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极其守恒定律导学案_第1页
电荷极其守恒定律导学案_第2页
电荷极其守恒定律导学案_第3页
电荷极其守恒定律导学案_第4页
电荷极其守恒定律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物理导学案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感悟新知教材梳理一、电荷阅读教材第23页内容,知道两种电荷、原子的组成;大致了解感应起电的过程.1.两种电荷:自然界中的电荷只有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2.物质的微观结构(1)原子组成(2)原子电性: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 ,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的位置表现为 .3.三种起电方式(1)摩擦起电: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 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 电.(2)感应起电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

2、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 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 电荷的现象.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3)接触起电:不带电的物体与带电的物体接触,能使不带电的物体带上同种电荷.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接触后,会使电荷量均分.议一议 在我国北方的冬天,天气干燥,当脱掉外衣后再去摸金属门把手时,常常会被电击,这是为什么?二、电荷守恒定律阅读教材第4页“电荷守恒定律”部分,大致说出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1.表述一:电荷既不会 ,也不会 ,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 ;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 保持不变.2

3、.表述二:一个与外界没有 交换的系统,电荷的 保持不变.想一想 教材第3页图1.1-1中,感应起电的导体A与导体B中电荷的数量是否相等?三、电荷量阅读教材第4页“元电荷”部分,了解电荷量、元电荷、比荷等概念.1.电荷量:电荷的 叫电荷量.国际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 表示.2.元电荷: 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e= .最早由美国物理学家 测得. 3.电荷量的不连续性: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这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 的物理量.4.电子的比荷:电子的 与电子的质量me之比.想一想 电子的电荷就是元电荷吗?为什么?自主检测1.思考判断(1)通过摩擦带电的两个物体必

4、然带等量异种电荷.()(2)发生静电感应现象时,导体靠近带正电的物体的一端带负电荷.()(3)近代物理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带电粒子可以产生和湮灭,故在一定条件下,电荷守恒定律不成立.()(4)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元电荷,或者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中期中)关于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B.接触起电可能是产生电荷的过程C.感应起电时,由于带电体和被感应导体不接触,所以一定是产生了电荷D.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都可能是创造了电荷3.下列关于元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质子和电子本身B.一个带电体的电荷量为元电荷的303.5

5、倍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D.元电荷有正负之分4.有A,B两个物体经摩擦后,使B带上了2.4×10-6C的正电荷,则此过程中有个电子发生了转移,是由向转移的. 5.两个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金属球接触后会发生电荷中和,即不显电性了.这是否违背了电荷守恒定律?为什么?课堂探究 核心导学·要点探究要点一 三种起电方式【问题导引】感应起电的操作过程(1)步骤一:使带电体C(如带正电)靠近接触的两导体A,B,如图所示.为什么导体A会带上负电荷、导体B会带上正电荷?(2)步骤二:保持C不动,用绝缘工具分开A,B,如图所示.该步骤有什么意义?【要点归纳】1.本质:物质的三种起电方

6、式都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这三种起电方式的本质都是电荷的转移,电荷总量保持不变.2.感应起电的判断方法(1)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上靠近带电体的一端感应出与带电体性质不同的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感应出与带电体性质相同的电荷.(2)接地的某导体与地球组成一个新导体,在感应起电时该导体为近带电体端,感应出与带电体不同性质的电荷,地球为远带电体端,感应出与带电体性质相同的电荷.【例1】 (多选)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走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误区警示 感应起电与摩擦起电的不同(1)感应起电只适用于导体,绝缘体的电子因不能自由移动而不会感应起电.(2)摩擦起电与感应起电的产生条件有两个不同点:材料不同:前者是绝缘体,后者是导体.方式不同:前者必须接触,后者是靠近.针对训练1:(2016广东省湛江一中第一次考试)摩擦起电是一种常见的起电方式,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A.用梳子和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小物体,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B.在A选项中梳子带电后头发就不带电了C.摩擦起电产生了电荷,使自然界中的电荷数增加了D.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要点二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问题导引】当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导体接触时,会发生电荷中和的现象,中和的电荷是不是消失了呢?【要点归纳】完全相同的导体球接触起电时电荷量分配原则1.用带电荷量为Q的金属球与不带电的金属球接触,每个小球带电荷量均为Q/2,且所带电荷的性质相同.2.用带电荷量为Q1的金属球与带电荷量为Q2的金属球接触,若两球带同种电荷,则每个小球所带电荷量为总电荷量的一半.若两球带异种电荷,则先中和相同量的异号电荷

