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理科数学解题方法篇概率与数据_第1页
高中理科数学解题方法篇概率与数据_第2页
高中理科数学解题方法篇概率与数据_第3页
高中理科数学解题方法篇概率与数据_第4页
高中理科数学解题方法篇概率与数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概率与数据概率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第五中学龚光勇收集整理随机事件的概率,其中当时称为必然事件;当时称为不可能事件p(a)=0;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古典概率): p(a)=。理解这里m、的意义。比如: (1)将数字1、2、3、4填入编号为1、2、3、4的四个方格中,每格填一个数字,则每个方格的标号与所填数字均不相同的概率是_(答:); (2)设10件产品中有4件次品,6件正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从中任取2件都是次品;从中任取5件恰有2件次品;从中有放回地任取3件至少有2件次品;从中依次取5件恰有2件次品。(答:;)    3、互斥事件

2、:(a、b互斥,即事件a、b不可能同时发生)。计算公式:p(a+b)p(a)+p(b)。比如: (1)有a、b两个口袋,a袋中有4个白球和2个黑球,b袋中有3个白球和4个黑球,从a、b袋中各取两个球交换后,求a袋中仍装有4个白球的概率。(答:); (2)甲、乙两个人轮流射击,先命中者为胜,最多各打5发,已知他们的命中率分别为0.3和0.4,甲先射,则甲获胜的概率是(0.425=0.01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_(答:0.51); (3)有一个公用电话亭,在观察使用这个电话的人的流量时,设在某一时刻,有n个人正在使用电话或等待使用的概率为p(n),且p(n)与时刻t无

3、关,统计得到     ,那么在某一时刻,这个公用电话亭里一个人也没有的概率p(0)的值是            (答:) 4、对立事件:(a、b对立,即事件a、b不可能同时发生,但a、b中必然有一个发生)。计算公式是:p(a)+ p(b);p()=1p(a); 5、独立事件:(事件a、b的发生相互独立,互不影响)p(a?b)p(a) ? p(b) 。提醒: (1)如果事件a、b独立,那么事件a与、与及事件与也都是独立

4、事件; (2)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事件a、b至少有一个不发生的概率是1p(ab)1p(a)p(b); (3)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事件a、b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是1p()1p()p()。比如: 设两个独立事件a和b都不发生的概率为,a发生b不发生的概率与b发生a不发生的概率相同,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是_(答:); 某同学参加科普知识竞赛,需回答三个问题,竞赛规则规定:答对第一、二、三个问题分别得100分、100分、200分,答错得0分,假设这位同学答对第一、二、三个问题的概率分别为0.8、0.7、0.6,且各题答对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5、,则这名同学得300分的概率为_;这名同学至少得300分的概率为_(答:0.228;0.564); 袋中有红、黄、绿色球各一个,每次任取一个,有放回地抽取三次,球的颜色全相同的概率是_(答:); 一项“过关游戏”规则规定:在第关要抛掷一颗骰子次,如果这次抛掷所出现的点数之和大于,则算过关,那么,连过前二关的概率是_(答:); 有甲、乙两口袋,甲袋中有六张卡片,其中一张写有0,两张写有1,三张写有2;乙袋中有七张卡片,四张写有0,一张写有1,两张写有2,从甲袋中取一张卡片,乙袋中取两张卡片。设取出的三张卡片的数字乘积的可能值为且,其相应的概率记为,则的值为_(答:)

6、; 平面上有两个质点a、b分别位于(0,0)、(2,2)点,在某一时刻同时开始每隔1秒钟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方向移动1个单位,已知质点a向左、右移动的概率都是,向上、下移动的概率分别是和p,质点b向四个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方向移动的概率都是q。求p和q的值;试判断最少需要几秒钟,a、b能同时到达d(1,2)点?并求出在最短时间内同时到达的概率. (答:;3秒;) 6、独立事件重复试验:事件a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了次的概率(是二项展开式的第k+1项),其中为在一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比如: (1)小王通过英语听力测试的概率是,他连续测试3次

