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中医学多媒体教学_第1页
透析中医学多媒体教学_第2页
透析中医学多媒体教学_第3页
透析中医学多媒体教学_第4页
透析中医学多媒体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透析中医学多媒体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广泛,从而对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教学方式改革的一种潮流。多媒体课件利用声、光、电技术把计算机作为媒体平台,通过提供图像、声音和文本等多媒体素材,生动、形象、交互地向学生传授知识1。 近年来我校各学科也在积极探索和开展多媒体教学,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在中医专业课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概念、知识及病例,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原有基础知识的直觉中,借助形、声、色、情的配合,不仅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技术给中医教学改革带来了

2、勃勃生机。 我们仅就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中医课教学后谈谈几点体会。 1传统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单一 枯燥传统的中医教学方法是以板书形式讲课,利用挂图、幻灯等资料辅助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演示时形式单一,特别是在讲解中医名词如阴阳、经络、腧穴等基本概念时,既抽象又繁杂,学生不便理解和记忆;在演示经络分布、循行、走向,腧穴定位等,只能用平面挂图演示,既模棱两可,又很难理解想象,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1.2见习场地少,教学病例短缺 由于近年学校招生不断增加,临床见习时,学生多、病例少的矛盾突出。一些年轻老师临床经验不足,教学比较生硬,只能照本宣科,这种灌输式教学效果难

3、以令人满意。 1.3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更新缓慢 教育内容更新缓慢,不能及时反映科技发展的成果和适应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的需要。传统教学方法仍以课堂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忽视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这在信息时代是绝对不能适应的。 1.4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 课堂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中医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更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此改进中医学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中医学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 2多媒体中医教学具有的优势 2.1中医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能充分地接受、理解、消化知识 中医学是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

4、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医学学科,它具有独特的、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并糅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因而在学习中医时,其思维方式给初学者带来了不少困惑。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到学生普遍反映理解困难,教师若只是简单地用口授的方式进行灌输教学,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从某种程度上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如中医的阴阳学说非常抽象,中医学基础是以阴阳为中心,其变化规律在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中得到体现,如果单凭教师用语言来形容和描绘,学生反应是听得一头雾水,教师上得口干舌燥、大汗淋漓,学生也听得筋疲力尽,索然无味。而利用多媒体形象、具体、生动的画面来呈现有关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抽象的、复杂

5、的、不易理解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和谐的信号刺激。如多媒体课件可以随时变换颜色与图片,配合适当动画、声音,加上教师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和适当板书,可极大地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探索中医的奥秘,切实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2.2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增强感知效果 众所周知,西医学相对直观,比较容易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不容易理解和体会。在古代医学中一般是师带徒,手把手的教育,而现在的中医教育面临大锅饭,同时中医学的核心在于临床实践,因此教学的核心自然也在多让学生多接触和临床有关的知识,因此教学的重点就

6、是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热情,如果一点热情都没有,谈学习中医学也没有任何意义。多媒体教育的引入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视听效果,比单纯一个老师在讲课生动很多。比如老师可以收集一些电视的关于中医的短片,尤其在操作上,如神医喜来乐电视中一个外国人经其针灸后马上见效的镜头,如果学生看了肯定终生不忘,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是关键,关键的引入就在视听效果。 古人有云“传心岂如会目”,在中医课程的课堂上,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某些方面单靠口传心授更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中药学、中医诊断、针灸学那些有较多图像和图谱而适宜直观教学的课程,就非常适合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在临床教学中能够通过多媒体见到临床上

7、积累起来的多种标本资料和罕见的病例,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年轻教师临床病例不足的缺点。在针灸、推拿课教学中,教材中许多手法、动作要领内容很难掌握,而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手法,于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来补充这些不足,把客观事物形象化、具体化,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诉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见其形闻其声,就易于接受并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必然会深刻的多,会更快、更准确、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识。 2.3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 多媒体教学使中医知识来源丰富、容量更大、内容更充实。并且能及时、充分的反映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结果,利用它把多学科的知识交叉,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上来,增加信息知识

8、的传授量。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取长补短 不可否认,多媒体的应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确实有着积极的一面,给中医教学的手段带来了改革性的新变化。但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它的优点和不足,多媒体也是如此2。在一些教师的多媒体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纵观整个教学过程,绝大部分的时间里,老师都是“藏”在计算机的后面,全神贯注于自己面前的显示器,点击鼠标,演示课件。而大屏幕上连续滚动的文字、图片使学生应接不暇,一节课下来,学生光忙着看课件、记笔记了,但老师讲的很多内容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没多少,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是失败的,是不足取的。中医理论知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难以感悟,如中医诊

9、断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医之不可缺一,如果仅以一诊代之,即所谓窥管而已1。所以,作为教师不能让“鼠标”牵着鼻子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是多媒体所不具备的,也是多媒体所不能代替的。因而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粉笔+讲述”的教学手段,仍有多媒体教学无法替代的长处。某些中医基础知识及经典原著,我们认为不宜过分强调依赖多媒体课件。因为这些知识不是靠直观地观察去理解,而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板书和生动讲授加学生的认真听讲和阅读去感悟的。其次,师生交互性强。对于一些推导、推理过程,“板书+叙述”的方式有

10、时会比使用多媒体表现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因此,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忽略因材施教。因为机器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中医多媒体教学定位在“辅助”上,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更不能滥用。换言之中医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中医教师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中医教学的内容与特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努力寻找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取长补短,取得最佳教学效果3。 参考文献: 1姜晓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中医课教学.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2(8):763-764. 2李娜,张宇辉,孙妍.从我院多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