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枯病文档资料_第1页
小麦叶枯病文档资料_第2页
小麦叶枯病文档资料_第3页
小麦叶枯病文档资料_第4页
小麦叶枯病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4/61小麦叶枯病小麦叶枯病 wheat leaf blight and spot症状症状: :以危害小麦叶片为主,在叶片上产生各种类型的病斑,严重时以危害小麦叶片为主,在叶片上产生各种类型的病斑,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死亡。造成叶片干枯死亡。 雪霉叶枯雪霉叶枯根腐叶枯根腐叶枯链格孢叶枯链格孢叶枯壳针孢叶枯壳针孢叶枯2021/4/62病害种类 雪霉叶枯病 根腐叶枯病 链格孢叶枯病 壳针孢类叶枯病 发生时期 幼苗灌浆期 苗期收获期 小麦生长中后期 小麦生长中后期 危 害 部 位 和症状类型 危害幼芽、叶片、叶鞘和穗部,造成芽腐、叶枯、鞘腐和穗腐等症状,以叶枯为主 危害叶片、根部、茎基部、穗

2、部和籽粒,造成苗腐、叶枯、根腐、穗腐和黑胚 主要危害叶片和穗部, 造成叶枯和黑胚症状 主 要 危 害 叶 片 和 穗部,造成叶枯和穗腐 叶 片 上 病 斑特点 病斑初为水浸状,后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大斑,直径 14cm, 边缘灰绿色,中央污褐色,多有数层不明显轮纹。 早期在叶片上形成褐色近圆形或椭圆形较小病斑。 成株期形成典型的淡褐色梭形叶斑, 周围常有黄色晕圈。 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较小的黄色褪绿斑, 后扩展为中央呈灰褐色, 边缘黄褐色长圆形病斑。 初形成淡褐色卵圆形小斑,扩大后形成浅褐 色 近 圆 形 或 长 条形,亦可互相连结成不规则形较大病斑。一 般 下 部 叶 片 先 发病,逐渐向上发展

3、,重病叶常早枯 病征 病斑表面常形成砖红色霉层,潮湿时病斑边缘有白色菌丝薄层,有时产生黑色小粒点(子囊壳) 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黑色霉层 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灰黑色霉层 病斑上密生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小麦几种叶枯病发生时期、危害部位和症状特点比较小麦几种叶枯病发生时期、危害部位和症状特点比较2021/4/63病病 原原小麦雪霉叶枯病小麦雪霉叶枯病:有性态为有性态为monographella nivalis monographella nivalis 。子囊子囊壳埋生,球形或卵形,顶端乳头状。子囊棍棒状或圆柱状,内壳埋生,球形或卵形,顶端乳头状。子囊棍棒状或圆柱状,内有有6 68 8个子囊孢

4、子。子囊孢子纺锤形至椭圆形,无色,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纺锤形至椭圆形,无色,1 13 3个个隔膜。无性态为隔膜。无性态为microdochium nivale microdochium nivale ,异名为,异名为gerlachia gerlachia nivalis nivalis 和和fusarium nivale fusarium nivale 。病菌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形,病菌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形,两端尖细,无脚胞,多为两端尖细,无脚胞,多为1 1个或个或3 3个隔膜。分生孢子梗短而直,个隔膜。分生孢子梗短而直,棍棒状,无隔,产孢细胞瓶状或倒梨形,有环痕。棍棒状,无隔,产孢细胞瓶状或倒

5、梨形,有环痕。根腐叶枯病菌:根腐叶枯病菌:有性态为禾旋孢腔菌有性态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cochliobolus sativussativus ,属子囊菌亚门格孢腔菌目旋孢腔菌属。无性态为属子囊菌亚门格孢腔菌目旋孢腔菌属。无性态为bipolarisbipolaris sorokinianasorokiniana ,属半知菌亚门离蠕孢属。,属半知菌亚门离蠕孢属。2021/4/64链格孢叶枯病菌链格孢叶枯病菌:为小麦链格孢为小麦链格孢alternaria triticinaalternaria triticina,属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直立,黄褐半知菌亚门链格

6、孢属。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直立,黄褐色,从气孔伸出。分生孢子单生或色,从气孔伸出。分生孢子单生或2 24 4个串生,褐色,卵圆个串生,褐色,卵圆形或椭圆形,喙较短,形或椭圆形,喙较短,1 11010个横膈膜,个横膈膜,0 05 5个纵隔膜。个纵隔膜。壳针孢类叶枯病菌:壳针孢类叶枯病菌:为小麦壳针孢为小麦壳针孢septoria triticiseptoria tritici和颖枯和颖枯壳多孢壳多孢stagonospora nodorumstagonospora nodorum ,分别,分别属于半知菌亚门壳针属于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和壳多孢属。孢属和壳多孢属。二者引起的病害曾分别称为二者引起的病害