7、,那么其中恰有1次获得通过的概率是_(答:); (2)冰箱中放有甲、乙两种饮料各5瓶,每次饮用时从中任意取1瓶甲种或乙种饮料,取用甲种或乙种饮料的概率相等,则甲种饮料饮用完毕时乙种饮料还剩下3瓶的概率为_(答:) 提醒: (1)探求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关键是分清事件的性质。在求解过程中常应用等价转化思想和分解(分类或分步)转化思想处理,把所求的事件:转化为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常常采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转化为若干个互斥事件中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转化为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看作某一事件在n次实验中恰有k次发生的概率,但要注意公式的使用条件。

8、60;(2)事件互斥是事件独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反之,事件对立是事件互斥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3)概率问题的解题规范:先设事件a=“”, b=“”;列式计算;作答。 解决几何概型疑难杂症的四步曲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高中 高建彪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geometric models of probability),简称为几何概型.在几何概型中,事件a的概率计算公式为:           

9、60; .用几何概率公式计算概率时,关键是构造出随机事件所对应的几何图形,并对几何图形进行相应的几何度量. 对于一些简单的几何概型问题,可以快捷的找到解决办法.例1 如图,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直径作半圆,重叠部分为花瓣. 现在向该矩形区域内随机地投掷一飞镖,求飞镖落在花瓣内的概率.解:飞镖落在正方形区域内的机会是均等的,符合几何概型条件. 记飞镖落在花瓣内为事件a,设正方形边长为2r,则                 

10、.所以,飞镖落在花瓣内的概率为.点评:此题的关键是正确计算花瓣的面积. 这类题型中,试验全部结果的区域与构成事件a的区域,都直接由题中条件给出,从而易解. 然而,有些几何概型的问题,既不容易分辩出属于几何概率模型,也难发现随机事件的构成区域,但仔细研究此类问题后,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解题的规律.例2 两人相约7点到8点在某地会面,先到者等候另一人20分钟,过时离去. 求两人能够会面的概率. 解:设两人到达的时间分别为7点到8点之间的x分钟、y分钟.用表示每次试验的结果,则所有可能结果为:         &#

11、160;   ;记两人能够会面为事件a,则事件a的可能结果为:             .如图所示,试验全部结果构成区域为正方形abcd. 而事件a所构成区域是正方形内两条直线,所夹中间的阴影部分. 根据几何概型公式,得到:                .所以,两人能够会面的概率为.点评:题目的意思简单明了

12、,但如何转化为数学模型来求解却比较困难. 需要我们先从实际问题中分析得到存在的两个变量,如此题中两人到达的时间都是随机的,设为两个变量. 然后把这两个变量所满足的条件写成集合形式,并把所研究事件a的集合也分析得出. 把两个集合用平面区域表示,特别注意不等式所表示区域. 我们可以发现,要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平面区域,按两步解决:(1)作出直线;(2)取一特殊点验证,直线的哪侧符合不等式,则哪侧就是所表示区域. 准确得到随机事件的构成区域后,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易求得概率.根据以上的解法和分析,我们把此类疑难问题的解决总结为以下四步:(1)构设变量. 从问题情景中,发现哪两个量是随机的,从而构

13、设为变量x、y.(2)集合表示. 用表示每次试验结果,则可用相应的集合分别表示出试验全部结果和事件a所包含试验结果. 一般来说,两个集合都是几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的交集.(3)作出区域. 把以上集合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作出,先作不等式对应的直线,然后取一特殊点验证哪侧是符合条件的区域.(4)计算求解. 根据几何概型的公式,易从平面图形中两个面积的比求得.在以上四步曲中,第二步和第三步是解答的关键,通过这两步,可以发现随机事件所对应的几何图形. 第三步的作图需理解其原理. 下面依据这四步曲再解一题.例3 一条直线型街道的a、b两盏路灯之间的距离为120米,由于光线较暗,想在中间再随意安装两盏路灯c、d,

14、顺序为a、c、d、b. 问a与c、b与d之间的距离都不小于40米的概率是多少?解:(1)构设变量. 设a与c、b与d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米、y米.   (2)集合表示. 用 表示每次试验的结果,则所有可能结果为:                   ;        记a与c、b与d之间的距离都不小于40米为事件a,则事件a的可能