9、,然后平分剩余电荷,电性与所带电荷量多的金属球相同.【例2】 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现让第三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接触后再移开.(1)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A,B两球的带电荷量之比为. (2)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A,B两球的带电荷量之比为. 规律方法 对物体带电的理解使物体带电不是创造了电荷,使物体所带电荷消失也不是消灭了电荷,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也就是物体间电荷的重新分配.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均符合电荷守恒定律.例2-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为QA

10、=6.4×10-9C,QB=-3.2×10-9C,让两个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个电子?例2-2:(多选)原来甲、乙、丙三物体(均为导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荷1.6×10-15C,丙物体带电荷量的大小为8×10-16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C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C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C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

11、#215;10-16C针对训练2: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A小球带有2.0×10-5C的正电荷,小球B,C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先和小球A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与小球A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分开,最终三小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A=C,qB=C,qC=C. 【教材探究】1.教材P3图1.1-1静电感应实验中,为什么要求A,B必须是导体,而且要先把A,B分开后再移走带电体C?2.教材P4指出,质子、正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子相同,但符号相反.有人说质子或电子是元电荷,对吗?达标测评 随堂演练·检测效果 1.电视机的玻璃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

12、主要是因为( )A.这是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有极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2.导体球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球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后再分开,则B导体球的带电荷量为( )A.-QB.Q C.2Q D.4Q 3.(多选)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 4

13、.下列电荷的电荷量不可能是( )A.4.0×10-18C B.6.4×10-19CC.1.6×10-10C D.2.0×10-19C 课堂小结课下巩固训练对三种起电方式的理解1.由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A和B,原本都不显电性,现将A和B互相摩擦之后,结果A带上了正电,则( )A.电子由A转移到了BB.电子由B转移到了AC.A所带的电荷量大于B所带的电荷量D.A所带的电荷量小于B所带的电荷量2.(多选)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而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 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

14、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使笔套带电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3.如图是伏打起电盘示意图,其起电原理是( )A.摩擦起电B.感应起电C.接触起电D.以上三种方式都不是4.M和N都是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1.6×10-10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N转移到了MC.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1.6×10-10CD.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了

15、1.6×10-10个电子5.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的带正电的导体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导体分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A,Q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A>QB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A<QBD.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而QA,QB的值与所切的位置有关6.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荷量为+23e,d夸克带电荷量为-

16、13e,e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B)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7.多少个电子的电荷量等于-3.2×10-5C?干燥的天气一个人脱了鞋在地毯上走,身上聚集了-4.8×10-5C的电荷.此人身上有多少个剩余电子?他的质量增加了多少?(电子质量me=9.1×10-31kg,电子电荷量e=1.6×10-

17、19C)对元电荷的理解8.下列关于元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质子B.元电荷是最小电荷量C.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最早用油滴实验精确地测出了e的数值D.油滴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8.8×10-19C9.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 )A.6.2×10-19 CB.6.4×10-19 CC.6.6×10-19 CD.6.8×10-19

18、 C10.如图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形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两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S1,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B.闭合开关S2,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C.闭合开关S1,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形导体D.闭合开关S2,没有电子通过开关S211.(多选)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静电计,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时,验电器金箔张角减小,则( )A.金属球可能不带电B.金属球可能带负电C.金属球可能带正电D.金属球一定带负电【补偿题组】1.(针对第2题)(多选)如图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