7、曾分别称为“小麦叶枯病小麦叶枯病”与与“小麦颖枯病小麦颖枯病”。两者都能引起严重的叶枯和穗腐。两者都能引起严重的叶枯和穗腐。病斑病斑上黑色小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上黑色小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2021/4/65病害循环病害循环越冬:越冬:几种叶枯病菌多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或以孢子附着几种叶枯病菌多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或以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残体中越于种子表面;或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夏或越冬。一般感病较重的种子,常常不能出土就腐烂而死。夏或越冬。一般感病较重的种子,常常不能出土就腐烂而死。病轻者可出苗,但生长衰弱。病轻者可出苗,但生长衰弱

8、。传播方式:传播方式: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途径:侵入途径:直接侵入或由伤口和气孔侵入。如温度和湿度条直接侵入或由伤口和气孔侵入。如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可进行多次再侵染。抽穗后灌浆期是主要危害时期。件适宜,可进行多次再侵染。抽穗后灌浆期是主要危害时期。2021/4/66发病条件发病条件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潮湿多雨和比较冷凉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雪霉叶潮湿多雨和比较冷凉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雪霉叶枯病的发生。枯病的发生。14141818适宜于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适宜于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产生,的产生,18182222则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发病。则

9、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发病。4 4月下旬至月下旬至5 5月上月上旬降雨量对病害发展影响很大。苗期受冻,幼苗抗逆力弱,叶旬降雨量对病害发展影响很大。苗期受冻,幼苗抗逆力弱,叶枯病往往发生较重。小麦开花期到乳熟期潮湿(枯病往往发生较重。小麦开花期到乳熟期潮湿(r r8080)并)并配合有较高的温度(配合有较高的温度(18182525)有利于各种叶枯病的发展和流)有利于各种叶枯病的发展和流行。行。栽培条件:栽培条件:氮肥施用过多,冬麦播种偏早或播量偏大,造成植氮肥施用过多,冬麦播种偏早或播量偏大,造成植株群体过大,田间郁闭,发病重;麦田灌水过多,或生长后期株群体过大,田间郁闭,发病重;麦田灌水过多,或生长

10、后期大水漫灌,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害发生。大水漫灌,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害发生。2021/4/67菌源数量菌源数量:种子感病程度重,带菌率高,播种后幼种子感病程度重,带菌率高,播种后幼苗感病率和病情指数也高。种子感病程度与根腐叶苗感病率和病情指数也高。种子感病程度与根腐叶枯病病苗率和病情指数之间呈高度正相关。枯病病苗率和病情指数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品种抗病性品种抗病性:目前没有免疫品种。虽品种间抗性存目前没有免疫品种。虽品种间抗性存在一定差异,但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多数在一定差异,但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多数不抗病。不抗病。2021/4/68使用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使用

11、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由于多种叶枯病都可以种子带由于多种叶枯病都可以种子带菌,使用健康无病种子,减少菌源量,可减轻病害发生。菌,使用健康无病种子,减少菌源量,可减轻病害发生。做好种子田的防治,降低种子带菌率;尽可能不去重病区做好种子田的防治,降低种子带菌率;尽可能不去重病区调种。对带菌种子可用调种。对带菌种子可用2.5%2.5%适乐时种衣剂适乐时种衣剂1 1 500500(药(药 种)包种)包衣,或衣,或20%20%克福种衣剂克福种衣剂1 1 5050包衣,或种子重量包衣,或种子重量0.50.5的的5050福福美双,或种子量美双,或种子量0.03%0.03%的三唑酮拌种。的三唑酮拌种。农业防治:

12、农业防治:播前精细整地,并注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播前精细整地,并注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进行适期适量播种;施足基肥,氮磷钾配合使用,种特性,进行适期适量播种;施足基肥,氮磷钾配合使用,避免过量过晚施用氮肥,以控制田间群体密度,改善通风避免过量过晚施用氮肥,以控制田间群体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小麦健壮生长。控制灌水,特别是小麦生透光条件,促使小麦健壮生长。控制灌水,特别是小麦生长后期不能大水漫灌,雨后还要及时排水。麦收后要翻耕,长后期不能大水漫灌,雨后还要及时排水。麦收后要翻耕,加速病残体腐烂,以减少菌源。加速病残体腐烂,以减少菌源。 病害控制病害控制2021/4/69选育抗病和耐病品种:选育抗病和耐病品种:大力加强抗耐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大力加强抗耐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防治雪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防治雪霉叶枯病可使用霉叶枯病可使用1515三唑酮、三唑酮、12.5%12.5%烯唑醇、烯唑醇、50%50%甲基硫菌灵甲基硫菌灵和和50%50%多菌灵;防治其他叶枯病可用多菌灵;防治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