15、结果为                   .(3)作出区域. 如图所示,试验全部结果构成区域为直线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abc. 而事件a所构成区域是三条直线,所夹中间的阴影部分.(4)计算求解. 根据几何概型公式,得到:              .所以,a与c、b与d之间的距离都不小于

16、40米的概率为.点评:此题易错误的认为,把ab三等分,由于中间长度为40米,所以路灯c与d需安装在中间一段,从而cd安装在中间的概率为. 错误的原因是试验的结果不可能独立地安装在这三段,有可能跨这三段中的两段安装. 用以上四步曲求解,我们可以得到清晰的解题思路. 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古典概型 一、知识导学 1.必然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2. 概率: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件包括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随机事件在现实世界中是广泛存在的.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是否发生虽

17、然带有偶然性,但在大量重复试验下,它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事件a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个常数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着p(a).0p(a)13若在一次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相同,则称这些基本事件为等可能基本事件4具有以下两个特点:()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每个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我们将满足上述条件的随 机 试 验 的 概 率 模 型 称 为 古 典 概 型5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中共有种等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种,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二、疑难知识导析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与

18、联系:必然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要辨析清事件的条件和结果,理解事件的结果是相应于“一定条件”而言的,必须明确什么是事件发生的条件,什么是在此条件下产生的结果.上述三种事件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结果.2频率与概率:随机事件a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它是随着试验次数的改变而变化的,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于是,我们给这个常数取个名字,叫随机事件的概率.因此,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19、而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即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3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随机事件的概率:0p(a)1,这里要辩证地理解它们的概率: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可以看作随机事件的两个极端,它们虽是两类不同的事件,但在一定的情况下又可以统一起来,即任意事件a的概率满足:0p(a)14等可能事件的理解:一次试验中所有可能的个基本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这个结果对应着个基本事件.对等可能事件的理解,其实质在于对等可能性的理解.“等可能性”指的是结果,而不是事件.例如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两个正面”“两个反面”“一正一反”“一反一正

20、”这四种结果,每一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0.25;而出现“两个正面”“两个反面”“一正一反”这三种结果就不是等可能的.5注意用集合的观点来看概率,运用图式法来弄清各事件之间的关系.对古典概率来说,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的几个结果组成一个集合i,其中各基本事件均为集合i的含有一个元素的子集,包括个基本事件的子集a,从而从集合的角度来看:事件a的概率是子集a的元素的个数与集合i的元素个数的比值,即p(a).因此,可以借助集合的表示法来研究事件,运用图示法弄清各事件的关系,从而做到较深刻的理解. 三、经典例题导讲 例1 某人有5把钥匙,但忘记了开房门的是哪一把,于是,他逐把不重复

21、地试开,问恰好第三次打开房门锁的概率是多少?错解:有5把钥匙,每次打开房门的概率都是,不能打开房门的概率是,因而恰好第三次打开房门的概率是××.错因:上述解法忽略了条件“逐把不重复地试开”.正解:我们知道最多开5次门,且其中有且仅有一次可以打开房门,故每一次打开门的概率是相同的,都是.开三次门的所有可能性有种.第三次打开房门,则房门钥匙放在第3号位置上,前两次没能打开门,则前2个位置是用另4把钥匙安排的,故有种可能.从而恰好第三次打开房门锁的概率是p(a).例2 某组有16名学生,其中男、女生各占一半,把全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小组,求每小组里男、女生人数相同的概率.错解:

22、把全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小组,有种分法,事件a为组里男、女生各半的情形,它有种,所以p(a).错因:这里没注意到均匀分成两组与分成a、b两组的区别.正解:基本事件有,事件a为组里男、女生各半的情形,它有种,所以p(a). 例3 把一枚硬币向上连抛10次,则正、反两面交替出现的概率是.错解: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反两面的可能性都相等,因而正、反两面交替出现的概率是.错因:没审清题意.事实上,把一枚硬币向上连抛10次,出现正面5次的概率同样也不等于.正解:连抛10次得正、反面的所有可能的情况共有种,而题设中的正、反两面交替出现的情况只有2种,故所求的概率为.例4(2003.上海卷)某科研合作项目成