19、确的是( )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2.(针对第3题)(多选)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甲、乙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再把两球分开D.移走棒,两导体球不分开3.(针对第11题)如图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上正电荷,并靠近验电器B,则(D)A.验电器金箔不张开,因为球

20、A没有和验电器B接触B.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感应出了正电荷C.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感应出了负电荷D.验电器金箔张开,因为验电器的下部箔片感应出了正电荷参考答案:教材梳理一、电荷1、两种 (1)正电荷(2)负电荷2、(1)正电 负电 (2)一样多 电中性 3、(1)电子 负 正(2)异号 同号议一议:脱外衣时,由于摩擦起电,因空气干燥电荷不会短时间中和,触摸金属门把手会有放电现象被电击.二、1、创生 消灭 另一个物体 另一部分 总量 2、电荷 代数和想一想:电荷只在导体A与导体B中发生转移,则导体A中电荷的数量与导体B中的相等.三、1、多少 C 2、最小 密立根 3、连续

21、变化 4、电荷量e想一想:不是.电子的电荷是负电性的,为-e,而元电荷为e.自主检测:1、 答案: (1)(2)(3)×(4)2、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端移动到了另外一端,两者都不是产生了电荷,故选项A正确.3、 解析: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无正负之分,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选项C正确.4、 答案:1.5×1013BA5、 答案:不违背.这个过程中两金属球所带电荷量的总和一直为零,电荷守恒,正负电荷并没有消失只是对外不显电性了.要点一:问题导引:(1)导体A,B中的自由电子会受到带电体C(如带正电

22、)的引力作用,聚集在导体A上,导体A就带上负电荷;导体B失去电子,就带上正电荷. (2)该步骤使导体A,B分别带上不同种类的电荷.在移走C后,则A带负电,B带正电.例一:解析:虽然A,B起初都不带电,但带正电的小球C对A,B内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使A,B中的自由电子向左移动,使得A端积累了负电荷,B端积累了正电荷,其下部贴有的金属箔片,也分别带上了与A,B同种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间存在斥力,所以金属箔片都张开,故选项A正确.保持带电小球C在A,B附近,先把A,B分开,A,B带等量异种电荷,此时再移走C,因A,B已经绝缘,所带电荷量也不能变,金属箔片仍张开,故选项B正确.但如果先移走C,A,B上的

23、感应电荷会马上在其相互吸引作用下中和,不再带电,所以金属箔片都不会张开,故选项C错.先把A,B分开,再移走C,A,B仍然带电,但重新让A,B接触后,A,B上的感应电荷完全中和,金属箔片都不会张开,故选项D错.例题1-1解析:无论用手摸一下导体的什么位置,则枕形导体AB、人体、大地构成“大导体”,由于静电感应,则导体AB上的自由电子将经人体流入大地,使得导体带正电,手指离开,移去带电体C,导体所带正电不变.故选项A,D正确.针对训练1: 解析:用梳子和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小物体,因为梳子带上了电的缘故,选项A错误;在A选项中梳子带电后头发就会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选项B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定律,自然界

24、中的电荷数的总量保持不变,选项C错误;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选项D正确.要点二:【问题导引】答案:电荷中和是正、负电荷对外表现的电性相互抵消,使得净电荷减少或为零,但正、负电荷本身依然存在,并不是正、负电荷消失,我们通常讲一个物体带多少电,实质上指的是带多少净电荷,只是习惯将“净”字省略掉.【例2】解析:(1)设A,B带电荷量均为q,第三个小球先与A接触,电荷平均分配,两球分别带电荷量为,第三个小球再与B接触,电荷平均分配,分别带电荷量为=q,所以接触后A,B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23.(2)设A带的电荷量为q,B带电荷量为-q,则第三个小球先与A接触,电荷平均分配,分

25、别为,再与B接触,先中和,然后电荷再平均分配,分别带电荷量为=-.所以,接触后A,B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21.例2-1: 解析:在接触过程中,由于B球带负电,其上电子转移到A球,最终两球带上等量的正电荷.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球B转移到球A.接触后两小球各自的带电荷量QA=QB=1.6×10-9C共转移的电子电荷量为Q=-QB+QB=4.8×10-9C转移的电子数为n=3.0×1010个.答案: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转移的电子数为3.0×1010个例2-2: 解析: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由于甲物体带1.6×10-15C的正电荷,则乙物体带1.

