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沐浴方法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新生儿沐浴方法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新生儿沐浴方法的临床应用_第3页
新生儿沐浴方法的临床应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生儿沐浴方法的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最佳沐浴方法。方法 将492例足月分娩正常新生儿在沐浴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淋浴方法,观察组采用盆浴方法,观察新生儿沐浴中是否安静、舒适或哭闹不安,有无伴“拥抱反射”等反应。结果 观察组上述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2=31.46,P<0.0001,说明盆浴是新生儿最舒适的沐浴方法。结论 采用盆浴的方法进行沐浴,新生儿更安全、舒适,并有裸露在沐浴中进行皮肤接触和抚摸,也有利于父母在家中方便给新生儿沐浴。 【关键词】 新生儿 沐浴 方法 盆浴 淋浴 新生儿沐浴是新生儿护理的一项基本护理操作,也是年轻的父母家庭护理的一项基本内容。在临床护

2、理操作中,我们观察到新生儿以淋浴时表现为哭闹并伴有拥抱反射,而当新生儿以盆浴方法进行沐浴时,则大多数表现为安静、舒适的表情。为探讨新生儿沐浴的最佳方法,我们对新生儿沐浴采用淋浴与盆浴两种方法的舒适度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2008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足月正常新生儿492例,孕周3740周,体重2.654.3kg。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新生儿随即分成两组。淋浴为对照组,即由护士左手托起新生儿颈部,并用拇指和中指将其双耳廓折住以压住外耳道,防止水流进入耳内,引起中耳炎。将新生儿仰卧于沐浴垫上,用40流动水沿护士右手淋浴在新生儿躯干上,依

3、照头发脸颈部胸腹部背部上肢会阴、臀部下肢的顺序进行。以盆浴为观察组,即由护士左手托起新生儿颈部,并用拇指和中指将其双耳廓折住以压住外耳道,防止水流进入耳内,将新生儿放入盛有40温热水浴盆内(盆内水位应高于平卧新生儿胸廓部),护士用右手抚水洗净新生儿,顺序同上,并进行皮肤接触抚摸。 1.2.2 观察项目 在2527室温,水温40的相同标准环境下,由工作2年以上的护士操作,并观察新生儿沐浴全过程中是否安静、舒适或哭闹不安,有无伴拥抱反射等,并于沐浴前新生儿状态进行比较,对两组新生儿的沐浴全过程分洗头洗脸和躯体沐浴两个阶段来观察新生儿沐浴方法与舒适度的关系。 1.2.3 评价标准 新生儿在进行沐浴前

4、无哭闹为安静,反之为哭闹;在哭闹声中新生儿同时出现拥抱反射时为拥抱反射,反之为无。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将两组新生儿沐浴状态比较,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新生儿沐浴哭闹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沐浴前状态差异无显著性,沐浴中新生儿状态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护士将对照组新生儿以仰卧体位轻轻置于沐浴垫上时,新生儿哭闹或伴拥抱反射者明显增加。而观察组将新生儿以仰卧体位轻轻置于浴盆中,新生儿显得安静、舒适,刚放入盆中时,多数有轻微的拥抱反射,但少有出现哭闹。两组不同新生儿沐浴方法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3.1 盆浴方式沐浴新生儿感到更安全、舒适 胎儿在宫内的环境是温

5、暖、封闭的水囊中,羊水保持羊膜腔内恒温,是胎儿的外围保护,不致受到挤压1。新生儿出生后受环境、室温改变的刺激而啼哭,在进行沐浴时,因全身裸露,缺少安全感,当其放在浴池中同时接受水流刺激时,本能地出现拥抱反射、哭闹2;而其浸泡在40的温热水中(除头部),所处环境与胎儿在宫内的环境接近,增加了新生儿的安全感,在盆浴时感到很舒适,故较少哭闹。 新生儿大脑皮质及纹状体发育尚未完善,神经髓鞘尚未形成,轻微刺激可产生应答反应即“泛化反应”3。这种反应多在新生儿采用淋浴时出现,当进行淋浴时,新生儿全身裸露,导致缺乏安全感,所以当把新生儿置于沐浴垫上,同步解除水流刺激时,新生儿本能的出现了拥抱反射和哭闹。 3

6、.2 盆浴便于父母自如的为新生儿沐浴 年轻的父母对如何给刚出生的宝宝进行沐浴一无所知,看到孩子又哭又闹或张开双臂,出现拥抱反射,更是不知所措。盆浴时新生儿表现出安静、舒适表情,能使父母自如地操作,并从中体验做父母的幸福感。值得注意的是盆浴易发生交叉感染,因此家庭中在为婴儿盆浴时必须使用婴儿专用浴盆,平时要注意保持清洁、干燥。 3.3 盆浴中对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抚摸 胎儿在宫内时,羊水对其全身起了很温柔的抚触作用。分娩时母亲产道收缩给胎儿以特殊的按摩。国外研究表明,抚触可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长及应激能力的提高。新生儿每日沐浴时是进行皮肤抚触的好时机,而盆浴为新生儿抚触提供了安全、温暖的环境,为新生儿的安静、舒适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新生儿抚触空间。 (致谢:本文资料统计处理得到了我院信息科杨建南老师的帮助,特此致谢。)【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