23、员由11个美国人、4个法国人和5个中国人组成,现从中随机选出两位作为成果发布人,则此两人不属于同一个国家的概率为(结果用分数表示).解:设“从20名成员中随机选出的2人来自不同国家”为事件a,则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又基本事件数为.故p(a).例5 将4个编号的球放入3个编号的盒中,对于每一个盒来说,所放的球数满足04.在各种放法的可能性相等的条件下,求:(1)第一个盒没有球的概率;(2)第一个盒恰有1个球的概率;(3)第一个盒恰有2个球的概率;(4)第一个盒有1个球,第二个盒恰有2个球的概率.解:4个不同的球放入3个不同的盒中的放法共有种.(1)第一个盒中没有球的放法有种,所以第一个盒中没

24、有球的概率为:p1.(2)第一个盒中恰有1个球的放法有种,所以第一个盒中恰有1个球的概率为:p2.(3)第一个盒中恰有2个球的放法有种,所以第一个盒中恰有2个球的概率为:p3.(4)第一个盒中恰有1个球,第二个盒中恰有2个球的放法有种,所以所求的概率为:p4.例6 一个口袋内有7个白球和3个黑球,分别求下列事件的的概率:(1)事件a:从中摸出一个放回后再摸一个,两回摸出的球是一白一黑;(2)事件b:从袋中摸出一个黑球,放回后再摸出一个是白球;(3)事件c:从袋中摸出两个球,一个黑球,一个白球;(4)事件d:从从袋中摸出两个球,先摸出的是黑球,后摸出的是白球.解:(1)基本事件总数是10

25、5;10.事件a包括“先摸出黑球后摸出白球”及“先摸出白球后摸出黑球”,摸出白球及黑球分别有7种和3种可能.所以a发生共有2×7×3种可能.p(a)0.42.2)事件b与事件a不同,它确定了先摸黑球再摸白球的顺序.p(b)0.21(3)事件c说明摸出两个球不放回,且不考虑次序,因此基本事件总数是,事件c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是.p(c)0.47.(4)与事件a相比,d要考虑摸出两球的先后次序.p(d)0.23评注:注意“放回抽样”与“不放回抽样”的区别.本例(1)(2)是放回抽样,(3)(4)是不放回抽样. 四、典型习题导练 1对某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进行抽

26、样检测的数据如下:抽取台数501002003005001000优等品数4092192285478954(1)计算表中优等品的各个频率;(2)该厂生产的电视机优等品的概率是多少?2先后抛掷三枚均匀的硬币,至少出现一次正面的概率是()a、b、c、d、3停车场可把12辆车停放一排,当有8辆车已停放后,则所剩4个空位恰连在一起的概率为()a.b.c.d.4有5条线段,其长度分别为1、3、5、7、9,现从中任取3条线段,求3条线段构成三角形的概率.5把10个运动队平均分成两组进行预赛,求最强的两队被分在(1)不同组内;(2)同一组内的概率.6甲、乙两人参加普法知识问答,共有10个不同的题目,其中选择题6

27、个,判断题4个,甲、乙两人依次各抽一题.(1)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的概率是多少?(2)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多少? §9.5  几何概型及互斥事件的概率 一、知识导学 1. 对于一个随机试验,我们将每个基本事件理解为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区域内随机地取一点,该区域中每一点被取到的机会都一样;而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则理解为恰好取到上述区域内的某个指定区域中的点这里的区域可以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用这种方法处理随机试验,称为几何概型.一般地,在几何区域 中随机地取一点,记事件“该点落在其内部一个区域内”为事件,则事件 发生的概率

28、() 这里要求 的测度不为,其中“测度”的意义依 确定,当 分别是线段、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时,相应的“测度”分别是长度、面积和体积等2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如果事件a、b、c,其中任何两个都是互斥事件,则说事件a、b、c彼此互斥.当a,b是互斥事件时,那么事件ab发生(即a,b中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b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p(ab)p(a)p(b).如果事件a1、a2、a彼此互斥,那么事件a1a2a发生(即a1、a2、a中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这个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3对立事件:其中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互斥事件.事件a的对立事件通常记着.对立事件的概率和等于1.p(