26、6×10-15C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的丙物体相接触,从而使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丙物体上,故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乙最终所带负电荷1.6×10-15 C-8×10-16 C=8×10-16 C,故A,D正确.针对训练2: 解析:当小球C和A接触后,A,C球带电为q1=1.0×10-5C再让小球B与小球A接触,此时A,B带电为q2=5.0×10-6C再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此时B,C带电为q3=C=7.5×10-6C所以最终A,B,C三小球的带电荷量分别是5×10-6C,7.5×1

27、0-6C,7.5×10-6C.答案:5×10-67.5×10-67.5×10-6【教材探究】1、答案:只有导体中才存在自由移动的电荷,在外界带电体的影响下,电荷在导体内重新分布,近端出现异种电荷,远端出现同种电荷,若先移走带电体C,导体A,B又恢复到原来中性状态而无法起电.2、答案:不对,质子或电子所带电荷量的多少等于元电荷,并不能说质子或电子就是元电荷.达标测评 随堂演练·检测效果1、D 解析: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解析:两导体球上的电荷先中和再平分,所以每个导体球上带电荷量的大小为=2Q,故选项C正确.3、BC解析:摩擦起电的实

28、质是电子在相互摩擦的物体间发生转移,失去电子的显示正电,得到电子的显示负电,此过程并非创造了电荷,总电荷量总是守恒,故选项A错误,B正确;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是电荷在同一导体内部发生了转移,故选项C正确,D错误.4、D解析:最小的电荷量是1.6×10-19C,任何物体的带电荷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由于2.0×10-19C不是1.6×10-19C的整数倍,所以选项D是不可能的.课时训练:1、A 解析:A,B互相摩擦后,A带正电,说明A失去了电子,即电子由A转移到了B上,选项A正确,B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定律,A,B所带电荷量相等,选项C,D

29、错误.2、ABC解析:笔套与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圆环,说明笔套上带了电荷,即摩擦使笔套带电,选项A正确;笔套靠近圆环时,由于静电感应,会使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选项B正确;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的过程中,是由于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所受的重力,故选项C正确;由于笔套为绝缘体,笔套接触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不能被全部中和,选项D错误.3、B解析:导电平板靠近带电绝缘板并接地,导电平板与大地组成“大导体”,发生静电感应,使导电平板带上负电荷,选项B正确.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4、C解析: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有电荷,但电荷总量为零,故选项A错误.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了N,M带上了正电荷

30、,故选项B错误.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1.6×10-10C,故选项C正确.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了1.6×10-101.6×10-19个=1×109个电子,故选项D错误.5、D解析:静电感应使得A带正电,B带负电.导体原来不带电,只是在带正电的导体球C的静电感应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向B部分转移,使B部分带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A部分少了电子而带正电.根据电荷守恒定律,A部分移走的电子数目和B部分多余的电子数目是相同的,因此无论沿哪一条虚线切开,两部分的电荷量总是相等的,电子在导体上的分布不均匀,越靠近右端负电荷密度越大,越靠近左端正电荷密

31、度越大,所以从不同位置切开时左右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值QA,QB是不同的,故只有D正确.6、B 解析:对质子 11H:带电荷量为2×(+23e)+(-13e)=e,故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对中子 01n:带电荷量为1×(+23e)+2×(-13e)=0,故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故选项B正确.7、解析:-3.2×10-5C电荷量含有的电子数为n=qe=3.2×10-51.6×10-19=2.0×1014(个)-4.8×10-5C的电荷含有的电子数为n=q'e=4.8×10-51.6×10-19=3.0×1014(个),增加的质量为M=nme=3.0×1014×9.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