、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的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人杯双可图 (三)、知觉的理解性(三)、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组织加工的过程。言语的导引能唤起过去的经验,如“鸟宿池边树”情景的构思。 (四)、知觉的恒常性四)、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人能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 形状的恒常性 第四

54、节第四节 错觉(略)错觉(略) n一、错觉的种类一、错觉的种类:对客观事物形成的不正确知觉和错误的知觉。主要是视错觉 n二、错觉产生的原因:二、错觉产生的原因:有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有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原因。原因。 错 觉佐尔拉错觉爱恩斯坦错觉冯特错觉 复习思考题:n1、什么是知觉?知觉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n2、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n3、什么是观察?如何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观察力? 第七章第七章 记记 忆忆n目 录n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n第二节 记忆过程n第三节 记忆系统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n一、记忆一、记忆:n 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这里所说的“经验”是指个体在过去生活的中经

55、历的所有事件,其中既有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学习过的知识,也有曾经体验过的情绪。例如读过的小说、曾经看过的电影、居住过的地方都会或多或少地记得一些。二、记忆表象n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再现出事物形象的过程。其特征是:直直观性观性:如去过张家界的人知道其形象;概括性概括性: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如说到吊脚楼会形成该类事物的表象。 三、记忆的分类(略)三、记忆的分类(略)n(一)按记忆的内容划分:1、形象记忆。2、逻辑记忆。3、情绪记忆。4、运动记忆。 n(二)、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n(三)、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n(四)、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第二

56、节第二节 记忆过程记忆过程n一、识记:识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记忆过程开始于识记。n(一)、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一)、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n1、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无预定识记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的记忆,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如:“潜移默化”。n2、有意识记、有意识记:明确识记目的,并使用一定的方法的识记,伴随一定的意志努力。n(二)、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二)、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n1、意义识记意义识记:意义识记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n2、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机械识记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二、保持和遗忘二、保持和遗忘n(一)、保

57、持:通过识记将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保留的过程。n1、记忆是对过去经验的保持,而记忆内容在保持的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如流言的传递;n2、记忆包括重现和创造性的重新构造两个方面。n3、记忆的恢复现象:延迟回忆的数量超过直接回忆的数量,产生原因在于识记时有抑制的积累,影响识记后的记忆成绩。过一定时间,抑制解除,记忆成绩可能增高。 (二)、遗忘及其特点(二)、遗忘及其特点1 1、遗忘的定义、遗忘的定义: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n2 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保持曲线):遗忘进、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保持曲线):遗忘进程不均衡程不均衡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n、识记材料的意义

58、和作用;、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n、识记材料的数量:、识记材料的数量:材料越多,平均用的时间和漏读数越多。如莱昂(d.o.lyon)研究显示:n100字 识记9 100字识记平均时间9n10000字 4200 42n、 学习程度:学习程度:过度学习学习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n、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3、制约遗忘进程的其他因素制约遗忘进程的其他因素 (三)、遗忘的原因(三)、遗忘的原因 n1 1、关于遗忘的学说、关于遗忘的学说n1 1)、消退说)、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n2 2)、干扰说)、干扰说:记忆材料之间的干扰,产生相互

59、抑制,使所需的材料不能提取,分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n3 3)、压抑说)、压抑说(动机性遗忘):弗洛伊德认为人常压抑痛苦的记忆以免因这种记忆可能引起的焦虑。n2 2、干扰效应表现的抑制现象、干扰效应表现的抑制现象:1)、前摄抑制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2)、倒摄抑制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四)、复习(四)、复习 n1 1、及时复习、及时复习;n2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合理分配复习时间;n3 3、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n4 4、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60、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复习;n5 5、活动有助于记忆、活动有助于记忆。三、再认和回忆n(一)、再认(一)、再认:对于曾经感知的事物再度呈现在眼前时能作出正确的识别和辨认,称为再认。n 再认的速度和确定性,取决于:n1、对某事物的识记的巩固程度;n2、当前呈现的事物同已经历过事物相类似的程度。 (二)、回忆n1 1、有意回忆:、有意回忆:有回忆的任务,自觉地去追忆以往的某些经验。n2、无意回忆、无意回忆: :无预定目的、在某种情景下,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经验。n3、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其表现形式如下:1、接近联想接近联想;2、类似联想类似联想;3、对比联想对比联想;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