29、)1p(a)4相互独立事件:事件a(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或a)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当a,b是相互独立事件时,那么事件ab发生(即a,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b分别发生的概率的积.p(ab)p(a)p(b).如果事件a1、a2、a相互独立,那么事件a1a2a发生(即a1、a2、a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这个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的积.5独立重复试验如果在1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试验恰好发生次的概率 二、疑难知识导析 1对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理解:从集合角度看,事件a、b互斥,就是它们相应集合的交集是空集(

30、如图1);事件a、b对立,就是事件a包含的结果的集合是其对立事件b包含的结果的补集(如图2).“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都是就两个事件而言的,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是其中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因此,对立事件必须是互斥事件,但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也就是说“互斥”是“对立”的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根据对立事件的意义,(a)是一必然事件,那它发生的概率等于1,又由于a与互斥,于是有p(a)p()p(a)1,从而有p()1p(a).当某一事件的概率不易求出或求解比较麻烦,但其对立事件的概率较容易求出时,可用此公式,转而先求其对立事件的概率.2对相互独立事件的理解:相互独立

31、事件是针对两个事件而言的,只不过这两个事件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其中一个事件是否发生对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若a、b两事件相互独立,则a与、与b、与也都是相互独立的.3正确理解ab与ab的关系:设a、b是两个事件,则ab表示这样一个事件,它的发生表示a与b同时发生;而ab表示这一事件是在a或b这两个事件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前提下而发生的.公式p(ab)p(a)p(b)与p(ab)p(a)p(b)的使用都是有前提的.一般情况下,p(ab)1p()p(a)p(b)p(ab)它可用集合中的韦恩图来示意. 三、经典例题导讲 例1  从0,1,2,3这四位数字

32、中任取3个进行排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求排成的三位数是偶数的概率.错解:记“排成的三位数是偶数”为事件a,p(a).错因:上述解法忽略了排成的三位数首位不能为零.正解:记“排成的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是0”为事件a,“排成的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是2”为事件b,且a与b互斥,则“排成的三位数是偶数”为事件ab,于是p(ab)p(a)p(b).例2  从1,2,3,,100这100个数中,随机取出两个数,求其积是3的倍数的概率.错解:从1,2,3,,100这100个数中,随机取出两个数,其积是3的倍数,则须所取两数至少有一个是3的倍数. 记事件a为任取两整数相乘为3的倍数,则p(a)错因:

33、这里相关的排列组合问题没有过关.正解:基本事件数有种.在由1到100这100个自然数中,3的倍数的数组成的集合m中有33个元素,不是3的倍数组成的集合n中有67个元素,事件a为任取两整数相乘为3的倍数,分两类:(1)取m中2个元素相乘有种;(2)从集合m、n中各取1个元素相乘有种.因为这两类互斥,所以p(a).例3  在房间里有4个人,问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是同一个月的概率是多少?解:由于事件a“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是同一个月”的对立事件是“任何两个人的生日都不同月”.因而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是同一个月的概率为:p(a)1p()11.例4  某单位6名员工借助互联网开展工作,每个

34、员工上网的概率都是0.5(相互独立).求(1)至少3人同时上网的概率;(2)至少几人同时上网的概率小于0.3?解:(1)至少3人同时上网的概率等于1减去至多2人同时上网的概率,即11.(2)6人同时上网的概率为0.3;至少5人同时上网的概率为0.3;至少4人同时上网的概率为0.3.故至少5人同时上网的概率小于0.3.说明:本题是2002年全国高考新课程卷试题,以互联网为题设的背景,有很强的时代气息.所提出的问题(至少几人同时上网)难度适当,切合考生的实际.解答时应具备适度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了以素质和能力为考查重点的试题设计理念.例5设甲、乙两射手独立地射击同一目标,他们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0

35、.9、0.8,求:(1)目标恰好被甲击中的概率;(2)目标被击中的概率.解:设事件a为“甲击中目标”,事件b为“乙击中目标”.由于甲、乙两射手独立射击,事件a与b是相互独立的,故a与、与b也是相互独立的.(1)目标恰好被甲击中,即事件a发生.p(a·)p(a)×p()0.9×(10.8)0.18.目标恰好被甲击中的概率为0.18.(2)目标被击中即甲、乙两人中至少有1人击中目标,即事件a·、·b、a·b发生.由于事件a·、·b、a·b彼此互斥,所以目标被击中的概率为p(a··ba

36、83;b)p(a·)p(·b)p(a·b)p(a)·p()p()·p(b)p(a·b)0.9×0.20.1×0.80.9×0.80.98.评注:运用概率公式求解时,首先要考虑公式的应用前提.本题(2)也可以这样考虑:排除甲、乙都没有击中目标.因为p(·)p()·p()0.1×0.20.02.所以目标被击中的概率为1p(·)10.020.98.例6(06年高考四川)某课程考核分理论与实验两部分进行,每部分考核成绩只记“合格”与“不合格” ,两部分考核都是“合格”则该课

37、程考核“合格”,甲、乙、丙三人在理论考核中合格的概率分别为0.9,0.8,0.7;在实验考核中合格的概率分别为0.8,0.7,0.9,所有考核是否合格相互之间没有影响.(1)求甲、乙、丙三人在理论考核中至少有两人合格的概率;(2)求这三人课程考核都合格的概率.(结果保留三位小数)解:记“甲理论考核合格”为事件a1,“乙理论考核合格”为事件a2,“丙理论考核合格”为事件a3,“甲实验考核合格”为事件b1,“乙实验考核合格”为事件b2,“丙实验考核合格”为事件b3.(1)记“理论考核中至少有两人合格”为事件c.则p(c)p(a1 a2 a1  a3 a2 a3a1 a2 a3)p(a1

38、a2 )p(a1  a3)p( a2 a3)p(a1 a2 a3)0.9×0.8×0.30.9×0.2×0.70.1×0.8×0.70.9×0.8×0.70.902(2)记“三人该课程考核都合格”为事件d.则p(d)p(a1·b1)·(a2·b2)·(a3·b3)p(a1·b1)·p(a2·b2)·p(a3·b3)p(a1)·p(b1)·p(a2)·p(b2)·p(a

39、3)·p(b3)0.9×0.8×0.8×0.8×0.7×0.90.254所以,理论考核中至少有两人合格的概率为0.902;这三人该课程考核都合格的概率为0.254。 四、典型习题导练 1 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a至少有1个黑球,都是黑球b至少有1个黑球,至少有1个红球c恰有1个黑球,恰有2个红球d至少有1个黑球,都是红球2取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及其内切圆,随机向正方形内丢一粒豆子,求豆子落入圆内的概率3 某小组有男生6人,女生4人,现从中选出2人去开会,求至少有1

40、名女生的概率.4设有编号分别为1,2,3,4,5的五封信,另有同样编号的五个信封,现将五封信任意装入五个信封,每个信封装入一封信,试求至少有两封信配对的概率.5某班级有52个人,一年若按365天计算,问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在同一天的概率为多大?6九个国家乒乓球队中有3个亚洲国家队,抽签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3队)进行预赛,试求:(1)三个组各有一个亚洲国家队的概率;(2)至少有两个亚洲国家队分在同一组的概率高考真题辽宁在题外1、(福建卷)某产品按行业生产标准分成8个等级,等级系数x依次为1,2,8,其中x5为标准a,x3为标准b,已知甲厂执行标准a生产该产品,产品的零售价为6元/件;乙厂执行标

41、准b生产该产品,产品的零售价为4元/件,假定甲、乙两厂得产品都符合相应的执行标准(i)已知甲厂产品的等级系数x1的概率分布列如下所示:且x1的数字期望ex1=6,求a,b的值;(ii)为分析乙厂产品的等级系数x2,从该厂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30件,相应的等级系数组成一个样本,数据如下: 3 5 3 3 8 5 5 6 3 4 6 3 4 7 5 3 4 8 5 38 3 4 3 4 4 7 5 6 7用这个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将频率视为概率,求等级系数x2的数学期望.· 在(i)、(ii)的条件下,若以“性价比”为判断标准,则哪个工厂的产品更具可购买性?说明理由.注:(1)产

42、品的“性价比”=; (2)“性价比”大的产品更具可购买性.2、(广东卷)为了解甲、乙两厂的产品质量,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甲、乙两厂生产的产品中分别抽出取14件和5件,测量产品中的微量元素x,y的含量(单位:毫克).下表是乙厂的5件产品的测量数据:编号12345x169178166175180y7580777081(1) 已知甲厂生产的产品共有98件,求乙厂生产的产品数量;(2) 当产品中的微量元素x,y满足x175,且y75时,该产品为优等品。用上述样本数据估计乙厂生产的优等品的数量;(3) 从乙厂抽出的上述5件产品中,随机抽取2件,求抽取的2件产品中优等品数的分布列极其均值(即数学期望)。3

43、、江西某饮料公司招聘一名员工,现对其进行一项测试,以便确定工资级别.公司准备了两种不同的饮料共8杯,其颜色完全相同,并且其中4杯为a饮料,另外4杯为b饮料,公司要求此员工一一品尝后,从8杯饮料中选出4杯a饮料.若4杯都选对,则月工资定为3500元;若4杯选对3杯,则月工资定为2800元;否则月工资定为2100元.令x表示此人选对a饮料的杯数.假设次人对a和b两种饮料没有鉴别能力.(1) 求x的分布列;(2) 求此员工月工资的期望.解答:(1)选对a饮料的杯数分别为,其概率分布分别为: ,。(2)。山东红队队员甲、乙、丙与蓝队队员a、b、c进行围棋比赛,甲对a,乙对b,丙对c各一盘,已知甲胜a,

44、乙胜b,丙胜c的概率分别为0.6,0.5,0.5,假设各盘比赛结果相互独立。()求红队至少两名队员获胜的概率;()用表示红队队员获胜的总盘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陕西如图,a地到火车站共有两条路径l1和l2,据统计,通过两条路径所用的时间互不影响,所用时间落在各时间段内的频率如下表:现甲、乙两人分别有40分钟和50分钟时间用于赶往火车站。()为了尽最大可能在各自允许的时间内赶到火车站,甲和乙应如何选择各自的路径?()用x表示甲、乙两人中在允许的时间内能赶到火车站的人数,针对()的选择方案,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解 ()ai表示事件“甲选择路径li时,40分钟内赶到火车站”,bi表示事件“乙

45、选择路径li时,50分钟内赶到火车站”,i=1,2.用频率估计相应的概率可得p(a1)=0.1+0.2+0.3=0.6,p(a2)=0.1+0.4=0.5, p(a1) p(a2), 甲应选择lip(b1)=0.1+0.2+0.3+0.2=0.8,p(b2)=0.1+0.4+0.4=0.9, p(b2) p(b1), 乙应选择l2.()a,b分别表示针对()的选择方案,甲、乙在各自允许的时间内赶到火车站,由()知,又由题意知,a,b独立,所以 x的分布列为:四川本着健康、低碳的生活理念,租自行车骑游的人越来越多。某自行车租车点的收费标准是每车每次租不超过两小时免费,超过两小时的收费标准为2元(

46、不足1小时的部分按1小时计算)。有人独立来该租车点则车骑游。各租一车一次。设甲、乙不超过两小时还车的概率分别为;两小时以上且不超过三小时还车的概率分别为;两人租车时间都不会超过四小时。()求出甲、乙所付租车费用相同的概率;()求甲、乙两人所付的租车费用之和为随机变量,求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解析:(1)所付费用相同即为元。设付0元为,付2元为,付4元为则所付费用相同的概率为(2)设甲,乙两个所付的费用之和为,可为分布列天津学校游园活动有这样一个游戏项目:甲箱子里装有3个白球、2个黑球,乙箱子里装有1个白球、2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每次游戏从这两个箱子里各随机摸出2个球,若摸出的白球不少

47、于2个,则获奖.(每次游戏结束后将球放回原箱)()求在一次游戏中, (i)摸出3个白球的概率; (ii)获奖的概率;()求在两次游戏中获奖次数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全国某种产品的质量以其质量指标值衡量,质量指标值越大表明质量越好,且质量指标值大于或等于102的产品为优质品,现用两种新配方(分别称为a配方和b配方)做试验,各生产了100件这种产品,并测量了每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得到下面试验结果:()分别估计用a配方,b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已知用b配方生成的一件产品的利润y(单位:元)与其质量指标值t的关系式为 从用b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任取一件,其利润记为x(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

48、望.(以试验结果中质量指标值落入各组的频率作为一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落入相应组的概率)解()由试验结果知,用a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的平率为,所以用a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3。由试验结果知,用b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品的频率为,所以用b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42()用b配方生产的100件产品中,其质量指标值落入区间的频率分别为0.04,,054,0.42,因此 p(x=-2)=0.04, p(x=2)=0.54, p(x=4)=0.42,即x的分布列为x的数学期望值ex=-2×0.04+2×0.54+4×0.42=2.68重庆某市公租房的

49、房源位于a,b,c三个片区,设每位申请人只申请其中一个片区的房源,且申请其中任一个片区的房源是等可能的。求该市的任4位申请人中:()恰有2人申请a片区房源的概率;()申请的房源所在片区的个数的分布列与期望。北京市2012年高考数学最新联考试题分类大汇编一、填空题:14. (2012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科)已知集合,集合.若为坐标原点,为集合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与集合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边界的交点,则的面积与的关系式为 二、解答题:16.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1月高三期末考试理科)(本小题满分13分)盒中装有个零件,其中个是使用过的,另外个未经使用.【命题分析】本题考查随机事件的概率和独立

50、事件的概率问题。利用等可能事件的定义求概率,不要忘记等可能事件的两大特征:基本事件总数有限及基本事件的发生等可能求概率的题目,找准“基本事件”很重要,因此一定要明确以什么“事件”作为基本事件,某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必须与此相对应求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一般遵循如下步骤:多变,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充分利用排列组合知识中的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必须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本题的第二问采用组合的知识,确定、的值。()解:记“从盒中随机抽取个零件,抽到的是使用过的零件”为事件,则. 2分所以次抽取中恰有次抽到使用过的零件的概率. 5分()解:随机变量的所有取值为. 7分; ;. 10分所以,随机变量的分布

51、列为:11分. 13分率) (17)(本小题满分13分)解:()由直方图可得:.所以 . 2分()新生上学所需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频率为:, 4分因为,所以600名新生中有72名学生可以申请住宿. 6分()的可能取值为0,1,2,3,4. 7分 所以的分布列为:0123412分.(或)所以的数学期望为1. 13分(16)(本小题满分13分)解:()由题设可知, .2分() 因为第1,2,3组共有50+50+200=300人,利用分层抽样在300名学生中抽取名学生,每组抽取的人数分别为:第1组的人数为,第2组的人数为,第3组的人数为, 16.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4月高三第一次模拟文)(本小题

52、满分13分)某校高一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班和()班报名参加的人数分别是和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若干名学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已知从()班抽取了名同学,共种 9分 次发言的学生恰好来自不同班级的基本事件为:,共种 12分 所以次发言的学生恰好来自不同班级的概率为 13分(16)(共13分)解:()由题设知,的可能取值为,. 2分 , , , . 6分 由此得的分布列为: 8分()设生产的件甲产品中一等品有件,则二等品有件. 由题设知,解得,又,得,或. 10分所求概率为.(或写成)答:生产件甲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不少于万元的概率为. 13分(16)(北京市东城区2012年4月高考一模文科)(本小题共13分)(16)(共13分) 解:()设三个“非低碳小区”为,两个“低碳小区”为 2分用表示选定的两个小区,则从5个小区中任选两个小区,所有可能的结果有10个,它们是,, ,,. 5分用表示:“选出的两个小区恰有一个为非低碳小区”这一事件,则中的结果有6个,它们是:,, ,,. 7分故所求概率为. 8分(ii)由图1可知月碳排放量不超过千克的成为“低碳族”. 10分由图2可知,三个月后的低碳族的比例为,12分所以三个月后小区达到了“低碳小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